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2021-05-05张杨

今古文创 2021年8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社区

【摘要】 文化遗产保护与当地社区之间是一种依存关系,两者相互影响,其中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的影响有两个方面,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本文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文化遗产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及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的诸多影响,并试图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文化遗产保护与社区发展双双得到促进,达到双赢的局面,保证社会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文化遗产;保护;社区;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08-0080-02

基金项目:吉林艺术学院校级科研项目《长春市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与利用模式研究》,吉艺研创合字[2018]第069号。

一、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文化遗产保护是基于科学的理论,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学术界历来存在着两个主要的理念,即客体中心主义和文化功能主义。客体中心主义强调的是文化遗产本身的价值,即重在保护。其中判断文化遗产价值的标准并不是固定的:针对文化遗产,有时是以所达到的艺术成就,有时是以文化遗产的规模,有时则是以文化遗产所处的历史时期为衡量标准。也就是说,文化遗产的艺术成就越高,规模越大,所处的历史年代越久远,其保护价值越大。这种理念不主张对文化遗产进行各种开发和利用,以避免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损失了其内在的文化价值,重视的是将其完好无损地保护起来,使其成为博物馆里的文物和展品。

文化功能主义则认为文化遗产存在的价值就是它对社会的功能,因此在对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更加强调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其達到文化交流和教育的作用,为社会发展服务。这种理论试图让文化遗产变得生动起来,拉近与社会生活的距离。由此可以看出,文化功能主义不建议对文化遗产的过度保护使其与社会脱节。

由于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产生影响,因此,综合两种文化遗产保护的理念,折中的方式似乎更符合现代社会人们对文化遗产所采取的态度即有效保护,有限利用。

除了以上两种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之外,目前新兴的遗产保护理念是跨文化保护理念,指的是对文化遗产特别是具有多种文化背景的文化遗产资源进行跨文化保护与管理,例如俄罗斯的圣彼得堡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区内共有一千多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大多数是宏伟壮观的高大建筑、雕塑、街道等构成的完整成片的历史场景,集中体现了不同时期的建筑特色和建筑风格。其文化遗产的文化背景也相当丰富,有俄罗斯本土的建筑师的建筑作品,同时还有来自法国、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筑师的优秀作品,他们大都是在当时皇室的授意下,有充足的资金和上等的建材,充分展现了他们的智慧和技艺。保护区的建筑群以古典主义风格和巴洛克风格为主,代表了那一历史时期最高的艺术成就,同时也是一种跨文化的艺术成就的集中体现和展示。因此对圣彼得堡文化遗产的保护就不仅仅是依靠俄罗斯的文化传统、文化背景和文化标准,还要更多地考虑意大利、法国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背景,这样做实际上增加了保护和研究的难度,但是也赋予了文化遗产更多的文化符号和文化意义,使其历史文化感更厚重,为接下来的文化遗产资源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更多样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文化遗产获得一种跨文化的认同。

二、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的影响

在文化功能主义和跨文化保护理念的指导下,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日渐规范有效,对社区发展的影响也日渐显著。

(一)带动社区的经济发展

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势必会带动经济的发展,引起社会各方分关注,为当地的居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提高生活质量。其中首先受益的是文旅产业,随着各类配套设施如交通、住宿、观光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设计、宣传、销售等手段和渠道的完善,将极大地带动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对提升整个社区价值具有重要作用。

(二)产生更多协作关系

文化遗产保护的实施将产生更多的协作关系。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在当地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为紧密,协作生产共同创造更多价值、利益;同时各类商业企业的进入也将与当地协作,共同开发旅游资源;社区与政府之间的联系也将越来越多,主要是接受政府的调研和考察,向政府提供相应的信息,执行政府为保护和开发而制定的各种政策措施;同时为了宣传文化遗产,社区与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将会进一步加强;为了更好地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社区还会与遗产保护专家和学者之间建立协作关系。除此之外,人与人之间、组织机构之间等还会产生相应的协作关系,广泛的关系网的建立为社区的发展提供更多的选择,也为文化遗产保护提供更多思路。

(三)提高了社区居民自豪感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不仅仅是对文化遗产和传统的保护,同时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自豪感。文化遗产中蕴含着古代先人的智慧与成就,这些内容是与当地的生活环境、历史背景分不开的,已经深深地铭刻进当地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传统,在当地世代生活的人们或多或少能够找到与文化遗产相互依存的痕迹。这种联系使得当地居民油然产生一种自豪感和文化自信,这份自豪感甚至会成为一种鞭策,自觉地将文化遗产保护视作是自身的责任和使命,继续传承下去。

