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农村环境问题及对策的若干思考

2021-05-08

皮革制作与环保科技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污染

王 成

(萧县永堌镇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站,安徽 萧县 235283)

在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之下,人们对于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等方面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当中的重要内容,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在我国,农村无论是面积还是人口都占有较大比例,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正视和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1 农村环境问题

1.1 土壤污染

对于农村而言,土壤是其发展的根本。植物种植、经济发展都需要依靠土壤,但与此同时土壤也是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所需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事实上,水体和大气污染等很多种类的污染都与土壤污染有着密切的关系。土壤污染包括有机物和无机物两种类型,其具体分类情况如表1所示。重金属是我国土壤污染物中危害相对较为严重的物质,而且受到重金属污染的土壤不仅会造成粮食等农作物的严重减产,所生产出来的作物也会受到重金属污染。以2013年广东省大米重金属污染事件为例,由于该生产商使用镉含量超标的污水进行灌溉,导致了该片土地所产出的大米镉含量超标严重,该地区的土壤也受到严重污染。

表1 土壤污染物分类

1.2 水体污染

我国是水资源十分匮乏的国家。自2016年以来,我国水资源总量逐渐下降,直到2019年才有所回升。2015~2019年中国水资源总量数据情况如图1所示。一段时间以来,因过度追求经济效益,对农村环境造成了极大地污染和危害。据统计,2011年我国全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达到了1 186.1 万吨,给整个农村水资源造成了极大地影响。

图1 2015~2019年中国水资源总量

1.3 大气污染

由于我国农村建设和发展起步都相对较晚,各种生活用煤、工业用煤、燃料燃烧以及秸秆焚烧情况较为严重,这些都加重了我国农村大气污染情况,尤其是生活废气的排放,对于农村大气环境污染最为严重。随着我国对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对于工厂的监管也不断加强,其在废气、废水排放方面有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在农村生活中煤炭燃烧、秸秆燃烧所产生的废气仍然是环境治理过程中的难点问题。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以及烟尘的排放量仍然相对较大,各种燃烧废物产生的气体被居民吸入后影响身体健康,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一旦与雨水混合会形成酸雨,也会对农作物产生一定危害[1]。

2 农村环境污染应对措施

2.1 完善相关法律体系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的逐步深入,我国正在不断完善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仍然缺乏对于农村环境的保护。我国现行的环境保护法规对于农村环境问题有所涉猎,但是,由于法规颁布的时间相对较为久远,随着农村建设的发展,这些法规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在实际进行农村环境保护以及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仍然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工作人员在进行农村污染治理的过程中,仅能依靠自身经验摸索执行或者直接套用城市治理的相关办法,缺乏科学、有效地指导方针,农村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自然难以取得良好的成果。除了要结合农村环境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之外,还需要加强对于环境保护政策的执行力度,当地政府需要结合环保环保部门出台的政策法规制订地方性文件和政策,明确各部门、机构的责任划分,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落实。

2.2 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农民是农村的主人翁,农村的生态环境不仅直接影响着农民的身体健康,还影响着农业生产的产量和经济收入情况,因此农村环境与农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极大关联。农民作为农村结构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行为习惯以及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农村生态环境,因此想要进一步保护农村环境,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维权意识。

乡镇政府可以通过各种宣传手段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不仅可以在农村周边小学、中学等积极进行宣传,借助植树节、环保活动等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还可以通过在农村举办各种讲座、晚会等活动进行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从农民自身经济利益以及农作物产量等方面入手,展开宣传和教育。在实际宣传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说明环境污染对于生态环境以及自身健康的危害,还需要举例说明在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的农村地区,粮食、畜牧养殖等方面的产量以及农民经济收入都会有大幅度下降,这样能够起到较好的宣传教育效果。除此之外,在宣传教育的过程中,还需要激发农民的维权意识,通过农民的监督加强对于周围化工企业污染排放的管理,进一步加强农村环境治理[2]。

2.3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当前我国农村的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较差,很多农村家庭的废水以及生活垃圾仍然是临河排放、随处丢弃,这些都给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地影响。对此,需要政府加大环保方面的投入力度和资金支持,通过建设排污网管,完善农村垃圾运输、处理系统,进一步优化农村生活环境。在此过程中,政府还需要加强资金筹集力度,不仅要将国家财政拨款专项专用,同时还需要合理引进社会资本,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除此之外,当地政府还需要结合农村实际情况,制定垃圾废物处理制度,将生活垃圾与其他污染物进行分类收集和处理,合理处置养殖类废物。例如,湖北省某地农村就采取了垃圾分类管理措施,从农户到区片到村庄最后到镇,都需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在此方法执行几个月之后,该地区农村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善。

2.4 重视环保技术研究

由于农村生活以及种植、养殖产业的特殊性,因此想要进一步优化和治理好农村环境是一项长远的工程。想要进一步强化治理水平,实现长效治理机制,就需要加强对于环保技术方面的创新研究。一方面,国家需要加强对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方面的人才培养,同时促进高校与乡镇政府之间的合作交流,既能够为高校学生提供实习的场所和环境,还能够帮助农村进行环境监测,可谓一举多得。另一方面,还需要积极应用先进科学技术,例如,某乡镇在进行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将由农村产出的各种粪便、污泥等通过特定技术手段生产成生物复合肥,并以其代替化肥,通过降低农药使用,有效改善当地环境[3]。

3 结论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问题是日积月累形成的,造成当前情况也是多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对此在进行农村环境治理的过程中,不仅要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强化对于乡镇企业的管理,还需要开展环保教育工作,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同时积极建设基础设施,加强环保技术的研究和应用。相信随着我国环境治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得到进一步改善。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环境保护污染
环境保护
联合国环境治理体制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数字传声:环境治理变中向好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基于环境保护的城市污水处理
坚决打好环境治理攻坚战持久战
新《环境保护法》解读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不要恢复,要重建——未来自然环境保护之路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