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动脉血气及PCT、CRP、WBC水平的影响
2021-05-08王志平
王志平
(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江苏 南通 226001)
重症肺部感染主要由患者免疫功能低下造成,重症肺部感染进展快,常伴呼吸衰竭与其他系统明显受累现象[1]。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止咳化痰以及营养支持治疗虽能清除患者气道异物,改善患者肺部血液循环,但由于患者气道下分泌物较难清理,所以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是通过气管切开、机械通气等操作,维持机体通气和换气功能,预防患者呼吸衰竭,还可借助吸痰达到治疗肺部感染的目的,在急性肺脓肿的治疗中可提升局部抗生素浓度,优化抗菌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动脉血气及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水平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82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9例;年龄35~78岁,平均(56.28±9.57)岁;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3]14~33分,平均(18.59±2.28)分。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0例,女性21例;年龄37~80岁,平均(55.86±8.76)岁;APACHE Ⅱ评分13~32分,平均(19.79±2.02)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现代呼吸内科疾病诊断与治疗》[4]中的重症肺部感染诊断标准者;X线胸片表现为斑点或片状阴影者;表现为不同程度呼吸困难者等。排除标准:生命体征不稳定者;精神、意识障碍者;合并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等。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同时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支气管镜下灌洗治疗,加强心率、血压、心电图等检查,消除呼吸道内分泌物,采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浙江康德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6381,规格:10 mL/支)局部麻醉,经气管插管,插入电子支气管镜,先吸出支气管中痰液进行细菌培养,若存在痰块和血块无法排出情况,要选择活检钳进行病灶弄碎。灌洗肺段的支气管开口处应用37 ℃无菌生理盐水实施肺段灌洗,10~15 mL/次,总量≤60 mL,连续灌洗2~3次,1次/2~3d。两组患者均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症状改善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咳嗽咯痰缓解、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WBC减少的时间。②比较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空腹动脉血2 mL,采用雷度ABL 80血气分析仪(丹麦)检测。③比较两组患者PCT、CRP、WBC水平,分别于治疗前后抽取患者静脉血3 mL,3 000 r/min离心5 min取血清,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WBC、PCT、CRP。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观察组患者咳嗽咯痰缓解、体温恢复正常、肺部啰音消失、WBC减少的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 ±s, d)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 ±s, d)
注:WBC:白细胞计数。
组别 例数 咳嗽咯痰缓解 体温恢复正常 肺部啰音消失 WBC减少观察组 41 2.06±0.78 3.65±1.03 1.76±0.22 4.04±1.42对照组 41 4.18±1.54 5.78±1.14 3.65±1.08 7.86±1.90 t值 7.864 8.877 10.980 10.312 P值 <0.05 <0.05 <0.05 <0.05
2.2 PaO2、PaCO2、pH值水平 治疗后两组患者PaO2、pH值较治疗前均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PaCO2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aO2、PaCO2、pH值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PaO2、PaCO2、pH值水平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PaO2:动脉血氧分压;PaC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PaO2(mm Hg) PaCO2(mm Hg) pH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56.80±4.08 77.09±5.15* 60.47±4.98 48.27±3.26* 7.23±0.14 7.35±0.10*对照组 41 57.52±5.04 65.69±6.03* 59.70±5.16 56.62±4.14* 7.22±0.13 7.29±0.08*t值 0.711 9.205 0.688 10.146 0.335 4.765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3 炎症反应 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PCT、CRP、WBC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炎症反应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PCT:降钙素原;CRP:C-反应蛋白;WBC:白细胞计数。
组别 例数 PCT(ng/mL) CRP(mg/L) WBC(×109/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41 12.45±3.15 4.35±1.36* 78.23±12.87 17.48±4.38* 15.22±2.57 6.87±1.84*对照组 41 13.04±2.98 6.89±1.47* 80.46±13.04 32.38±6.67* 14.97±2.46 9.54±1.75*t值 0.871 8.121 0.779 11.956 0.450 6.733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重症肺部感染是由特异性病原体、流感病毒感染后治疗不及时导致的,细菌侵入肺泡,使肺泡壁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强,渗出浆液和纤维素,在富含蛋白质的渗出液中,细菌迅速繁殖并扩散到邻近的肺组织,影响肺段或整个肺叶。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病情较为复杂,难以确保局部有效的药物浓度,进而无法完全清除病原菌,导致病情反复,增加耐药菌的可能性,长期会影响患者痊愈。
随着医学技术和设备的改进和变革,支气管镜作为新型的内科腔镜技术逐渐被应用于实际临床治疗中。采用支气管镜灌洗术进行治疗时,可以在不破坏患者呼吸道前提下直接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有研究表明,通过支气管镜反复地冲洗肺段的支气管,可促进患者释放痰液并顺利排出,从而有效清除患者呼吸道内的黏稠分泌物和血块,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解除支气管梗阻,改善缺氧状况,提高血氧饱和度[5-6]。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对照组短,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PaO2与pH比对照组高,PaCO2比对照组低,提示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有效恢复重症肺部感染患者血气功能,加快临床症状恢复。
肺部感染发病机制中炎症介质发挥关键作用,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大多数伴有全身性炎症反应,血清PCT、CRP均具有趋化炎症因子、加大炎症反应及导致炎症组织损伤的作用;WBC可分泌白细胞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对炎症和免疫反应的调控。肺泡灌洗可解除气道阻塞,清除气道炎性分泌物、痰栓,并维持气道畅通,对重症肺部感染患者极其重要,肺泡灌洗可在不破坏支气管黏膜的情况下,可清晰直视阻塞部位,并通过反复灌洗使炎性分泌物有效排出;同时可清除肺部与气道淤积物,维持气道畅通,抑制炎性因子的释放[7-8]。本研究结果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PCT、CRP、WBC水平均比对照组低,提示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加快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康复,降低其体内炎性因子水平。
综上,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可有效改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临床症状,恢复动脉血气水平,控制炎症进程,且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与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