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互动型场域,提升教师研修实效

2021-05-07周燕

早期教育(教育教学) 2021年3期
关键词:玉兰研修共同体

周燕

幼儿园没有统一的教材,很多时候都需要教师基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上位要求与精神,结合实际及时开展适宜幼儿当下需要的教育活动。这就要求教师以幼儿为中心,持续关注幼儿需求、不断调整教育计划、适时引入教育资源……如此“活”的教育,对教师素养的要求很高,许多幼儿园尝试通过教师研修来促使教师素养的提升,鼓励教师组成各种不同的研修团体进行合作学习、研讨,努力在各种沟通、交流中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学习任务等,实现协同成长。

一、教师研修存在的现实问题

教师研修是结伴学习,应“如同一种催化剂,它打破旧有组合,经过重新组合,做到搭建新平台,创设新环境,激发新动力,启迪新思维,促进深度学习”。当下的许多教师研修,为了达成一定的目标与任务,学习展开的途径有许多种,如从问题入手的头脑风暴、打破班级或年级界限的跨越式结对等,也有效地解决了一些问题,对于教师素养的提升起到了一定的推进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主动发展的意识依然不强,主要有以下几個原因:

1.未能基于真实需要。许多教师研修从人员组建,到话题、目标、方式的确定与设计,后续的延伸与拓展等,往往由教研管理者一手抓。虽然也会去了解教师的想法与需求,但更多的还是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教师是否有参与需要,是要打问号的。

2.未能建立平等关系。开展教师研修的目标之一,就是让教师真正回到学习的中央。但许多研修活动现场,看似每一位参与者都在积极互动,总还能感受到有少数几个是“领导者”(基本上是教研管理者),他们不断地抛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看似引导教师不断思考,实则“引诱”参与者与自己预先设定好的观点、策略等保持一致。

3.未能关注协同发展。每一位教师都是鲜活的社会个体,教师素养的发展绝不能仅局限于教育,教育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当各方面素养整体协同发展时,必定会更好地促使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然而,目前大部分研修除了会涉及一些师德修养外,仍以教育素养的提升为主,鲜少能关注到其他方面。

二、教师研修的应然样态

因共同的学习目标而组合在一起的教师研修团队,就如学习共同体一样,“是为了更好地学习而形成的相互联系、休戚与共的整体”。任何一种形式的学习共同体都应使学习由个体转变为团队合作,由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由平面化转化为立体化。教师研修,就是要在教师自愿的基础上,以灵活多样的方式组成学习小组,通过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让每一个教师都回到主动发展的中央。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1.是因需调适的。首先要从学习制度出发,改变以往定时、定员的学习方式,在确保共性研讨、有序开展的同时,形成灵活的学习机制,什么时候学习、哪些人员参与,都可因需即时决定。其次要从学习内容入手,改变以往学期初定计划、定主题,然后按部就班开展每一次学习与研讨的做法。应走近教师倾听他们真实的学习需求,根据需求即时调适学习、研讨的主题与内容。

2.是平等对话的。教师的研修现场“强调学习者与学习者之间的密切关系、共同的目标、归属感和认同感”,它应是基于教师自愿和学习需要组成团队。在这个团队中,每个教师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都能说出自己的声音,从中享有尊严、得到成长。因此,教师研修应关注每一个成员的特质,在共同确定学习目标与任务之后,充分调动成员间的差异性资源,且协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不存在绝对的领导者,更多的是每个个体的相互碰撞。

3.是共生共长的。怀特海过程教育哲学思想强调:整个宇宙是由各种事件、各种实际存在,相互连接、相互包含,不断出现“新质”的有机系统。以此思维来审视教师研修这个学习共同体,其参与的成员、探讨的主题、学习的资源等彼此都是一种以对方为存在前提的“共在”关系,且是关联互动、共生共存的。在教师研修开展的过程中,要抓住其中的每一个要素,在学习中发挥其原生力量相互促进的同时,还要在彼此交互的过程中共同生长。

三、“互动型”教师研修场域的建构策略

在教师研修这一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过程中,我们要关注到教师处在与各种人、事、物多维多向互动的现实,以及互动中的各种助推能量。如教师自身的特长等会成为其他老师的助推力;教师之间的对话与碰撞会引发新的思考、积淀新的知识经验;教师遇见的生活事件、教育事件等,也能成为整个团队成长的催化剂。基于这样的思考,我们尝试通过建构多种互动式的场域,来推进教师研修的开展。

