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中国”视野下政策性农业保险现代化研究*
2021-05-06陈苗徐婷环占萌黄凌
陈苗,徐婷环,占萌,黄凌
(福州外语外贸学院,福建 福州 350202)
1 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
我国农业保险一直在沿着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策略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模式为:通过保险公司以市场化的经营模式补贴农民因不可抗力而导致种植业和养殖业遭受的经济损失。如图1所显示,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2010年至2019年赔款给付和保费缴交都呈现递增的态势,这为农业经营与生产伫立起越来越坚强的防护盾。
图1 2010—2019年农业保险经营状况(亿元)
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正式于2004年起开始实施。为了促进农业保险的发展,我国在2006年推动保监会降低对保险公司的管费收费标准以缓解保险公司的资金紧张,促进保险公司的发展。到了2007年,中央财政为了鼓励农民自愿投保,发布了农业保险的补贴政策,进一步减少农民投保的压力。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在2012年发布了《农业保险条例》,规范了农业保险活动,提升了农民在农业生产中抵抗风险的能力。2015年,中央政府开创了农险发展新模式——“保险+期货”,将保险公司的经营风险与期货市场捆绑,促进了农产品保值。2017年,中央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保险发展,开展特色农业保险,鼓励地方政府及保险公司多途径筹集资金用于支持农产品价格指数试点,从而建立起农业保险的收入制度。到了2019年,以加快农业保险的高质量发展为目的,财政部、农业农村部、银保监和林草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快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尽管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政策不断完善,但从图1可以看出农业保险的保费收入上升速度较为缓慢,说明我国的农业保险的发展空间还很大。
2 “数字中国”发展战略的提出及其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强调“中国将大力实施网络强国战略、国家大数据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这标志着“数字中国”成为未来数十年中国信息化发展的目标。“数字中国”包括了“宽带中国”、大数据、“互联网+”、数字乡村等,在“数字中国”和乡村振兴发展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数字经济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紧密相连。
在手机不离身的时代,网民大规模增加,7.72亿的网民中高达7.20亿的即时通讯用户,人均上网时间也达到每周27 h的高峰,这表明“数字化”已不再是一个虚拟的概念。有关数据显示,以智能化、高端化、高科技化为代表的新动能对中国经济增长贡献超过三分之一、对城镇化就业贡献率超过三分之二。《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就业白皮书(2019)》显示,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去年达到了31.3万亿元,占GDP比重为34.8%,正在实现跨界融合和全面创新,数字化转型日益成为全球企业发展主旋律。
3 农业保险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早在十九世纪的美国就出现私人保险公司开发农业保险和农业保险产品的现象,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很多学者对农业保险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如Just(1999)、O’Donoghue (2014)都研究了农业保险保费补贴与农业保险的相关性,指出政策性补贴能明显提升农民的购买欲,但在保费相对较少甚至没有的情况下,只有少数生产高风险农产品的农民愿意购买农业保险。同时,O’Donoghue(2009)等人在进行农业增产增收方面研究发现农业补贴包括农业保险的政策性补贴能增强农业生产专业化,提高生产效率。Yamauchi(1986)通过研究日本的强制性农业保险政策得出,农业保险有平滑收入的作用。该政策的实施能使大部分农户享受农业保险,能使农户在灾害严重的年份提高收入的稳定性。
直到20世纪末(1982年)中国才开始出现一些由保险公司和民政农业部门主导开办的农业保险业务。此后,由于我国农业保险发展起点低、速度缓慢,保险一直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到2013年,农业保险渐入人心,试点范围也不断扩大,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才正式形成。但国内将政策性农业保险与“数字中国”相结合的相关研究并不多,通过知网进行检索,输入“互联网+农业保险”,按主题搜寻,与“互联网+政策性农业保险”相关的学术文献仅14篇,输入“智慧农业保险”,按主题检索,相关学术文献仅5篇。而“单纯依靠政府补贴”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矛盾,难以支撑农业保险的有效开展。
更好地为国家的农业产业提供可靠的保障性服务,改善农民预期产业收入,走向双赢才是农业保险发展的方向,所以必须正视如今我国农业保险发展存在的一些问题——保险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制度发展滞后、农业保险行业缺乏专业性人员、农民投保意识不高、我国农业保险的再保险机制和再保险市场尚不完善。
农业保险亟需创新。农业保险产品应该满足农民的不同需求,因此,需要在现有农业保险产品基础上创新和丰富农业险种,针对不同的农业产品因地制宜地推出带有特色的农业保险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创新也是必不可少的,类似于淘宝店的网络销售是一种良好的发展态势,供应要跟得上需求才能更好地拓宽市场。基于购买农业保险的大多都是农户,应将农业保险条款设置得更通俗易懂,满足此消费群体的文化水平,利于消费者了解农业保险产品,防止部分农户面对冗长的保险条款产生误解或增大不信任度。
农业保险市场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也严重影响农业保险的发展,有些文化水平高的农户充分利用大数据掌握大量的保险信息,钻合作条款的空子通过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来谋取农业保险收益,导致保险公司经营的持续亏损而退出农险市场,造成农业保险市场的萎缩。
