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收获”理念下幼儿“养蚕”活动的实践探索
2021-05-07沙红星柴健瑶
沙红星 柴健瑶
南京师范大学虞永平教授在《用“全收获”的理念开展幼儿园种植活动》一文中提出了“全收获”的理念。他指出,“全收获”的“全”是指多层次、多方面、多主体,“全收获”理念指导下的种植活动意味着种植能给幼儿带来多样化的活动、多方面的经验,还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本文以“养蚕”活动为例谈谈我园教师在“全收获”理念的引领下,如何支持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一、小小饲养员,讓幼儿的课程生活化
资源是课程开展的基础。在课程游戏化项目建设的实践中,家长的资源意识在逐步增强,随着最近展开的活动主题和幼儿的兴趣点,他们会主动收集生活中的资源,助推幼儿在生活中的学习与游戏。
活动1:初遇蚁蚕
四月中旬,小童奶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盒小小的蚕宝宝。孩子们围着盒子观察,看着细小的蚕宝宝慢慢地蠕动,嘉泽嫌弃地说:“又黑又小的虫子,好恶心啊!”浩浩和贝贝却非常喜欢它们,贝贝用小手摸摸它们说:“它有点软软的。”浩浩问:“黑点点是它的屎吗?它的屎臭不臭啊?”贝贝凑近闻了闻说:“一点都不臭。”在矛盾的情感态度中,蚕宝宝走进了孩子们的生活。
活动2:换桑叶的小能手
浩浩奶奶养过蚕,他从奶奶那里学会了认桑叶、采桑叶、给蚕喂桑叶,还教大家怎样储存桑叶:把叶子一张张地整理好,竖着放进小篮子里,最后套上一个塑料袋,这样桑叶中的水分就不会流失,蚕宝宝吃了才有营养。浩浩还很喜欢给蚕宝宝换桑叶,只见他轻轻捏起蚕宝宝放在新鲜的桑叶上,接着把盒子里的残叶、蚕的粪便倒入垃圾篓,再小心地把托着蚕宝宝的桑叶放入小盒子里。
活动3:假期积极认养
经过一段时间的照看,孩子们渐渐接受了班级的新成员——蚕宝宝。“五一”要放假三天,蚕宝宝们怎么办呢?孩子们提议带回家照顾。大家都想认养蚕宝宝,纷纷给出了自己的理由。贝贝说:“我妈妈会开车带我去采桑叶。”浩浩说:“奶奶家后院里就种着桑树。”于是蚕宝宝们分由6个孩子领养,他们小心翼翼地捧着装蚕宝宝的盒子回家了。
活动感悟:
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发现孩子们对蚕宝宝的兴趣后,为了让他们获得动物饲养经历和经验,师幼开始了快乐的饲养活动。对于黑黑小小的蚁蚕,刚开始孩子们只是好奇,但随着每天不间断的照料,他们自然而然地加深了对蚕宝宝的了解,并对饲养蚕宝宝萌生了责任感。如浩浩从有丰富养蚕经验的奶奶那儿获知,蚕宝宝是精贵的小生命,任何气味和桑叶上的细微污染都会影响它的健康成长,为此,每天给蚕宝宝喂食时,总会耐心地把桑叶上的露水擦干,细心地把蚕生活的小盒子清理干净。饲养过程中,孩子们还经常跟父母一起查阅蚕的生长习性、养蚕的注意事项,并用图文结合的方法张贴在饲养区,提示同伴,值日生轮流照顾,观察记录蚕的生长变化。课程的生活化,有效地践行了“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的价值主张。
二、小小观察员,让幼儿的活动多样化
生动的、形象的、可操作的环境与事物更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的欲望。假期归来,孩子们继续与蚕宝宝朝夕相伴。
活动4:蚕宝宝身上的“刺”
早晨,伊伊专注地盯着蚕宝宝看,突然她指着蚕宝宝的背说:“你看,它的背上有刺!”嘉泽凑近了看说:“真的有根刺,会不会戳痛手?”佳佳自告奋勇地说:“让我来摸摸看。”他用指腹轻轻地碰了一下那个刺说:“软软的,不戳手。”他们把自己的发现告诉了大家,蚕盒子旁很快就聚拢了一圈小脑袋,孩子们发现每个蚕的尾背部都有一根小刺,有的刺旁边还有一个小黑点。这根刺是干什么的?再次被激发好奇心的孩子们找来了绘本《诞生了蚕》《昆虫大全》,又跟家长求助,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小尖刺叫尾角,是退化的气门。尾角可以用来分辨蚕宝宝的雌雄,尾角往前翘且有黑点的是雌蚕,尾角往上翘而没有黑点的是雄蚕。
活动5:蚕宝宝到底有多少只脚
瑶瑶给蚕宝宝换桑叶时,发现蚕宝宝老是抓着桑叶不放,放在盒子上又粘着盒子不放,放在手指上颠倒着它也不掉下来。瑶瑶问:“蚕宝宝有多少只脚呀?”教师笑着说:“你可以数数看呀!”其他幼儿闻声而来,他们把蚕宝宝翻过身来细细地数,“好像有20个!”“哪有那么多!”“16只脚。”“我数了是12只脚。”“是14只脚!”哪个才是正确答案呢?真真想了想说:“我们可以用放大镜来看。”在放大镜下,孩子们终于确认蚕宝宝一共有16只脚,其中头部有6只,腹部有8只,尾部有2只,眼尖的琪琪还发现这些脚都是对称长的。
