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经理,你要担当这四重角色
2021-05-06徐晖
徐晖
做销售人员,只要自己打下单子就行,而做销售经理,则需要带领团队完成业绩。这就赋予了销售经理两项任务:完成团队业绩和带好队伍。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做销售经理,需要扮演好四重角色。
第一重角色:战略家
作为战略家,销售经理需要做好团队业绩的短中长期规划。
无论销售的是什么,业绩总是来源于三个要素:商机、赢率和单均。所有的管理动作都围绕这三个要素来展开,想让业绩上去,就要想办法提高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
基于上述三要素,销售经理在做短期业绩规划时,需要完成两项工作:用六个银行工具完成业绩预测;规划完成业绩的明确动作,并下达给团队。中长期规划则涉及两个问题:你要把地盘经营成什么样?你想把队伍带成什么样?
如果只从完成业绩的角度来考虑,销售经理做短期规划就足够了,中长期规划更多的是为了公司和个人的长远发展。如果有一天,销售经理高升了或离职了,应该给后人留下一个根基扎实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看起来很美但后继乏力的摊子。
第二重角色:经理
相比战略家的指点江山,经理干的活要繁琐得多。在对业绩目标进行了规划和分拆之后,经理要做的事情是两个:一是打造管理系统,管住销售人员去干活;二是打造支持系统,帮助销售人员去干活。
在打造管理系统方面,销售经理要做三件事。一是业绩管理,一方面需要记录和关注销售数字,另一方面需要把销售数字拆分成明确的销售行为,给出明确指令和奖惩。二是销售机会的管理,即对商机数量的管理。三是销售项目的管理,也就是怎么保证一定的赢率,把进行中的项目拿下来。
在打造支撑系统方面,销售经理也要做三件事。一是对销售项目的帮助。销售经理要协助销售人员进行项目局势的分析,对下一步行动给出指导意见。对于一些重点大客户,销售经理要跟客户的高管建立关系,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人脉为一线销售铺路。
二是对解决方案的体系化。销售经理要把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化,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方案。
三是内部资源的申请。销售经理需要在内部打造管理信用,在关键时刻帮助下属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完成目标。
第三重角色:教练
如果销售经理不能培养下属成长,他个人的能力上限就是团队的上限。所以,销售经理不能把培养下属看作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自己应该成为合格的内训师和内部教练。
销售人员需要接受的培训包括两大部分:知识和技能,前者包括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后者包括完成一次拜访的能力,以及谋划推动销售进程、贏下一个项目的能力。
除了培训,销售经理还要帮助销售人员实现行为转化。主要有四个步骤:一是用统一的方法论培训团队成员;二是练习;三是辅导;四是把培训、辅导和日常管理相结合。
第四重角色:政委
销售这个职业,遇到挫折和拒绝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所以,销售经理还要承担起政委的角色,对销售团队进行激励。
在销售团队的激励上,销售经理要注意三件事。一是物质激励要保证基本公平。公平原则一旦被破坏,大家的精力就不会放在业务上,而是放在搞人上了。二是多用精神激励。竞赛、荣誉等做法给销售人员树立了精神目标,其效果比单纯的物质激励要好很多。三是了解每个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
销售经理往往是销售高手,靠着一己之力,也许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拿下几个大单,扛住团队的销售业绩。但是,这样的行为对整个团队的长远发展没有什么好处,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同时,也会让团队成员心生去意。要真正带好团队,销售经理需要做好战略家、经理、教练、政委这四重角色,而且,四个角色都不可偏废。
徐晖
