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奏鸣曲《暴风雨》第一乐章的演奏分析
2021-05-07宋晶
宋 晶
(湖北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湖北 黄石 435002)
0 前言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是世界闻名的音乐艺术大师,他在海顿和莫扎特等维也纳古典音乐风格的基础上,独创了浪漫主义的古典音乐先河,为西方音乐的创新发展涂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世界音乐史上是首屈一指的钢琴家、作曲家和音乐家,有着“乐圣”的美誉。贝多芬其独特的音乐艺术风格和其个人的人生经历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1770年,贝多芬在德国一个的普通家庭出生,很早就表现出了在音乐方面的兴趣和极大的天分,在22岁的时候来到维也纳,在这一时期个人的性格开始形成,音乐艺术风格逐渐成熟,因为信仰共和尊崇英雄,性格勇敢坚韧,再加上人生经历十分坎坷,在命运的折磨下,贝多芬进行持续不断、不屈不挠的斗争,而这些特点多融入了他的作品创作之中。总体来说,贝多芬的音乐感情强烈而深刻,具有极大的热忱和爆发力,充满了英雄式的高贵和悲壮的感情。在音乐表现手法上,受古典音乐学派的影响,贝多芬的作品都具有一个清晰明确的思想主题,作品中的每一个音符都受到该主题的引导,具有显著的指向性,在对主题充分表达的基础上,形成整部作品的思想内涵丰富又深刻。在艺术审美方面,贝多芬的作品具有矛盾统一的特殊美感,其主题往往更接近朴实无华,但音乐旋律在优雅中表现出强劲的热情和生命力,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使其音乐作品思想更加的深刻、富有个性,在西方古典音乐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产生长久的影响。
贝多芬在一生中共创作了32首钢琴奏鸣曲,在音乐史上具有“新约圣经”的美誉,通过具有浪漫风格的英雄主义旗帜,与其他伟大音乐家的作品一起,共同描绘除了西方古典音乐璀璨的一章。[1]《暴风雨》鸣奏曲是其代表作品之一,作为32部钢琴鸣奏曲的第17部,其艺术风格具有承上启下的特点,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磅礴大气的英雄主义思想和深刻的思想艺术性,具有很高的艺术审美价值。
一、《暴风雨》奏鸣曲的创作背景
《暴风雨》奏鸣曲创作于1802年。从个人经历来看,贝多芬在1796年患上耳疾,在1802年的时候,耳疾逐渐加重,致使他的音乐指挥失败,并对其创作造成巨大影响,这一切对其几乎造成了致命的打击。在这一年,贝多芬立下了著名的海利根施托遗言,打算离开这个人世,但并没有付诸行动。内心坚强不屈的意志最终占据上风,对生命和音乐的无比热爱,让他选择了继续抗争而不是逃避和放弃,这份坚持下去的勇气给其作品原有的风格添加了更加深刻的情感注入。
从社会环境来看,1802年的维也纳正处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英雄主义和自由博爱的共和精神对其价值观形成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贝多芬一生憎恶那些毫无意义的繁文缛节和虚伪客套的封建观念,崇尚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其自由、平等和博爱的基本内容和贝多芬本人具有的善良、细腻及深沉的性格特点深深地交融在一起,使其灵魂焕发出英雄主义的夺目光彩。[2]这也造成了其作品中磅礴大气的生命力以及悲壮的英雄主义思想。他所创造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也是对人类高贵情感的锤炼和锻造。罗曼·罗兰曾这样评价贝多芬:“我称为英雄的,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而伟大的。”
二、《暴风雨》奏鸣曲的艺术表现力
