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品文言·悟文化·提素养

2021-05-04刘高平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4期
关键词:研习体验探究

刘高平

摘  要:《〈史记〉选读》是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体系里极其重要的一册教材,深受师生欢迎。文章从教学目标定位、教学内容选择、教学策略探索和教学评价改变四个方面总结了教学该选修课程的经验,并提出了目标定位应围绕文言、文学、文化、文史四个维度,教学策略应重在自主阅读与自我建构、文本研习与合作探究,评价应注重观察评价、展示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等观点。

关键词:自读;研习;体验;探究

作为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司马迁的《史记》位居“二十四史”之首,它不仅是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同时也是一部伟大的文学著作,深远地影响了中国文化发展的进程。高中生阅读《史记》既有现实意义,又有未来价值。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教材《〈史记〉选读》受到了许多师生的青睐。以下为笔者个人的一些教学体会和思考,與大家分享。

一、教学目标定位

文言、文学、文化是学习文言文的三个重要维度。在本册教材的教学目标定位上,笔者认为还可以加上“文史”的维度,从这四个维度强化和细化教学目标。

1. 文言维度

教材选文大多不艰涩,语言表达也较为规范,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特殊文言现象有一个扎扎实实的积累。实词的运用准确、精炼,虚词的使用恰到好处,尤其是一些特殊文言现象,如倒装句、活用现象等都非常典范。它是在当时口语的基础上提炼加工的书面语,并不艰涩,若能够读通、领悟它的语言意蕴,文言阅读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

2. 文学维度

《史记》中的人物鲜活、情节生动,故事引人入胜,离不开司马迁的如椽之笔,艺术技巧和写作笔法值得学生去品读、分析。其在文章的结构章法方面自成体系。例如,文末“太史公曰”情理兼具的个性点评言简意赅;在人物刻画方面抓住典型细节,善用矛盾冲突,注重言行刻画,多种手法并用,形神兼备;“互现”和“实录”都是自成一家,独具匠心。

3. 文化维度

渗透到教材中广博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值得学生去探讨、体悟。文中大量描写各地的风俗人情、传承至今的各种典故、天文、历法,以及各类风云人物所体现出来的理想人格等,都可以仔细品读、领悟,以帮助学生提升文化自信,从历史中稳健地走向未来。

4. 文史维度

《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展示的是从先秦到西汉的广泛的人物和社会生活,其中涉及制度、战争、经济和社会兴衰。教材更可谓是将其中的史学精华,浸润其中,让学生更深切地感受到历史是一面镜子,能映照出许多现实中的是与非,历史演进的规律、经验和教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审视、过滤和思考。

二、教学内容选择

教材按照专题形式编排,共8个专题,总体容量大,有的篇目也偏难。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师可以依据内容的难易程度进行重组。重组时重点考虑两点:一是《史记》原有的体例顺序和时间顺序;二是教学的实际需要,这样既能保证主要教学任务的落实,又有利于学习过程的展开。受教学课时的限制(一般为半个学期),教师可以精讲《太史公自序》《高祖本纪》《项羽本纪》《屈原列传》《管仲列传》《刺客列传》《魏公子列传》《李将军列传》《淮阴侯列传》和《孔子世家》等篇目,其他作为学生的自读篇目。在教学过程中,确定精讲的文章可以补充阅读全文(教材为节选),甚至进行一定的拓展阅读,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和研究性学习。

为什么将《太史公自序》放在精讲的第一篇?因为学生如果不了解司马迁的生平经历、志向追求和思想精神,就很难真正走进教材。《太史公自序》把司马迁的家世谱系、生活经历、志向抱负,以及著作《史记》的始末都做了充分的描述。通过研读,学生能详细了解、深刻理解司马迁为什么要写《史记》,又为什么能写成《史记》,以及《史记》的主要内容等核心问题。这些问题理解深刻了,就可以为其他文章的学习及领悟《史记》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整册教材中,这篇文章尤其难学,至于为什么一开始就学,主要是可以教给学生阅读《史记》的方法。这样学生可以把学习节奏放慢一些,查阅字典,疏通文本,质疑交流,整理积累,循序渐进地学习,形成文言语感。学生若啃下来这块“硬骨头”,心理上就会如释重负,同时产生一种成就感,对后面其他文章的阅读便有了自信。

之所以选择精读其他几篇史传类文章,有以下几点原因:一是因为《史记》最大的成就在于“本纪”“世家”“列传”中的人物传记;二是前面所选这几篇可以说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和代表性的人物,帝王如刘邦,圣贤如孔子,勇士如荆轲,谋士如魏公子,良将如李广、韩信等;三是有利于教师将内容前后融通,整合教学。例如,《高祖本纪》和《项羽本纪》中,两个人物的起伏盛衰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历史画卷,是非成败的原因又形成了一个彼此对应的分析场,而且《史记》的互现笔法在这两篇文章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果将这两篇文章进行比较研读,学生就能够较为全面、客观地认识及科学、理性地评价这两个人物形象,系统学习司马迁刻画人物的方法技巧。因为是比较阅读,开展活动也比较容易,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项羽和刘邦,谁是真正的英雄?”的辩论赛,通过辩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拓展,在拓展中研究,在研究中形成个人见解,在观点的碰撞和思想的交锋中提升思辨能力和语文素养。

