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2021-05-06王翠侠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3期
关键词:患侧负压外科

王翠侠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手足外科,江苏 徐州 221000)

0 引言

1992 年,德国的Fleischman 博士首次提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四肢感染性创面治疗中,取得一定疗效[1]。因此,本研究将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应用到手足外科疾病治疗中,并探讨其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经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后,选择2019 年4~2020 年3 月我院手足外科收治的116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实验组(n=58)与对照组(n=58)。纳入标准:⑴均临床检查符合手足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断标准;⑵均具有负压封闭术治疗指征;⑶凝血功能正常;⑷依从性良好;⑸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伴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者;⑵伴肝肾器官严重病变者;⑶伴高血压、糖尿病者;⑷肢体坏死或截肢者;⑸伴恶性肿瘤者;⑹依从性差,不配合治疗及护理者;⑺中途退出研究者。实验组:男31 例,女27 例,年龄18~60(36.92±5.21)岁;疾病类型:软组织皮肤破损17 例,撕脱伤16 例,脱套伤14 例,绞压伤11 例。对照组:男32 例,女26 例,年龄18~60(37.11±5.49)岁;疾病类型:软组织皮肤破损18 例,撕脱伤16 例,脱套伤13 例,绞压伤11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的相关原则。

1.2 方法

1.2.1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患者局麻后,常规消毒铺巾并清洗创面,清除坏死组织,根据患者的创面大小修建合适的敷料以覆盖创面,使用透性粘贴生物膜贴于敷料外面以保持创面封闭状态,连接引流管及中心负压持续吸引装置,负压控制在0.02~0.06 MPa,使得敷料持续受压,引流5~8d,并配合全身支持与抗炎治疗。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模式干预,包括健康宣教、创面清理、换药处理、日常护理及出院指导。

实验组予以综合护理模式干预,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⑴病情观察及体位护理: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测,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神志状态,予以患者低流量吸氧,将患者的患肢抬高到心脏水平20cm 处,定期帮助患者更换体位,妥善固定引流管,将引流管保持在低于伤口60~100cm 处。⑵负压观察:将负压维持在0.017~06MPa,密切观察负压情况,若出现负失效则需立即报告医师并查找原因,必要时重新封闭或更换引流管。⑶预防感染: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若引流液超过1/2 时则及时倾倒,记录引流量、颜色、性质,及时清理负压瓶并使用0.%含氯消毒液100mL 浸泡消毒。⑷疼痛护理:观察患者的疼痛部位、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帮助患者及时调整体位,采用有规律的环形按摩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指导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必要时予以镇痛药以减轻患者疼痛。⑸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向患者介绍手部相关知识,介绍病情及治疗方案,以减轻患者的担忧、恐惧等情绪,解除患者的内心顾虑,增加患者疾病治疗的信心,帮助患者保持积极向上的治疗心态,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及护理。⑹康复指导:负压封闭术后1d 开始康复锻炼,根据患者的病情及手部功能适当进行手部活动,包括腕关节、肘关节、指关节的伸屈活动,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的收缩活动,根据患者的手部情况循序渐进的增加运动量及运动强度,促进患者手部功能快速恢复。⑺生活指导:做好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告知患者负压封闭引流术的注意事项,指导患者术后进食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的食物,以促进创面快速愈合。

1.3 观察指标

⑴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

⑵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标准(VAS)测评两组患者的疼痛症状,评分范围0~10 分,评分越高则疼痛症状越严重[2]。

⑶采用模拟仿真功能(PS)评估训练系统测量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患侧手部握力、两指捏力,得分越大则说明手功能恢复越好[3]。

⑷采用我院手足外科自行制作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工作态度、服务评价、对治疗技术评价、健康宣教、管路维护5 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10 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4]。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状况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示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手功能相关指标比较

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患侧两指捏力、患侧手握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住院状况相关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住院状况相关指标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万元)疼痛评分(分)实验组(n=58)对照组(n=58)t 值P 值6.72±0.35 8.17±0.74 7.182 0.000 3.59±0.06 4.25±0.08 10.021 0.000 2.19±0.14 3.47±0.26 6.175 0.000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手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手功能相关指标比较(±s)

注:α 表示组内比较,P<0.05;β 表示组间比较,P<0.05。

组别 时间 患侧两指捏力(N) 患侧手握力(N)实验组(n=58)对照组(n=58)158.49±16.25 251.27±24.58αβ 159.10±17.04 204.15±20.49α干预前干预后干预前干预后59.27±14.63 75.98±18.20αβ 60.08±15.99 68.22±17.14α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组别 工作态度 服务评价 对治疗技术评价 健康宣教 管路维护实验组(n=58)对照组(n=58)t 值P 值8.89±0.82 7.11±1.12 7.018 0.000 9.18±0.45 7.96±0.71 6.052 0.000 8.78±0.51 7.51±0.85 5.574 0.000 8.71±0.29 7.24±0.64 5.953 0.000 8.55±0.51 7.16±0.76 5.614 0.000

3 讨论

手足外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外科疾病,患者手部常出现皮肤损伤、骨质外露等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创面愈合,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7]。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伤质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具有高效、封闭、全方位的有毒,能够清除患者创面的液化组织及渗出液,可促使肉芽组织均匀整齐生长,不需每日换药,能够减轻患者的痛苦[8,9]。

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显示少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综合护理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保证正常的皮肤表面及创面组织水分透出,可有效恢复神经末梢,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10,11]。表2 中,实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患侧两指捏力、患侧手握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提示,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综合护理能够促使患者早日进行康复锻炼,改善患者的患侧手功能[12-14]。表3 中,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各维度评分及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在手足外科疾病治疗的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15]。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联合综合护理可有效减轻手足外科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患者的患侧手功能,促进患者病情快速康复,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住院费用,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猜你喜欢

患侧负压外科
骨外科知多少
更 正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早早孕负压吸引人工流产术的临床探讨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乳腺癌术后患者患侧上肢置入PICC导管的临床应用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