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思政元素引导《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课程教学改革

2021-05-08翟铭北京印刷学院

消费导刊 2021年13期
关键词:跨媒体页面编程

翟铭 北京印刷学院

一、《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传统的教学方法

(一)《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课程简介

《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是印刷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班学科基础必修课。该课程研究的是以文字、图像、图形为基本内容的版面设计与页面布局的基本规律和技术。

一方面该门课程学习传统的纸质书籍图文组版的基本概念、文字信息处理原理及技术,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从人的心理认知、阅读习惯、记忆特征、思考方式等方面,理解版面或用户界面设计安排的原则和规律;另一方面基于纸媒体、移动媒体和网页的不同物理特征,学习实现原则具象化的方法,以及素材选用和管理的系统化思维方法。

美国学者亨利·詹金斯是世界范围内跨媒体和相关理论的发明者之一[1]。他对跨媒体的理解是不同媒体平台与实践之间某种结构化的关系,他一直提倡从更加开放和动态的角度去理解跨媒体这一概念。在媒体平台层出不穷的今天,以动态和开放的心态去学习跨媒体的页面设计与技术,十分必要,但因为实践中媒体的爆炸式增长,更需要宏观上对跨媒体有一种清醒的认识和应对,需要在教学中融合课程思政的元素,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认识本专业发展的规律和未来的走向,勇敢地接触新事物,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努力承担新时期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与奉献。

(二)传统的教学方法

这门课程源于过去只针对印刷的印前排版及文字信息处理课程。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以老师教、学生学为主的方法,老师唯一做的就是力求让学生在课上学会更多的知识。那时候的软件和技术的用户友好度都不高,学生学会一个软件要花很长的时间。

(三)传统的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

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和普及,越来越多的跨媒体内容渗透到了这门课程中,网页设计、电子书制作、跨媒体排版课程内容越来越多,但学时却没有增加。近年来,印刷行业也迎来数字化转型。更多的新媒体内容渗透到课程中,学时严重不足。

二、初步教学改革出现的问题

(一)教学改革出现的学风转变

通过以上教学改革,课程内容大幅增加,而学时并没有变化,很多时候老师会使用留作业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学来补充课内未学到的知识。这本身并没有问题,训练大学学生自学能力本就是大学老师应该做的。但学生的业余时间越来越少,带来了学生学习时间过紧的问题。

(二)学生学习时间过紧的问题

学生的学习时间紧迫不光是本门课的问题。印刷专业是个应用技术专业,从事印刷专业的人才必须懂得光、机、电、化学、材料、设计、管理,应对融媒体的需要又要学习HTML5、CSS、Javascript等编程语言。而本门课要学会的web设计本身就够信息专业一个学生学四年的。同时大学三年纪的学生面临考研,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课程多、任务重、难度大是摆在印刷专业学生面前的三座大山。

在专业课本来负担就重的情况下,我们这门课又通过留大量作业力求引导学生更多地自学,更多地挑战未知的新知识,导致学生时间更少,不免产生畏难情绪。

(三)学生自学的畏难心理

HTML5、CSS、Javascript等内容通篇都是代码,印刷专业学生编程课少,对代码有天然的心理障碍,最重要的是Web网页设计技术的更新速度相当快,每年都有新技术产生。学生对新技术本能地会产生抗拒心理。

(四)学习被动以及拖延症问题

常年的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产生了一些被动应付作业、被动应付考试的习惯,整天疲于应付作业,很少主动思维,失去了对新知的渴望和追求。

另外,多数人天生就有拖延症,不到最后时间不着急,这些坏习惯如果任由学生自然生长,教育就失去了意义。

三、课程思政引入教改后的变化

(一)如何通过课程思政帮助学生破解时间紧的问题

如果将当前与30年前相比,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量要多出数倍,甚至几十倍,而课时并没有增加,简单对比似乎感觉这是一道无解之题。但仔细分析,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效率、速度都百倍于30年前。

过去,知识的来源主要靠老师和图书馆的图书、杂志,基本上只有文字为主的书籍。当今,互联网、百度、B站、各种专业社区平台,不但可以迅速搜到问题的答案、解决问题的方法,还能够在平台里找到行业的高手,迅速解决问题。