三、教学策略探索

1. 自主阅读,自我建构

选修课程教学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无论是讲读还是自读,无论是精读还是略读,教师都要注重引导学生自读,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切忌以教师过多的讲解替代学生的自读。教师要求学生先诵读文本,直接面对文本,反复朗读;在诵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揣摩、理解、分析、评价,从而读懂、读透文本。选修文言文文本的教学,教师要避免一味串讲、一讲到底,而要将精力用在教材研究和学习方法的指导上,引导和指导学生主动查阅工具书,主动圈点勾画做批注。

另外,自主学习离不开自主积累。学生既要注重积累实词、句式等基本的文言表达,又要注重消化,领会大量经典、精彩的片段,还要注重积累适量的、必要的文学常识。但是,注重积累不等于简单背诵,不要把精力过多地花在文言文语法的学习上。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梳理重点文章中的一些规律性的文言表达,总结一些常见的词法和句法,常用实词和虚词等。特别要用好每篇文章后面的“积累与运用”,以学生自己的整理为主,以学得促进习得,将会使学生在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建构方面得到系统的强化与提升。

2. 文本研习,合作探究

选修课程教学提倡研究、探究,所以教学中尤其强调“文本研习”。在研究、学习具体文本的过程中,学生要深入理解文本,深入探究文本,深入理解文本蕴涵的思想和文化,从而提升自己的文化修养。另外,教师也可以充分应用“问题探讨”和“活动体验”等教学方式,所选作品要具有较强的文学性、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研读的基础上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对精彩的内容开展一些体验式的活动,对学生思想认知的提升及未来人生的发展都大有裨益。教师可以多组织一些关于文言写作特色、阅读规律的探讨,多开展一些与史记人物有关的影视欣赏,紧扣课文内容的课本剧编演、辩论会、课题研究、读书报告会和论文答辩会,等等。

例如,在教学《刺客列传》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做如下教学安排。

(1)文章中讲到“荆轲虽游于酒人”,但是“其为人深沉好书”。试從相关内容中找出能够印证荆轲这种性格特征的地方并加以分析。(理解故事情节)

(2)“易水送别”是历史上的一个光辉瞬间,试大胆想象,揣摩燕太子、高渐离、荆轲当时各自的心理活动。(进行文本对话)

(3)如果你是场务和音响师,你会给“易水送别”设计怎样的背景及背景音乐?(进行艺术创造)

(4)文章通过细节刻画人物形象性格,形神兼备,试选择一两个典型细节加以分析和点评。(品评写人手法)

(5)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自己的理解,试选择文章中的任意一个片段编演课本剧。(再现历史场景)

(6)《刺客列传》共写了五个刺客,试结合相关资料,探究先秦时期刺客和侠士身上的人格特点。(探究文化现象)

以上的教学过程,强调文本研习、深度学习和体验学习,同时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辅之以生生合作、师生互动的方式展开,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教学评价改变

选修课程强调的是多样选择,一个重要的价值追求就是让学生自己选择,依据学生实际教学,从而实现个性发展。为了实现这样的价值追求,与之相对应的教学评价也应该突破传统、单一的模式,更加突出评价的个性化、多元化和过程性。对于本册教材的教学评价,纸笔测试只是常规的评价方式之一,教师更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发展的实际需求,充分发挥观察评价、展示性评价、档案袋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等评价方式的重要作用。

1. 开展小论文评比报告会

在阅读教材之后,学生自选一个主题(或品评人物、或讨论主题、或归纳手法……,教师列举一些参考选题)进行思考探讨,写一篇3 000字左右的小论文,全班展示交流,学生之间相互点评。

2. 开展研究性学习展评

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就教材中的历史现象(如等级制、分封制等)、文化现象(如格言警句、姓氏流变等)、文言现象(如方言俚语的书面化、倒装结构的大致种类等)或人文精神(如士为知己者死、舍生取义等)等进行进一步探究、归纳,形成研究报告,然后在全班交流展示。

3. 开展课本剧展评

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自定篇目,自行排演,要求以当下的视角审视和再现历史事件,既体现历史感,又体现艺术感。“鸿门宴”“垓下之围”“将相和”等精彩的历史画面被学生倾情演绎后,他们对作品的理解,自身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将远远超过一张简单的测试卷所收到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亓庆国. 选修《〈史记〉选读》教学初探[J].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28).

[2]蒋金芳,张天琪. 21世纪《史记》论赞研究述评[J].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4).

[3]袁玉英. 关于《〈史记〉选读》教材及教法的思考和探索[J]. 生活教育,2012(18).

[4]杨义超. 《〈史记〉选读》的内容解读与教学重构[J]. 中学语文,2017(4).

[5]吴丽霞. 浅谈《〈史记〉选读》教学中的常见误区与改进实践[J]. 语文月刊,2012(2).

猜你喜欢

研习体验探究
师生共生研习 点燃课堂活力
设问引导探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实例研习课程设置构想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相似图形中的探究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