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盘结历史的“发丝”铸就今日之美

2021-05-06魏浩浩

走向世界 2021年16期
关键词:手工博物馆企业

魏浩浩

长久以来,“手工”的魅力令很多人着迷,手工匠人们以严谨、细致的态度,使其手工作品尽善尽美,并完成了诸多引以为傲的作品。众所周知,古人爱盘发,历朝历代都有着不同的讲究,华丽的发髻之下,假发的作用尤为重要,它属于发饰的一种,经过演变与改良,使得现代人对于它的需求也不断提升。正所谓,换个发型换个心情。万缕青丝匠心染,传承百年技艺,让乱如麻的旧发重获生机,实现了无数人的“美丽梦想”;洞悉时尚潮流,编织出巧夺天工的“头顶时装”,成为全球发制品行业“隐形冠军”。在青岛发饰博物馆中,你能看到传承与沿袭,也能看到发展和创新,更能聆听一家基业长青、老而弥新的老字号企业的成长故事。

朴素地还原,只为更好地传承

当来到青岛发饰博物馆,质朴的院子有着岁月流过的痕迹,虽然经过整修看起来焕然一新,但是过去人们在这里生产加工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博物馆所在的位置正是即发集团上世纪50年代的工厂旧址,据青岛发饰博物馆馆长陈明启介绍,青岛发饰博物馆属于民办博物馆,于2012年10月正式落成。此馆占地2096.6平方米,陈列与发饰有关的展品共有千余件。按远古、西周、春秋、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民国的时间顺序,较为全面的介绍了中华传统的发饰文化。同时,通过发饰品的生产工具、工艺资料、发饰藏品等多方面,展示了发饰品的传统生产工艺及制作流程,以及中国近代发制品行业的发展过程,同时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中国工业从建国初期的手工业合作社发展到今天的艰苦发展历程。

博物馆的第一部分展示的是即发集团上世纪的部分老物件,陈旧但不沉重,更让人感到珍贵。通过参观我们了解到,1955年10月,即墨段村(现为龙泉镇)七户农民成立即墨县石泉头头发绳业生产合作社,这便是即发的前身。他们从5间草房、3副挑担和两只耙头起家,凭脚力走街串巷收购头发,然后加工成发绳、车袢、油垫子、档发等,深受人们喜爱。

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1963年,即墨县档发生产合作社成立。很快,他们就将假发产品出口到了外国。到了1968年,合作社出口档发产量已達1000吨,产值940万元,加工出口率居全国之首。由于成绩突出,同一年,中国进出口总公司决定在全国推广即墨档发社的经验。经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批准,这一年的全国人发工作会议在即墨召开。大会对即发的工作经验和工作成绩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表彰,并决定在全国推广即发的生产经验,由此奠定了即发头发加工业在全国发制品行业的中心位置。

在博物馆的第二部分,当年手工作业的整条流水生产线得到了还原,简易的工具、劳作的人们,都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当年的工作场景。对此,陈明启说道:“时至今日,仍有很多的发饰制作方法沿用至今,因为手工所能达到的产品效果是机器设备所无法取代的。过去我们用的工具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现在经过改良之后,手工产量也能得到相应的提升。”

博物馆是企业的一道缩影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诸多的企业在传承与创新之间不断提升自己,与市场博弈,把握其中关键便是均衡传承与创新,使其都成为企业发展的双翼,而这一点,即发集团始终是行业佼佼者。1982年,经过几十年的历史沉淀和持续的技术改造,即发生产组织形式已经由合作社升级为发制品厂。即发相继开发了男女假发、教习假发、假发配件等新产品。该系列产品采用手工制作,经过出皮、植发、化装、填充等生产过程制作,形象生动、和谐自然,很快受到追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还出口日本、美国、德国、奥地利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此后,即发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紧跟国内外发饰文化潮流,贴近公众审美新趋向,通过不断创新,陆续开发生产了机制假发、人发挂人、曲曲发、玩具假发、日本和服假发、组装假发、珠子发网、法官帽等产品,逐步形成高档化、系列化,逐渐发展形成了品种繁多,用途广泛,绚丽多姿的即墨发制品系列产品。即发逐步成为世界上产品档次最高、技术内涵最精、生产品种最全、服务和质量最优的发制品生产基地,产品远销世界各地,国际市场占有率达到10%以上。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张,“即发”这一品牌越叫越响。目前,“即发”商标在日本等26个国家成功注册,先后被认定为青岛市著名商标、山东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中国出口名牌”。

走进博物馆发制品展厅,黑发、棕发,长发、短发,直发、卷发……款式各异的发制品生动形象、真假难辨,美观时尚、光彩照人。“假发的制作需要选料、摘发、水洗、拉荒把、梳拉、吃酸、中和、催化、氧漂、染色、固色、烘干、剪边整形等30多道工艺,集成了50余种技法,而且几乎全部依靠手工完成。”陈明启如是说。