一般来说,公司的销售经理都是从优秀的销售人员中提拔起来的。可是,一个优秀的销售人员提拔到销售经理的位置上,经常会让这个团队少一个天才销售人员,多了一个平庸甚至不称职的销售经理。多年前,笔者任职的公司有一位销售高手,连续五年获得公司的销售冠军。可是,他不喜欢也不擅长做管理,团队成员中谁完不成任务,他就扔一两个单子过去,当然,单子实际上还是他打的,下属只是帮他做一些事务性工作。这样一来,团队的客户数、销售业绩都没有大的提高,他的销售能力的上限就是团队业绩的上限。时间一长,团队士气越来越低,他自己也觉得别扭。
这样的故事并不少见。做销售人员,只要自己打下单子就行,而做销售经理,则需要带领团队完成业绩。这就赋予了销售经理两项任务:完成团队业绩和带好队伍。根据多年的实践和理论研究,我们认为,做销售经理,需要扮演好四重角色。
一是战略家:对如何完成业绩目标进行整体规划和有效拆解,为团队指明方向和工作重点。
二是经理:构建日常的管理机制和支撑机制,监督和支持销售人员做好日常工作,实现阶段性目标。
三是教练:为下属制定能力提升的目标,开展日常的辅导和评估,提高团队的整体能力。
四是政委:鼓舞士气,建立团队文化。
第一重角色:战略家
这里所说的战略,不涉及公司的整体发展战略,只涉及针对团队业绩的短中长期规划。
一、短期规划
这件事看起来很简单,根据年度业绩预测序时进度,并且按照计划检查就可以了。比如,年度业绩1,000万,预计四个季度完成比例分别是30%、20%、25%和25%,那么,前两个季度应该完成500万,半年会议上就会检查是不是完成了500万,完成了,就鼓鼓劲要求再接再厉,没完成,就给点压力要求迎头赶上。
对业绩的规划只做到这个层面,是远远不够的。作为销售部队,追结果是必须的,可是,只看结果数字,对完成整体业绩是没有帮助的。销售经理必须能够把数字分拆到可以管控的过程指标。
无论销售的是什么,业绩总是来源于三个要素:商机,即有多少个项目机会;赢率,即面对项目机会能赢下来的比率有多少;单均,即每个项目有多大金额。所有的管理动作都是围绕这三个要素来展开的,想让业绩上去,就要想办法提高三要素中的一个或几个。
基于上述三要素,销售经理在做短期业绩规划时,需要完成两项工作。
(一)用六个银行工具完成业绩预测。
销售团队的业绩分布在六个来源中,我们把这六个来源称为六个银行。(参见副栏“销售管理工具:六个银行”)
举个例子(为了适度简化,只以签约数字为例,不考虑实施和回款):你今年的销售目标是1,000万,现在签约项目银行的数字是300万,控单项目银行的数字是300万,未控单项目银行有1,000万的项目正在谈,从历史数据看,未控单项目向控单项目的转化率是30%(也就是说,未控单项目的1,000万,正常情况下有300万会转化为控单),未知项目银行里有20个客户正在做前期接触。你能完成今年的业绩吗?
这道数学题就比较简单了,从目前来看,业绩缺口是100万(目标-签约银行-控单银行-未控单银行*转化率)。
(二)规划完成业绩的明确动作,并下达给团队。
延续上面的例子:缺口100万从哪儿来?从业绩三要素出发,可以有三类途径。
途径1:增加商机。
一是从未知项目银行,也就是20个正在接触的客户身上去挖330万的项目机会(不是100万,因为转化率是30%)。对2B业务来说,项目周期都比较长,我们假设项目的成单周期是3个月,而上述测算发生在9月1日。这就意味着,要完成业绩,这330万的项目机会需要在1个月内找到,晚了就来不及。
二是加人(招人、招渠道)、加活动量(要求团队成员进行更多拜访),通过加强对未知市场的覆盖来扩大商机。
当然,也可以通过对产品和方案的创新去吸引以前服务不了的客户(创新银行),但是,对一线经理来说,通常没有那么大的权限和资源去改变创新银行,所以可以不做重点考虑。
途径2:提高赢率。
提高未控单项目向控单项目的转化率,如果把赢率从30%提高到40%,100万缺口也就补上了。提高赢率的做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加大对下属的培养,销售能力提高了,赢率自然也高了;二是对项目特别是重点项目进行高效的定期回顾。这两个手段是相辅相成的。
在2B销售中,还有可能出现超级大单,即某一张单子的金额非常高,对于这样的单子,销售经理需要投入足够的关注。
途径3:提高单均。
针对在谈的项目,想办法扩大需求,提高销售额。在一个项目上说服客户加大项目预算,或加大己方份额,通常比拿下这个单子更难。这需要销售人员对项目有更深的掌控力,在人际关系的把握和专业水准上,都對销售人员有更高的要求。
为了扩大单均,常用的有效做法有两种:一是对客户分级,对有可能做大的客户投入更多精力;二是销售经理在专业上给下属更多的指导,销售人员需要深刻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和行业发展趋势,才能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来扩大销售额。
