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2021-05-08李德强
奚 雷,彭 灿,李德强
(1.安徽科技学院管理学院,安徽蚌埠 233030;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1106)
1 研究背景
双元创新理论与实践是当前创新管理领域学术界和企业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所谓双元创新,是指企业同时实施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或应用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1-3]。Awazu[4]指出在动态竞争的环境中,组织中知识的产生和消散无法仅从正式组织机制的范围内理解,因此,从非正式网络视角进行理解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非正式网络的重要性逐渐凸显。然而,就双元创新可获得性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而言,正式网络关系(或能力)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研究受到了较多创新管理领域学者的关注,但对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仍显不足。肖东平等[5]指出,正式组织结构不利于组织中的知识转移、共享与创新,而非正式网络却能够为组织中员工之间交流、沟通和学习创造机会,如员工之间就业务活动、工作心得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的交流能够有利于组织中隐性知识的传递。隐性知识是技术创新过程中极其宝贵的知识资源,非正式网络又为企业隐性知识获取提供了重要渠道,因此非正式网络的重要性理应得到学术界的关注。基于此,黄海艳[6]从理论分析与实证两方面研究了非正式网络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的关系,指出非正式网络与个体创新行为之间具有显著的正向关系,然而却未能够对个体技术创新行为作进一步细分;而Shalley 等[7]和He 等[8]指出,不对技术创新类型进行区分将会影响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基于此,本研究将对技术创新类型进行区分,即依据技术创新行为的新颖程度将其划分为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在此基础上研究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这是本研究试图首先回答的问题,即探讨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的影响。
就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来说,现有研究指出吸收能力是影响企业知识获取与组织创新的重要变量[9]。本研究认为,联系非正式网络与组织隐性知识获取的关键在于组织的吸收能力,即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的关系可能存在“非正式网路—吸收能力—双元创新”这一发展路径,据此,本研究将知识吸收能力纳入研究框架,探究“非正式网络—吸收能力—双元创新”三者之间的关系。那么非正式网络是否会通过对吸收能力的影响,进而对不同类型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产生差异化的影响。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第2 个问题,即研究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发挥怎样的中介作用。
此外,环境动态性常作为调节变量用来研究创新问题,本研究认为在动态的环境下,企业将注重利用非正式网络来缓解实施双元创新所面临的创新知识资源窘境,进而影响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基于此,本研究还将环境动态性纳入研究框架,研究环境动态性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这是本研究试图回答的第3 个问题,即环境动态性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存在怎样的调节关系。
2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 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
非正式网络通过非正式沟通渠道建立联系,作为组织正式网络的重要补充,凭借自发性、兴趣(或背景)的相似性、沟通效果好以及传播速度快等一系列的特点,在促进组织隐性知识传播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0]。研究表明,非正式网络能够渗透到组织的方方面面,组织成员之间的非正式沟通和互动能够促进组织间隐性知识的交流、分享与转移,进而促进组织技术创新[11-12]。Fu 等[13]指出非正式网络通常与地理上的邻近性有关,能够加速学习并实现动态的创新协同效应。黄海艳[6]在研究非正式网络与创新之间的关系时指出,非正式网络主要通过2 个方面影响组织创新活动,一是非正式网络能够促进组织隐性知识的共享,从而促进组织技术创新,二是非正式网络能够提高组织知识交流的成效,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创造条件;而且进一步指出创新需要多样化的资源输入及具备资源整合方面的能力,而跨越正式组织结构的非正式网络,有助于创新者从整个组织层次上搜索创新活动所需的资源,进而促进企业创新。本研究认为,非正式网络所建立的非正式交流渠道能够促进组织中的知识(尤其是对创新活动有重要影响的隐性知识)流动、分享、吸收、整合和积累,从而为企业双元创新活动的开展储备丰富的技术创新知识资源,进而有助于企业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活动的开展。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1a:非正式网络对渐进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1b:非正式网络对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2.2 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
