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误差来源与控制分析
2021-05-08古丽努尔哈德斯
古丽努尔·哈德斯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环境监测站,新疆 伊犁 835000)
高锰酸盐指数(CODMn)是指在一定条件下,选用高锰酸钾(KMnO4)作为氧化剂,处理水样阶段耗用的氧量。在这样的条件下,水内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均可被氧化的有机物,都会耗用一定的KMnO4。当水体水质被还原性有机(与无机)物污染时,经常选用高锰酸盐指数作为测评其污染程度的指标,具有较广阔的应用范围。
1 配制稳定的KMnO4溶液
(1)KMnO4标准贮备液(1/5 KMnO4=0.1 mol/L):精确称量3.2 gKMnO4并将其溶解在1.2 L水内,加热煮沸,使其体积减缩至1 L左右,静置过夜,漏斗过滤,将滤液存储于棕色瓶内。
(2)KMnO4标准使用液(1/5 KMnO4=0.01 mol/L):量取上述100 mL KMnO4溶液,用水稀释到1 L,存储在棕色瓶内。在应用当天完成标定,并将其浓度调整到0.01 mol/L。
(3)草酸钠标准贮备液(1/2 Na2C2O4=0.01 mol/L):取0.670 5 g于105~115 ℃条件下持续烘干60 min后,将自然冷却的Na2C2O4溶于水,移到100 mL容量瓶内,用水稀释到标定线。
纯的KMnO4溶液稳定性处于较高水平,但当下市面上售卖的KMnO4试剂内经常含有MnO2及其他类杂质且痕量还原物质影响其在蒸馏水内的状态,其能和MnO4-反应生成MnO(OH)2沉淀,MnO2及MnO(OH)2对KMnO4溶液分解过程能形成促进作用,其KMnO4溶液自身也会发生分解反应[1]。因溶液pH值是影响其分解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通常在中性溶液内分解较迟缓,酸、碱性溶液内较快分解,且MnO2与Mn2+的存在会促进分解过程,见光分解更快速。因此,一定要准确配制与保存KMnO4与Na2C2O4溶液。
2 精确标定KMnO4溶液
因KMnO4溶液的基准物质偏多,比如Na2C2O4、As2O3以及Na2C2O4·H2O等,大部分情况下会选用Na2C2O4作为标定KMnO4溶液的物质,其有提纯简单、性质稳定及无结晶水等特点。对应的标定方法是把Na2C2O4安放在干燥箱中,于105~110 ℃高温条件下持续烘干2 h,自然冷却到室温,H2SO4酸性溶液内,和会发生如下化学反应:
3 KMnO4溶液取样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
样品取样量的多少,是影响测定结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取样量过小,氧化剂量相对偏大时,测定结果会较高;但是若取样量过大时,将会耗用一定量的氧化剂,削弱其氧化能力,测定出的结果又会偏低。将样品添加至KMnO4溶液内,沸水中3 min以后应维持淡红色,若溶液颜色变得浅显或者整体褪色,则提示KMnO4溶液取样量不足。而后添加进的Na2C2O4溶液是定量的,可以将其滴定过程视为一个回滴入过程,故而会造成实际测定结果偏高。因此,样品取样量的多少会直接影响着测定结果的精准程度。加热阶段应密切观察锥形瓶内溶液颜色改变情况,若其红色褪去,则表明还原性物质占比较多,耗用了较多的KMnO4溶液,面对以上情况需要对样品进行稀释处理后二次测定。参照既往实际操作,总结经验与方法,笔者认为取样量最好维持在反应后滴定所耗用KMnO4溶液是加量的1/5~1/2。
4 收集与保存水样
用无色的玻璃瓶采集的CODMn水样,建议采集10%~20%的现场平行样,快速将5 mL 1:3的硫酸溶液添加至水样;并充分混合,调整水样,使其pH<2,冷藏保存水样,要求在采集后2 d中完成分析检测。
为减轻所添加保存剂质量与运送活动对水样形成的影响,工作人员要在现场利用纯水替代水样进行全程空白试验,试验样品测定值应<0.5 mg/L,否则要探查原因。
5 热处理
(1)测定CODMn的沸水水浴温度是98 ℃,如果化验室处于高原地区,海拔较高,气压偏低,沸水水浴温度很难到达98 ℃,温度偏低会导致检出值偏低。大气压是影响水浴温度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加热时合理控制水浴液面,其一定要在锥形瓶中的样品液面?否则将会对样品受热均匀性形成不良影响,很难确保测定结果的重复性、准确性。
(2)若加热阶段溶液红色褪去,则提示KMnO4量不足,一定要二次取样,稀释后再加热检测。取样量过少氧化剂量较多时,测定结果偏高;而取样量过多,耗用一定量的氧化剂,削弱其氧化能力,造成测定值偏低。所以,进行CODMn质控或水样分析时,取样量多少影响着测定结果及误差大小。
(3)在酸性介质内反应0.5 h,整个氧化反应进行得不彻底,加热时间偏短,氧化率过低,测定数据较低;延长加热时间,随着氧化率的提高,测定值也会有所上升。在水浴内应将水样加热时间调控在30(±2)min内,尽量每间隔2~5 min加放一个样品。
6 滴定条件的控制
滴定操作开始时,溶液(H+)应为0.5~1 mol/L,滴定结束后降至0.2~0.5 mol/L。酸度偏低时,部分会被还原为MnO2,酸度过高会对H2C2O4分解过程形成促进作用[2]。CODMn为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标,即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结果,所以测定时一定要严格遵循操作规定,才能使检出结果的可比性得到保障。滴定时应等待第一滴KMnO4红色褪去后,再滴入第二滴,由于滴定反应缓慢,等滴进的KMnO4生成Mn2+作催化剂时,方可提高滴定速度。滴定前应先标定好0.1 mol/LKMnO4准确浓度,在依照稀释公式将浓度调整至0.010~0.096 mol/L,可用借此方式减小误差。
7 校准系数K值的控制
计算CODMn时会直接把校准系数K值代进公式内,因此K值的改变影响着测定结果。校正K值阶段,影响因素不唯一,比如校正终点判断存在偏差、滴定量不够或过量等,均会导致K值出现误差。为了减少K值误差,在加大对终点控制力度的基础上,配合使用10 mL单标线移管确保Na2C2O4移取量的精确性,并数次校正K值后取均值,借此方式提升K值的精确性,参照日常实践经验,最好应用单独标定或者空白样对K值进行标定。
8 结论
CODMn作为一个相对的条件性指数,溶液的酸度、KMnO4溶液溶度、水浴加热时间与温度控制、测定条件管理及操作者的行为习惯等均影响检测结果的误差大小。为了能控制与消除测定误差,一定要使用符合规范标准的纯水,严格依照规程配制与保存KMnO4与Na2C2O4标准溶液,正确进行标定操作,并合理调控水浴温度与时间等,这样方能获得相对较准确的测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