当然,还有一些因素也会对商机、赢率、单均这三要素产生影响,比如市场宣传的投入、定价、新产品开发、新的解决方案的推出等。但是,销售经理无法控制这些因素,只能顺应公司的整体推广节奏,尽可能借势,主要精力还是放在上述那些自己能控制的工作上。
六个银行和三要素看起来简单,却能够帮助完成业绩预测,清晰体现前一阶段工作的不足和后续的工作重心。在实际应用中,销售经理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1.不能忽视商机的积累。销售经理的精力往往集中在正在进行的大项目,而忽视未控单项目银行和未知项目银行的数字,不在乎后续的商机积累。这会导致业绩出现明显的波峰波谷,在收掉某个或某几个大单之后,出现一段时期的空白。而如果原本预期中的某个项目出现意外没有收下来,更会导致业绩产生巨大的缺口。
2.不要把潜在客户和商机混为一谈。从未知项目银行向未控单项目银行的转化,有一个明显的标志,就是客户的立项。在前面的例子中,同时在谈的20个客户都只是潜在客户,还不是正式的商机。组织的采购一定会有非常明确的立项标志,或是成立了工作小组,或是列入了工作计划,或是明确了预算,如果没有出现立项标志,则无法确定客户是否采购,也就不能进入未控单项目银行。把潜在客户和商机混为一谈,看上去花团锦簇,实际上有效商机寥寥无几。
3.谨慎估计赢率。出于人的天性,销售人员和销售经理往往会对赢率做出偏乐观的估计。对于很多销售人员,特别是大品牌的销售人员来说,拿到招标书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如果前期工作不够,直接参加招标的赢率是很低的。如果抱着侥幸心理,或以某个特例(比如低价冲标成功)来做判断,往往会错误估计形势,对业绩预测偏高。
4.采取有效的后续动作。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做得不够,都需要有后续的动作来纠正。比如,发现商机不足,就需要组织更多的行业推广活动,要求销售人员有更多的新客户拜访;发现赢率过低,就需要加强对销售人员的辅导,加强对大单的管控,不允许销售人员用明显不合格的商机来凑数;发现单均过低,就要加强组合产品和综合方案的开发等。
二、中长期规划
销售经理的中长期规划涉及两个问题。
(一)你要把地盘经营成什么样?简单来说,3年后你希望在此地占领哪些客户,达到什么份额?
2B销售有3个竞争特性。1.不太可能屏蔽竞争对手。对很多2B销售人员来说,面对的商机是有限的,辖区内有多少重点客户、手里有多少项目机会是比较清晰的,或者是比较容易搞清楚的。基本上大家都盯着这些客户,不太可能有哪一家能够完全屏蔽对手。2.竞争格局也相对比较清楚。一个项目出来,扑上去的也就那么几家老对手,谁策划出来的、谁更有优势,大家都看得明白。3.买卖是长期的。在重点客户那里,类似的采购项目每年都会有,今年没拿下,明年还有机会。而且,长期打交道的往往也就那么几个人。
这样的特性就给2B销售规划提出了中长期的要求。做2B的人都知道,大项目销售周期长,而且越早切入越占优,甚至本年度签约的项目是上一年度就策划出来的,今年只是按节奏收单。因此,见单就上是不对的,要针对客户和项目进行提前规划。
销售经理首先要规划的是哪些是自己的重点客户,也就是一定要打的客户,通常这类客户业务量大,或者在行业和区域内影响力大。如果从完成销售额的角度来考虑,有些客户可能不需要去碰,因为目前还拿不下。但是,它们可能是竞争的桥头堡,丢掉一个就意味着一片阵地的失守,作为销售经理,在自己的任上需要去搞定这样的客户。
其次,进行竞争局势的判断。通常客户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我方的地盘,即我方在以往的竞争中已经占据上风,和客戶关系更紧密,份额也远超竞品。第二类是中立的地盘,即在过往的竞争中我方和竞争对手差不多,没有显著优势和劣势。第三类是敌方地盘,即在过往的竞争中我方处于劣势,竞争对手和客户关系更紧密,份额远超我方。
最后,规划不同客户的竞争策略。对于第一类客户,需要防御,做好三件事:弥补现有合作中的漏洞,比如忽视了某个关键人,在产品和服务上有瑕疵;在关键项目上砸资源把对手堵在外面;和客户规划长远未来,始终保持客户的重点项目由我方共同策划和发展。对于第二类客户,需要进攻,找到客户的隐藏需求,利用我方的优势发起进攻。对于第三类客户,也需要进攻,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我方实力不足以发起正面攻击,只能在小项目上切入或等待时机。
通过上述三步,销售经理就对地盘做出了规划:哪些客户必须攻下,如果今年没有机会或攻不下来,应该做什么为明年、后年打基础,哪些客户必须守住,和重点客户的重要人员应该发展什么样的关系。与之配套的资源规划也可以相应形成,比如,用什么人去覆盖不同类型的客户,和渠道商、集成商要怎么合作,对不同客户有什么不同的资源投放,有什么不同的价格支持等。
(二)你想把队伍带成什么样?或者说,你希望你们公司在客户心目中留下一个什么形象?
