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的应用
2021-05-06张淑红
张淑红
目前,现代分析技术以操作步骤简单、检测精确度高的特点,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检测工作中,因此文章全面分析了现代分析技术应用。
食品添加剂检验工作概述
在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检验的过程中,食品添加剂的纯度和含量可以通过气相色谱仪、紫外可见光分度计等等设备进行检验,通过相关结果检视这几种设备在检验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权威性。目前我国对于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工作提出了一定的标准,在对产品进行检测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这类标准进行相应的工作,严防食品添加剂中的pH值、重金属含量等等超标的现象,这类标准为消费者的安全健康提供了一份强力的保障。
现代分析技术在食品添加剂检测中应用
离子色谱法技术。离子色谱法对于检验食品中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检测的结果是非常准确,在对肉制品进行生产加工的过程中,运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几率比较大,这两个化学物品对于改善肉制品的色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食品中的微生物含量也会随着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加入而得到降低。但是,在运用硝酸钠和亚硝酸钠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含量,否则将会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以往在对这两种化学物品的含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取的是镉柱还原法,而离子色谱法对于检测这两种化学物品的含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分子光谱技术。在分子光谱中有紫外线光、红外、拉曼以及荧光光谱等等,这些光谱的分类是按照光的波长来判断的,他们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运用的范围比较广,在对过氧化苯甲酰的含量进行检验的过程中,常常会采取生成点的能度来进行相应的检测计算工作,而在对食品、植物油的定性检测模型以及脂肪酸含量的定性检测模型等等,都可以直接在便捷式光谱上所呈现,这类现象目前已经被国外的一些研究者发现。比如:在对20份食用植物油样品的近红外光谱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就是通过建立纯橄榄油、花生油、芝麻油等定性识别的模型,之后通过模型来进行相应的分析,最终结果显示,这种方法对于识别以及预测的几率可控制在百分之百。为了更好地检测这一结果的准确性,还利用了相同的方法测试了棕桐酸、油酸、硬脂酸等三种主要脂肪酸的含量,之后通过近红外定量分析的模型最终结果发现是极其准确的。
色质联用技术。液相色谱对于检测一些复杂的机体化合物的高分离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液相色谱法又具有较强的灵敏度与选择性,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就是根据液相色谱的一些特点而结合产生的,这种技术在对食品的质量进行检测的过程中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支持,目前我国在对食品添加剂进行测定的过程中使用这类技术的几率比较大。葡萄酒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有14种禁用食品添加劑,而在判断葡萄酒中是否具有这几种禁用的食品添加剂时,我们就可以采取高效液相色谱伟联质谱的方法来进行一定的筛查工作,UPLCBEHC18(100mmx2.1mmx1.7um)作为色谱柱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需要通过1mmol/L甲酸盐的甲酸缓冲液-乙(pH=3.9)进行辅助,只有这样才能够完成最终的检测分离工作,这种方法仅用六分钟就可以完成所有违禁品的检测工作,其速度是非常快的。而在运用ESL负离子模式对相关食品添加剂进行测定的过程中,有些添加剂的检出要限制在2mg/L,其他的都要控制在0.01~1.0mg/L。
食品安全是我国的重要问题,从食品的生产加工,到最终的上市,各个环节中都需要进行检测,最终共同保障食品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