(四)影响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开发给社区带来了很多关注,提高了当地的知名度,旅游产业持续发展,游客数量逐渐增多。尤其是最初,游客数量的增加会对旅游设施和接待服务质量提出进一步的要求,给当地带来巨大的压力。随之产生的问题是旅游设施的盲目扩建,商业企业的进入,当地居民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而强行改变日常生活状态等,例如将传统的文化娱乐活动和祭祀活动作为旅游项目,而不再是遵循固定的时间和规则。当地居民的日常作息受到严重影响,旅游旺季和淡季的划分日渐清晰。这些改变极大地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日常生活,使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变了味道。

(五)可能导致其他景观发生改变

近年来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随之被保护的还包括当地传统的生活方式。由于文化遗产所处的地区一般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当地的生活状态比较保守,但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同时,还存在对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这就可能导致当地的一部分传统景观发生改变,特别是农业。当地人们放弃了繁重原始的农业耕种,更多地从事较为轻松的文化、商业和旅游业等第三产业。越来越少的人放弃从事传统的手工业,变得越来越功利。当然,从经济收益角度来看,这种转变意味着当地经济的成功转型;但是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看,这种转变则意味着农业的荒芜和废弃,进而改变现存的农业景观或者传统的生活方式。而这些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在未来的发展可能存在一定的障碍。

三、解决对策

(一)广泛吸引社会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

由于一些条件限制,当地居民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有待进一步提高认识,在政策执行和具体实施过程中,也有许多做得不到位的地方。这就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出谋划策。文化遗产保护是全社会的事,一旦决策不当,将造成文化遗产的破坏损失。所以应广泛征集各方建议,并在此过程中,增强人们的保护意识与责任感。资金的投入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将资金用对地方,真正起到作用,这有赖于社会上的研究机构、学术组织与当地共同合作,找出行之有效的保护和利用的办法。

(二)促进社区建设

文化遗产保护需要良好的环境和进行开发利用的条件,虽然在保护过程中,已经吸引了部分投资进行规划设计,但主要是围绕文化遗产而做的。作为文化遗产重要的生存土壤,社区更加需要整体规划设计。使其与文化遗产相得益彰的同时具有现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各项功能,这正是目前很多文化遗产地欠缺的地方,没有在规划设计之前进行全方位的论证,导致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与社区建设各自为政。这对于社区和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来说都是不利的。在促进社区的建设过程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当地居民树立正确的保护意识,通过政策的引导,给予传统手工业和农业以必要的扶持,使传统的景观和生活状态得以保留下来。这些是文化遗产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生存的土壤,也是当地可持续发展的资本。

(三)鼓励产业发展

文化遗产保护对社区发展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如果能抓住机遇充分发展旅游产业,并且以此为契机,鼓励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必定会给整个社区发展带来质的提升。但是鼓励产业发展要有整体规划,以文旅产业为核心,注意产业链条的完整性,避免重复投资,过度开发。

四、结论

文化遗产保护将对社区发展产生诸多影响,其中有积极的影响,也有相对消极的影响。无论怎样,社区的发展都将因此迎来一次转变和提升的机会,前提是发挥积极的影响,尽量避免消极的影响或将消极影响降到最低。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应与社区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在科学的遗产保护理论的引导下,对社区进行整体规划,使其与文化遗产完美融合,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林曦文,潘家坪.遗产经济视野下苏州园林的发展问题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21,(01).

[2]李旭健,李皓,熊玖朋.虚拟现实技术在文化遗产领域的应用[J].科技导报,2020,(11).

[3]蹇莉,杜唐丹.振兴传统节日提升古镇文化魅力的路径探析[J].四川戏剧,2020,(12).

[4]荻野昌弘,王永健.文化政治与世界遗产[J].民族艺术,2020,(12).

[5]王双琳,范熙晅,周嘉珺.浅析乡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以辽宁省明長城为例[J].建筑与文化,2020,(12).

作者简介:

张杨,女,汉族,吉林长春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吉林艺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艺术管理。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保护社区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Tough Nut to Crack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影像社区
2015影像社区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