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提取液浸提金线莲叶片叶绿素效果研究
2021-05-06甘勇辉连建技
甘勇辉 连建技
(1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工程学院 福建漳州363000;2 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福建南靖 363600)
植物叶绿素含量与植物光合作用、营养吸收状况等密切相关,是植物生长期间对环境条件反应敏感的生理指标之一,被广泛作为栽培植物生长的常测指标项目。适时对植物叶绿素含量进行跟踪监测,能及时掌握植物生长状况,尤其是林下或大棚种植的阴生植物[1-2]。叶绿素a、叶绿素b在单色光区(红光区)具有不同吸收反应最敏感波长(峰)。根据朗伯-比尔定律,最大吸收光谱峰不同的两个组分的混合液,其各组分浓度与吸光度值之间可建立联立方程,通过测定混合液在相应波长的吸光度值,即可求得提取液中叶绿素a、b 含量,进而计算出单位叶片(嫩技段等)含叶绿素的量。分光光度计测定是目前叶绿素测定最常用方法[3-4]。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为兰科开唇兰属,是名贵的中药材,因富含多糖、黄酮、生物碱等成分而广受消费者喜爱[5-6]。目前野生金线莲资源日益枯竭,现以人工大棚及林下仿野生栽培为主要种植生产方式。金线莲是阴生草本植物,因种植环境条件尤其是光照差异叶色变化辐度大,叶绿素含量变化测定是监测其生长状况的指标之一。叶绿素提取液制备传统方法是研磨法,此法存在叶绿素易见光分解、操作繁琐、洗涤容器易造成误差等不足,已有不少研究者采用浸提法,取得了较好效果,但已有报道均以阳生植物叶片为研究材料[2,7-12]。本研究同时采用5种叶绿素浸提剂,并对阴生植物金线莲叶片叶绿素进行浸提测定,比较分析其浸提效果,以筛选适宜的叶绿素浸提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材
供试品种为金线莲红霞,2019 年10 月以组培苗移栽于儒兰(福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靖云水瑶洋顶岽林下种植基地,于2020 年5 月16 日采样测定。
1.1.2 仪器及试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1800,PC 型,上海翱艺仪器有限公司);甲醇、95%乙醇、80%丙酮、丙酮-乙醇混合液(按体积比1∶1 混合)、二甲基亚砜。上述药品除95%乙醇(上海国药)外均为分析纯或由分析纯药品与纯净水按体积比配制。
1.2 方法
1.2.1 提取液制备
选取生长一致的林下种植金线莲植株,剪取倒数第2 叶,擦净叶片。选取90 片叶随机分成3份,编号Ⅰ、Ⅱ、Ⅲ,每份30 片。取第Ⅰ份30 片叶以打孔器(直经12 mm)在每张叶片主脉两侧对应部位各取2个圆片并分开放至两个烧杯中,依次打取完30 个叶片,则共得2 小份,每小份30 个叶圆片。取其中1小份按圆片材料的多少由高到低分组为10、8、6、4、2 个圆片,分别作为1、2、3、4、5 五个处理,并把圆片剪成2 mm 细丝无损放入标记好的5 个具塞刻度试管中,5 个试管分别加入甲醇提取液至20 mL;取剩下的另1小份同样按10、8、6、4、2 个圆片分成1、2、3、4、5 五个处理,并把圆片剪成2 mm细丝无损放入标记好的5个具塞刻度试管中,5 个试管分别加入95%乙醇至20mL。取第Ⅱ份30 片叶片以上述同样方法取叶圆片并分做2 小份,每份分成5 个处理,同样地分别加入80%丙酮、丙酮-乙醇混合液(1∶1)至20 mL;再以第Ⅲ份30 片叶片以相同方法取2 小份,取其中的1 小份分成5 个处理,同样5 个试管分别加入二甲基亚砜至20 mL。把刻度试管封口后置室温暗处浸泡提取,待材料变白后吸取清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比色测定吸光度值。分别以各对应提取液为空白调零。
1.2.2 指标测定
甲醇提取液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在665、650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95%乙醇提取液在665、649 nm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依据文献[13]中的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80%丙酮、丙酮-乙醇提取液在663、645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依据文献[13][14]中的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二甲基亚砜提取液在665、649 nm 波长下测定吸光度,并依据文献[14][15]中的公式计算叶绿素含量。
