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因疫情防控,把实习大学生拒之门外
2021-05-07刘成婧
刘成婧
去年,由于疫情原因,许多高校毕业生的实习、答辩、就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20届毕业生也因此被人们称作“最难的一届”。然而对于2021届毕业生来说,疫情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不少学生仍面临着实习难的问题。
据报道,在刚刚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不少用人单位因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不能开展实习,仅有少部分用人单位提供线上实习。在整体就业难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的实习机会也被缩减。
另一方面,自从去年秋季,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联合发布《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以来,大多数高校根据“非必要不出校”的要求实施封校管理。在落实疫情防控政策的过程中,部分高校的管理却“变了味儿”。
有的高校“一刀切”,学生必须通过层层审批方可出校实习,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寒假期间,一些高校为了降低管理成本、减少感染风险,要求学生一律离校,由于无法留宿学校,不少学生被迫放弃了实习计划。
種种困境下,学生们只得转而寻找线上实习;一些高校也针对学生实习问题采取措施,组织开展虚拟仿真平台实训、业内专家在线指导、技术现场作业直播观摩等活动,替代线下实习。
这些措施虽然有一定效果,却存在缺乏实地感、理论大于实操等问题,加之虚拟仿真平台系统出现漏洞、直播卡顿等突发情况,学生普遍认为“线上实习效果不如线下”。
如今国内疫情已基本稳定,高校学生尤其是毕业生的实习需求不容忽视,而要想保障学生顺利完成实习计划,则需多方发力。
从校方角度出发,首先应正确认识疫情防控要求,回应学生出校实习的诉求。教育部要求,学生春季返校后,各高校进一步加强校园管控,原则上不组织大规模集中性的校外实习、社会实践和企业参观考察等活动。这项规定有很多弹性空间,不准大规模实习并没有说不可以去实习,学生如果自己想去,没有限制。
其次,面对实习机会少的问题,校方还应主动出面、联络用人单位、谋求校企合作,积极为学生解决“实习难”。北京、湖北、广东等地高校联合各家企业开展“云上宣讲会”“空中双选会”,就是疫情期间保障学生实习、就业的一大有力举措。
此外,各高校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也需切实担负起责任,为学生提供模拟面试训练、职业规划指导、求职压力心理调适等保障服务。
除了校方,用人单位也应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在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招收实习生。同时,各地人社局须切实履行职责,组织企事业单位与高校合作互动。去年,武汉、厦门、杭州等地纷纷出台措施,通过向雇佣顶岗实习生的单位发放补助、协调校企对接等方式,鼓励用人单位提供实习机会。
在疫情防控有序推进的前提下,要解决高校学生的实习难题,需要多方主动担责、积极合作、共同发力,2021届毕业生才不会成为新的“最难的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