Cohen 等[14]指出,吸收能力定义为吸收识别外部新知识的价值,并将其吸收和应用于商业终端的能力。Zahra 等[15]将吸收能力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包括知识的获取和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包括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能力。有研究指出,吸收能力为组织先前相关知识的函数[13,16]。黄海艳[6]指出,非正式网络能够促进组织隐性知识的分享和组织知识交流的成效,即非正式网络能够通过非正式交流渠道促进知识在组织内部充分分享,实现组织相关领域的知识积累,为吸收能力提升打好基础。非正式网络通过非正式交流渠道促进隐性知识在组织间分享,有助于促进组织知识获取和吸收能力的提升,即非正式网络能够促进潜在吸收能力;而知识转化和利用能力的提升又与组织内部知识运用能力密切相关,非正式网络能够提高组织知识交流的效果,提升了组织知识转化与利用能力,即非正式网络能够提升企业的现实吸收能力。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2a:非正式网络对潜在吸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2b:非正式网络对现实吸收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解学梅等[17]指出,吸收能力是企业面对知识的反应能力,是知识与创新之间的转化工具。Cepeda-Carrion 等[18]研究指出,吸收能力对企业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能够促进知识转化为新产品、服务或流程,为技术创新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Kostopoulos 等[19]和Tsai 等[20]指出,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有积极影响。Zahra 等[15]指出,具有较高吸收能力的组织更容易将获取的外部知识转化为创新产品或服务。李子彪等[21]指出,吸收能够力强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市场化从组织外部获取的知识,推动企业技术创新。Najafi-Tavani 等[22]指出,吸收能力好的企业能够识别、交流和扫描(或者吸收)合作伙伴的资源,即当吸收能力处于较高水平时,企业能够较好地扫描和利用从合作创新网络获得的组织外部知识,从而提高企业双元创新能力。Chiu 等[23]认为,较强的吸收能力能够促进组织对内外部知识的消化、吸收、整合和创造新知识,从而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而较强的潜在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识别组织间的互补性资源,帮助企业较好地分析与理解组织间复杂的高阶知识,促进企业知识更新,从而克服路径依赖与能力陷阱[24],故潜在吸收能力有助于促进企业开展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现实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充分整合组织内外部知识,促进新想法、新创意的产生[25],为企业双元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创新知识源,并能够启发新想法、新思路,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水平。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3a:潜在吸收能力对渐进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b:潜在吸收能力对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c: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H3d:现实吸收能力对突破性创新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认为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的影响存在以下路径,即非正式网络促进企业吸收能力(含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的提升,吸收能力的提升有助于企业获取组织内外创新知识资源,为双元创新实施奠定了较好的创新知识基础,从而促进企业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的开展。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4a:潜在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4b:潜在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4c:现实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H4d:现实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具有中介作用。
环境动态性指组织外界环境变化的速度与难以预见的程度。环境动态性大多是因外部技术变革与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改变等引发的[26]。在高度动态的外部环境下,企业能够从外部环境的快速变化中寻找技术创新灵感、技术演化趋势以及捕捉市场机会,这为企业通过非正式网络获取组织外部知识提供了极好的机会,不但能够拓宽企业获取组织外部知识的边界,还能够有效扩充与丰富企业技术创新知识库,提升企业的双元创新能力,有利于企业渐进性与突破性两类创新活动的开展。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动态的外部环境,将会更多地利用非正式网络促进组织内外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整合,从而促进企业双元创新水平的提升。因此,提出如下研究假设:
H5a: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的关系;
H5b:环境动态性正向调节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的关系。
2.3 研究概念模型
根据上述理论与研究假设,构建了非正式网络、吸收能力、环境动态性和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研究模型,如图1 所示。
