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先哲

2021-05-07

作文周刊·高一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鲁国孟子老子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在她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曾出现过许多文化巨人,如生命的大智者老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至圣先师”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几千年来影响着中国人;“亚圣”孟子也是儒家代表人物之一,是“民本”思想的先驱者。他们的思想和著述对我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甚至对全人类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孔子及其“仁”的思想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从小就对“礼”感兴趣,很年轻的时候便精通“礼”,曾到东周向老子问“礼”。30岁出头,孔子就已经很有学问,关于如何治国有自己的主张,35岁时为避鲁国内乱,去了齐国,齐国不用他,又回到鲁国。后来,他门下的弟子开始增多。在他50岁时,鲁定公起用他,并逐渐器重他,他在政事上很有作为,鲁国的风气大有改善,这是孔子政治上最得意的一段时期(大约有三四年时间)。但鲁定公后来怠于政事,对孔子等人也轻慢起来,孔子便带上学生去周游列国。他到过卫、陈、蔡等国,有的尊重他,有的忌惮他,有一次他还差点死于非命,但他始终怀抱自己的政治理想。14年后,孔子返回鲁国,致力于整理文献和教育弟子。

孔子是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的思想较为全面地保存在《论语》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分析起来,“仁”有这样几层内涵:孝敬父母、友爱兄弟等人之天性是“仁”的根基,由此而往,对别人也怀有爱心;去除私心、克制私欲,用“礼”来规范一举一动,使言行举止符合“礼”;“仁”表现在政事活动上,要求仪容态度庄重、恭敬,做事认真、谨慎,对人讲究信用,并能将心比心,推己及人,尽力成人之美,而不做损害别人利益的事。所以,“仁”并不止步于道德自我完善,还要求“仁”发之于外,在社会生活中乃至政治层面上都要发挥有益的效用。“仁”有时还超出了一般性的道德评价,如《宪问》:“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辅佐桓公,没有动用武力就多次会合诸侯,维持了较长时间的和平,使百姓免于战乱。在孔子心目中,这是“大仁”。

如何成“仁”呢?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只要有达到“仁”的意愿,并为之付出努力,那么达到“仁”就没有什么困难。但是,“仁”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最高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也必然会遇到种种考验,这就要求个人具有刚健勇毅的精神品质,自觉坚守“仁”,甚至不惜付出生命代价。对于一般的统治者,孔子没有用“仁”来要求他们。和“仁”的思想相联系,孔子要求统治者要“爱人”,并很重视在位者自身的道德品质,认为统治者应用德行来引导百姓的理论。这就是孔子的德治思想。

链接

《论语》里的“君子”一般指道德修养达到完善境界的人,即具备了“仁”的人。“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说话要慎重,做事须勤勉;“君子坦荡荡”,指君子因为依循于道,内心无私,所以精神上很放松自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要帮助人成就好的品德,而不是去助长别人的恶,这其实也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意思;“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强调个人应以修身求学为重,而不应在意能否出名。

老子的辩证思想

老子的辩证思想,来自他对现实生活经验和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总结。比如,他看到三十根车辐拱着一支车毂,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车辆才得以运转使用;抟揉黏土做成器皿,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器皿才可以用来盛东西;开凿门窗,建造房舍,正因为中间是空的,所以房舍才可以居住。

由此他得出结论:“有”“无”相互为用,不可或缺。(见《老子》第十一章)這也就是“有无相生”的意思。老子这种来源于实际生活的辩证思维,启发我们要善于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思考和处理问题,而不要偏执于一点或一个角度,这样,对问题的处理才会比较周全、合宜。

当然,对老子的辩证法也不能机械地认定它们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如就“柔以克刚”而言,老子是由“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这一现象提出来的,但是自然现象中存在着更多的“刚克柔”的事例,放到社会人事中去看,春秋战国时期强国不断侵削、吞并弱国,完全是靠武力征伐,哪里是什么“以柔克刚”!

另外,老子的辩证思想,还具有特别重视“静”“柔”“下”的一面。

链接

在各种德行中,老子最为重视的有“三宝”:“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第六十七章)“不敢为天下先”,就是老子的不争之德。举凡谦让、处后,以及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等,都属这一道德范畴。“俭”之德,凡是“啬”知足,少私,见素抱朴,都属于同类德性。老子说:“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第二十七章)这是“慈”的行为表现。

孟子的“仁政”思想

孟子认为梁惠王要想使国民“加多”,称雄诸侯,必须施行仁政;只有行仁政,才能顺民意,得民心,进而得天下。而施行仁政的措施就是关注民生,休养生息,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不因征调百姓服役而耽误生产时节,不狂捕滥捞,不违背时令伐木,不误牲畜繁殖,不误粮食播收,种桑养蚕织布,“使民养生丧死无憾”,解除后顾之忧,百姓衣食安则心安,从而稳定人心,巩固政权。然后再兴办教育,使人人知廉耻,人人讲礼仪,引人向善,百姓安居乐业,社会长治久安(即“王道之成”)。此外,国君要常反省,革除虐政、苛政、酷政。孟子始终围绕仁民、富民、养民、教民、利民、保民等方面,抓住百姓和“王道”形成的关系,体现出“民为国本”的思想。

联系当今时代,我们可作一些合理的引申:

①人不能肆意役使自然,而要尊重自然,通过与自然的交往互动,使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实现“双赢”。

②仁义是最大的利益,有仁义,相关者都会有利益;无仁无义,所有人都不会有利益。

③发展经济,振兴教育,加强道德教育,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使社会、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不断增强。

④实现天下安宁太平,是人心所向的条件之一。

⑤民富才能国富,而民富的前提是休养生息,使民力得以丰富,以创造更多的财富。

链接

1.性善与四端。孟子的“性善论”,主要发挥了孔子“仁”的观念。孔子思想中的“仁”缺乏理论基础,也尚未解释“道德价值根源”的问题。对此,孟子建立了“道德价值根源之自觉心”的理论,认为善是人的基本自觉,这种自觉表现于恻隐、羞恶、辞让以及是非四端。“四端”说明道德价值的自觉是与生俱来的,这补充了孔子“仁”学理论的不足。

2.义利之辨。孟子认为“四端”是内在于自觉心的,属于人的“本质”,即所谓人的“性”。人之性,必有异于禽兽之处,这种“异于禽兽”的性便是“善端”。他指出,人之所以不善,是由于受私欲蒙蔽,因此人应放弃私利,以达到社会的公义,建立良好的个人道德观。

3.养气与成德。对此孟子提出必须修养自身及发挥善性,以全力扩充存于内心的“四端”(孟子称之为“尽性”)。“尽性”的修养,使人成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再以“心志统气”,控制自己的情感,便能养出“浩然之气”。

猜你喜欢

鲁国孟子老子
柳季与岑鼎
磨刀不误砍柴工
真假岑鼎
漫画
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智者老子
寻找老子【三】
漫画《孟子》(一)
漫画《孟子》(二)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