我们提到一家公司,总会有一些定性的描述,比如比较专业、技术领先、价格比较便宜、路数比较野等。这些描述反映的就是客户、竞争对手对这家公司的认识。而这些认识主要是在和这家公司的人打交道中形成的。
其实,在客户心中,对供应商也是分三六九等的。希望自己公司在客户心里占据何等地位,是需要销售经理明确规划的。销售经理要做的是,在和公司整体文化保持一致的基础上,给自己团队定规矩,形成团队的处事原则。比如,对团队的定位是专业,就得要求所有销售人员对客户业务有深度理解,能在业务上对客户给予指导,而不是把精力花在低价冲单上。
如果只从完成业绩的角度来考虑,销售经理做短期规划就足够了,中长期规划更多的是为了公司和个人的长远发展。如果有一天,销售经理高升了或离职了,应该给后人留下一个根基扎实的市场,而不是一个看起来很美但后继乏力的摊子。
第二重角色:经理
相比战略家的指点江山,经理干的活要繁琐得多。在对业绩目标进行了规划和分拆之后,经理要做的事情是两个:一是打造管理系统,管住销售人员去干活;二是打造支持系统,帮助销售人员去干活。
一、打造管理系统
在经理角色上,销售经理的日常管理基本是这样的套路:1.把指标拆成明确的销售行为,给出清晰的指令;2.不断“碎碎念”,确保大家按照要求工作;3.通过对比找差距,指出哪些人做得好,哪些人的哪些行为没有达到要求,给予对应的奖惩和指导;4.整体水平稳定提升之后,提出更高的要求,周而复始。
这样的套路实际上是要求销售经理在日常管理上做三件事。一是业绩管理,一方面需要记录和关注销售数字,另一方面需要把销售数字拆分成明确的销售行为,给出明确指令和奖惩。二是销售机会的管理,即对商机数量的管理,再次强调,销售经理需要保证团队有足够的商机数量,才能保证业绩。三是销售项目的管理,也就是怎么保证一定的赢率,把进行中的项目拿下来。对于一支队伍而言,销售经理要保证的是人人打八环,即人人合格,而不是每个人都是顶尖高手。为此,销售经理要做到三个统一:一是统一的销售思想或销售语言。一个项目该怎么打,大家的认知是一致的,不能你认为最重要的是送礼,我认为最重要的是降价,这就乱套了。二是统一的管理工具。汇报项目必须按统一的要求汇报关键点,回顾项目必须按统一的要求检查关键点,不能信口开河。三是统一的管理节奏。到什么点必须做什么事、必须汇报什么都是固定的,不能一时兴起就管,兴奋劲过了就松懈。
销售经理最主要的管理形式是销售例会,通常有年度、季度、月度和周例会。基本原则是,频率越高的例会,越要管到具体的行为和项目。周例会的核心内容是对销售项目进行回顾,月度例會兼顾销售机会管理和业绩回顾,季度、年度例会基本上就冲着业绩回顾。但是,很多销售经理在周例会上只是看看数字,这就管得太粗放了。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对业绩分解、商机管理做了阐述。在经理角色中,我们重点谈谈如何进行销售项目的管理。
(一)用销售漏斗进行整体管理。
销售漏斗是目前市场上最普遍的销售管理工具。销售漏斗指的是把销售过程分为若干阶段,如接触客户、确认需求、提交方案、确认方案、商务谈判、签定合同等,然后标明手中所有项目分别处在哪个阶段。通常情况下,越接近后期,项目数量就越少,所有项目用图形来呈现,就会形成上大下小的漏斗形。
要构建一个销售漏斗,通常需要定义好下列三个要素。
1.漏斗阶段和里程碑。要确定销售阶段和先后顺序,在此基础上定义每个阶段的工作任务,比如,在确认需求阶段,要去客户公司拜访使用部门、技术部门、高层,明确业务目标等。
2.销售周期。要确定项目的平均销售周期,也就是项目在漏斗中的流速,甚至是每个阶段的流速。
3.转化率。可以定义每个阶段的成功率,比如,在接触客户阶段有20个项目,最后能成单2个,这个阶段的转化率就是10%。也可以定义从上一阶段到下一阶段的转化率。
借助销售漏斗,销售经理可以完成三方面工作。一是预测。使用销售漏斗可以预测目前商机在未来的销售额。这个预测的基本逻辑和上文提到的六个银行是一致的。二是制订计划。围绕销售漏斗的各个阶段,可以制订日常的工作计划,比如,要做什么工作来增加进入漏斗的商机,要做什么工作来提高转化率等。三是发现问题。漏斗的形状或各阶段的转化率,能够反映销售过程的问题。
多年前,我任职的公司有一个很勤奋的销售人员,经常能看到他拖着技术经理一起给客户做建议书。直到有一天,销售和技术支持两个部门的经理明确表示,以后严格限制他出建议书。这个销售人员想不通,经理就给他看了一组数字。他平均出9份建议书,会有1个客户成单,而公司的平均水准是不到4份建议书,就有1个客户成单。显然,他的动作有问题,最大的可能是对客户需求没有理解,就随意给建议书。之后,经理就出建议书这个动作对他进行了详细的回顾和辅导。这个就是通过销售漏斗进行管理的范例。
经过多年的推广,销售漏斗从方法论到IT工具都比较成熟了,但很多公司在使用效率上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有三个。