过去一个专业一定是专业人员才能做,现在不同了,专业的人员做平台,非专业的人员在专业平台上同样可以做专业的事,并没有那么复杂。当今,美工设计人员编程的比比皆是,非自控专业的人员搞自控也比比皆是。并不是美工真的掌握了像过去编程人员那么高超的技术,而是专业人员已经把编程的工具做得连搞艺术的人都能很简单地实现编程人员才能做的工作了。

课程思政就是要学生解开知识风暴压力的心结,去主动拥抱新的获取知识的方法,主动参加一些社区平台,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在如此大的压力下,必须引导学生学会从千头万绪的学业中,理出头绪,做出计划,从容不迫地解决一个一个问题。这恰恰是当代大学生应该训练的能力。

过去的传统思想是一个人一辈子应当专心做一件事。但当代社会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各个行业变化的速度压缩了学习时间的漫长。让一个人能干一辈子的专业越来越少,不但要求一人多能,并且过去要求的工匠精神一点也不能少。

因此,一个大学生必须学会同时照顾好各门课程、实验、考研、社团,同时还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按时起居。

经过我们的教学改革实践,2018级卓越班的《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课程结课以后,学生可以上交一个设计比较完整的网站,一本加上设计了封面、正文排版并进行数码印刷的比较完整的纸质作业图书作品,还针对页面设计中的技术做了研究性课题演讲。由于有了这些目标,在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中,自然要学习相应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变被动为主动。

(二)通过课程思政提高上课效率,通过团队激励共同提高课业能力

据我30多年的教学经验,成绩差的同学一般都是上课效率不高的同学。现在课程内容爆炸,老师会大幅提升知识的传授效率,如果学生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必然在课下多花好多时间自学。在过去时间节奏不是很快的情况下,锻炼自学能力也不是什么坏事,但现在的情况不同了,老师课上讲的要求当堂接受,课后还要留一些更困难的内容给学生自学。可想而知,业余时间本来就需要精打细算,自己还给自己凭空增加自学内容,必然会导致一些同学,因为上课效率低,考试不及格,到重修的学期,比正常学生凭空多了几门课,本来完成正常学习后,业余时间就不足,增加的重修课程就更难以完成,导致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

因此,老师必须在发现学生上课效率低的时候及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该管就管,绝不怠慢。理论上大学应该给学生多一些自由,实践中学生既然选了这门课,就必须提高上课效率,上这门课想那门课,这绝不是一个大学生应该养成的习惯。大学生的自由在于,自己可以自由选择课程,选择科研项目……。工作效率低下的习惯是任何时候都需要改正的。

学生上课效率低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老师。由于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太多,上课老师灌输知识的时候学生有一些知识已经一知半解,老师讲课的时候让学生失去了新鲜感,不免走神干别的,只要一开始干别的,注意力再回来能跟上老师的思维就难了。由此上课听讲的人就会越来越少。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老师要管,对于走神的同学及时把他们拉回来。通过课程思政时时刻刻让课堂掌握在老师手中。按说大学老师不应该这样做,但对于大多数普通高校而言,这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课程思政确实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当采用强制的方法提高了抬头率的时候,上课的同时干别的的陋习才能改掉,当上课质量提高了的时候,学生才能感受到课程的乐趣。乐趣来了,就形成了良性循环,也就不需要强制课堂纪律了。

另外老师一定要对你授课的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可能会什么,哪些地方不扎实,必须了如指掌。该快的快,该慢的慢,经常与学生互动才能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在学习新知识的时候,大家一起学习,边学习边讨论,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和互相激发思路、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探讨在实际工作中特别重要,需要老师在课程思政的过程中鼓励、启发。

(三)通过课程思政解决畏难情绪,耐心磨练意志

大学学习时间紧,学习内容难度大,这本是大学应有的状态,其目的就是通过高压来锻炼学生的心理、磨练学生的意志。没有足够的强度是不可能取得提高能力的效果的。但每个学生的情况不一样,如果压力照顾心理承受力低的同学,其它同学就得不到心理锻炼。当心理压力按照中游以上同学设计的时候,老师就必须要关注心理素质差的同学,通过课程思政解决这些同学的心理问题。这是网课无法解决的问题,课程思政绝不是不分对象的、内容空洞的政治课,而是深入人心的人文关怀。[2]