《暴风雨》奏鸣曲并不是由贝多芬本人来命名的,作品完成后,学生辛德勒询问关于这部作品的内容及思想的理解,贝多芬对他说道:“去读莎士比亚的《暴风雨》吧。”莎士比亚是《暴风雨》的作者,在无数的人生磨难之下仍然顽强奋斗,这几乎直接反映了贝多芬的创作意图和喜好——用音乐预言来表达他与命运作斗争的历程。《暴风雨》奏鸣曲中有关善与恶、爱与恨的思想表达、深厚的情感和戏剧性情节,让这部作品也的确具有暴风雨的特征,迅疾、猛烈、荡涤一切,同时又充满了生命力的热情。《暴风雨》这部作品曲式结构上的突出特点是全曲三章均为奏鸣曲,速度分别为快—慢—快,结构设置特异,音乐富于幻想,充满意味深长的艺术性。
(一)音乐的内容与形式高度平衡
例一:
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中低音与高音互相交织,三连音的伴奏展示出了强烈的压迫感,代表着暴风雨即将来临,由此引出第二主题,速度再次加快,显示出情感的急迫。再现部节奏又发生突然变化,似乎预示着暴风雨来临前的阴晴不定,结尾在d小三和弦的延长中逐渐消失,一切归于平静,但又有压抑不发的预示,似乎在平静下蕴含着什么,即将猛烈的爆发出来由此引出慢板的第二乐章。第二乐章速度较慢,标记为柔板,这一部分的音乐情感温柔、真挚而生动,充满了恬静与安宁,象征着暴风雨来临前短暂的平静和休憩。第三乐章速度再次加快,音乐全部由3/8拍的16音符组成,节奏感强烈,热烈与平静的情感交相出现,旋律富有韵律感,在主音d上逐渐消失,整个“暴风雨”在此结束。
众所周知,贝多芬的音乐作品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和深厚的思想内涵,这一特点在《暴风雨》鸣奏曲中也得到了充分的表现。《暴风雨》奏鸣曲独特的曲式结构加深了作品的戏剧性艺术特征,表达出鲜明的性格和深刻的感情刻画,使音乐形式和主题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体现了其独特的艺术构思与创作技巧。
(二)音乐主题具有矛盾冲突的艺术性
《暴风雨》奏鸣曲的主题具有相互矛盾又紧密联系的特点。第一乐章的主部主题是基于三种矛盾的音乐表现手法来体现的,宽广平静的广板、激动跳跃的快板和优雅抒情的柔板交相呼应,形成音乐在速度与情绪上的强烈对比,两种矛盾冲突的情感在这一作品中不断碰撞,产生独特的魅力。[3]第一乐章主题兼具沉思、跳跃和激昂,第二乐章快乐明朗,第三乐章跳跃奔放,矛盾冲突和内心情感的转变具有强烈的对比意味,同时又符合情感变化的一般规律,使我们通过作品体会到艺术矛盾统一的审美趣味。在此之后,贝多芬一直保持着强烈的创作欲望,将其悲壮的英雄主义思想与丰富细腻深沉的情感融为一体,并成功地转化为音乐的语言来表达,使得音乐充满了强烈的冲突艺术性。
例二:
(三)贝多芬浪漫英雄主义的开始
从《暴风雨》鸣奏曲的作品风格来看,根据著名音乐史学者威廉·冯·伦茨对贝多芬的作品分类标准,这一作品是贝多芬风格成熟期的代表作品,在这一作品之前,贝多芬的音乐中动荡不安的感情变化以及生活的苦难磨砺等特点,直接表达出与命运抗争的英雄主义境界,其内心强烈的情感更多地是如同暴风雨般的抗争。因此,我们可以说,《暴风雨》鸣奏曲对于其艺术创作的风格来讲,是正式创作浪漫英雄主义的开始。[4]自此以后,贝多芬更加通过主动意识来使作品具有深刻的主题和思想内涵,此后创作出了更多的主题音乐,其中最著名的即是《英雄交响曲》的诞生。
罗曼·罗兰曾根据贝多芬的人生经历,创作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不朽作品《约翰·克里斯多夫》。他将《暴风雨》这首奏鸣曲的主题思想与贝多芬在磨难和困境下的心境联系起来理解,认为这部作品是贝多芬通过音乐语言直接表达个人感情的最典型最突出的实证,表达了“无法遏止的急流,粗犷的力量”和“高瞻远瞩思想的统治”之间的对立,是贝多芬英雄主义风格萌芽和创作技巧熟练的综合体现,[5]象征着作品内容和形式取得高度平衡的胜利。
三、第一乐章的分析与演奏
《暴风雨》奏鸣曲第一乐章在形式方面具有特殊的创造性,内在思想富有幻想性,形式也十分特别,两者之间的平衡协调得非常好,总体来说,音乐具有调性不稳、速度劲松对比明显、不易分辨的特点,具有形式和思想的统一性。[6]
(一)呈示部(1—90小节)
呈示部的主题是音乐的核心内容,贝多芬在这里用了三种不同的速度来表现,通过宽广的广板、跳跃的快板、抒情的柔板在一个乐句之中的综合作用,使得音乐具有极大的张力,具有丰富多彩的开头。
例三:
开始的一组琶音用pp,琶音演奏不能混乱,节奏应该保持不急不缓,速度尤其要把握好,不能影响演奏的流畅性,指肚触键来弹奏,摸到琴键的深处,从左手小指到右手的a音保持连贯性,以突出低音和高音,演奏到第二小节的a音时,进入广板,这是应稍微延长,已充分发挥广板的浑厚的表达,制造连续不止的效果,表达更深沉、充满期盼的内心情感。[7]随即出现了Allegro,这里采用了二度重复两音一句的音型,而且每两个八分音符通过连线连接,需要既快速又具有跳跃感的演奏,以表达暴风雨来临的急促感,这一小段需要经过多次练习才能发挥得更好。对这一乐句的演奏要逐渐增强,突出重音效果,给人一种充满力量的感受。接下来柔板突然显现,加强了音乐的矛盾干,营造出跳脱不安定的感觉,最后用p结束这一乐句,在这六个小节里,从 pp到p到cresc到sf再到p,力度变化频率很高,演奏时要注意用手臂来形成敏锐的强烈对比,以突出激动、跳跃和沉思的感情转换。[8]
例四:
从21小节开始进入主题,在开始采用右手f的性质, 逐渐变成双手奏出sf又变成ff的性质,左手的加入使力度更加平稳地发展成强烈的感觉。左手的参与表现出主旋律的象征,似乎是把音乐中的沉思的情绪变成了行动,逐渐呈现出果断的气质,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天气变为阴沉,逐渐乌云大作,风雨欲来,紧张感和压迫感慢慢积累,不断高涨。弹奏时要注意利用手臂力量的强弱,来实现弹奏力度与表达情绪的统一。同时,右手的演奏要保持平均和清晰,具有强大的威力感,进一步烘托出主旋律的刚毅勇敢。
例五:
副部主题出现(从41小节开始),与显示部主题相比,这一部分并不具有过分强烈的情绪和力量性的比对。副主题慢慢地在a小调上出现,乐曲形式相当的活泼,在后半部分因为加入cresc和sf而需要更有力量地演奏来加强情绪渲染,充分表达激动不安的心境。在对这一部分弹奏时需要用指尖精细控制,以更好地表达逐渐增强的急迫感和不安感,[9]因为这一部分还出现了大量两个音符一组的重复音型,因此要注意单音和双音的界限分明,以充分表达明快、跳脱的感受。
(二)展开部(91—146小节)
例六:
从97小节开始进入展开部,展开部与显示部的音乐手法基本一致,这也是贝多芬音乐作品中的统一性、主体性的手法体现。广板扩大再现开始,接下来意识一连串的具备pp性质的琶音,营造出安宁和温柔的感觉。短暂的柔美之后,ff猛然出现、三连音带来的节奏感和振动感以快板的速度感,使曲式迅速进入低音声部,旋律激烈又令人警醒,犹如当空的炸雷,感情积蓄到了极点,终于开始爆发,达到极限,爆发过后就是阵阵的回响。左手的旋律不再是显示部的三连音,而是转变成双音,以突出暴风雨的力量。展开部作为呈示部的延续和持续发挥,旋律与前面即形成对比,具有再次抒发、烘托主题的作用,加深了作品的主题统一性的艺术特点,也因此成为掀起整个乐章高潮的中心部分。
例七:
在单音旋律上结束了展开部,而后由广板和快板组成的一段将主题进行了歌唱式的表达,与其他对比十分明显,使人得到耳目一新的感受,146小节在演奏时,使用踏板要注意力度,以充分地表达这里的广板的艺术性,以充满感情的方式进入再现部,营造暴风雨和雷鸣声越来越远并逐渐平息下来的感觉,同时又意犹未尽,有依依不舍之感,显出悲哀和深刻的艺术印象。
(三)再现部(147—223小节)
例八:
六和弦出现引起再现部。再现部和旋对前面演奏中的暴风雨式的激情和轰鸣真正的平息,戏剧性的艺术表现归于平静。主题的再现在这里有了些微的改变,在乐句中插入了一些插句,这些新的句式富有表情,旋律具有朗诵调的感觉。这一部分根据贝多芬的指示(con espressione e semplice),可以用简单的方式来演奏,速度把握自主性更强。
例九:
再现部一般都是集中呈现呈示部的音调,同时还注入一些新的元素,四个和弦用断音及pp的性质走出、四个休止加大了这一部分pp的力量性,演奏时要用手掌去抓和弦,要注意休止符的表达,后半部分的情绪逐渐高涨,体现出对束缚的强烈对抗和挣脱,这一乐句的整体力度与后面的乐句形成明确的对比,好像在暴风雨的激流中奋勇前进。
在演奏189小节的时候开始逐渐稳定,以更好地迎接结束的开始。结尾处是低声部的八分音符主和弦,归于暴风中后的回响慢慢安静,结束的闷哑感体现了抗争后的渐渐平息,弱结尾的处理留下了令人回味的空间,也为下一个乐章的开始进行铺垫。
四、小结
贝多芬的一生,命运坎坷历经苦难,但永不低头的英雄情感造就了他对人生和苦难极深的感触,在作品中融入人们不曾想象的深刻感情。这些作品表现了创作者对于生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热情。音乐主题的思想性和深刻性为演奏者留下了广阔的表现空间。从作品中,我们看到,这首作品与以往“悲怆”的作品展现出了不同的气质,仿佛更多积极的思索和自我争辩。作品创作的1802年对于贝多芬来讲,是饱受疾病、情感和精神折磨和考验的关键时期,最终贝多芬以坚强不屈的意志和非凡的勇气战胜了来自生活的重重磨难,创作出具有深刻思想的音乐艺术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