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探究与思考
2021-05-06陈蓓
陈蓓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需要我们认真审视并着力克服当前语文课堂识字教学中出现的种种“失位”现象,加强对识字教学的重视程度,明晰目标,丰富识字教学的方式和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有效化,切实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和有效性,为此,本人理论联系实际,在研读了既有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来的识字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进行了探究与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质量提高;探究思考
众所周知,文字是人类步入文明的一大标志,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学习文字的过程也就是了解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华民族的母语就是汉字,同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结晶,对汉语的学习和研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一线教师作为学生识字教学的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监督者,当然需要发挥自己全方位的力量,努力为学生带来尽可能丰富、多彩的识字课堂,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精彩,发挥其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让学生拥有更精彩的识字学习体验。
一、提高趣味性为前提,让学生开心识字
识字教学主要在小学低段进行,这一阶段的小学生,他们对学习没有明确的概念,正处于适应、熟悉学校生活的基础阶段,他们不能长时间的集中精力,活泼好动,对此,对新的人、事、物比较感兴趣,鉴于此,我们就应该尽可能的提高识字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快乐,更好的激发其兴趣和注意力,为更优质识字教学效果的获得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生学习“子,字,学”这三个字时,就带领学生学习了“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一点写大字。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三点上学去”这个儿歌,欢乐的节拍、有趣的文字,让学生对识字充满兴趣,都愿意听和联系,这样一来,通过相对轻松、有趣、欢乐的过程让学生对“子,字,学”这三个字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二、多样化策略为关键,让学生积极识字
正所谓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学生所处状态的不同,汉字特点、难度、学生熟悉程度的不同,应用尽可能丰富、多元、多样的方法来展开识字教学,这样一来,学生在识字的过程中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此时,学生当然会积极参与,努力识字,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收获更优质的识字教学效果。因此,我们教师就需要将情境教学、故事教学、角色扮演、游戏竞赛、多媒体展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效的导入,并做到在实践中不断的完善、优化和提高。
例如,我在教学生认识“小,脚,草,笑”这几个汉字时,就让学生回忆了一下去公园的情境,让他们想了想草坪上的指示牌,之后我利用大屏幕给学生展示了“小脚不乱跑,小草微微笑”等多个指示牌,有了这样的生活体验之后,学生学起“小,脚,草,笑”这几个汉字时更轻松,更高质;
又如,在教学“难过”这个词组时,就让学生从“小明的玩具丢了,他非常的难过,呜呜呜的哭了起来……”一段话中去分析“难过”这个词的意思,这样的感悟性教学,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读、写“难过”,也对“难过”的意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又如,在教学日、月这两个汉字时,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日、月两个字的演变历程,通过视频动画,学生们可以看到最初在甲骨文出现的日就是一个圆圈加一个点,之后经过古陶文、帛简书、篆书、楷书、隶属等的逐渐演变,才成为今天我们看到的“日,月”可以说,通过多媒体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日,月”有了更好的掌握,也了解了其由来历程,一举两得;又如,我会经常在复习课的时候,组织识字主题竞赛,看谁认得多,写的对,这样的竞赛,更好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促进了更优质识字教学效果的获得。
三、评价反思为保障,让学生学有所思
评价反思作为教学环节中的重要一环,有着温故知新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在实际展开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注重课前导入,课中施教的过程中,也需要注重评价和反思,不仅教师要对学生的识字过程,效果进行评价,也要对自己的教学行为、模式进行反思和总结,同时也需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分析、总结、评价、规划的好习惯,为其今后更好的展开识字学习,获得更优质的识字学习效果提供更有效的力量。
总的来说,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乃至其他学科教学的基础。识字教学应以提高趣味性为前提,让学生开心识字;多样化策略为关键,让学生积极识字;评价反思为保障,让学生学有所思。当然,高质量识字教学效果的获得仅靠这三个策略是远远不够的,也不可能达到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效果,希望更多的教师能够在这些策略方法的启发下,继续研究和探索,找到更多样化的识字教学方法,促进更优质识字教学效果的获得。
参考文献:
[1]孙朋, 邵俊莉, 王蔚. 探尋教育性与游戏性的平衡点——以小学语文识字教育游戏的开发研究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09.
[2]张亮. 我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反思[D]. 苏州大学, 2003.
[3]张英. 利用信息技术改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J].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000(005):92-94.
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虞宅乡中心小学 32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