现在知识完全可以通过网络得到,网上又很多非常好的网课,但课程思政对于网课来讲完全是空白,作为一个大学老师,必须完成网课所不能完成的工作,也就是教授知识以外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课程思政。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做人,还要努力磨练学生意志,提高学生能力,这是互联网无法解决的问题。

2017级卓越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因为老师留的作业多,难度大,某个学生给老师写了一封信,强烈抵制老师的作业,我把这封信公开出来,采用当堂辩论的课程思政模式,她说他的苦衷,我说我的道理。她希望老师多讲课,少留作业。而我针锋相对的指出:大学如果没有压力只是学知识,知识会过时的,特别是这门跨媒体页面设计课,每年都有新技术出来,如果仅仅学到知识,到毕业的时候大部分就会过时了。而提高自学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才是能带给自己一辈子的。未来的实际工作需要坚忍不拔的意志才能克服一切困难,而大学老师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困难有意识地磨练学生意志,学生也应该有意识地接受磨练。既然布置困难,接受困难,解决困难都是师生的主动行为,也就没有必要为压力烦恼了,更不可能产生心理问题,寻短见。而是会积极的迎接困难,甚至再给自己增加一些社团活动,增加一些困难来锻炼自己。通过这样的课程思政过程,不但这位学生不再有怨言,化抵制为主动,所有同学再也没有负面情绪,课程最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四)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敢于挑战新知,获得更多的机会

当今大学生相比中老年对于接受新知识,确实有明显的优势,但从事过大学教育的老师仍然会发现,大多数学生对新的知识还是有心理障碍。有的借口不擅长,有的借口不喜欢,还有借口没学过的。无论什么借口,无外乎就是本能地推脱、躲闪。

作为大学老师,通过课程思政工作,让学生敢于挑战新知、获得机会是老师的义务和责任。

但克服挑战新知的心理障碍,却不像提高上课效率那样简单。

2017级印刷班就有这样一个女生,给老师写了一封长信,诉说自己为什么不擅长编程,以前的编程课有多么多么的不感兴趣,信写了至少有2000多字,一个中心就是讨厌编程。针对这种个人的问题,课程思政恐怕不仅仅在课上,课下也需要老师花业余时间去解决,因为它直接影响了课上的效果。我也给她回了一封长信。信中首先我让她思考我们为什么要上大学?上大学的目的就是要拓展自己的能力空间。你过去编程从来就没学好过,正是因为没学好才有必要大学来学,如果已经很棒了,就失去了上大学学习编程的意义。另外,过去对编程没有兴趣是因为你没学会,得到的都是失败的沮丧,怎么可能有兴趣?当你通过这学期的努力,学会了编程,发现自己也能用编程为自己、为社会做出很多有益的贡献的时候,你的兴趣马上就来了。因此,个人的兴趣是可以开发的。不能有什么兴趣学什么,人的兴趣空间是十分有限的,遇到挫折有兴趣的事也会失去兴趣,这样你的兴趣空间就会越来越小,最终陷入迷茫。通过编程兴趣的开发,知道兴趣可以扩大,这是一种多么有成就感的感受啊。

通过对这位同学有针对性的课程思政,解除了她的心理障碍,使她最终也能通过编程完成自己的编程项目。

通过以上例子说明学生必须要有挑战新知获得成功的经历,并且需要多次成功的经历,树立了成功的信心才有可能改掉找借口躲闪的坏习惯。

老师需要经常布置任务,有意识地给学生创造自学新知的机会,当学生有进展时需要及时鼓励,推脱躲闪的时候需要不断通过课程思政做工作,逼着学生向前走,成功的次数多了,信心就建立了,只有信心建立了,再养成习惯就可行了。

没有经常的成功,不可能养成学习新知的习惯。

其实每个人在遇到新知的时候都会或多或少的有点心理障碍,外界有压力的时候,惰性再强的学生也可能会学习探索,很多人一放松要求就会回避困难,老师就是要做为一种外部的力量,通过课程思政不断地持续增压。与传统不同的是,过去需要通过上学才能懂得应该怎么做,不上学就会愚昧无知,但现代不同了,从小到大都在受教育,各种媒体都在告诉你怎么做,几乎所有人都知道正确的路是什么。现在最困难的是知行合一。[3]

