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审计文献综述

2021-05-04高咏梅

商业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环境保护部门监督

高咏梅

近年来我国在环境治理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积极解决空气和水污染、垃圾堆积、荒漠化等环境问题,很多城市的空气质量有明显好转。由于一些企业片面最求利益最大化而不重视环境保护和资源有效利用,导致如今环境治理任务艰巨。为了促进绿色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在我国推行环境审计势在必行,让政府、企业、个人成为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的积极参与者,建立健全我国环境审计体系,本文主要总结国内外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文献并进行综评。

国内研究综述

自保护环境提上日程,绿色发展等理念兴起,人们不断地深化思考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各界学者专家不断探寻绿色发展的模式和路径,由此环境审计应运而生。

杜爱文是国内较早研究环境审计的学者,他认为环境审计的概念通俗来讲,就是一种审计活动。审计主体为国家审计机关、企业审计部门、第三方审计组织;审计客体为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等;审计内容为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审计方法为监督、评价和鉴证;审计目的是为了使被审计者的行为符合绿色发展的目标。

由于目前我国主要是由政府审计部门实施环境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和社会第三方审计机构无法针对所有对象进行环境审计。同时企业的环境审计部门和民间环境审计组织的出现、壮大,也促进我国对环境审计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我国企业出现环境问题时,企业管理层是知道这些问题的,但未能设置环境审计部门严格执行其监督部门的职能,企业未能真正注重环境保护。例如,我国大部分的重工业企业和化学工业企业都没有安装完备的净化设施,甚至很多情况下是直接排放污水和废气,对于地区的空气、水资源和土壤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污染,而这些自然资源的污染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庞大的资金才能恢复。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国外环境审计的发展比我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条文,如美国的国家标准就已经对环境审计的定义、审计内容、审计方法、法律制度等有所明确,使得美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有法可依,有据可审。现如今美国的企业内部环境审计蓬勃发展,如由财务审计逐渐向合规性审计和绩效审计变化,更加注重项目实施过程中使用环境资金的合理性,注重设备、技术投入的经济性及效率性。同时,美国还高度重视环境审计人员的培养和管理,比如美国的自然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司所聘请的专家具有法律、工商管理、统计、计算机、工程学等知识背景,这可以促使政府的环境审计一直在与时俱进。

加拿大构建了系统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公众的监督与问责,环境保护项目中需要注重公民的参与,若公民发现加拿大企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不保护行为或破坏行为,每位公民均有权向法院提起环境行政诉讼,即对企业进行生态问责,政府将会进行严厉的处罚。加拿大的企业因为有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法的制约和严格的政府、公众监督,自身的内部环境审计责任规定清晰且落实到位,而且加拿大提高公民的生态问责意识与权力,拓宽社会公众参与问责的途径,同时充分发挥新闻媒体作为“第四种权力”的监督问责功能,促进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述评

结合国内外对于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程度和侧重点的比较,总结出以下差异:

环境审计相关理念不统一。回顾国内外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研究成果,我国学者对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主体、内容、客体、方法等仍然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统一。由于我国企业面对的环境问题种类繁多,且尚未出现有效的解决措施,专家研究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目的和研究方法等方面仍存在不同,导致直至目前我国学者对很多企业环境审计的表现出的问题及成因难以形成共识,这必定会阻碍环境审计实务的发展。此外我国大多数学者只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理论作为一个整体,未注重环境审计的各个组成要素的独立性,也未注重各个要素之间的关联性,这样就可能造成各个理论要素之间的不协调,甚至产生矛盾。

不能照搬国外的经验。企业环境审计产生的问题纷繁复杂,各国对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的开展程度和研究水平是存在差异的,且影响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的内外部因素也各不相同。因此,研究时必须联系我国实际环境和情况,完全通用的解决企业内部环境审计问题的措施是不存在的。因为目前国内的部分学者在进行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研究时,总是习惯先寻找国外是否有相同情况或类似问题的研究报告,最终提出的建议直接照搬国外成熟经验的比较多,很少将企业内部环境审计真正聯系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和政策背景,不能直接拿国外成熟的制度和规范在国内运用,因为国外的不一定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理论和实践未能结合。国内环境审计研究仍偏重于基本理论的研究,未能让理论和实务相结合。我国学者往往忽视企业审计部门的主观能动作用,仅仅是研究外部法律依据、会计制度等,未能直接对企业内部环境审计面临的问题提出直接有效的对策,这样形成的理论不具备实用性、可行性和可操性。

我国要学习借鉴国外的经验,加快我国企业内部环境审计发展的步伐,总结出以下对策:

我国要加快建立、完善环境审计相关法规、制度。作者建议,政府首先要将环境审计归入绿色发展的环境保护工作中,建议政府通过立法明确环境审计制度规范,明确环境审计范围、目标和内容。其次政府的审计部门和环保部门应指导并监督企业环境审计部门,要求企业严格遵守环境审计标准,这样有利于提高环境审计效率。

加大环境审计力度。一方面企业虽设立了企业环境审计部门,但并未执行其监督职能;另一方面企业也没有重视环境审计部门得出的结论,不对自身的违规违法行为进行改正。所以应重视环境审计的结果,政府要运用监督执法能力,严惩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作者建议,企业要强化环境审计部门的职能,加强对企业经营活动各环节的监督,提高企业对环境保护法的遵守能力。

培育环境审计人才。我国可以借鉴美国、加拿大等国家企业环境审计的经验,不仅学校要在多种专业中开设具有针对性的环境审计课程,而且企业在招录环境审计部门职员时,不应局限于审计和环境的专业人才,还应考虑计算机、法律、工程等涉及各个专业的人才。作者建议,我国企业要吸收多种专业职员,广纳人才,为环境审计提供充足的智力与能力的支持和保障,拓宽环境审计运用范围,坚持绿色发展。

拓宽监督者范围。我国可以学习加拿大,发展生态问责制,注重公众对违法者的监督与问责,构建系统的环境公民诉讼制度。政府制定完善的环境保护法,企业是否遵守、遵守程度的高低,这些都需要监督。作者建议,让大众参与到监督中,拓宽反映渠道,让民众对企业进行监督,企业内部环境审计部门获得政府和大众的反馈,可以及时地让企业改正其错误和不足。

(长春理工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惠. 低碳经济目标下环境审计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7.

[2]徐晓艳. 我国上海建工环境审计现状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7.

[3]李爱群,邱兆东.关于我国环境审计准则的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7(01):77-83.

[4]李银香,张惠.中国环境审计研究:现状与未来——基于2010—2015年研究的分析[J].会计之友,2017(03):112-115.

[5]孙静.我国环境审计的发展现状分析[J].金融经济,2018(24):118-119.

[6]李红,张玉柱.借鉴美国经验加快我国环境审计实践步伐[J].绿色财会,2018(09):11-16.

[7]于军华,刘成立.环境审计的国际比较与借鉴[J].时代金融,2018(24):224-225.

[8]左燕.我国环境审计发展的挑战与对策[J].经济研究导刊,2018(24):115-116.

[9]杨晓宇.企业社会责任、环境不确定性与非标准审计意见[D].山东财经大学,2019.

猜你喜欢

环境保护部门监督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什么是四个监督?
102个中央部门公开预算过“紧日子”成关键词
落实依法监督、科学监督、高效监督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89家预算部门向社会公开
年终总结
大部门体制改革周年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