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千次找寻自我
2021-05-07刘蔚池
《千与千寻》讲述了一个名叫荻野千寻的小女孩找寻自我的故事。影片在千寻找寻自我的过程中,衍生出了更多人物找寻自我的历程。影片在迷失自我中开始,在找寻自我中发展,又在得到真我时结束。
电影里的许多人物在一开始都很清楚自我的意义,他们并未失去自我,成为他我。他们的所思、所想、所追求的事物都是与本来的“我”相符合的。千寻在面对美食时,并没有贪恋,而是抵住了诱惑;白龙一开始是一位名叫“赈早见琥珀主”的河神,他还不会为汤婆婆做一些他本不想做的事情;无脸男一开始也会被简单的善意打动,而不是用贪婪的索取来喂饱自己的空虚。所有人一开始都是有初心的,并不是生来就失去方向的,直到受到名利的侵扰。
在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里,千寻为了谋取一处容身之地不得不做出成为“小千”的决定,以致差点儿忘记自己原来的姓名;白龙为了学习魔法,甘愿放弃原来的身份;由于变出金子可以受到众人追捧,无脸男开始贪婪地索取食物,只为了喂饱从前的寂寞与孤独。在这一过程中,人们迷失了自我,屈服于利益、金錢与诱惑。然而,当“小千”了解到一旦忘记自己现实世界的名字就再也无法拯救父母、无法回到原来的世界时,当白龙遭受封印身受重伤时,当无脸男发现金子再多也填补不了空虚寂寞时,他们那早已尘封的自我渐渐浮现,并开始挣脱他我的禁锢,踏上那辆驶向真我的列车。
他们找到了钱婆婆。钱婆婆是真我的化身。找到她,就找到了获得真我的钥匙。我始终认为,汤婆婆与钱婆婆可以合二为一。汤婆婆是欲望的外化,钱婆婆是自我的内显。一个人的欲望住在宫殿,一个人的真我住在家庭。我不相信一个人会永远躲在欲望的宫殿里不出来。每当汤婆婆化身黑鹰飞离宫殿之时,她是否也是在飞往内心深处的自我呢?
在影片的结尾,千寻与白龙是否会重逢成了一大谜题。也许他们永远不会重逢,也许他们明天就会重逢。但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在这一过程中学会了成长,学会了坚强,学会了爱,找到了自我。
我看刘蔚池
其人生于甲申,相貌俊秀,好诗词歌赋、创作云云,尤喜蹴鞠。尝曰:“吾尝终日而思矣,愿为一骚客,持魔幻现实之宗义,为震天下之文。”持一簿,常书于其上,录佳句,记繁事,心甚缜密。彼善独立思考,属文亦受先生之赏识。为事精于察,好读书,求甚解。余尝与彼步行街中,见一书坊,店主每持书,彼每曰:“吾业已阅此书,此亦然。”渔猎经史,博览群书,是以为人上人也。
———同学卢星霖
初一扮作葫芦娃,身高不到一米八。
吟诗作对行云流水,写诗赋文妙笔生花。
是莎翁笔下那悲伤的罗密欧,是球场上恣意奔跑的少年;
是一灯如豆潜心读书的求知学子,是书案之前挥洒自如的束发俊才。
幽默风趣,开朗大方。
记忆最深处是他的笑,黝黑的皮肤,洁白的牙齿,在光影下闪着微光。
赤诚善良,乐观向上;
心里有火,眼中有光;
披荆斩棘,指戈四方。
———同学王鹤凝
内心坚定的人更加可爱。在年少时,他就找到了自己终生热爱之事并发誓一生努力,这是一件难得又幸运的事。他用笔不疾不徐地在白纸上将自己铺陈开来,这是他表达自己的方式———“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文学是他的注解。最难得是纯粹,最难得是热爱,最难得是真心。一路向前吧,继续跳动吧,追光的少年注定会在路的尽头窥见光明。
———同学赵梓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