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人才是我们最强的底气”
2021-05-07王海涵金照星
文/王海涵 图/金照星
一个神奇且不起眼的“小球”,拥有100多个传感器,充满“智能感”,能为城市供水管道“听诊把脉”……
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被视作城市生命线,由于部分管网老化严重,事故时有发生。以往,检查管道是否渗漏,要统一停水作业,而把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研发的管道漏失检测智能球从管网通道中一端放下去,让其随着水流在管道中流动,就能找出沿途的微小渗漏点,效率大大提高。
在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电子屏上显示着燃气、供水、桥梁等城市“生命线”的实时监测情况。其中,针对桥梁,会显示位移、加速度、应变等多类型曲线,这些曲线随着车辆驶过桥梁而呈现不同变化,一旦出现超载、桥梁受损等危险情况,系统会自动报警。
作为清华大学与合肥“校地共建”的创新平台,该院通过科技研发、成果转化,使城市生命线管理发生了“从看不见向看得见、从事后调查处置向事前事中预警、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的根本性转变。
科技创新成果改变人们生活,但科技创新的道路并不容易,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也需多方努力,而人才资源是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人才优势是城市实力的第一优势,青年科技人才的作用至关重要。
为科技“千里马”提供发展沃土
38岁的张杰是博士后,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专业,他来合肥市肥西县工作已20年,现任合肥泰禾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能装车部经理。
泰禾智能公司主营业务为色选机的研发和技术升级,也就是基于人工智能图像识别、机器学习技术,研发大米、杂粮、茶叶色选机及塑料、工业盐、煤炭等工业智能分选设备。公司还拓展研发出智能包装、智能装车系统等智能装备产品。
张杰所在的部门主攻智能装车技术。简言之,就是致力于改变传统人工装卸货物的低效率、工人年龄偏大、货物种类多且不好识别等痛点,让智能识别、智能决策技术“赋能”机器。这样既提高效率,也杜绝安全隐患。
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监测大厅
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员工在车间工作
近年来,他带领一支平均年龄仅有27岁的技术研发团队进行科技攻关,“从0到1”“从无到有”是这个团队不懈追求的目标和远景。
他至今记得,刚开始做智能装车时,也没有现成经验,没有老师傅可以请教,只有不断探索、实验、试错。从温度零下的冬天到40℃的夏天,每天连续十几小时测试装备是常态,但团队没人放弃,一心想着技术攻关、挑战自我。历时近三年,终于成功。
公司负责人介绍,公司每年投入产品研发的经费占销售额的15%,极大地激励了青年员工在此扎根、奋斗、奉献。
该公司重视青年科技人才也是肥西县科技工作的缩影。近年来,肥西县以创优创新环境、建设创新平台、聚集高层次人才、推进科技金融、促进产业和科技深度融合为重点,积极推动县域科技创新。
近年来,该县出台了人才驱动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持续举办肥西“创智汇”双创精英挑战赛,以赛引才,吸引优质项目、优质人才走进、落户肥西,比赛共催生发明专利320多项,引进硕士以上人才500多名。
肥西县还扎实推进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工程,优化科技创新环境,着力培育一批高质量高效益的企业集群、产业基地。除此之外,肥西县还开展引才先进企业评选活动。自2019年起,根据每个年度企业引才层次、引才成本、发挥作用等情况评选引才先进企业若干名,分A、B、C三档给予不同奖励。
吸引、留住、用好青年科技人才
如果说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培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保障和基础,那么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则是城市创新发展的动力源泉。
“电脑马达风扇、硬盘驱动器、摄像头后面的变焦马达……乃至和智能控制、传感器相关的元器件,都离不开稀土永磁材料。这个名词听上去冷门,但它覆盖了我们生活、生产的方方面面,应用领域广。”伴随着安徽大地熊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衣晓飞的介绍,小的、圆的、方的、带孔的等种类多样的元器件产品进入我的视线,这些都是公司客户定制的产品。
