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长河中与南京金箔相遇
2021-05-07王霞
文/王霞
南京金箔起源于何时何地,没有文字记载。而我与之相遇,却算得上是缘了。其实,对金箔的印象是童年就有的。儿时过年,母亲从初一就开始念叨:一鸡二狗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每一天都对应着一种事物。那一天的天气晴朗,就意味着这一年,这一种事物会和顺兴隆。
我印象深刻的是初七,初七日为“人日”。这一天,母亲会把我的头发梳成丫鬟髻,用父亲烟盒里的锡纸做成亮闪闪的小人儿,插在上面。母亲说,这叫“人胜”,能带来一年的平安。在过去,有钱人家的小姐带的人胜都是金箔剪贴成的,金光闪闪,非常好看。
我不知道金箔是什么,母亲告诉我,是金子打成的纸一样薄的金片。她随手拿起我夹在小画书里的玻璃糖纸:“喏,这么薄。”又指指我胸前的毛主席像章:“金灿灿的。”我心中立刻想象出一个金光四射的小人偶,簪在我的发髻上,映亮了我的面庞。
那是第一次听说金箔,后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痴迷于收集金色的糖纸,并固执地叫这种糖纸为“金纸”。再后来,读到南朝梁时宗懔的《荆楚岁时记》,记载两汉魏晋时江南一带的人日习俗是:“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原来人胜是北方叫法,江南称“华胜”,一样有华贵的金箔装饰,一样寓意富贵吉祥。这样的美好感觉,在后来我的文化视野中屡屡出现,那些古人的诗词书画中,总有它的踪迹。“花正芳,楼似绮,寂寞上阳宫里。钿笼金锁睡鸳鸯,帘冷露华珠翠。”钿笼,就是用金箔饰的鸟笼。南唐诗人张泌的一阕《满宫花·花正芳》,又把金箔的华美推到了极致。
生活常常有无数的变化。20世纪80年代,初我来到南京,落居于栖霞之地时,竟不知道这里是南京金箔的发源地。
龙潭这座古镇,如今的变化算得上是日新月异。它以港口而闻名,但很多人不知道,在疏港路上,有一座私人开设的金箔博物馆。
折进一条小路,远远就能看到一座四柱牌坊式门楼,灰白柱身遍布描金花纹,凸显了金箔的特色。其上一大两小的匾额均是黑底金字,大的书“中国南京金箔博物馆”,两边分列的是“金箔圣地”“南京龙潭”,极有气派。这是南京市栖霞区的第一座博物馆,也是世界上第一家综合性金箔博物馆,展示实物和工匠技艺,重点对国家级非遗文化遗产——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江苏省级非遗项目——南京传统真金线制作技艺,进行真实的复现和展示。
走入展馆,迎面是一幅金光四射的巨幅浮雕,红木底板,下方是银箔铺就的大海,之上是九条金龙闹珠,真是金碧辉煌。随行的李老师介绍说,这就是传统的贴金工艺。往里走,又是一幅巨型山水画,不过这幅画是在金箔上画就,墨色浓淡有致,富贵中不失雅致。展厅外长廊的墙上,是南京金箔金线艺人榜,逐一介绍了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的匠人的情况。
薄如蝉翼的金箔
在金箔技艺厅,通过一组组雕塑,形象地再现了金箔的传统生产过程。从黄金配比、化金条到拍叶、做捻子到落金开子,从沾金捻子、打金开子到装开子、炕炕,直至最后一道锻打工艺——“打了戏”。在李老师生动、详尽的讲述中,那曾经的劳动过程在我的脑海中真实地再现了。
金箔,那薄如蝉翼的美丽,体现着劳动者的勤劳与智慧。请你想象一下:1克黄金竟然可以打制成约0.5平方米的纯金箔,厚度仅为0.12微米。人手上那枚金戒子再小也要有2~3克吧?把它延展成1平方米多,是个什么概念呢?
贴金艺术品展示
金箔打成后有出具和切箔两道工序。这两道工序中,房间再热都不能见风,因为稍有风过,薄如蝉翼的金箔便会被吹起。原始的打金箔是家族作坊,这两道工序都由心细性稳的女人来做。南京的天气热得厉害,她们在密不透风的房间里热得不行,只好赤裸上身。所以,在过去,男人是不能进到工作间的。这需要女性怎样的定力与坚忍?我心中的敬畏油然而生: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女性从来没有缺席,她们也从来不是弱者。
我细细打量那普通而神奇的工具,长长的鹅毛是用来挑金箔的,这是因为金箔太薄了,是不能直接用手去取的,前辈艺人就发明用柔软而富有弹性的鹅毛去挑,配以口风吹。身旁的文史专家管老师告诉我,这根鹅毛可不简单,一只白鹅身上只有左翅膀上2~3根能用。再看那切箔——精致的竹刀,配着一块泛白的垫板。李老师取过那块垫板,对我们说:“这个窍门在皮子上,这是猫皮绷成的。因为猫皮毛孔细,没有静电产生,金箔在皮板上才能熨贴。”管老师补充说:“别看这些工具不起眼,可都是上了《天工开物》的——‘凡纸内打成箔后,先用硝熟猫皮绷急为小方板,又铺线香灰撒墁皮上,取出乌金纸内箔覆于其上,钝刀界画成方寸。口中屏息,手执轻杖,唾湿而挑起,夹于小纸之中。’”果然“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个道理在任何事上都能体现出来。我们祖先的智慧不仅体现在钻研了某一个事物,更在于在其中提炼出广而泛之的哲学原理。善于钻研,善于实践,善于总结,应该就是我们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始终能立于不败之地的工匠精神吧!