4 政策性农业保险缺乏“数字化”
4.1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
农业保险“数字化”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保险形式,因此政策性农业保险要更快更好地推行到农村地区,网络通信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关键因素,也是一直制约着农业保险“数字化”的首要障碍。在互联网时代,没有网络支持,农业保险就难以顺畅地实现获取市场信息、保费保额测算和勘测定损等功能。
我国的网络基础建设还有待加强。虽然我国农村在2016年互联网宽带业务的覆盖率已经达到了96.7%,但直到2018年,全国的网络普及率才达到59.5%,而农村网络普及率只会更低,这对“数字化”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巨大障碍。
4.2 农民投保的消极性制约了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推广
农民参保的意愿不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
一是与我国的地形和地势有关。我国地形复杂,多山地、丘陵分布,其中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基于此,中国大部分地区无法做到土地集中管理,导致许多农民人均耕地不足,收入水平无法提高,故不愿意花费金钱进行投保。
二是与农民心理活动有关。他们中的许多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只要自己多花心思和精力在农作物的种植上,就能避免遭受损失。并且不少农民认为天灾人祸发生的是小概率事件,没必要为其花费一笔费用。
作为保障炼化企业设备长周期运行的重要手段,专业化、工厂化检维修近年来越发被用户认可。但由于用户自有的检维修队伍或是对烟气轮机产品不熟悉,或是维修水平亟待提高,导致遇到棘手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
三是与经济水平和生活压力有关。虽然国家实施了许多农业补贴政策,但是只靠农业收入,大部分农民在支付日常开销、看病吃药、子女升学和赡养老人等费用后并不充裕,因此他们常常抱着能省则省的思想,不愿意支付农业保险。
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市场运营需要数字化运营管理平台,打造一款这样的系统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技术和资金的投入,而农民的积极性不高又会制约着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发展。
4.3 农业数据获取难制约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正在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但是“互联网+农业”模式在农村推进进度缓慢,这也间接导致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难于推进,这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一是在农村无法做到信息实时、实地共享。目前,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和第五代通信技术发展迅猛,但是现在还无法做到彻底融合,这导致与它们相关的设备可操作性并不强且价格高。
二是农村人口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义务教育普及范围不断拓展使农村人口平均文化水平也大幅提高,但是老一辈农民的文化水平仍然偏低,而年轻人又不愿意从事农业生产活动,制约了现代数字技术的推广,不利于农业数据的收集。
三是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的研发离不开科学数据共享。“数字化”要实现事前预警、事中监控、事后自动理赔,而当前,气候数据不够精密、监测站数量也不够,无法满足政策性农业保险的“数字化”发展。
5 “数字中国”战略背景下政策性农业保险发展的对策
5.1 加强农村本土化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第五代移动通讯(5G)也正在慢慢走进人们的视野,多个5G领域开始发力,充分展现出它应用价值。而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的发展更不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基于现在国家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提高农村基础网络建设的覆盖面与稳定性,从而实现万物物联。在5G时代,网络连接能力足以满足当下农村多种多样的网络通信应用需要,这有利于促进当下智慧农业的发展,实现政策性农业保险“数字化”。
二是加大与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力度,保证农村信息通讯顺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策性农业保险在发展中应多和当地的电信运营商合作,在网络架设的阶段中为“农业保险”留出一条专属通道。
5.2 加大农业保险的宣传力度,打开农业保险市场
农民参保率低,多源自于对农业保险的不信任。要打开农业保险市场,第一应该加大政策性农业保险信息公开力度,承办农业保险机构应该以村为机构,把农民投保的情况、享受的理赔政策、如何报灾和信访监督的方式公开;第二要加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宣传,可将近几年农业保险赔付的具体案例做成视频等材料,选择农民认可的平台进行播放宣传,增加信任度,感受到农险的惠民性。第三要正确引导农民的价值观,近几年,各个领域都掀起一股网红文化,在农业领域也诞生了许多的网红主播,可以与其加强合作,借助他们向农民宣传政策性农业保险。
5.3 促进农业科技水平提高,实现农业数据的互联互通
遥感、物联网与大数据应用的发展带动了传统农业农村数字化转型,农村农业数据集中化、农业设备智能化和农业管理技术精准化加快了农村农业数字化改造。
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以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为代表,为当下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发展提供强硬的技术支持。基于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云计算等空间技术,以及农业灾害风险的识别和农业评估与监测技术体系,将实现对受灾地区的动态监测与预警,加强对受灾地区的快速识别和受灾面积和情况的快速统计,促进各地区的数据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