1.销售阶段的划分,也就是做了什么才算进入漏斗的下一阶段。大多数情况下,公司会让销售人员自行填写漏斗阶段,缺乏对里程碑的界定,也缺乏对阶段流转的审核,或者强行制定了阶段流转的条件,但这个条件和现实不一定匹配。
2.转化率的确定。转化率要靠数据统计得出,如果没有历史数据积累,转化率是得不出来的,而没有这个数字,后面的预测就缺少基本条件。
3.对于单个项目的评估。销售漏斗是用来做多项目管理的,不能用来预测单个项目的成功率,也很难对单个项目进行行为上的指导。比如,进入接触阶段的客户转化率为10%,是指如果这个阶段有200个项目,一个销售周期之后,会有20个项目成单,但是,漏斗并不能对每个项目进行评估,无法判断是哪20个项目最后会成单。
实际上,前两个原因都是管理的问题,从技术上解决并不难。比如,转化率可以先拍脑袋估一个,认认真真做上半年,数据就有了,然后再修正。到目前为止,漏斗管理是2B销售管理领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按照漏斗的逻辑,可以把绝大部分工作做好。
但是,对于第三个原因,这是销售漏斗的固有缺陷,需要引入下面这个工具来解决。
(二)用C139管理重点项目。
2B业务中,经常会出现特别重要的大单,它们会决定一个人甚至一个团队、一个区域的任务能否完成。对于这种量级的项目,销售经理需要持续追踪进展,但是,这也恰恰是很多销售组织面临的最大问题。如果没有统一的工具来判断单个项目的进展,项目例会就会成为一个凭感觉讲故事的会议。而且,会议结束后,该怎么干还是怎么干,下一步要申请的资源、要做的销售动作,跟会上的项目分析完全没有关系。
没有统一的工具来追踪项目进展,就只能依靠销售经理个人的经验。但是,即使销售经理能够针对项目给出有效的指导意见,还是无法有效解决整个组织的能力提升问题。而C139工具就是专门用来判断大单进展的,可以有效衡量项目的成败。
C139的C、1、3和9,分别代表用于判断项目进展的一类要素,合起来一共有14个。9即9C。一个销售项目启动后,为了赢下这一单,销售人员需要摸清各种信息,这些信息总结成9类,称为9个CLEAR,即9C。销售人员对9C了解得越清楚,就越能有的放矢地开展销售活动。3即3F,F指的是FIRST。三个F考察的是客户的决策层对我们的态度。1即1W,W指的是WIN,表示客户的最高决策者选定我们,或主动协助我们策划,实施项目获取过程。C即COACH(教练),是指在项目进展中可以和我们确认前述各项C139内容的人。
通过对单个项目的C、F和W进行判断,可以给项目打一个分值,最低是0W0F0C,最高是1W3F9C。从统计结果看,当一个项目的C139值达到1W1F6C时,项目就进入了赢单区,成单概率为85%,如果达到1W2F6C,成单概率为99%。当一个项目的C139值低于0W2F6C时,项目就进入了输单区,成单概率低于26%,如果低于0W1F,成单概率只有3%。(有关C139工具的详细阐述,参阅本刊2008年10月号《大项目销售:如何测量控单力》)
随着项目的推进,C139值会不断变化。如果要求销售人员在每次例会上都提交重点项目的最新C139值,销售经理就可以基于C139值完成四项工作。
1.判断每个项目的赢率。当前的C139值就代表目前时点的赢率。
2.判断每个项目的进展。根据C139值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重点项目是在前进、停滞还是倒退,进展一目了然。
3.确定自己的精力分配。对于进入赢单区且进展正常的项目,销售经理就不用花太多精力了。对于很快就有结果的输单区项目,则可以放弃,重点去关注那些处在赢单区但出现倒退的项目,以及迟迟不能进入赢单区的项目。
4.判断下一步销售动作的有效性。能够提高C139值的动作就是有效的,当达到6C后,后面的动作应该聚焦在取得更多的F,当达到2F后,就应该聚焦在W上。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无效动作。
二、打造支撑系统
在打造支撑系统方面,销售经理也要做三件事。
一是对销售项目的帮助。在销售人员汇报项目后,销售经理要协助他进行项目局势的分析,对下一步行动给出指导意见。此外,对于一些重点大客户,销售经理要跟客户的高管建立关系,利用自己在行业中的人脉为一线销售铺路。
二是对解决方案的体系化。看到解决方案这个词,很多人会说这事不需要销售人员去做,因为公司的技术支持人员会协助销售人员进行打单。需要澄清的是,详细的方案可能不需要销售人员去做,但是,挖掘需求、让客户高层认可方案的目标和大方向,还是销售人员的活。销售经理一定清楚,自己团队成员的能力水平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能够挖到客户深度需求,提供綜合的解决方案。但是,有的人做不到这一点,只能卖简单产品,或者必须有成型的解决方案和案例做参考。这就需要销售经理把公司的产品和解决方案体系化,对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客户提供不同的产品和方案。
