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问题与策略

2021-05-04贺艳

公关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教学

贺艳

摘要:近年来,智能手机普及、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迅速,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引进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施教学改革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本文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入手,分析了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问题,提出了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关键词:超星网络教学平台 医学影像技术 基础课程 教学

引言

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国外历经多年发展,现已趋于完善化,受到各方广泛认同,是未来我国教育事业主要发展态势。国内教育领域多样性网络教学平台在高校教育工作中被广泛运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作为集课程建设、教育资源管理、师生互动、课程教学评价以及测试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线上教育平台,在学生登录该平台后,能够下载各类教学课件,预习课程知识,阅览微课视频,自主展开章节测试,观看拓展训练内容,线上探讨问题,实施师生互动。医学影像技术作为医学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在传统课堂教育过程中,由于受到时空制约,师生交互相对有限,授课教师难以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亦无法充分掌握学生当前对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进而对教育成效产生一定消极影响。为顺应当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态势,利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展开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大势所趋。

一、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一)摆脱以往时空制约,有效延展教育空间

传统教育模式当中,课堂作为教育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在课堂教育中,教师往往重视知识讲析,忽视学生知识内化,导致教育成效无法达到预期。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基准的教育模式,真正颠覆了以往固化教育模式,利用手机和网络技术,摆脱教学时空制约,把教育空间由课堂和教室向生活各场所延伸。教师在平台中上传相关教育资源后,学生便可借助碎片时间基于个体学情与需求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落实知识传播在课外,而知识内化则在课堂的教育方式。

(二)提供自助学习资源,真正实现按需学习

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传统教学中,因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水平有所差异,导致课堂教育效果难以达到一致。同时,受到教师资源桎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项问题在课后亦难以获得教师针对性解答与引导,而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自主练习与自主学习积极性会产生消极影响。在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依托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可下载、观看教师上传至平台中的学习资源,还可基于个体需求在手机终端中对特定知识内容展开反复学习,同时还可自主调节学习节奏,例如观看医学影像工作操作视频时,学生可操作平台暂停或者重播,针对自身已经深入掌握的知识则可跳过,并未理解或者完全掌握的内容则可重复多次观看,自主掌握学习进度,实现按需学习。

二、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让学生们对于基础理论产生深刻理解和认知,进而提高学生们对于医学影像的独立分析和思考能力,从而加强其临床工作能力。但是,现阶段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在教育模式应用层面,教师普遍采取以学科为核心的三段式模式,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涵盖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及临床实习等环节,且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差距较大,互相反馈的周期较长,进而导致学生们实践能力难以获得明显提高。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主要教育形式是借助各器官的不同医学影像学体现的介绍,使学生们对于各类病症具有明确认知,从而培育学生们通过多样性成像技术手段持续提高临床病症诊断水平。医学影像学的基础属于断层解剖学,而因为学校专业教育课时有限,其内容也相对繁杂,致使学生们对于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知识理解难度较高,在较大限度上会对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成效带来反向影响,使学生对于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提高,最终对学习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三、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策略

(一)课前探索阶段

在课前准备过程中,教学要树立明确的教育目标,合理整合教育资源,利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面向学生们发布医学影像技术工作流程、医学影像成像原理、成像序列、图像质量以及特殊成像等课程基础学习资源,并提出相应学习目标与任务要求。在学生明确教师所提学习任务后,登录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终端,查看教师发布的学习任务,并观看医学影像技术原理及成像过程视频与动画,利用线上测试强化对于医学影像技术技术有关理论的学习。在此过程中,系统会自动记录用户的平台使用痕迹,教师也可明确学生学习现状,参考测试结果与预习反馈信息,掌握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重难点。

(二)课中导学阶段

在课中导学阶段,共涵盖三个步骤,其一,导入教学案例,明确任务。以磁共振成像教学为例,教师可为学生播放患者由于腰部疼痛来医院进行诊断检查,疑似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医生开具磁共振检查单据的视频进行学习任务导入。众所周知,磁共振所生成的影响为切面表现形态,但属于任意切面,一副磁共振影像的构建方法与基本过程与X线、CT完全不同,需要获得人体关于原子核的具体空间位置分布,采取多元化方法与精确技术。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提出部分问题,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学习并探索答案,包括如何获得磁共振影像、X线和磁共振图像的异同之处、磁共振检查流程的注意事项等。其二,知识点拨与原理讲解。小组代表基于课前探索过程中的所学内容,讲析医学影像技术基本结构、原理、检查流程与注意事项。随后,教师以学生们讲析为基准,针对性展开知识点拨。最后学生们再次登录超星网络教学平台终端展开测试,可明显看到学生有所进步。这一过程旨在突破医学影像原理这一知识教育难点。其三,总结评价,思维拓展。学生应该分组展開自评和互评,教师针对学习任务加以总结分析,对于学生个体实际表现情况加以客观点评,然后融合本次任务基本特征,总结课堂寄语。

(三)课后拓展阶段

在课后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信息化网络教育平台的数据优势,明确学生们课堂出勤、实践活动参加、测试成绩等各项学习状态、行为及结果。与此同时,以学生学习兴趣和最新研究成果为基准,对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加以合理补充,真正满足各层次学生对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学习需求,从而落实个性化教育。

四、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启发

(一)转变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思维

要想推进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进一步运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应转变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观念与思维,树立新的教育观念与思维,进而凸显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运用价值。例如: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具体的实践,可树立网络化教育思维、混合式教育思维、协调性教育思维等等,以多元化教学思维,促进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实践。

(二)创新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法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施,创新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式的关键。针对以往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學实施过程中,其教学方式较为单一化。基于此,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施中,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在其中的运用,可以多元化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方式,打造混合式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对课程知识学习能力。例如: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过程中,多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探究性教学方式、研讨性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方式等等,开展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的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融入到其中,给予学生良好的思维启迪,助力于学生专业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拓宽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载体

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针对教育信息化思维、模式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今天运用,能够为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实施,打造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发挥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施成效,进而提升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实施质量。因此,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背景下,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的实践,重视拓宽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载体。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载体拓宽中,以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基础,优化、建设超星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保障。

五、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移动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以及智能终端设备广泛普及,教育技术也实现了现代化、智能化发展,以往教育模式渐渐发生转变,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的教育模式成为日后我国教育工作发展态势。在医学影像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运用超星网络教学平台,既能够改善以往教育模式中教育、学习和评价各个步骤所体现出的共性问题,而且还可摆脱时空制约,为学生们带来前所未有的学习体验,从而有效改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彦蓉,彭岚,刘炫,曾令雯,张国明 多媒体教学在医学影像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27):18-20

[2]王紫薇,陈国勇,蔡磊,钱玲玲,李玉明,李真林 医学影像技术虚拟仿真教学实践[J]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20,34(01):80-84

[3]郁仁强,张志伟,吕发金,孙静坤,朱丹,李曼霞,喻志英,周旸 四年制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经验[J] 继续医学教育,2020,34(01):63-65

[4]刘国浩,杨娜,刘虎,李焕焕,王珊珊,范国光 应用型院校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与教学方法改革的探讨[J] 重庆医学,2017,46(07):992-994.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微课框架下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生成之道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分析
抓住基础课程五要素,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