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讲好学校思政课不可回避的话题

2021-05-07高峰

雷锋 2021年4期
关键词:如皋学史抗疫

高峰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医药卫生界及教育界委员时,听到林忠钦委员在发言中建议,向广大青年学子讲好抗疫这堂“大思政课”,将抗疫的鲜活案例融入教材,习总书记颔首赞许,说:“‘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由此我联想到年前,调研观摩一所中学的思政课时的情景:教师针对“高质量发展的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进行讲解,其中讲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中央一声令下,武汉封城,举国隔离;10天時间里,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相继拔地而起,三所方舱医院火速建成;全国各地的库存医疗资源紧急调运,30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4万余名骨干医护人员紧急驰援;对于每一个确诊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尽全力免费救治……教师还引导学生们讲述自己在抗疫中的亲身经历,课堂气氛极为活跃,成为2020年该校最鲜活的爱国主义模范教案。我亲耳听到一位家长说:“课堂上针对中外抗疫情况的对比,我儿子听后特别有感触,不止一次地跟我说,生在中国真幸运、真幸福!”。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学校的思政课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艺术,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心喜爱、真正融入,才能使学生们在教学活动中有真切的参与感和获得感。

去年清明节,围绕“家乡泥土,国家领土,思想净土”,我也专门给全市中学生上了堂思政课,一开始就问了学生们几个问题:大家知道吕岱是谁?李渔是谁?李昌钰是谁?鲜有都能答上来的学生。其实这三人都是如皋土生土长的历史名人,身为如皋人,对历史上如此非凡的如皋人物不了解,是不是反映了我们思政课教学上还存在漏洞?想到这里,我不仅细讲了这几个如皋名人的故事,还精讲了如皋历史上的宋代理学先驱和大教育家,世称“安定先生”的胡瑗、被毛泽东主席誉为“真正具有民族气节”的冒襄、创办全国第一所公立师范学堂──如皋师范学堂的沙元炳先生,以及多位如皋籍院士胡济民、闵乃本、马瑾、韩德馨、杨裕生的故事,真正是星光灿烂,光耀华夏!课后学生们不仅普遍反映“听得过瘾,大开眼界”,还纷纷表示为家乡感到骄傲,立志要学习前辈,掌握真才实学,努力为国增光、回报家乡。这使我更加坚信,让学生熟悉家乡历史,熟悉家乡的风土人情,是学校思政课教学中不容回避的话题,不能因为这些知识不是“考点”、不能为学生“应考增分”就不管不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学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学生初、高中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这一时期的初、高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打底塑形,只有充分吸收历史营养和百科知识、滋养人格,人生才能节节壮、步步高。思政课是补钙壮骨、固本培元的人生必修课。在“拔节孕穗期”的紧要关头,让学生们多学一些党史、国史、军史、社会主义史、改革开放史,包括家乡名人、风土人情等虽“非考点”却为人生必需的知识,达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在形成这些共识的基础上,最近,我和如皋教育部门、宣传文化部门的同志们一起,积极调整本市中小学校思政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突出了“聚焦乡村振兴、展现家乡活力”的主题,在积极展示如皋人文之美、发展之美、环境之美的同时,还注重从花木盆景、黑塌菜、香堂芋、富硒大米、白蒲黄酒等特色农产品入手,展示如皋乡村之美;从长寿老人到杖头木偶、打莲湘、倒花篮等地方曲艺着眼,展示如皋文化之美;从爱心邮路、赵小亭等重大典型和爱心团队爱心大使、遍布城乡的学雷锋志愿者,展示如皋大爱之美。通过思政课内容的调整和方法的改进,不断强化学生们对家乡历史的了解,增强自豪感、归属感,引导他们发奋学习祖国高质量发展急需的真才实学,像前辈们那样,学成回报家乡、造福桑梓。

猜你喜欢

如皋学史抗疫
“画”说抗疫
团结抗疫
学史力行的“三力”与“三行”
跟着习近平学党史
百年大党再出发
知史力行,打开人大履职新局面
2020高考模拟试卷(八)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如皋长寿村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