三是内部资源的申请。很多大单的获取需要公司中后台进行资源支持。因此,销售经理需要在内部打造管理信用,在关键时刻帮助下属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完成目标。
第三重角色:教练
如果销售经理不能培养下属成长,他个人的能力上限就是团队的上限。所以,销售经理不能把培养下属看作人力资源部门的责任,自己应该成为合格的内训师和内部教练。
一、2B销售人员需要学习什么
2B销售人员需要接受的培训包括两大部分:知识和技能。
知识 销售人员需要具备的知识主要包括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
简单来说,产品知识分两个层面:一是我们的产品是什么,二是客户用我们的产品做什么。经常有人问我:公司一般都会组织产品培训,由专门的产品技术人员来讲解,这方面还用得着销售经理吗?可是,大多数公司的技术人员在讲解产品时,只是讲清楚产品的性能、参数,也就是我们的产品是什么,很少会讲到产品的应用。所以,在客户面前如何体现产品的优势和利益,是需要销售人员去琢磨的。除了产品本身是什么之外,销售人员还需要了解客户的使用场景、常见问题,以及自己的产品能够如何解决这些应用问题。
行业知识就是要了解客户是干什么的,客户所在行业的普遍问题是什么,未来的发展是什么。看起来和产品知识有点类似,但是,行业知识的范围要广得多,很多内容跟具体产品没有太大的关系。比如,向实验室销售某类仪器,就需要对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方向有所了解;向某个行业销售电气产品,就需要对这个行业的工艺、服务的客户、市场竞争等有所了解。
这两类知识很多都需要在销售部门内部进行培训,技术部门或人力资源部门是做不到的。
技能 针对项目型销售,销售人员的主要任务就是拜访客户,拿下一个又一个的单子。从工作任务出发,销售人员需要具备的技能有两层:一是完成一次拜访的能力,也就是在一次拜访中搞定单个人的能力,我们称之为术;二是谋划和推动销售进程,赢下一个项目的能力,我们称之为道。
在术的层面,要辅导的是具体的拜访动作,即怎么在不同的场景下,面对不同的人说对话、开好会。通常,一次拜访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拜访前准备。销售人员需要做好三个层次的准备:一是对客户和要拜访的人的背景有基本的了解,如果是初次拜访更是如此,至少不能一开口就说错话被人赶出来;二是设计此次拜访的目标,希望达到什么目的,希望客户承诺什么动作来推进项目;三是准备此次拜访的谈话结构和展示材料。很多销售人员表示,拜访没有什么固定结构,要看情况,随机应变。不排除有少量天才能够做到随机应变,但是,大多数说随机应变的销售人员只是因为自己不想也不会做准备,拜访的成功率也很低。第二个阶段是拜访会面,常见动作包括开场、探询需求、呈现方案、获取承诺等。第三个阶段是拜访后评估和反馈,对内需要评估自己的拜访目标是否实现,获得了哪些新的需求,成功建立了哪些优势,对外需要总结双方取得了哪些共识,下一步推进计划是什么。
在道的层面,要辅导的是对一个项目的大局观,即找对人、做对事。项目型销售最显著的特点是多人决策。每一个项目周期很长,不同的人的影响力不同,甚至在项目的不同阶段,同一个人的影响力也会不同。而且,多人决策通常会带来不同人员、不同势力之间的博弈。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不仅要能够开好一个个单独的会,搞定不同的人,还要能够分清楚项目的决策结构、不同的人在组织中的地位,要能够谋划先找谁、再找谁、谁可以找、谁不可以找等一系列问题。销售经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技巧的培训不足以决定大项目的赢率。很多销售人员看起来能说会道,跟客户的某些人物关系也不错,但在大项目中屡屡失利,往往是因为对整个局势的分析和判断错了,或者找了不该找的人,远离了真正的权力中心,或者完全不明白客户的真实需求,只是被动地响应要求改方案和报价,对单子完全失控。
上述技能分类,看起来简单,或者说,比很多公司列出来的琳琅满目的课表要简单,但是,这两点都是针对成单的专项能力,销售经理在培养下属时需要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两点上。
二、如何实现销售人员的行为转化