1.2.3 数据处理
采用成对法t测验进行显著性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叶绿素a浸提含量差异
由表1 可知,5 种提取液提取的金线莲叶绿素a含量:80%丙酮>二甲基亚砜>丙酮-乙醇>甲醇>95%乙醇。5 种浸提液中80%丙酮、二甲基亚砜两者的叶绿素a 含量都极显著高于甲醇和95%乙醇;丙酮-乙醇的叶绿素a 含量也显著高于甲醇和95%乙醇(表2、图1)。表明80%丙酮、二甲基亚砜、丙酮-乙醇等浸提金线莲的叶绿素a 的效果优于醇类。
2.2 叶绿素b浸提含量差异
由表1 可知,5 种提取液提取的金线莲叶绿素b 含量:80%丙酮>丙酮-乙醇>95%乙醇>甲醇>二甲基亚砜。80%丙酮、丙酮-乙醇和95%乙醇的叶绿素b含量极显著高于二甲基亚砜,甲醇的叶绿素b 含量显著高于二甲基亚砜(表2、图2)。在叶绿素a、b提取效果上,80%丙酮都有最好的表现,而二甲基亚砜则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叶绿素b的提取不完全。
表1 五种提取液提取测定金线莲叶绿素含量
表2 金线莲叶绿素含量测定结果分析
图1 五种浸提液浸提叶绿素a含量
图2 五种浸提液浸提叶绿素b含量
2.3 叶绿素a+b浸提含量差异
由表1 可知,5 种提取液浸提测定的叶绿素a+b 含量:80%丙酮>丙酮-乙醇>二甲基亚砜>95%乙醇>甲醇。80%丙酮的叶绿素a+b 含量显著高于二甲基亚砜、极显著高于95%乙醇及甲醇,丙酮-乙醇的叶绿素a+b 含量显著高于95%乙醇、极显著高于甲醇(表2、图3)。结果表明:80%丙酮、丙酮-乙醇浸提测定叶绿素a+b 的效果好于二甲基亚砜、95%乙醇和甲醇。
图3 五种浸提液浸提叶绿素a+b含量
2.4 叶绿素a/b值差异
由表1 可知5 种提取液浸提测定的叶绿素a/b值:二甲基亚砜>甲醇>丙酮>丙酮-乙醇>95%乙醇。二甲基亚砜浸提测定的a/b值极显著高于甲醇、丙酮、丙酮-乙醇和95%乙醇(表2、图4)。二甲基亚砜(DMSO)浸提测定的叶绿素a/b值极显著偏高应与其提取叶绿素b效果差有关。
图4 五种浸提液浸提叶绿素a/b值
3 讨论
根据比尔定律,用于比色测定的溶液浓度不宜太高,否则会影响透光率,导致吸光度读数不准确,进而影响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准确性[8,16]。本研究以5 种提取剂并采用5 个浸提浓度浸提测定金线莲叶片叶绿素含量值,结果显示由各处理浓度的吸光度读数计算的测定值匀较为稳定,说明在本试验叶绿素浓度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的测定浓度要求。5 种提取剂浸提测定结果表现为80%丙酮、丙酮-乙醇混合液(1∶1)浸提测定的叶绿素a+b 值在5 种浸提液中居第一和第二位,且两种提取液浸提测定的叶绿素a+b、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 值等差异均不显著。说明丙酮或丙酮-醇混合液是浸提测定金线莲叶绿素的比较好的浸提液,浸提效果优于醇和DMSO。醇类浸提测定的金线莲叶绿素a+b值显著偏低,可能是醇类对叶部细胞浸透性较差,对相关色素萃取溶解不完全导致。
在本研究的5种提取液中,DMSO浸提测定的叶绿素a/b 值极显著偏高,这应该与叶绿素b 的分子结构特点有密切关系。叶绿a 与叶绿素b 结构上的差异在于第Ⅱ吡咯环上由一个甲基(-CH3)取代成一个羰基(-CHO),因此叶绿素b的极性增强了,而5 种浸提液中只有DMSO 是非极性溶剂,浸提叶绿素b的作用受到影响,浸提效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酮、酮-醇、醇提取液,进而影响了叶绿素a+b测定值(显著低于80%丙酮浸提测定值)及叶绿素a/b 值,此结果也可能与叶绿素b 在非极性溶剂DMSO 浸提液中稳定性较差、易分解有关,另外DMSO 也有一定的毒性。上述因素说明在选用DMSO作为叶绿素浸提剂时应慎重。
在本试验5种提取液浸提测定金线莲叶绿素含量中,叶绿素a+b 值最高为80%丙酮浸提,表明金线莲叶部具有较高的叶绿素a+b值和较低的叶绿素a/b 值(<3.0),与阴生植物生长于遮阴环境下,要依赖较高密度的聚光色素以捕获更多的光能、完成必要的光合作用,以完成其生长周期的现象基本一致[17]。而金线莲组培种苗在移栽后对光照适应能力有所增强,且在较强光照条件下种植的金线莲植株木质化程度高,多糖含量相应提高,致于能承受多强的光照强度、叶绿素含量会呈现怎样的相应变化及其与生物量关系等,则有待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