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背景下高职院校经贸类专业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构建

2021-05-06李琼

消费导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权重教学质量主体

李琼

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

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化发展的基本前提,是高职院校树立正确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的集中体现,是衡量高职院校工作重心定位的主要指标,是深化教育改革一个重要突破口。因而,在我国现有的发展条件下,对高职教育质量评价如何做到公平、科学、合理的评价,特别是采用计算机技术和校园网络技术对教师教学情况进行评价,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论文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财贸经济学院为研究对象,并在实践中不断进行项目研究成果的检验,以期望通过研究能够初步构建科学合理的适用于经贸类专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能够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准确全面的评价,该评价体系在使用中也能够及时、准确分析相关数据,以此来引导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经贸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现状

在当今时代,通过各种信息化手段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是一个必然趋势,同时教学质量的评价又涉及到方方面面,又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主体价值观影响下,主体属性、角色认知、评价目标以及评价的客体如何去确定。如何科学合理制定出对应的原则,“搜集相关数据、合理分析数据、科学利用数据”,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一)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信息化程度不全面

我们学校评价体系是学生评教、同行评价、督导巡查评价、教研室主任评价、四维一体评价体系,这个教学质量评价更多的是侧重于课堂上的教学相关环节的评价,评价缺乏对学生素养和能动性、创造性以及能力技能等方面考核。学生的在课程中学习方法与态度没有得到体现,该体系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没有涵盖教学全部环节,评价最终结果反映只是教师在课堂上是否达成教学目标,以及教师教学水平如何。而且一般评价反馈的信息都是正向反馈多,负面相对很少,仅仅只是通过教研室主任口头传达,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后续跟踪处理,而且对于优秀的教师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措施,大家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大多数教师都比较反感同行或者领导来听课,制约了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有效运行。

(二)评价指标有重叠,各指标之间权重分配有问题、有些指标无量化

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不同的主体评价指标有重叠,例如同行评价与教研室评价,相似度太高,密切程度过高。还有些指标是平均分配权重,这样忽视了指标原本的差异性,教师拿到评教结果,会感到无所适从,无法从结果中得出自己在教学上的薄弱点,这样教师就会很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针对性改进教学。还有一些学生评价指标,主观性较强,是对学生学习结果评判感性认知,很难量化相应数据,评价指标缺乏科学合理数据和材料支持。尤其是有些教师要求严格、课程本身有难度、学生成绩不好、学生就很难给出客观、公正评价。而且学校都是在学期末才给出评教结果,教师无法根据评价结果针对性对课堂教学进行改进,导致“以评初教”成了空想。还有一些课程利用了情景教学、翻转课堂、行为导向、理实一体教学方式,却没有相对应的评价指标,也不能体现出高职经贸类课程特点,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现有的评价体系存在一定的片面性、评价主体不完善、评价指标缺乏层次、实施过程难量化、结果难以有效利用、脱离我们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初衷。针对以上存在种种问题,我们要有针对性进行改进。通过构建适合本学院的教学体系,分析相关数据、更科学设置相关指标,更合理分配各部分权重。做到不重复、避免个人主观因素导致不公正现象,这才是我们追求的。

二、经贸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们设计评价体系最终目的是让评价结果更加公正、公平、客观,让被评价者更容易接受,促进被评价者发展,提升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进行行政监督。

(一)多角度、多层次、多元主体开放评价体系

经贸类教学内容强调职业性、开放性、实践性特点,我们在对教学质量评价上应该体现出相应特点,比如在评价主体上将督导、教研室主任、同行三级听课制度与学生评教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引入自我评价。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改变各自为战的现状,其次引入了自我评价,教师作为教学主体,可以对自身教学过程进行分析,对于复杂、模糊的问题就相对容易建立简单、实用、灵活多准则决策方法。匹兹堡大学教授萨蒂曾提出了一种AHP层次分析法,将与决策有关元素分解成目标、准则、方案等。这种方法很适合构建我们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师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通过数据来构建这个体系。本文将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式、数据分析结果、评价反馈五个部分来构建教学评价体系。见图1:

图1 经贸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评价指标需定量和定性、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要科学合理

构建经贸类教学评价指标,首先能够反映理论教学效果与实践教学质量,要提供必要依据,指标之间不是简单堆积,要考虑数据之间的内在联系,公正客观的评价教学质量。所以设计的评估指标必须规范化、定量分析相应指标,同时有些客观因素,例如教师人设、个人魅力等无法量化指标要采用定性分析法,将二者结合来进行评价,同时在搜集数据时要注意数据来源多元化,按照数据产生主体生成相关数据来搜集,做到科学合理,有可操作性。例如:课堂讨论记录、视频会议记录、教学视频、学生图书馆打卡记录等、这里面有文字信息也有图片、视频信息。我们在搜集时,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便于获取”,要运用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并对数据的集中程度、离散程度信息进行研究、发现内在规律与存在问题。例如在评价教学目标时,我们可以按照以下图2设置指标来进行评判。

图2 评价教学目标

(三)一级评价指标及评价主体权重分配

在本项目研究周期内为了保证评价结果完整与准确性,我们将数据采集时间分成学期初、学期中、学期末三个阶段进行。针对五个评价主体分别设置了不同权重。见表1。

表1 五个评价主体权重

在这五个评价主体中,学生是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评价主体,理所应当权重最高,占到40%,同时在采集学生数据中,需要做数据清洗工作,去掉到课率低的学生,将有恶意评价数据去掉。取平均分时候要去掉5%最高分和5%最低分,其他评价主体只计算算数平均分,这样权重设置体现了以效果为导向评价标准。

同时针对教师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实施环节、教学管理、教学成果权重系数确定,我们采用了专家调查法(也成为德尔菲法),首先选定若干专家,确定调研的方法,及相应指标和问题,征得专家的意见之后,从目标层开始,进行及比较,取得数据进行整理、归纳、统计,再匿名反馈给各专家,再次征求意见,再集中,再反馈,直至得到趋于一致的意见,从而得出每一个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具体见表2。

表2 一级指标权重分配

三、结语

笔者基于评价主体、评价指标、评价方式、数据采集分析以及评价反馈这五部分来构建经贸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这五部分是密不可分,非常复杂的动态过程。这其中也有涉及到学校的软硬件的因素,也跟环境有关系。在这过程中,既涉及到定性与定量分析,也涉及到理论联系实践,我们在今后教学中要让学生参与到我们评价指标体系建设中来,引导和启发学生使用信息化手段获取素材、知识。同时教师也要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利用多种信息化技术与手段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素养,早日建立科学、有效、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为教学管理提供可靠依据,为提升教学质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权重教学质量主体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权重常思“浮名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基于公约式权重的截短线性分组码盲识别方法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