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月度人物

2021-05-07

中国名牌 2021年4期
关键词:杨国强佳县孙家

孙家栋 首任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

人物点评:

他一肩挑着“北斗”,一肩压着“探月”,参与创造了中国航天史上多个第一的辉煌,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当一位坐着轮椅的老人缓缓入场时,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他,就是92岁的孙家栋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首任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他亲历、见证、参与了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全过程。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从戈壁大漠腾空而起,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了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而孙家栋正是“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负责人。

20世纪70年代,物质匮乏。1974年11月5日,孙家栋带领团队研制中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后21秒,火箭爆炸。他和同伴们含着泪,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翻了一尺多深,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了出来,最终找到了事故原因,是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断裂所致。从此,严把质量关、狠抓细节处,成为孙家栋的一种习惯。“在航天工作中,质量是第一位的,哪怕一个极细微的问题都可能造成毁灭性的结果。”他坚信,只有把每一个部件质量提上去,中国航天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2004年,中国启动探月工程。孙家栋时年已经75岁,他毫不犹豫地承担起了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任。当 2007年11月5日,远在38万公里之外的“嫦娥一号”成功环绕月球的那一刻,在欢呼的人群中,孙家栋这位78岁的老人轻轻转过身,擦去了脸颊上喜悦的泪水。

上世纪90年代,在孙家栋的带领下,中国开始建设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当时,国外已经有成熟运行的卫星定位系统,但孙家栋认为,中国卫星定位系统,必须实现自主可控。

他带领团队完成了我国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建设任务,以及北斗三号的立项和论证,探索出了符合国情的卫星导航发展道路。

中国航天事业在一代又一代航天人的努力下,不断迈上新的高度。2020年6月23日,北斗全球组网收官之星划破长空。2020年11月24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对待成功与荣誉,孙家栋不止一次地提到:“荣誉属于国家,属于整个航天队伍!我个人只具备了一点最基本的条件,主要靠国家经济的发展,靠国家发展创造的环境,对我个人来讲主要还是靠机遇。”

無数航天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他们将青春年华投身祖国航天事业,耄耋之年依然心系祖国航天未来。向“仰望星空”的航天人致敬!

杨国强 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

人物点评:

“在我最穷困的时候,靠着政府的助学金,我才有机会继续读书,能有今天,可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回报社会是我应尽的责任。”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党中央、国务院表彰了一批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民营企业碧桂园集团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杨国强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荣誉称号并受到表彰。

杨国强出生在广东顺德农村一个贫苦的家庭,少时读书濒临辍学,靠着政府减免的学费和助学金,他才最终完成了高中学业。而正是这些资助给杨国强埋下了一颗感恩的种子。

从1997年碧桂园成立的第五个年头,“先富帮后富”,杨国强捐出当时的一半身家100万元,以他敬爱的母亲之名,设立“仲明大学助学金”开始,到2002年再拿出当时的一半身家——2.6亿元创立全国第一所纯慈善全免费高中——国华纪念中学,再到2018年携碧桂园与全国14个县市结对帮扶,更是在2020年拓展到全国16省57县,杨国强始终如一地在尽自己所能,帮助更多的人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感谢党和政府给予碧桂园机会,让我们有幸参与脱贫攻坚这项伟大的事业。我和我的企业会继续参与乡村振兴,尽我们的能力把工作做好,不辜负党和政府对我们的信任。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杨国强这位实在、内敛的扶贫攻坚“长跑者”,继续执着追求他的帮扶乡村振兴的新梦想。

路生梅 扎根黄土高原53年的医生

人物点评:

“我的初心,就是为群众解除病痛而付出努力。”

3月1日,时代楷模发布厅撰文“扎根黄土高原53年,她愿把生命留给患者”;3月18日央视《焦点访谈》专题报道“五十年的坚守”,内容都是在讲述路生梅医生半个世纪为老少边穷百姓奉献自己的感人事迹。

1968年,路生梅从北京第二医学院(现首都医科大学)毕业,服从国家分配,来到了陕西榆林市佳县,这个黄河边上的小石头城,缺水、缺医、生活异常艰苦。很多住在山里的患者不能走下山来看病,路生梅就亲自一趟趟爬山越岭、进村入户、下乡义诊、送医送药,足迹踏遍了佳县24个乡镇。有时,为了让病人得到科学有效的护理,路生梅常常会住在病人家里亲自照看,直到病人康复她再离开。慢慢地,佳县的父老乡亲离不开路医生了,而路生梅也放弃了一次次回北京工作的机会,与这些黄土地上的人民紧紧连在一起,为他们看病至今。

1999年,55岁的路生梅退休了,不少外地的大医院高薪聘请她去当专家,她都一一拒绝了,依然留在佳县,一干又是20多年。她说:“作为党员,为党工作没有退休年龄;作为医生,为病人解除病痛也没有退休年龄。”

路生梅把青春岁月、大半个人生都献给了黄土地的贫困户。石头城里连树木扎根尚且困难,可北京的路生梅却如同倔强的梅花牢牢扎根在此,把毕生所学全部奉献给了佳县人民。

猜你喜欢

杨国强佳县孙家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佳县文化馆:非遗传递爱心 消费助力振兴
《黄河过佳县》
快乐佳县人
佳县找回“佳米驴”
从贫农到地产首富,身价超400亿,他却甘居幕后让女人当家……
“最土”的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