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核心”下初中历史课堂跨学科思维教学落实初探
2021-05-07侯红卫裴向东
侯红卫 裴向东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4-039
一、引言
作为历史学科,“双核心”指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育质量应以素养来引领,这是进入提升质量新阶段后非常重要的转型标志。核心素养是把党的教育方针细化、具体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5年来,核心素养不仅进入了高中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也日益深入人心,为基础教育战线普遍认可、接受并践行。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及家国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特别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历史课程,是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传承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更好地认识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那么,如何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落实跨学科思维并渗透上述培养目标呢?在“北宋的政治”一课中,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分享于同行品鉴。
设计思路:虽然本课的主题是“双核心”在初中历史课堂跨学科思维教学中的具体体现。课程标准也有一定要求,但是一堂课不可能都有落实,本设计只选择其中几个环节,有选择地拟定相关的实施方案。
二、“双核心”在本课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北宋的政治”一课的授课对象是普通初级中学的初一年级学生,内容距离学生生活遥远,而且又是政治史内容,对于这些刚刚从小学升入初中的小孩子,无论是历史知识的积累与理解还是学习方法的认识与运用均显不足,这也是本课的难点所在。如何让学生感知并理解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验中华政治文明的演进过程,除了传授知识还要保护和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主动投身到学习之中,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这样才能获得思维的发展、经验的积累,这就需要进行情境创设,设法引领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展开学习,拉近历史与学生的时空距离,浅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产生问题,活跃思维,展开探究。
本课的教学内容选自2016年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的第6课。本课教学立意点在“中华政治文明的顶峰——重文轻武”,“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理想的生动写照,这也是中国封建文化的特点之一。本课的设计意图:从北宋政治文明在中国历史上的高度入手,以其重文轻武治国政策为核心,将政治上中央集权与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进行有机结合,最后落脚在宋代文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这个家国情怀的素养上,进而理解不同时期不同时代的爱国表现,增强文化自信。
本课从“印象北宋”导入,激发学生兴趣,活跃气氛,通过三个环节第一环节“明确目标、自学快读”梳理基础知识、第二环节“宋太祖如何‘得‘治天下 ”、 第三环节“ 评‘重文轻武国策 ”、第四环节 “拓展延伸”来设计本课教学。教学落脚在于“宋代科举制就其进步意义来说已经奠定宋代文官政治的基础;它刺激了宋代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力推动了那个时代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政治集团整体素质的提高,也酝酿出独树一帜的政治文化,培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使宋代政治展现出区别于各代的特色进行家国情怀的教育和渗透。
全课分两大子目:“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和“重文轻武的政策”。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要求: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
教学目标:在教学目标的制定上进行了如下设计:①知道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②梳理北宋为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具体措施(权、錢、兵),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重文轻武、强干弱枝、守内虚外,并分析这些措施带来的不同影响。③通过相关史事(故事、材料分析等)、图示、表格等多种呈现方式理解中华文明长期处于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尤其宋代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顶峰。④认识宋代科举制的发展及其所开创的文官政治有力地推动了全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培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树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运用相关史实分析并认识北宋中央集权的政治特色
教学难点: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对当时社会所造成的影响
学情分析:经过半年多的学习,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有初步的学习历史的方法,比较擅长形象思维,但是理性分析和理解能力发展还不够充分,因此要加强故事性、情境性,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寻找适合学生接受的方法,理清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图示法揭示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突破难点。
【设计思路】教学设计紧紧围绕七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由浅入深,通过形象的设计环节、历史的基本知识的传授及家国情怀的渗透,传递爱国情感,加深对祖国政治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紧扣“双核心”进行设计。
“双核心”在本课的具体落实,笔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探索:
(一)历史核心素养之时空素养、唯物史观——梳理特征、感知宋代
导入:(1)复习旧知,时空梳理,把握特征。
(2)印象北宋:谈谈你所了解的北宋的人或事?(《清明上河图》;苏轼、王安石、李清照、赵匡胤、范仲淹……)我们再看看著名历史学家陈寅恪和邓广铭眼中的宋代。
陈寅恪: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邓广铭:宋代是我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高阶段。
两宋期的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肯定的说是空前的。
师:在十世纪的这个朝代,贤相辈出、名将咸聚、才子云集、经济富庶、文化昌盛,这是最美好的时代。北宋开创文人治国先河,北宋成为了文官的天堂。
第一环节, 明确目标、自学快读
引导学生通过自读,了解本课的学习目标,快速找出北宋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统一的简要经过及结果。(得天下)
与宋太祖有关的历史典故有哪些?
宋朝在哪些方面强化中央集权?(治天下)
【设计思路】从上文中的激趣导入,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的作用;结合课件演示,初步了解历史时空和阶段特征。如何正确看待宋朝,这也是唯物史观的渗透。第一环节是想引导学生学会自己读书,依据问题找出对应的知识点,对全课有一个整体印象,为接下来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做好铺垫。
(二)历史核心素养之史料实证、历史解释——问题引领、评析措施
在第二环节 宋太祖如何“得”“治”天下中,通过以下几步完成:
1. 北宋的建立:北宋如何“得”天下?