制作乌金纸的原纸——毛台纸
走到“打了戏”的展台前,我诧异不已。打金箔,打金箔,在我想象中,应该就像打铁一样吧,有平平的砧子。可我眼前分明是:埋在地下半截的一块角尖朝上的三角石,只不过那角是圆润的了。这可怎么打?在几位老师的演示下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打箔这看起来简单的工作竟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了戏”是金箔锻制技艺中最后一个环节,是所有工序后最完美的体现。打了戏听起来有点调侃的意味,却非常有地方特色。“了戏”是南京人的口头禅,意思是终结了,没有希望了。每每说这话的人总是一脸无奈。戏,终归是好看的,编戏的人挖空心思猜度人心,设计一出出的唱念做打。于是,人们在明知是假的情况下,任凭演员假戏真做,入戏太深,曲终人散总还有人恋恋不舍。这“了戏”就是戏了了,一切终结就如同大戏落幕,就算你再不舍,也只能接受这个结局。打了戏是难度最大、最辛苦的工序,也是技术含量要求最高的一道工序,是金箔生产中的高潮。一切在最高点戛然而止,所有的劳动在终了的一刻呈现出最完美的状态。
打了戏要有两个师傅一起参与,他们分别为正手和副手,上下对坐,交错地打击着方块似的“家生包”。家生包就是把10厘米见方的金捻子一层叠一层地夹在乌金纸里,要放在正中间,共有2 048层,外面用牛皮纸包好。那些已经薄如纸样的金捻子,在二人配合默契的击打下,越来越大,越来越薄,直到薄如蝉翼,柔似绸缎,轻若鸿毛。原来,也只有那石砧的角,才使得受力点集中,也能使力道强大。只是,这要怎样娴熟的技艺,才能灵巧、准确地移动家生包,使得其内的金箔均匀地延展?听介绍,这个过程,两个师傅轮流捶打多达3万多次、6个多小时。最后,每张金箔厚度只有0.12微米,1.2毫米的金箔约竟由10 000张金箔重叠而成。
我看到一张打了戏的照片,照片中坐在下手的那位师傅,身材敦实,年龄不算大,可是乌黑的头发却露出头顶一块秃,这是长期挥锤至顶磨去的。据说,打正手的师傅的右手肘也因长期单手执锤而变形向外翻转。
记得在一个对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的传承人葛义根的访谈节目中看到这么段采访:
葛师傅说:“要想真正学好金箔制作工艺,自己能够单独操作,最短需要3年的时间,基本功对于制作金箔来说至关重要。”回忆起学徒时光,葛义根像打开了话匣子。
“学这门手艺就像学少林功夫一样,开始就要‘扎马步’,屁股尖沾在凳子上,然后拿一根筷子来‘划筷子’练锤,要做到三点合一线。每天早晨4点半起床,要先练1个多小时的基本功,无论春夏秋冬。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无论天气多热、多冷,你都要穿个裤衩在那儿练功,练到身上冒汗,一天最少5个小时,而一般人几分钟都坚持不下来。”
“这样的基本功是要扎扎实实练好几年,为的就是能在实地操作的时候,那个锤能够永远打在你的点子上面,不偏不倚,这是最起码的要求。只有这样,师傅才能让你上石头一步步地去操作。因为你是打金箔,你的锤一歪就会把乌金纸打烂。”葛义根边示范,边向记者解释,锤下去的每一下,仿佛都是他曾经夜以继日练习时的缩影。
“师傅听声音就能判别在操作金箔的时候,你的精神面貌是什么。如果精神面貌好了,你打出来的锤声是不一样的,有力、节奏强且稳。”葛义根说。打金箔跟自己的心情也有联系。当心情不好时,打出来的金箔表面的颜色就不一样。如果心情大好,打出来的金箔颜色就十分鲜亮。
这个略带神奇的说法让我想起一个传说: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工艺的始祖,旧时龙潭打造金箔的人家都供奉着葛仙翁,四季上香,逢节跪拜,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子。特别是要开始打箔,一定要燃香祭拜,祈求神灵保佑。据说,只有这样打箔才能顺利,出来的箔质量也才好。这就是“仙家打金箔”的传说。如今,这个传说和仪式仍在当地手艺人中流传。本是传奇,不足为信,但此刻的心情和金箔颜色相关联的说法,却让我突然醒悟了:不唯“仙家打金箔”,所有神话传说不都是一个历史时期,人们对生活感到的遗憾和人们美好心愿的表达吗?
打箔人劳动模型
这样边听边想边走,经过一个个大大的展厅,仿佛见证了金陵金箔的发展史。
我不是专业技术人员,对于金箔的生产与发展看不出专业的门道,但是从那原始的挥锤,到打箔机展示厅的中外各个时期的机械,从乌金纸技艺厅、传统真金线技艺厅及金箔艺术品展示厅那一件件展品中,我分明看到打箔人那无止境的求索,以及劳动中迸发出来的无穷智慧。
所有的知识积淀和想象在这里得到激发。比如,乌金纸那看似简单却奥秘在内的用材和制造方法。再如,捻金线厅偶遇的孔雀羽金线,那幽幽的暗碧中点点的碎金闪烁,格外有一种沉稳的大气之感。这就是曹雪芹《红楼梦》中,晴雯带病为宝玉修补的那件金翠辉煌、碧彩闪灼的孔雀裘所用的孔雀金线吧?或许正是因为曹公生于金陵,长在江宁织造府,所以才有了这一段真实动人的描写吧?时光穿越300年,所有曾经的繁华都瞬间成烟花,可总有些东西会留下来。只要是美好的,只要凝结了人们的汗水与泪水,就不会消亡,无论在哪一个时空,借助哪一种形式。
走出展厅时,阳光正炽,回首时,匾额上金龙飞舞,炫出耀眼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