销售经理要做的第一步是用统一的方法论培训团队成员,并且一以贯之。如果这件事情公司已经统一做了,销售经理就要把公司的统一培训转训给团队成员,保证大家的思想认识是统一的。
第二步是练习。不要以为你讲一遍,团队成员就都会了。针对知识类内容,主要的练习形式有两种:一是考试,就是我们从小到大最常见的笔试,二是试讲,让销售人员把产品知识和行业知识讲给你听。这件事情很多公司是不做的,但是,知识是一个销售人员的底气,这一关不过,很多技能是施展不出来的。
针对技能的练习分为两种。一种是术(即拜访技巧)的练习,其核心形式是场景演练。在自己内部模拟拜访客户的真实场景,让销售人员完成拜访,不过,要给出客户扮演的脚本,不能随意发挥,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真实性。每次模拟之后要马上复盘,指出刚才的不足,然后重复。另一种是道(即分析单子)的练习,同样是用真实案例来做分析。练习要保证一定的量,一个动作重复8到10次,分析8到10个单子,就有感觉了。
在练习过程中,销售经理要设计一系列工具。针对术,要设计访前准备表、拜访评估表、提问模板、FAB模板等。针对道,要设计用于分析客户决策结构的圈子地图、用于分析业务需求的业务价值框架等。使用工具的目的,是为了让大家更快地转变行为,提高效率。比如,在销售产品时,通常要见到客户的老板才会拍板,而见老板之前还要见过技术和采购的负责人。这时候,销售经理可以借助公司的资源,直接整理出这个行业里不同关键角色的核心关注点,形成工具,训练销售人员在见到不同的人时把这些点说出来就好了。
第三步是辅导。销售经理要做到三件事。首先是诊断。搞清楚下属究竟哪里出问题,而不能只看表面现象。比如,销售人员总是得不到客户决策人的支持,可能是沟通技巧的问题,但更大的可能是业务知识储备不足,不知道该跟人家谈什么。其次是示范。帶着下属去拜访自己的客户,或者跟着下属去拜访他的客户,把正确的做法演示给他看。但是,选择的场景要合适。如果你是和自己某个老客户进行私人接触,就不适合做示范。最后是辅导。观察下属的行为,以一定的频率陪访和复盘。到了辅导阶段,对销售经理的要求就比较高了。对于如何打下一个单子,销售经理得有自己固定的套路和方法,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方法论很好地结合,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论去指导下属。辅导的过程,应该是一个让下属逐步掌握方法的过程,毕竟每个单子的具体情况都不同,辅导的最终目的是让下属学会如何发现一个单子中的问题,找到突破口,而不是每次出了问题都靠销售经理灵光乍现地出主意。
在辅导过程中,销售经理要保持正确的心态,因为有可能出现两种很打击人的情况。一是你出的主意可能不如下属。这是正常的。一个成熟的下属在一个单子上提出的做法,是有可能超越销售经理的,因为下属对这个单子更熟悉。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正说明你的辅导有效果。二是某个单子下属搞不定,你花力气辅导后仍然搞不定。这也没有关系,销售经理所做的一切,是为了提高成功率,而不是为了100%的成功率。
第四步是把培训、辅导和日常管理相结合。比如,你培训了如何针对决策结构进行分析和找突破,也针对具体案例进行了辅导,但是一到销售例会,销售人员张口还是要价格,根本不谈对客户关键人的分析,那么,这方面的技能就一直不会提高。这时候,你可以强制要求他做汇报。他想要资源,就先让他说清楚客户那边的人物情况;他想要你陪他去拜访客户的老大,就先让他讲清楚之前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谁的支持,这次见老大的目的是什么。你提了要求,销售人员才会去做功课,才会结合你的培训和辅导去实践。很多好方法在尝试了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了,基本上都是因为在日常管理中没有坚持下去。
第四重角色:政委
销售这个职业,遇到挫折和拒绝的比例,要远高于其他职业。所以,销售经理还要承担起政委的角色,对销售团队进行激励。一般来说,销售人员在加入一家公司后,会经历几个阶段的心理波动。一是憧憬期,在这个阶段,人很兴奋,对未来充满希望。二是破灭期,由于工作开展不是很顺利,遇到了一些挫折,暂时又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适合做销售。三是发展期,工作逐渐上路,跟上级和同事也渐渐合拍,但是,心态随着业绩波动而波动,拿下单子就比较兴奋,丢了单子就比较沮丧。四是成熟期,业绩上了一个台阶,从心态到产出都比较稳定。五是油条期,依靠老客户的稳定产出也能过上不错的日子,不想去追求业绩的增长,更不用说开拓新的区域、新的市场。其中,特别需要激励的是破灭期和油条期,前者非常容易造成人员流失,后者决定着销售人员能否螺旋上升到下一个成熟期。销售人员处在哪个阶段并不难看出来,是不是产生了心态问题,也可以从拜访量、新增商机和新增客户等指标看出来,所以,销售经理不能自欺欺人地认为没问题。