(1)结合图文,学生讲述:陈桥兵变的故事,得出北宋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宋太祖黄袍加身处,及系马的老槐树
(2)结合北宋形势图设问:北宋统一有何特点?是否全国统一?为什么?
北宋的统一只是消除了五代十国分裂割据的状态,统一了原五代十国的范围,宋太祖死后,其弟赵光义称帝,他就是宋太宗。 宋太宗统治时,灭吴越、闽南、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基本实现了局部统一,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
2. 宋太祖如何“治”天下(措施及影响)
(1)运用史料,结合下列图文,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背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太祖问:“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 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何故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赵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续资治通鉴》
问题一:据材料分析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二:材料中赵普指出了采取什么措施加强中央集权?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观察课件回答)
原因:藩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影响政局稳定;宋太祖兵变夺权,为防止类似兵变的发生;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知识链接】
宋代建立后统治者为了稳固统治,避免使宋王朝成为短命王朝,在全盘继承了唐代的制度体系后,认为在外忧和内患中,“防微杜渐”尤为重要。宋太宗曾有言道:“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患。外忧不过边事,皆可预防,为奸邪无状,若为内患,深可惧也。帝王用心,常须谨此。”(《续资治通鉴长编》)因此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在制度方面,更为重视细微之处的完美,特别注重对官僚集团的驾驭和控制,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设计思路】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通过可靠可信的第一手资料,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本栏目的设计意图就是想通过时空和史料感知历史,对历史事物产生内心体验,即产生移情理解,培养从“历史的表象中发现问题”,透过历史现象看历史的本质。通过分析理解宋代强化中央集权的原因,理解其措施对宋代产生的影响。
(2)通过问题引领,分析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的具体措施,突破重难点。
①军事上如何收精兵,控制兵权?
观察下面两幅图片结合课本内容,引导学生回答问题。
得出: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设立三衙-枢密院体制 枢密院——调兵权(发兵权) 三衙——日常训练(握兵权) 遇有戰事-另派官吏统领(统兵权)禁军定期换防,切断将领士兵与地方的联系,达到“兵不识将,将不专兵”的效果。 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
【设计思路】此栏目设计新颖独到,学生结合课本一目了然,再加上师生通过谈话式教学方式,突破了本课难点,积极:加强皇权,防止将领发展私人武装;消极:宋朝不是武功不强,军队不多,而是这种体制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了解了这些特点,对后面几课有关宋朝的民族关系就会迎刃而解,恍然大悟,其实这就是一种历史意识和大历史观。
②政治上如何夺其权?
教师提示:结合下面图文资料,思考问题:
归纳:在中央:削弱相权;在地方:分散削弱州县长官权力
具体来说:在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设置相当于副宰相若干人,分割相权,防止宰相权力过大。(分别分割宰相的财权、军权、行政权) ;在地方:路有监司(监控府州且互相牵制)、州有知州(统领地方军民之事)同时地方设通判(分知州之权并监督知州)加强对地方控制。
材料:北宋时期,要派一个朝廷官员(最爱吃螃蟹)去地方担任知州,问他想去哪里,
他说:“但得有螃蟹,无通判处则可也。”
——《归田录》欧阳修
为什么当知州,不愿意当地有通判呢?(见材料研读30页)
结合上图材料解答。
③财政上如何制钱谷?在地方,陆续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赋税收归中央影响:通过以上措施的实行,宋朝强化了中央集权,皇权大大加强。
小结:宋朝时期外患不断,但其内部总是统一的,几乎未出现过汉唐时代地方割据势力对抗中央政权的内乱。北宋社会经济出现高度发展,但北宋朝廷却国库空虚。北宋拥有百万军队,却始终阻挡不住辽、西夏和金的进攻。归纳宋太祖巩固统治的措施,应该对这种现象有更加清楚的认知。
【设计思路】本环节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思维能力和学科素养,为了使学生的主体认识力求与客观历史一致,教学中有意识地注意了通过图片证据,增加对历史事实的信度;原始资料,增加对历史认识的深度;精准小结,训练文字表达的精度,起到非常好的效果。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强调,“要加强创新人才教育培养”“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
(三)历史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情境跟踪、感悟国策
过渡:材料: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宋朝武将的地位和待遇低。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过渡到第三环节 评“重文轻武”国策。
看书结合下面图片,归纳北宋政治的特点和具体表现。
重文轻武政策:①臣统兵,抑制武将,提高文官地位。②发展文教事业,改革科举制,全社会形成重文轻武的社会氛围。
阅读材料和相关情境内容,分析这一国策的来龙去脉。
材料一:唐末五代时期,“繁镇割据”“五代十三年,五姓十三君”更迭,武将专横跋扈。
材料二:宋太祖确定了“以文治国”的方针,制定了“兴文教、抑武事”的国策,统治者对文人比较宽容,宋太祖下了“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的家法,坚持“与士大夫治天下”,形成“以儒立国”的政治格局。
材料三:据统计,北宋一代共开科69次,总共取士约61000人,平均每年360人。使科举成为宋代及其以后官吏选拔最主要的途径。据《登科记》统计,两宋共录取五万人左右。
结合材料,说说宋朝科举取士名额不断扩大的利弊。
情景再现:范仲淹(989-1052)苏州人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范仲淹政绩卓著,文学成就突出。他倡导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思想和仁人志士节操,对后世影响深远。1015年成为进士,1030年做河中府通判,1034年做苏州知州,1042年宋夏会战,带兵援救,西夏撤出边境,因其军事才能,范仲淹加封枢密直学士等。宋仁宗康定元年,范仲淹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他守边四年,对西夏恩威并施使西夏不敢轻易来犯。当地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
这段话里提到的官职分别属于哪方面或哪一级别?文中能反映宋朝国家政策的特點是什么?怎样评价重文轻武国策呢?
