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带教中的应用

2021-05-06叶飘飘郑若宜颜笑健

妇产与遗传(电子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考核成绩妇产科研究组

叶飘飘 郑若宜 颜笑健

妇产科是临床医学类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然而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发现,在以教师为主的输入式课堂中,学生很难迅速地将课堂知识内化,也因为课堂时间的限制,师生之间的交流相对较少,很难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纲要,学生的学习状态较为被动。由于妇产科学的学科特殊性,临床带教常常遇到难以避免的“拒绝”,难以将知识于临床中体现,让学生真正实践。如何不断深化教学模式改革,提高实际教学质量,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认真对待的问题。因此,笔者们希望充分开发学生课余时间,实时跟踪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延伸课堂内容,摸索出一种高效妇产科学的带教模式。

翻转课堂又称为“颠倒课堂”,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高校课程中[1],是指将课堂内外的时间进行调整,将课堂内的学习空间转移到私人学习空间,学生在课前通过查找相关文献、观看视频等方式完成自主学习;在课堂上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并解决疑难问题;课后积极地把课堂所学内容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在实践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投入新一轮自主学习中;教师需要采用讲授法、引导法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2]。翻转课堂不但强调知识的传授,而且注重对知识的内化。本研究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妇产科见习带教中,探讨在妇产科见习教学过程中该模式的应用与意义。

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选取温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2014级到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妇产科见习的大学四年级学生60名作为研究对象。按该批学生入学分班计划为基准,1 个班级为30 名学生,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入组学生的性别、年龄及上一学期期末排名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内容

1.教学方法

(1)教师及教材的准备:课前需联系班委,组建含全班同学的微信群。结合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并把需要学习的内容如课前导向、教学大纲等整理成网络视频资源,上传到相应的微信群中。学生根据自身情况,有计划的安排相关自主学习活动,事先对相关课程进行预习和掌握。通过自主学习课前网络视频资源,加上在课前指导中提出的某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难易度进行初步评价,并找到自己在学习上存在的问题,进而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侧重地学习、寻求教师答疑,减少教师临床上的带教阻力。教学流程如图1。

图1 基于翻转课堂的妇产科见习带教模式

(2)教学实施过程:根据具体知识点的教学目标,教师结合课堂教学经验,发布课程相关信息(包括教学大纲、建设规划、教学安排等),制作供学生自主学习的各类教程材料和课前练习并储存在“教师资源库”(包括PPT、文档、临床手术视频、知识讲解视音频、测试题等,推荐专业内容的相关公共号、文章等),并根据课程进度推送至微信群供学生自主学习,并下达任务,让学生思考教师发布的问题,完成相应测试题目,并将所学内容做成成果汇报,在课堂担任“小老师”角色,以不同方式将自己所归纳的学习收获分享给其他同学。授课内容包括:女性生殖系统解剖、产科门诊产前检查、产前保健、分娩机转产科病史、观察产程看接生、正常产褥、胎窘新生儿窒息抢救、产科查房(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妇科病史与妇科检查、妇科门诊、妇科查房(异位妊娠)、妇科查房(肿瘤)。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可通过微信咨询教师或者需求同伴帮助。在整个知识传递过程中,学生自主选择学习资源、自主设定学习步调、自主制定学习计划来完成相关知识的课前学习,某种意义上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则承担起了引导、监督、指导的作用。 课题以“将理论化为实践”为目标,让学生以口头汇报、PPT 展示、医患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巩固课前掌握的理论知识,再通过教师的精讲和纠正,更正错误认知,弥补课前对理论掌握的不足。再进一步通过临床模拟、游戏、病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如学习“异位妊娠”过程中,学生可进行角色扮演,通过询问病史、讲解病情及如何诊疗的模拟情景让学生深入其中,便可掌握疾病的病因、类型、治疗方式等知识点。在课堂上,教师将针对学生课前的学习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讲解相关知识点,并结合教学目标与课程知识体系,提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或设计一些富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而学生则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解决问题-成果展现-互评互学”过程中逐步完成认知结构的重新建构,实现对课前所学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内化,以及对自身能力的演练和提升。

2.考核及评估方法

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发放问卷以了解学生对本班级所采用教学法的评价。两组受试学生填写相同问卷,共有5个项目,选择“是”或“否”进行回答。两组学生均于课程结束后考核,采取同种考核大纲,考核成绩分为理论知识考试成绩(总分50 分)和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总分50 分)两部分,其中综合能力考核分为病例分析思维能力(总分20 分)、临床技能操作(总分20 分)和病例汇报能力(总分10分)。