活动6:蚕宝宝蜕皮
贝贝看到教师在拍视频,走过来问老师:“蚕的头抬得好高呀,它在干什么?它怎么不动了?”一旁的轩轩说:“它们一动不动的,是不是死了?”轩轩用手轻轻碰了一下,发现蚕宝宝又动了。小童说:“奶奶告诉我,这是蜕皮,蚕宝宝每蜕一次皮,就会长大一点。”教师压低声音说:“小童说得对,小朋友长大后以前的衣服就不能穿了,要换新的,蚕宝宝也是这样。我们要轻轻地说话,不然会打扰到它们的。”
活动感悟:
在日常照料蚕的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多样化的活动观察到了蚕的外形变化,熟悉了蚕的生活习性,他们能坚持对蚕进行长时间的观察,简单记录蚕的生长与变化,通过语言、图画对蚕的生长期变化进行描述和比较。当遇到问题时,孩子们及时询问成人,请家长帮忙查阅相关资料,让问题成为学习的新资源,有些问题在师幼互动中直接解决,有些问题则在饲养的过程中,孩子们自己观察,在亲身实践中得以解决。如孩子们想探究蚕宝宝到底有多少只“脚”时,他们想办法寻找放大镜,认真点数。教师作为孩子多样化活动的观察者,材料的支持者,活动的参与者,也适时给予支持和他们一起寻找答案。
三、小小研究员,让幼儿的学习深入化
孩子们饲养蚕宝宝的活动还在继续,他们不仅关心蚕宝宝的进食与成长,对不合理的照顾方法还会提出大胆的质疑和阻止,通过讨论和研究得出较合理的方法。
活动7:蚕宝宝结茧了
一天,伊伊把结茧的蚕宝宝带回来,语气里满满的自豪感:“你看,我领养的蚕宝宝已经结茧了,厉害吧!”没见过蚕茧的孩子们都围过来,俊俊用指腹摸一摸說:“它有点硬。”“蚕茧里面是什么啊?”“当然是蚕宝宝啦!”“它把自己关起来了,吃什么呀?”查阅资料后,教师告诉孩子们:“你们看到的胖乎乎的蚕宝宝不动了,它停止进食是准备要结茧了,就是吐丝把自己裹起来,装进一个个椭圆的小房子里。”
活动8:第一只大蚕蛾
一周后第一个蚕茧破了,依依发现了一只大蚕蛾。孩子们可兴奋了,围着蚕蛾讨论:“它好像蝴蝶啊!”“它的眼睛黑黑的。”“它的眉毛好长啊!”“它的腿跟蜘蛛的很像,一节一节的。”孩子们拿着放大镜,边观察边说着自己的发现,还有人提出:“它是公的还是母的?”大家查阅资料后找到了答案:雌蛾体大,爬动慢;雄蛾体小,爬动较快,翅膀会飞快地振动。所以这只大的蚕蛾是母的,过段时间它还会产卵,生出更多的小蚕宝宝呢!
活动9:蚕茧里面有什么
佳佳发现了一个破了洞的薄薄的、轻轻的、棕色的蚕茧。她拿起来摇一摇,觉得里面有东西。有小伙伴建议,把蚕茧打开看看。于是,他们拿来剪刀,剪开后就看到了一个硬硬的东西,好像头还在动。通过查阅资料,他们知道了这叫“蚕蛹”。原来蚕宝宝结茧以后外面的皮变硬,它们自己变成了“蚕蛹”。孩子们又产生了新的疑问:蚕茧的蛹,还能变成蛾吗?就这样新的探究活动又开始了。
活动感悟:
在饲养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关注幼儿,视问题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幼儿探索饲养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第一只蚕蛾的问世在孩子们中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无意中发现的一个“壳”也驱使着他们的好奇心,他们细心地剪开蚕茧,发现蚕蛹的头还在动,便不敢再打扰它了。破了口的蚕茧,在较高的气温,竟然成功孵化出了蚕蛾,验证了教师说的“蚕在温度较高的地方长得快”的说法。孩子们在不断获得新经验的同时推进了深度学习。
为期两个月的饲养活动,可以看见幼儿的“收获”是全面的,“全”不仅是体现在饲养蚕宝宝的全过程,还体现在幼儿积极主动获得有益经验的全部过程。饲养活动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它不只是科学活动,更是一种综合性的活动,涉及数量、测量、空间、协作、规划、表现、责任感及任务意识等多方面经验,他们用情于照料管理、长情于精心呵护、专情于观察记录,在饲养活动中幼儿收获的不只是能力和知识,还有情感和态度;饲养活动让幼儿真切地感受到动物生命的存在,感受到动物的生长变化,感受到人类与动物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真正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