图1 本研究概念模型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样本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选取江苏、山东和安徽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问卷发放采用现场发放与网络发放相结合的方式,现场调研问卷与网络问卷内容一致。高新技术企业选择主要依据《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2016 年),测量问卷由企业研发人员填写。为确保研究问卷的质量,选择南京市部分高新技术企业进行预测试,再依据预测试情况对问卷进行反复研讨、修改和完善,确定最终测量问卷。预测试问卷不计入最终问卷。问卷正式调研从2019年7 月中旬开始至2019 年11 月上旬结束,历时近4个月。具体获取的问卷情况如下:现场发放280 套问卷、收回165 套,有效问卷152 套。网络发放对象选择依据《中国企业名录》,发放问卷350 套、收回95 套,有效问卷75 套。总共发放问卷630 套,收回260 套,其中有效问卷227 套,有效回收率为36.03%。进一步对调研企业的行业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样本企业总计227 家,其中电子信息产业48 家,占比21.15%;新能源产业42 家,占比18.50%;航天工业40 家,占比17.62 %;新材料产业37 家,占比16.30%;生物医药业33 家,占比14.54%;其他产业27 家,占比11.89%。综上,样本数据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本研究还运用T 检验方法检验了未能回收问卷的偏差,检验结果表明样本企业的年龄与规模等指标没有明显差异,即不存在未反应误差。此外,采用隐匿答卷者信息与反向条目法来预防同源偏差问题,采用Harman 单因子法检验样本数据同源偏差,因子分析所得到的第一主成分载荷量为25.52%,即同源偏差基本不影响研究结论。
3.2 变量测量
(1)非正式网络。参考王燕夷等[27]和柯江林等[28]的研究,采用互动强度、网络密度、沟通质量和网络信任4 个维度共16 个题项进行测量。
(2)双元创新。参考Atuahene-Gima[29]开发的量表并进行改编,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均采用3 个题项进行测量。
(3)吸收能力。参考赵健宇等[30]的研究,用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2 个维度来测量吸收能力,并且每个维度均采用3 个题项进行测量。
(4)环境动态性。借鉴Miller[31]的量表,使用5 个题项进行测量。
除控制变量(企业年龄、规模)外,所有变量测量问卷均采用李克特的七点计分法进行测量,其中1 表示完全不同意,7 表示完全同意。
3.3 信度、效度检验
为检测问卷调查的信度与效度,对非正式网络、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等变量进行因子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各变量的KMO 值在0.698~0.887 之间,满足大于或接近0.700 临界值要求;Bartlett 球体检验结果显著异于0,满足因子分析条件。变量的Cronbach’s系数在0.730~0.907之间,组合信度(CR)值在0.832~0.931 之间,满足高于临界值0.700 要求,表明研究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水平。各题项的因子载荷在 0.720~0.907之间,满足高于0.500要求,表明研究量表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平均萃取变异量(AVE)值处于0.554~0.745 之间,高于临界值0.500,表明各研究量表的辨别效度明显。
表1 变量信度和效度检验结果
表1 (续)
3.4 分析方法及结果
考虑到涉及调节作用的检验,本研究采用研究结论更为可靠的多元线性回归来检验整体模型,采用SPSS 软件来进行数据分析。
(1)相关分析。选用SPSS19.0 对变量进行均值及相关分析,初步验证本文提出的假设。结果如表2 所示,非正式网络、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环境动态性的均值处于4.386~4.677 之间,即调查的非正式网络、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和环境动态性均值处于中等之上水平,能够较好地满足研究需要,且从其之间相关系数来看,均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关系,能够初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部分研究假设。
表2 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
(2)非正式网络、环境动态性和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检验如表3 所示,采用模型1、模型2、模型3 检验非正式网络、环境动态性和渐进性创新之间的关系,模型4、模型5、模型6 检验非正式网络、环境动态性和突破性创新之间的关系。其中,模型1和模型4 分别检验控制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2、模型5 检验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模型3、模型6将自变量、调节变量以及自变量和调节变量的交互项同时纳入研究模型,检验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模型1~模型6中变量的D-W值均接近2,VIF 值低于3,表明变量不受自相关与多重共线性的影响;模型2、模型5 证实了非正式网络对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假设H1a、H1b成立;模型3、模型6 证实了环境动态性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均起正向调节作用,假设H5a、H5b成立。
表3 样本企业双元创新的非正式网络、环境动态性与双元创新的回归分析
为了更清晰地展示调节效应,给出环境动态性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的调节效应图,具体分别如图2、图3 所示。
图2 环境动态性在样本企业双元创新的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之间的调节效应
图3 环境动态性在样本企业双元创新的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的调节效应
(3)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的中介效应检验。采用Baron 等[32]给出的中介效应检验4 步骤进行检验,即先检验自变量(非正式网络)对因变量(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接着检验自变量(非正式网络)对中介变量(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的影响,然后检验中介变量(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对因变量(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的影响,最后将自变量(非正式网络)与中介变量(潜在吸收能力、现实吸收能力)同时纳入研究模型,检验两者对因变量影响的变化。由以上分析可知,非正式网络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满足了中介效应检验中自变量对因变量具有显著影响的要求。检验结果表明,模型中变量的D-W 值接近2,VIF 值小于3,说明变量之间不存在自相关和多重共线性。如表4 所示,非正式网络对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假设H2a、H2b得到证实,满足了中介效应检验条件的自变量对中介变量显著影响条件。