三、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均数±标准差(x±s)描述考核成绩。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两组问卷调查结果。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考核成绩。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一、两组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

研究组中有83%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增加,90%的学生认为自觉学习能力提高,76%学生认为师生沟通有改善,80%的学生认为可锻炼知识运用能力,90%的学生希望本班教学法继续。对照组中有57%的学生认为学习兴趣增加,60%的学生认为自觉学习能力提高,50%学生认为能改善师生沟通,50%的学生认为可锻炼知识运用能力,47%的学生希望本班教学法继续。以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问卷调查结果比较[答“是”人数/百分比]

二、研究组和对照组考核结果比较

研究组学生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分别为39.267 分、39.967 分,对照组学生成绩分别为36.633 分、37.633 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能力考核中,研究组学生理论病例分析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和病例汇报能力平均成绩分别为15.300分、12.867分、7.500分,对照组学生平均成绩分别为13.347分、12.600分、6.233分。研究组病例分析思维能力及病例汇报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核成绩的比较(±s)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核成绩的比较(±s)

理论知识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病例分析思维能力临床技能操作病例汇报能力总分研究组(分)39.267±5.166 39.967±2.977 15.300±2.120 12.867±1.697 7.500±1.225 79.23±6.426对照组(分)36.633±5.822 37.633±3.146 13.467±1.889 12.600±1.831 6.233±1.278 74.27±6.475 P值0.069 0.005 0.001 0.561 0.000 0.004

讨 论

妇产科学涉及女性生殖系统及妊娠相关的生理和病理疾病的描述及诊疗相关知识,其内容抽象、涉及面广、实践性强,加之学科的特殊性,导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往往差强人意[3]。尽管现在大学普遍实施“多媒体集中授课与网络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但现行教学模式亦存在缺点:(1)教师基于多媒体的授课具有瞬时性,很多基础较差的学生可能错过课堂关键内容,并且没有办法回顾;(2)因课堂面授仍以教师传授知识点为主线,师生互动因受时间限制往往难以深入,学生也由于课堂时间短、交流互动少而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更难以做到对当堂所学知识的内化;(3)课外网络自主学习则由于缺乏与教师面授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活动的系统性衔接融合,缺乏教师及时监管、指导和点拨,缺乏对“自主学习所学知识”内化为目的的教学环节而收效甚微。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则解决了传统教学因为课堂时间的局限而不能使教学内容深入的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4]。此教学模式拟以学生为主体、能力作为本线、任务作主线、网络为社交平台组织教学,培养学生的核心能力如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表达和创新能力等,从而提高学生基本素质和能力。提升学习的质量,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健全的师生交流平台,也鼓励学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通过社交平台,教师随时关注学生课堂前后存在的问题,及时解答学生产生的各种疑问,引导学生有计划有层次地对知识点进行深入剖析。设置学生自主学习成果检验,以题目自检的方式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程度,并以成果汇报小组展示等方式评估学生知识应用和表达的能力,以问卷调查等方式不断了解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作出适当调整。最终形成易于实施且能让学生最大程度受益的妇产科学教学模式。

既往有文献报道[5],将微课结合翻转课堂在妇产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临床思维能力,在临床见习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另有学者[6]研究“翻转课堂”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妇产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19名学生作为研究组,结果显示研究组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优于对照组,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故本研究针对妇产科学见习的60名临床专业医学生进行分组带教,其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学生普遍认为学习兴趣增加,自觉学习能力提高,师生沟通有改善,可锻炼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希望本班教学法继续,比例均高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班级。通过期末统一考核,结果提示研究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论知识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理论综合考核成绩总分、病例分析思维能力及病例汇报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技能操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翻转课堂是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模式,本研究将其应用于妇产科带教模式的改革中,发现其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包括病理分析思维能力、临床操作及病理汇报能力上具有显著的成效。翻转课堂与大学妇产科教学整合的经验,也可延伸到其他学科临床教学的应用中,优化教学模式和临床资源,更加有助于学生的成长和培养。

猜你喜欢

考核成绩妇产科研究组
中医情志关怀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
骨科临床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联合情景体验对教学质量、考核成绩、教学满意度的影响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整合教学模式在内分泌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对综合考核成绩的价值
浅谈如何有效避免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存在的风险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护理持续质量改进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协作式见习带教模式在护理本科生中的应用效果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