人们常用细如发丝来形容物体的微小。将数以万计、乱如麻的微小发丝,编织成一顶顶美观时尚的发制品,难度可想而知。纤细的发丝处处考验着技师们的手眼配合能力与意志力。假发制作过程极其复杂,而且不可逆,一着不慎,前功尽弃。以染色为例,一旦处理方法不妥当造成头发掉色和花色,会导致客户不满意甚至退货。为攻克难关,即发建立“处理头发浮色改进小组”,通过无数次实验,最终彻底克服了头发掉色的重大难题,赢得了客户的青睐。

博物館存在的意义

青岛发饰博物馆自2012年正式开馆,筹备期间的艰辛陈明启都有着深刻的体会。对此,他说道:“2008年我们开始着手筹备博物馆,从工厂旧址的改造到展陈内容的收集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当年一些老物件的收集自不必说,老厂房的修缮我们也是下了大力气,翻新的同时不能丢了当年老厂房的感觉。”

谈及最初即发集团设立博物馆的初衷,陈明启回忆道:“最早想要创办博物馆,想法很简单,一是对我们企业的历史有一个记录,树立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和传承,同时对职工领悟企业文化、感受企业风采、热爱工作岗位有良好的教育作用,让一代代的即发人懂得企业发展的艰辛,做到不忘初心。二是对企业有良好的宣传作用。从博物馆的角度展现企业魅力,展示我们的核心产品也是博物馆一个很重要的作用,这种无形的宣传也会对企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三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实际上,从古至今,发饰就受到特别的关注,既能弥补先天不足,又能凸显华丽尊贵的稀缺假发被视为珍宝。发饰于春秋时期产生,至秦汉已相当普及,至明清则大为盛行。此后,假发成为上层社会贵族妇女彰显尊贵地位的必需品。据史料记载,明朝天启年间,即墨金口港开埠,一些民间艺人把从各地收购来的人发加工成档发、色发和戏剧假发,借助口岸之便销售到南洋、欧美等国家和地区。清光绪年间,戏剧发饰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民间发饰品的消费需求,进而促进了发制品制造业的发展。而这样一些历史,在博物馆中能够很好地体现,这种传承在当下是十分有必要的。”

现如今,青岛发饰博物馆也成为了社会课堂,越来越多的孩子走进这里,了解发饰的发展与传承。对此,陈明启说道:“很多孩子知道发饰,但不了解它的历史和制作过程,通过对博物馆的参观,可以增长知识、增加见识,就现在看来,效果还是很好的。”说到博物馆未来的发展,陈明启谈了他的设想。“未来,我们希望设置交互体验项目,例如通过线下试戴,线上画图、下单等形式,增加博物馆的互动性,让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发饰所带来的特殊体验,从而为人们的日常装扮增加更多选择。”

在假发领域的精耕细作与匠心传承,使得当年那个小小的农村手工档发社,逐步发展成为拥有职工几万人的国家大型纺织企业和山东省重点企业集团,成为全国最大的针织品、发制品生产出口基地,创造了一个老字号华丽转身的奇迹。而他们在设立博物馆的当下,更是发挥出一个知名企业的社会担当和责任。质朴的博物馆,释放着无穷的能量,为人们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探索发饰的神奇力量。

Qingdao Hair Accessories M u s e u m , a p r i v a t e m u s e u m , i s l o c a t e d in Lijiajie Village, Longquan Town, Jimo City. It was officially c o m p l e t e d i n O c t o b e r 2 0 1 2 . Covering an area of 2096.6 square meters, the museum displays over 1,000 pieces of items related to hair accessories, and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overview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hair accessories culture in the chronological order of the ancient times, Western Zhou Dynasty, Spring and Autumn Period, Qin, Han, Wei, Jin, North and South Dynasties, Tang, Song, Yuan, Ming, Qing, and Republic of China. Meanwhile, through the production tools, techniquerelated materials, hair accessories collections and other aspects of hair accessories, Qingdao Hair Accessories Museum shows the traditional techniques and processes of hair accessories p r o d u c t i o n , a s w e l l a s t h e development of Chinas hair product industry in modern times. Moreover, it reflects the arduous development journey of Chinas industry - from the handicraft industry in the early days after the founding of New China in 1949 to todays industries encompassing all categories. In Qingdao Hair Accessories Museum, one can feel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culture, realize its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and learn the growth of a time-honored and dynamic enterprise.

猜你喜欢

手工博物馆企业
博物馆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手工剪纸
手工DIY
露天博物馆
珍贵的手工面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