学生讨论得出:科举制的重视与发展,营造了浓厚的读书风气,促进了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造就了宋代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教师总结,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不仅是史学、文学、哲学,还有农学、医学、建筑等科学技术方面都有进步。同时拓宽了社会人士上升流动的渠道。但是重文轻武的用官政策也造成不熟悉军务的文官势力坐大。特别是对危机重重的边疆来说,将不专兵,兵无常帅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在与其他民族政权的战争中屡屡失败。
【设计意图】
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故事和情境更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从学生熟知的文学家的生平入手,能直观感受两宋文人政治、文人带兵的社会现实,有助于理解宋代重文轻武的政治特点,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构建知识体系。
阅读上述材料和情境再现,引导学生分析重文轻武政策出台的原因,让学生感知两宋社会风貌,大批文人入仕,形成了一个稳定的有文化的官僚阶层,其好恶取舍左右着一代社会风气,其价值取向塑造着一代世风。宋代社会的崇文风气,宋代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宋代文学浓厚的人文意味、思辨气质及忧患意识,都可以从中觅到踪迹。
第四环节 总结全课 拓展延伸
结束:再看《如果这是宋史·读书会》中的一段话:
这是最美好的时代,也是最糟糕的时代。贤相辈出,却无力改变官场的腐败昏庸;名将咸聚,却无力抵挡西陲小国的疯狂进攻;才子云集,却热衷于无休止的内耗;经济富庶,却用于购买和平;文化昌盛,却不能扭转颓败的国运、萎靡的民风。
曾经的北宋既辉煌过,却又无奈着。擦拭开历史的尘埃,我们还将会看到一个怎样的大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作业布置
1、赏读范仲淹的词——《渔家傲》
2、列表归纳: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梳理宋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
3、有兴趣的话可以课外查找资料探究宋朝文官政治,举例说明。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
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
三、结语(反思)
本节课在“双核心”下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落实中有如下三点体会:
第一,情境教学,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感受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课程教材作为铸魂工程,必须体现时代新人的培养要求。
人类历史本来就是由无数生动的画面组成的。历史教科书和历史教学就是要在学生面前再现生动的历史画面,才有可能达到历史教育的目的。已经逝去的生动历史画面与史料,要想让它再现,除了用生动的文字来叙述历史外,重要的是尽量帮助学生看到真实的历史。因此,在教学中,要尽可能提供给学生真实的素材,帮助其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增加亲切感。需要在平时备课时注意搜集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神入”历史。历史图画还能“成教化。助人伦”,教人从昌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中去汲取前进的力量,点燃炽热的激情,而炽热的激情正是历史思维的助推器。
第二,运用史料,分析教材,实现“双核心”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新课标必须体现新质量观。
新教材更多关注历史核心素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此,在做教材分析和事先的备课中,要想实现历史教学目标,就必须做到首先清理知识障碍;其次做好教学目标的制定,确定好重点和难点;再次,拓展教学内容,选择好恰当的教学方法,例如史实类知识的运用还是历史概念和理论类知识及历史方法类知识的选取,做好教材的深度分析和“再创造”发现教材各个子目的逻辑联系,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关联,利用多种课程资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亲身去体验和感受,从而形成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最终实现三维目标,实现“双核心”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落实。
第三,挖掘细节,关注实质,实现家国情怀的培养实践,树立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进一步明确提出,人才培养要在坚定理想信念等六个方面下功夫。
通过教科书介绍的宋朝重文轻武政策所形成的文治局面,结合教师对教材挖掘,引导学生理解君主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共商国是”的局面,皇帝优待文人的作法,使得士大夫“兼济天下”的参政热情和济世情怀得到极大地激发,进一步推动了皇权决策的理性化,教师要把深奥的内容浅化给学生,真正打动学生的内心,从而发自内心的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文化自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M].人民出版社,2008.
[3]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4]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5]杨云.新课标新教材辅导用书《初中历史课本图画解说》[M].天津古籍出版社.
[6]郑林.中学历史教材分析[M].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7]金飞.“延续与变迁”到“温情与敬意”——统编教科书《中国历史》制度史教学的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9).
作者简介:侯红卫,山西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历史教学;裴向东,中小学高级教师,太原市高水平骨干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
【本文系侯红卫老师主持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中小学正高级教师和特级教师专项课题(课题编号:TJZX-19011)的部分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1.山西太原第十二中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0;2.太原市综合高级中学校,山西 太原 0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