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扶贫的途径创新
2021-05-04马有林孟为主
马有林 孟为主
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十八洞村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脱贫攻坚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创举,随着脱贫攻坚战的持续深化,村民物质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并没有带动精神生活的同步提高,村民延续产业、巩固提升脱贫成效的内生动力明显不足,这让“扶志”“扶智”显得尤为重要。
一、精神貧困原因分析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作出的庄严承诺。就目前而言,受到传统思想观念和单一固化思维影响,农村扶贫最大的难点不是物质贫困,而是精神贫困。
主观方面精神动力不足。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青海很多村容村貌已经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村民精神面貌没有与之同步,农耕思想依然根深蒂固,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贫困村民受文化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长远发展观念,等、靠、要思想较为突出。以互助县西山乡郑家山村为例,据统计,全村232户854人,其中30岁以上村民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比例高达60%,低于全省平均受教育水平。文化程度不高,受教育水平偏低是全村村民思想观念普遍落后的主要原因,扶智问题成为郑家山所有扶贫问题的根本所在。
客观方面自然条件制约。青海省互助县大板山脉的青石岭自西北向东南贯穿全境,辖区西山乡地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位于互助县西南部,沟壑纵横,坡陡沟深,土壤贫瘠,气候干旱。该乡郑家山村属深山脑林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土地贫瘠,缺乏集中连片耕种条件。受制于区域自然条件和气候影响,主要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产量低,“靠天吃饭”现状尚未能改变,贫困形势依然严峻。
二、精神扶贫的必然性
习近平总书记告诫干部群众,“贫穷并不可怕,怕的是智力不足、头脑空空,怕的是知识匮乏、精神委顿。”脱贫致富根本在于村民自身努力,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参与脱贫攻坚内力,确保扶贫措施精准落地,实现脱贫致富。
(一)扶贫须扶志。治贫先治愚。近年来,全省着力提高贫困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使“增收入”“富口袋”与“强精神”“富脑袋”同步进行。2020年,全省42个县(市、区、行委)全部退出贫困县序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如期实现绝对贫困“清零”目标。当下,提质量、固成果、促发展,特别是引导广大村民脱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志”是贫困人员的脱贫意愿。内生动力不足将直接影响脱贫成效巩固提升,且难以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支撑。过去,村民争当贫困户,当上就不愿摘帽,脱贫志气不坚。做好思想引导、克服惰性行为是激发内生动力的必要前提,让贫困户意识到摆脱贫困的唯一途径就是自身努力,增强脱贫意愿,致富才会成为可能。
(二)扶贫必扶智。摆脱贫困需要知识、技能。近年来,全省先后两批选派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1.49万名,根据困难群众实际需要和客观诉求,点对点帮扶,精准到户,具体到人,切实补齐精准扶贫短板。村子发展、村民致富,离不开基层干部的真抓实干。五年来,全省培养储备村级后备干部2.4万余人,打造了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思想观念陈旧,固守陈规陋习成为脱贫思想障碍。郑家山村大部分村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普遍较低,实施产业和外出务工均存在一定困难。产业发展难以实现科学化、规模化;养殖户依旧是传统模式经营;外出务工只能选择打散工,做苦力,收入较低。现虽引进各种技能培训,相较之前有所转变,但整体提升不高,效果不大,若不从根本上改变思想观念,提高文化素质,必将影响村民脱贫能力,对脱贫产生消极绝望,加深精神贫困,陷入如此恶循环的怪圈。
三、精神扶贫的主要途径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多年来,青海省共青团围绕全省脱贫攻坚大局,整合资源,精准施策,先后选派8名驻村干部开展扶贫工作,推动项目实施,落实扶贫产业项目资金312.12万元。通过努力,省共青团连点帮扶的东山、郑家山两村各项产业项目实施良好,村级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改观,年人均收入过万,贫困发生率为零。2017年底,两村省市县乡四级审核退出贫困村,2018年全面脱贫。同时,认真实施共青团投身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扎实推进学业资助、就业援助、文化扶贫、基层团建等七个重点项目,为打赢脱贫攻坚探索了共青团新路子。
(一)文化帮扶唤醒脱贫意识。落实精准帮扶,引导脱贫志向。自团省委联点帮扶以来,慰问贫困户650余人次,通过政策宣讲、实例引导等方式,帮助贫困村民树立脱贫致富志向和信心,激发其积极主动性。改变少数贫困户好逸恶劳的等、靠、要心态。
推动乡村振兴决策衔接续力。继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之基础,团省委于2017、2018、2019年分别投入或筹集资金合计37.8万元帮助郑家山村完成道路硬化、文化广场扩建、太阳能路灯照明等项目工程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村容村貌。
(二)教育助困提升知识技能。扶贫必扶智,通过教育资助、技能培训、党性教育等方式,整体提高村民脱贫致富能力和水平。以教育帮扶为主抓手。郑家山村69户贫困户因学致贫占25%,团省委发挥优势,整合资源,落实贫困学生资助共102名,金额达21万元。为村小学捐赠图书3500余册,资助贫困户子女接受教育,为因学致贫家庭带去希望。
发挥共青团青年引领优势。协调各方资源,结合实际,组织贫困村民赴省内外学习培训。累计开展种养殖、家政服务、串珠培训、致富带头人等培训16期400余人次,其中八眉猪养殖技术培训覆盖全村。以个体脱贫致富推动全村整体脱贫进程,选树脱贫先进户,表彰致富带头人,扭转部分贫困户脱贫不积极的思想。
发挥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通过固定党日学习和第一书记月课堂等形式,对贫困群众进行党性教育,塑造贫困群众信仰党、追随党的思想风貌,让贫困群众坚定不移地相信党和国家一定有能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促进村民互相帮助、互相服务。
改革开放40多年来,特别是经过精准扶贫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有7亿多人摆脱贫困。截至2019年底,青海42个贫困县、1622个贫困村全部脱贫退出,实际减贫53.9万人,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在我省得到有效解决。脱贫攻坚的探索与实践是青海共青团工作的一个重要议题,在全面决胜小康的道路上,各级团组织发挥优势,展现作为,主动出击,重点攻克精神扶贫难题,在帮扶联点举起精神扶贫大旗,树立青春榜样,探索脱贫攻坚新途径、新方法、新点子,为全省脱贫攻坚事业贡献青春力量。
(作者单位:青海省团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