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沪藏一家亲 爱心满校园

2021-05-07窦芒

雷锋 2021年4期
关键词:一家亲藏族西藏

窦芒

“上海徐家汇的爱心人士、同学及家长们:你们的爱心捐款及物资我们已于3月17日,发放到了同学们的手里……”这是一封来自西藏萨迦县中学的感谢电,这是一个东方明珠与雪城高原之间的大爱故事。

爱心邮车运载情谊抵达西藏

牛年春节前夕,上海市中心活动区徐家汇街道豪庭居民区的近邻,上海电信账务中心团总支书记吴同海联系到徐家汇街道,希望在新年度继续担当国企的社会责任,在冬日里为困难群体送去一份温暖。由此,经街道文明办牵头,电信账务中心加入了豪庭社区的“汉藏一家亲”爱心项目。随后,电信账务中心 “为西藏孩子们送温暖”活动启动。中心邀请曾经的上海援藏干部陈凤广,分享自己对口支援西藏萨迦县担任中学校长时为边疆孩子播撒求知种子,并在近年来继续与远方的学生们保持沟通,助贫帮困的经历。短短一周时间就筹得善款6635元,衣物、文具、电子用品等共计14箱。

与此同时,中国邮政上海徐匯支局领导安排了“援藏特别邮车”,确保安全快速地将上海人民的心意送达西藏。

“爱心援藏群”分享真情

徐家汇街道豪庭社区的“汉藏一家亲”爱心援藏项目,源于7年前居住在小区的交通大学朱慧芳老师。那年9月,朱老师风尘仆仆,去西藏探望担负援藏任务的丈夫回到社区。周围的孩子、家长们从朱老师的介绍中,既为雪域高原美丽的风光所陶醉,更为藏族边远山区孩子求学和生活中的困难而不安。

萨迦县中学所在地气温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在 4.7℃左右,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28.2℃。县域内平均海拔为4400米,最高处6131米,紫外线辐射强,一年中300多天伴有风沙。但这边的孩子纯朴好学,老师吃苦耐劳,一直与艰苦的自然环境做着不懈的斗争。

萨迦县中学始建于1975年,现有 36个教学班,学生1800多人。由于这里学习的孩子绝大多数家住农牧区,与学校距离很远,路况较差,为保证孩子们的安全,学校每逢开学和放假都要联系客运站车辆接送。其中离中学所在地最远的乡镇有 200多公里,车程需五六个小时,同学们在来回的路上极为艰辛,有时路况遇到问题,一天吃不上饭……有几位妈妈当时就决定每年一对一捐助藏族的孩子完成学业。同时,小区的“东曼妈妈群”发出了倡议信息,希望居民们给西藏有需要的孩子捐赠文具和图书。没想到,几十个妈妈们很快纷纷响应,还有20多个请求进群咨询和捐赠。

7年中,豪庭社区与西藏萨迦县共开展互动、捐赠180余次,从开始两个月一次到现在的每周一次,先后资助了72位学生顺利完成初中学业,累计捐赠物资500余箱。

去年9月23日,西藏的老师们还利用暑期来到豪庭社区,与爱心人士座谈交流,并通过视频与孩子们互动。

同样,朱慧芳的爱人陈凤广作为上海市第七批援藏干部,在三年的援藏中先后被评为“西藏自治区优秀党务工作者”“西藏自治区优秀教育援藏干部”“日喀则优秀援藏干部”。在不幸受伤,4根肋骨骨折伤愈未好的情况下,陈老师依然前往西藏。朱慧芳和在华师大体育学院就读的儿子陈铁铮先后五次前往西藏。陈铁铮在照顾好爸爸的同时,发挥自己的体育特长,教藏族孩子练体操、跳排舞、打篮球,参加一系列的爱心志愿者活动。他们全家也先后资助了20多位西藏的贫困学子。2017年,朱慧芳、陈凤广家庭被表彰为“全国最美家庭”。

孩子眼里的捐赠快乐

“你的爱心犹如雪中送炭一般,温暖着我。我会捧着洁白的哈达欢迎你到西藏来,尝尝我们家的酥油奶酪,欣赏我们的藏族文化……”这是西藏中学生多杰写给豪庭社区冯哲昊小朋友信中的一段话。

“援藏家庭”牵线搭桥,“爱心妈妈”一片深情,温暖的阳光也滋润了孩子们的心田。微信名为“柴珺十柴婧妈”在群内转账2000元后留言:看到“藏汉一家人”群里那么多人献爱心,我的两个女儿也想献出自己的微薄之力,给藏族小朋友带去帮助,这是她们的一点心意。

小扎西在给帮扶者梁嘉仪的回信中说:“我的家乡在日喀则市萨迦县麻布加乡帕列村,是一个交通不便的地方。我们家只有五只羊、三头牛和两匹马。我们村子里很少见到摩托车和拖拉机,更没有车。我家有五口人,爸爸、妈妈、大哥哥、小哥哥和我。在放假的时候,我天天去放羊,我中午去放羊,晚上在灯下写作业…… 我一直坚持努力学习,在我心里有一种感觉,就是想让父母们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能过这么苦的日子。我从一年级到现在一直很努力地学习。梁嘉义同学,谢谢您给我这笔钱。我一定会把这些钱用在学习用品上,我不会忘记您,以后我要多向您学习,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

(责任编辑:刘超)

猜你喜欢

一家亲藏族西藏
The Light Inside
国画《一家亲》
藏族舞蹈的动作特点和传承发展
天上的西藏
《演变》《藏族少女》
《战斗民族养成记》上演中俄一家亲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动物一家亲
一位藏族老阿妈和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