这是一家集稀土永磁材料研发、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营产品为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应用于汽车工业、工业电机和高端消费类电子等工业产品领域,产品已出口至欧美、亚太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衣晓飞有着29年稀土永磁材料研发和生产制造经验,他见识过很多大城市科技的发展,也经历了合肥科技创新的崛起。他清楚地记得,2006年他第一次从上海来合肥时的景象。“下了车,转坐大巴前往庐江,沿途所见,像极了一座‘大县城’。近年来,合肥在稻田上建起高楼大厦,出台的人才政策一次比一次力度大。”衣晓飞介绍,近10年内,身边一些留学海外的高等材料、生物制药领域的朋友先后来合肥的高新技术公司任职。
“相比于国内其他城市,合肥的经济基础也许并非出类拔萃,但合肥很早就将科技创新当成重点工作来抓,这也是跨越式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他分析。
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力学专业的张杰博士
这些年来,公司从国内稀土永磁研究机构引进高水平人才,补充新鲜血液;另一方面,公司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公司指导或外出参加高水平学术交流会议,提高其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博士、硕士人才基本都是35岁以下,大伙愿意留在这里。”衣晓飞告诉记者,公司建立了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激励制度,按照技能水平给予奖励。
有了强劲的人才团队,公司在产品设计、研发、检测及工艺技术改进等方面都形成独到的创新能力,专利授权数量持续增长并处于国内同行业前列。
近年来,磁性材料和锂电池材料成为合肥庐江县新材料特色产业重点。目前,这个原先的农业县拥有稀土永磁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含)以上创新平台13个。磁性材料产业形成以钢铁制造为上游,以永磁铁氧体、钕铁硼、非晶软磁等为中游,以家电、汽车、工业电机、消费类电子等为下游的全产业链,为更多来合肥的科技人才提供舞台。
合肥发展最重要的资源,就是荟萃八方人才。近年来,合肥各县区培育了一批“视创新如生命、把创新当使命、抓创新像拼命”的科技型企业,进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引领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外籍青年人才与城市发展“互相成就”
除了本土青年科技人才,合肥市对外籍人才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也与日俱增。
蔚来汽车新产品导入工程部总监、英国专家盖瑞对合肥新能源汽车发展以及青年人才的作用赞不绝口,他深刻感受到了这座城市对技术创新的需要和决心。同时,相比去过的其他国家,他认为中国的年轻人更加肯干、工作努力,有勤奋开垦、团队协作精神,是工作中的好伙伴。
盖瑞说,根据观察,合肥有很多高校,年轻人才有活力、有想法,他们来到公司,为企业战略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和激情。
他感慨,未来蔚来汽车努力在技术和产品层面做到全球同行业顶尖,同时呼吁年轻员工和刚入职的毕业生牢记“真诚”“远见”“行动”等关键词,为新能源汽车广阔前景奋斗,和公司、城市一起成长发展。
安徽大学乌克兰籍教师玛莎于2019年8月来到合肥,尽管时间不算长,但她见证了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她介绍,变化在建筑和交通运输领域显而易见,新的建筑在大家身旁拔地而起,地铁新路线开通,通勤也更加方便。她说,合肥是一个与时俱进的现代化城市,吸引着外国人才的青睐。
人才驱动创新,发展吸引人才。合肥坚持同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科技创新和人才集聚两手同抓、相辅相成。
德国籍的布拉克对此深有感触。他曾在戴姆勒-奔驰汽车公司工作25年,2019年加入江淮汽车,现任江淮重型商用车公司副总经理,分管质量工作。在他看来,合肥有着完美的工作环境,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市政建设的速度更让人感到震撼。
作为外籍专家,除了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想得更多的是和中国同事、朋友们交流想法,共同探究更好的发展路径,学到新知识和理念,让团队的探索脚步和城市发展同频共振。
根据2019年“魅力中国——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中国城市”主题活动结果,合肥荣膺第六,这是合肥连续第三年在主题活动中位居前列。
“创新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人才是我们最强的底气。”合肥市科技局相关负责同志表示,合肥正形成一批“工作见真心,服务暖人心,关怀留住心”的优质服务项目。打造聚才的“磁场”、生活的“乐园”、成功的“福地”。
此外,合肥市还优化外籍人才生活环境,建设合肥加拿大、新站康桥等一批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国际化学校,引进京东方国际医院,探索建设国际社区,让合肥成为外国人才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