只有老师了解学生,发现学生的需求,及时地用课程思政引导教改,才能让学生及时修炼,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出坚强的意志。

在《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课上,为了培养学习新技术的习惯,要求希望得高分的每人报一个研究性课题,希望这些学生学习一些课外的页面设计、网页设计方面的最新技术并学会应用。在没有采用课程思政之前,我发现好多同学都迟迟不报课题,问学生他们也想得高分,仔细深究才发现,他们其实好多同学都在做,但就是没报,他们的心理是,研究会了再报。担心先报了到时候研究不出来丢面子。

了解了这种情况后,我有针对性的在班上进行课程思政教育。研究新的技术是有风险的,如果研究未知的东西不冒险就会失去探索未知的机会,只有敢于探索敢于学习才能为自己创造发展的机会。未来的社会就是这样,不把自己逼入绝境,机会往往就会在自己的眼前流失。针对这种情况我在选题规则上又进行了改进,某个题目只要有人报了,其他人就不能再报,这样让学生们在研究有成果之前就得报选题,模拟真实科研探索过程。报选题的情况大有改观,到学期末我又制定了先演讲的占便宜,后演讲的吃亏,做得好的优先,做得差的错后,最后演讲的排不上队就只能得低分,通过这样的规则来实施无言的课程思政教育。事实证明这样做取得了比有言思政教育更好的效果。大家在演讲时各显其能,表现出了现代年轻人的超能力。同时学生们互相重新认识了自己的同学,赞叹自己班的同学们一个赛一个厉害,一个赛一个优秀。彼此之间互相欣赏,相互建立了信心,自己也增强了自信,形成了很好的学习氛围。

(五)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主动训练科学的思维方法

当代大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去学好专业课程。当代的大学生,受过多年教育,有科学的思维方法看似理所当然,但实际教学中,盲目地应付学业,一头沉在知识的海洋中失去方向的学生比比皆是。用思政元素引导教改就显得十分必要。深化系统的逻辑训练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及方法论的学习,深化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系统学习,树立全心全意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为中国梦的早日实现而学习了明确目标后,就能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上去主动学习,在知识的海洋中更有方向性。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今中国,培养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使他们看清未来的形式、主动适应时代的变革、站立在专业的潮头上紧跟时代大潮,是如今每一个老师最重要的工作。

在教学中,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们养成全面看问题的习惯,善于听取多方的不同的意见。不轻信单一信息,学会调查研究,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为祖国为人民而奋斗的信心和勇气。

(六)通过课程思政让学生将埋头专业学习提升到关注实践及祖国未来

习总书记勉励大学生们肩负时代责任,高扬理想风帆,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他非常注重培养人才的创新意识。[4]落实到跨媒体页面设计的教学,在课堂上就需要时刻激励学生,学什么固然重要,为什么学更加重要,页面设计及技术固然重要,但紧跟最新的技术发展节奏,掌握文字、图形、平面设计与三维动画、音频、视频、数据库、各种社交软件的融合与创新更为重要,横跨各种媒体展开设计,设计出令人耳目一新、主题突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各种作品,以满足大数据和音视频时代的审美需求,成为能适应社会飞速发展的可用之才,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做出自己的贡献。

四、小结

通过我们在《跨媒体页面设计与技术》加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加内容不加课时,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能力得到提升,多种媒体的融合创新实践让学生得到了应有的锻炼,我们用思政元素引导教学改革,针对学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及时通过课程思政加以解决,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磨练意志、克服畏惧心理,在紧张的时间里学会主动学习,养成挑战新事物的良好习惯。事实证明课程思政元素不但没有挤占专业课时间,反而促进了对学生的全面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的专业能力、面对新问题的应对能力得到大大增强。课堂上增加思政元素后,学生们对个人、对社会、对未来、对祖国的前途和未来都有了思考,明确了和祖国同发展共命运的人生目标。

猜你喜欢

跨媒体页面编程
“跨媒体表征学习及认知推理”专栏征文通知
“跨媒体表征学习及认知推理”专栏征文通知
刷新生活的页面
编程,是一种态度
元征X-431实测:奔驰发动机编程
编程小能手
纺织机上诞生的编程
跨媒体出版物的平台互动研究
基于跨媒体字典的图像检索
网站结构在SEO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