1.以内在需要为原点,建构“众筹式练习场”。众筹式练习场,指由共同体内大部分教师共同发起的学习。主要从调查梳理与观察剖析两种手段入手,以实现教师因自身的需求而开展研修活动。调查梳理,是指管理者通过交流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直接倾听不同层次教师的声音,了解后通过统计、梳理,寻找关注度较高的几个话题,由此组建因关注相同而联结在一起的学习共同体,这种方式适用于学期初的学习规划阶段。观察剖析,是指管理者以教师具体的教育行为为依据,通过分析、审思,发现不同教师群体普遍存在的问题,或需加强的方向,从而确立下一阶段的学习主题,并进行分解。这种方式不仅适用于学期初的规划阶段,也适用于管理者及时捕捉教师当下的学习需求,从而即时调适学习内容、学习方式等。

例如:学期初制订学期学习计划前,管理者向青年教师发放学习意愿调查表,与经验型、骨干型教师进行交流访谈,发现大部分教师对于“如何基于儿童的需求动态实施课程”这一话题比较感兴趣,并且从前期深入教育现场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儿童为本”“动态实施”等课程实施的关键要点急需从教师的意识转变为教师的行动。于是,整整一学年的“上善讲坛”,这个由全体教师共同参与研修的共同体平台,聚焦“追随儿童成长的课程实施”开展了系列学习活动,如“共读一本书”“课程故事剖析”等,从高位的理念到具体的行动,教师们持续且深入地思考、实践、收获。

2.以项目实施为载体,建构“情景式演习场”。

我园创建了动态实施项目小组,参与研修的成员通过不同的课程项目,即时、实时地联结在一起。动态实施项目小组的活动贯穿于课程开发、设计、实施、调整、评价等始终,并打破以班级或年级为单位活动的界限。参与的成员是机动的,可以是年级组的所有教师,也可以只有班级两位教师,甚至可以是相邻的几个班级或跨年级的几个班级,只要是对此项目感兴趣的教师都能参与其中。开展的时间也是不定时的,什么时候有需要就什么时候进行。

如新冠肺炎疫情居家生活期间,中5班的教师看到朋友圈里的玉兰,想到自己班级窗边的那棵玉兰,准备与班级孩子一起“云赏玉兰”。当中5班教师将自己的预想发布在工作群里时,曾在中5班这个教室和孩子一起赏过窗边玉兰的几位教师被吸引,自然加入了“云赏玉兰”这一课程项目实施的学习共同体,并将赏玉兰的经历、收获、遗憾等与大家分享。在分享、碰撞的过程中,中5班教师结合当下的实际,也逐渐厘清了此次“云赏玉兰”的课程目标。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这个小型的学习共同体实时交流,“云赏玉兰”的课程行进路线也不断调适。每个教师在共同亲历事件的过程中,通过对话都获得新的教育认知。

3.以定制发展为手段,建构“共建式学习场”。教师研修追求的是差异性学习,需要每一个人回归真实、回归多样学习的相互碰撞。我园关注教师的个性、特长等建构“共建式学习场”,即鼓励骨干教师与青年教师两两结对,或一个骨干教师与若干青年教师结对,建立“优享养成”结对项目。通过导师招募、签订合约、量身定制培养计划等方式,开展阅读、观影、体验等涉及生活、科研等各领域的活动,骨干教师助力青年教师,在多看、多听、多试、多写、多分享的过程中,鼓励青年教师与导师一起从多个领域、多个角度看课程、看教育、看世界,从而促进导师与学员双方的综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与共同发展。

笔者自身也是“优享养成”结对项目中的导师,在招募现场与目前几个学员互动时,因个性爱好、特长优势等的彼此吸引而结对成功,然后根据这个小型学习共同体的现状及各成员的发展需求,围绕阅读、班级管理、专题研究、日常生活等都做了規划,并步步推进。如规划之一为“基于观察支持儿童的发展需求”,在推进过程中,发现学员班内有个孩子爱“躲猫猫”,在观察、分析、实践,到再观察、再分析、再实践等持续、循环的关注下,发现了爱“躲猫猫”背后的原因,并通过家长工作、课程开展等方式帮助这个孩子慢慢改善。在这个过程中,学员与导师的观察、分析等各种教育素养得到了提升,家长、孩子也都获益良多。

猜你喜欢

玉兰研修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一主六维:深度卷入的研修模式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Analysis the Development of Digital Marketing and Social Media Marketing Strategy
“研训导一体化”教师研修方式的实践与探索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过程设计”提升校本研修品质
校本研修应避免“四重”“四轻”
用拔河绳上好耐久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