表4 样本企业双元创新中非正式网络对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如表5 的模型7、模型9、模型11 和模型13 所示,潜在吸收能力对渐进性创新与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3a、H3b均得到证实;现实吸收能力对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均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假设H3c、H3d均得到证实。而由表5的模型8、模型10、模型12 和模型14 可见:模型8中非正式网络对渐进性创新回归系数相比模型2 的结果下降,即潜在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a通过检验;模型12 中非正式网络对突破性创新回归系数由模型5中的显著变得不再显著,表明潜在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假设H4b通过检验;模型10 中非正式网络对渐进性创新影响仍然显著,但回归系数相比模型2 的结果下降,即现实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c通过检验;模型14 汇总非正式网络对突破性创新的回归系数相比模型5 的结果下降,即现实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假设H4d通过检验。
表5 样本企业双元创新中潜在吸收能力与现实吸收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表5 (续)
4 研究结论、启示和展望
4.1 研究结论
本研究以高新技术企业中的研发人员为实证调研对象,探讨了以非正式网络为自变量、吸收能力(含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为中介变量,环境动态性为调节变量,双元创新为因变量,即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的影响机理,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研究假设均得以证实。研究表明: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作为双元创新重要前因变量非正式网络,能够缓解双元创新面临的资源困境,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渐进性创新水平与突破性创新水平,这充分体现了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的重要促进作用;环境动态性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均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这意味着动态环境将使得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作用发挥得更为充分;现实吸收能力能够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突破性创新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潜在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渐进性创新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在非正式网络与突破性创新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表明,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作用的充分发挥依赖于企业的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水平,具有较强吸收能力的企业,非正式网络对双元创新的积极作用将会发挥得更为显著。因此,吸收能力(潜在吸收能力和现实吸收能力)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的中介作用不容忽视。
4.2 启示
本研究基于前人相关文献和有关理论(非正式网络理论、双元创新理论与吸收能力理论),对非正式网络(自变量)、双元创新(因变量)、吸收能力(中介变量)和环境动态性(调节变量)四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化与拓展了双元创新前因、中介与调节变量研究,对双元创新管理实践得到一定的启示:
第一,企业管理者应重视非正式网络。具体措施:(1)积极营造组织员工分享知识的氛围。如在企业内部成立各种兴趣小组,定期开展活动,不仅有益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还有利于组织成员之间进行更为充分的知识分享和交流。(2)将人际技能引入员工选拔与绩效考评中。对于员工来讲,要想取得较好工作绩效,人际技能必不可少,因此,将人际技能引入员工选拔及绩效考评,有利于企业成员重视人际技能的培养,从而提升员工的工作绩效。
第二,企业高管应密切关注动态的企业外部环境。要认识到环境动态性在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的正向调节作用,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动态性水平越高,则越应该充分利用非正式网络获取组织内外创新知识资源,实现企业创新知识资源的积累,达到提升企业双元创新水平的目的。
第三,企业高管应重视企业吸收能力水平的提升。具体措施:(1)鼓励分享的文化,引导员工进行知识分享,对积极进行知识分享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2)加强知识管理,实现组织内外部的知识积累,为企业吸收能力提升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
4.3 研究局限与展望
(1)本研究样本选取存在地域局限性,即仅选择江苏、山东和安徽等地的高新技术企业,研究结论的普适性有待于进一步证实。(2)本研究仅考察了吸收能力的中介作用以及环境动态性的调节效应,未来可进一步考察其他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如学习能力的中介效应以及变革型领导风格、交易型领导风格对非正式网络与双元创新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3)本研究将自变量非正式网络视为整体变量进行研究,而结果变量主要围绕双元创新的渐进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这2 个维度进行研究,未来可研究非正式网络的4 个具体维度对双元创新之间的影响以及非正式网络作为整体变量在双元创新平衡性、双元创新互补性之间的调节关系,从而进一步丰富双元创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