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呼吸机对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与安全性分析
2021-05-08史洪伟
史洪伟, 卫 慧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 江苏 南京 210011)
急性心力衰竭指的是突然发作的左心功能异常,导致心脏负荷加重,收缩力降低,该疾病的发生与心肌受损、心力衰竭加重等因素有关,如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控制,则可造成心肌不可逆损伤[1]。由于该病发病较急,进展迅速,常规的治疗如不能及时控制病情,临床致死率较高,极大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无创呼吸机是一种能够有效扩张患者气道的设备,可减少组织器官损伤,减轻心脏负荷,对控制病情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本研究旨在探讨无创呼吸机对急诊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血气指标的影响与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治疗的92例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年龄 60~78岁,平均( 70.52±2.21)岁;原发疾病类型:冠心病 21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10 例,风湿性心脏病 8 例,急性心肌梗死 5例,尿毒症 2 例;其中男性 30 例,女性 16 例。观察组患者年龄 61~77 岁,平均(70.16±2.59)岁;原发疾病类型:冠心病 20 例,高血压性心脏病 10 例,风湿性心脏病 9 例,急性心肌梗死 6 例,尿毒症 1 例;其中男性 31 例,女性 1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呼吸困难、双肺可闻及大量湿啰音者等。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器官功能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者;重度营养不良、昏迷等全身情况较差者等。本研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患者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并同意。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实施强心、利尿、气道扩张及纠正机体水、电解质紊乱等药物治疗,同时给患者配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将氧流量和维持吸氧浓度分别控制在6 L/min以上和35%~40%之间。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操作如下:指导患者取半卧位,将头部抬高30°左右,将无创呼吸机与供氧管连接,将呼吸机的呼吸模式设置为S/T模式,将呼气气道正压(IPAP)、最终压力、呼气相正压(EPAP)分 别调整为8~10 cm H2O(1 cm H2O=0.098 kPa)、15~20 cm H2O及4~6 cm H2O,通气时间3 h,可根据患者情况不同进行调节。两组患者均治疗3 d。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治疗3 d后临床疗效,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3],如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等恢复正常则评价为显效;如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HR、RR等基本正常则评价为有效;如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有所加重则评价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②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HR、RR,采用心电监护仪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R、RR进行检测,并作详细记录。③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3 d后血氧饱和度(S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pH值、血氧分压(PaO2)水平,采集两组患者空腹动脉血5 mL,采用动脉分析仪检测PaO2、PaCO2、SaO2水平,pH值用pH分析仪检测。④两组患者并发症,包括:吸入性肺炎、刺激性结膜炎、腹胀,比较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与计数资料分别以(±s)、[例(%)]表示,两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HR、RR水平 与治疗前比,治疗3 d后两组患者HR、RR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HR、RR水平比较( ±s, 次/min)
表2 两组患者HR、RR水平比较( ±s, 次/min)
注:与治疗前比,*P<0.05。HR:心率;RR:呼吸频率。
组别 例数 HR RR治疗前 治疗3 d后 治疗前 治疗3 d后观察组 46 96.31±5.22 76.54±4.86* 25.42±3.81 17.54±2.05*对照组 46 96.29± 5.27 87.38±3.15* 25.44±3.85 19.13±2.77*t值 0.018 12.694 0.025 3.129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血气指标 与治疗前比,治疗3 d后两组患者SaO2、PaO2、pH值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而两组患者PaCO2水平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血气指标比较( ±s)
注:与治疗前比,*P<0.05。SaO2:血氧饱和度;PaCO2:二氧化碳分压;PaO2:血氧分压。1 mm Hg=0.133 kPa。
组别 例数 S a O 2(%) P a O 2(k P a)治疗前 治疗3 d后 治疗前 治疗3 d后观察组 4 6 9 2.4 2±4.3 4 9 6.3 6±2.8 1* 7.2 3±2.2 3 8.0 6±1.3 3*对照组 4 6 9 2.2 6±4.3 8 9 4.6 1±2.7 2* 7.1 5±2.2 1 7.3 8±1.6 3*t值 0.1 7 6 3.0 3 5 0.1 7 3 2.9 1 2 P值 >0.0 5 <0.0 5 >0.0 5 <0.0 5组别 例数 P a C O 2(k P a) p H值治疗前 治疗3 d后 治疗前 治疗3 d后观察组 4 6 6.9 1±1.2 2 5.0 3±0.3 6* 7.1 5±0.3 6 7.3 6±0.1 7*对照组 4 6 6.8 3±1.3 5 6.1 4±1.0 7* 7.1 3±0.2 5 7.2 9±0.1 3*t值 0.2 9 9 6.6 6 9 0.3 0 9 2.2 1 8 P值 >0.0 5 <0.0 5 >0.0 5 <0.0 5
2.4 并发症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例(%)]
3 讨论
急性心力衰竭是ICU常见的危重疾病,大部分患者同时伴有呼吸衰竭,其在发病后会表现为明显的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症状,病情严重的患者还会出现心源性休克症状,极大地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4]。临床上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常规以药物治疗为主,在此基础上配合吸氧治疗,但是药物治疗所引发的并发症较多,导致其临床应用受到限制。
无创通气治疗是一种新型的通气治疗方式,其对患者气道的损伤比较小,患者对其耐受力较高。在急诊ICU中使用无创呼吸机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患者心脏回心血量,减轻机体心脏的负荷,减少呼吸做功与心脏之间的压力,促进患者心肌供氧量的增加,且并发症较少[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HR、RR水平低于对照组,提示无创呼吸机治疗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提高其临床疗效,促进呼吸状况的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PaCO2作为衡量肺泡通气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水平升高表示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肺部氧合功能受损;SaO2、PaO2、pH值升高表示患者机体内动脉血气得以改善,有利于疾病恢复[6]。无创呼吸机能较好地促进患者支气管的扩张,提高患者的通气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减轻患者肺泡水肿、呼吸困难、心率加快等症状,从而减少机体的氧耗量,促进机体微循环的改善,使患者的血气分析指标得到改善[7]。同时应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抢救,还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的氧合功能,缓解吸气用力情况,促进CO2的排出,使患者的呼吸道更加通畅,气体交换能力增强,还在较短的时间内纠正了低氧血症等症状,有效改善患者呼吸衰竭症状[8]。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SaO2、PaO2、pH值在治疗3 d后均高于对照组,而PaCO2水平低于对照组。这也进一步提示,急诊ICU中采用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促进患者康复。
综上,无创呼吸机治疗急诊ICU中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性较好,可有效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气分析指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