激励的核心是解决意愿问题,按照经典的管理理论,意愿可以划分为信心、承诺、动机三个层次。我们先来看如何帮助销售人员树立信心。
一是树立销售人员对公司的信心。主要有三个决定因素:一是公司现在的江湖地位,二是公司的发展趋势,三是公司对未来的规划。这三个因素都不是销售经理能够决定的,他要做的是把正面的信息传递给团队成员,同时自己要表现出对公司的绝对忠诚和信心。
二是树立销售人员对团队和经理的信心。这就需要销售经理带领团队不断完成指标,在团队中树立“平民英雄”的形象。所谓“平民英雄”,就是先天条件并不突出的人,这样的人才会让其他人觉得自己也可以做到,产生“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信心。同时,一个强大的销售经理会让团队成员觉得,在你的带领下,是可以打胜仗的。
三是树立销售人员对自身的信心。这个信心也是靠打胜仗积累起来的。如果短时间内销售人员不能取得辉煌的业绩,销售经理就要为他制定一些阶段性的目标,并且不断帮助他实现这些目标来提高信心,比如,约访率提高了,商机增加了,能够独立讲方案,能够单独拜访高管等。
承诺指的是销售人员给出了一个目标,并且承诺会尽力实现这个目标。最低的一层是给组织的承诺,销售人员为实现公司的指标而战。第二层是给销售经理的承诺,也就是为了团队和销售经理愿意去做什么,这需要销售经理在日常管理中与下属有情感的交换,让下属愿意为销售经理付出。第三层是销售人员对自己的承诺,这需要销售经理为他做好个人规划,让他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而努力。
简单来说,动机就是销售人员为了什么做销售,在努力的过程中,他在意的这些东西是不是得到了足够的回报。每个人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可能是为了钱,为了晋升,也可能是为了荣誉,为了家人。而且,动机比较复杂,一个人在乎的东西可能不止一件,比如,既要拿到高回报,又要荣誉。
在销售团队的激励上,销售经理要注意三件事。
一是物质激励要保证基本公平。主要是两条:一是薪资,要保证干得多拿得多,理论上可以上不封顶;二是销售政策,销售人员做了你鼓励的事情,能够拿到更多的奖励。就算薪资和销售政策不是销售经理能够决定的,在动用手里的物质资源进行激励时,同样要符合基本公平的原则。与之相关的资源分配,比如老客户的分配、区域的分配等也一样。公平原则一旦被破坏,大家的精力就不会放在业务上,而是放在搞人上了。
二是多用精神激励。常见的形式是竞赛和荣誉。销售竞赛可以是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可以是个人与个人之间。通过这样的对抗,为大家树立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设计竞赛时,销售经理要注意几点:首先,竞赛的目标和分拆的阶段目标要一致,比如,一季度的主要销售动作是增加商机,那么,这个时期的竞赛可以把新增商机作为目标。其次,竞赛不能一开始就可以预测到结果,要把势均力敌的人放在一起PK,谁都有可能获胜。最后,竞赛要做足宣传,不仅在竞赛期间要天天炒作这事,最终的奖励也要进行可视化呈现。
给荣誉可以分两种。一种是给予个人身份和体验的荣誉,通俗而言就是让销售人员觉得很爽的荣誉,比如成为销售精英俱乐部会员,把销售人员的照片张贴在英雄榜上等。另一种是给予销售人员更多责任的荣誉,也就是让销售人员感觉自己很重要的荣誉,比如让销售人员作为内部高级教练去辅导他人,让销售人员的家人享受公司某项福利等。
与基本薪资和销售佣金相比,竞赛和荣誉的成本较低,但是,这些做法给销售人员树立了精神目标,其效果比单纯的物质激励要好很多。
三是了解每个人的需要,有针对性地给予激励。这需要销售经理给每个人做好职业规划甚至是人生规划,让团队成员明白“我为什么做销售”,从而为了这个动机付出努力。
销售经理往往是销售高手,靠着一己之力,也许可以在一定时期内拿下几个大单,扛住团队的销售业绩。但是,这样的行为对整个团队的长远发展没有什么好处,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同时,也会让团队成员心生去意。要真正带好团队,销售经理需要做好战略家、经理、教练、政委这四重角色,而且,四個角色都不可偏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