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质量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势和机遇

2021-05-04潘丽

商业文化 2021年4期
关键词:制造业消费世界

潘丽

现在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里面所讲的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局,就是格局,是世界格局的问题。世界格局问题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高度关注的问题。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制定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明确自己的战略策略的时候,重视从世界格局的角度,深入分析世界上各种主要战略力量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世界各地的基本样态。因为只有这样了解,才能把握好世界的大局,使世界的大局和中国的大局两个大局互动。

现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已经进入加速演变期,特别是疫情流行,世界局势深刻动荡,这一现象更加明显,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样的大变不是一时、一事、一遇、一国之变,是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

这是历史学者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世界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和战略预测。如何抓住这样的机遇期,促进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论述。

中美的战略博弈

中美是当今国际格局中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战略力量,中美关系是构成当今国际格局的主要关系,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乱源所在。这不仅表现为美国国内社会的混乱,而且表现为美国极力干扰世界体系健康发展。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外部环境最大的影响,这也是看待当今世界形势必须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七十年来的历史可以看出,美国无论是在对华关系缓和时期还是对抗时期,对中国打压,对中国的和平演变是美国历届政府既定的方针策略。所以当前今后,中国既要积极推进中美关系的积极发展,又要对美国保持高度警惕,不要幻想美国谁上台就会根本改变美国过去一贯的策略。当今世界力量的对比,一些新兴国家要求变革全球治理体系,就是要对已有的规则进行修订、进行调整。但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在过去的处于主导地位的情况下,牵头制定的这些秩序归根到底是为他们国家利益服务的。所以新兴国家要修訂,势必要影响到他们所谓的利益,也就是他们称霸世界的利益。以美国为代表西方国家与新兴国家进行了规则博弈,是当今世界十分重要的博弈,这是影响到世界格局未来发展的重要的博弈。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正在酝酿着双边和多边规则及全球规则的改变,压缩新兴国家参与国际事务。所以说要在这个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期间,中国更要积极开展工作,努力营造对中国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

世界主要经济体需求减少

联合国指出,世界经济将陷入再次衰退的风险,发达经济体将是拖累世界经济的一个根源。美国、日本、欧元区这些国家的经济增长率都减弱了。这些国家已经陷入了高失业、高负债、财政赤字、经济衰退中,他们无法自拔,没有办法他们只能勒紧裤腰带,只能减少自己的需求,只能减少进口。而这些国家都是中国长期以来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他们需求的改变对于中国来说必然意味着未来出口贸易的下降。

我国制造业面临挑战

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已经有三百多年,中国改革开放趋向于市场经济。二战以后,一系列的不发达国家趋向市场经济,新世纪以来又有一大批不发达国家趋向市场经济,一大批新兴市场经济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国际格局日趋均衡,国际大潮不可逆转。中国打开国门,就迎来了这一轮经济全球化,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经济全球化虽然遭遇了逆全球化的现象,但是它是一个客观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世界发展的多极化不可逆,由此导致的世界发展均衡化,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可以独立于其他国家其他民族的发展而至今独立发展。这种发展的多极化、均衡化,交往的这种普遍化,经济的全球化等等,使和平发展仍然是世界两大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的战略思维、全球性的思维、全球性的视野,其实就是这种经济全球化、科技加速化、世界交往普遍化、世界政治多极化带来的。

但是有阳光就有阴影,在中国制造业迅速发展的这三十年,其实也是发达国家去工业化的一个失误。以美国为例,它曾经是世界贸易的霸主,但是现在它的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仅为百分之十五,而他们的金融经济占比却高达百分之五十,经济重心已经发生了偏移。但是随着全球金融危机,债务危机接二连三的冲击,发达国家已经开始重新反思,他们已经认识到只有制造业、只有实体经济才是国家竞争力的基石。发达国家认识到经济不能够空心化,必须发展实体经济,所以他们纷纷采取了再制造业化的战略。众所周知,全球价值链分工更有利于处在价值链两端的发达国家,附加值最高是集中在研发端和流通端,也就是常说的服务端;而附加值最低的是那些制造业,中国就是制造业大国。发达国家的再制造业化的战略导致了制造业双向转移,一方面向发达国家回流,另一方面向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转移,发达国家技术好,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成本低,以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在中国这只能雇用一个人,在老挝、柬埔寨可以雇用三个人,因此中国制造业面临着上紧下压的态势。

发展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

一个超大型的国家,如果不能保持社会发展的稳定,将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中国的举国体制,它有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有十几亿人口,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经突破一万美元,是全球最大和最有潜力的消费市场,巨大的增长空间。还有全球最大、最长的产业链,还有强大的社会治理能力,这些都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坚实基础。但是肯定发展成就的同时,我们头脑必须保持清醒,发展还面临着诸多的挑战。

在劣势方面,总共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个是重点领域、关键环节的改革仍然举步维艰。比如说我们金融体制改革,比如说我们完全的市场机制相对接的治理体系的构建,比如说要市场在金融配制中起关键决定性作用。需要克服一系列的制度和体制性的障碍。第二就是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我们要解决一些关键领域的科学技术,可以说创新能力不足的一个显著表现,就是很多产业需要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发达国家,比如说集成电路关键零部件。目前我国百分之七十的高端医疗器械,百分之八十的高端芯片,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高端机器人,和几乎百分之百的高性能发动机都依赖进口,大连造船厂非常大,却不拥有核心技术。我们民用的发动机百分之百依赖进口,但是军事的没人进口,我们今天发动机的基地就在沈阳。可是我们跟国外的差距不是十年而是二十年。

应对我国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的严峻现实

强劲的消费可以刺激投资,生产出更好、更优质的产品来吸引消费者的购买。需求增加又进一步刺激生产,所以投资和消费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通过他们的良性循环使经济体量的增大,使经济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太过于偏重投资了。无论是我们的企业在初次分配中,还是我们的政府在二次分配中,都选择了更多的积累用于投资。钱是有数的,这样无形中我们就挤压了消费,消费被挤压,经济就有下行的危险,有下行的信號。我们为了刺激经济,我们又选择了投资,再度投资又意味着再次挤压消费,消费一下来经济又有下行危险。这样我们看到我们的国家就进入了一种恶性循环,我们消费持续下降,然而中国消费不足的问题也不仅仅归于投资,还有其他很多因素共同影响中国消费服务。我们就来一起分析,我们假设一个国家一年所创造的财富,来看看它是怎么分的。首先一部分被转化为基础设施和固定资产,还有一部分通货膨胀给抵消了,还有一部分是我们出口赚来的钱是外汇化作外汇储备冻结在那里。另外一部分是我们的居民拿到手里。但是居民还不可以选择更多的消费,为什么?因为他要烦恼,他要防病,孩子要上学,还要买房子,这决定了他必须选择更多的储蓄,更少消费,这样我们中国的消费就被挤压得很小。中国消费被挤压到如此境地,我们能实现持续健康的发展吗?这样的消费之下,我们连居民的合理诉求都满足不了。我们还何尝关注民生,将改善民生。可见讲到这个地方,消费不足就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它已经成为了关系到国家安定团结的一个民生大计。我们要应对我们长期以来消费不足的这种严峻现实,我们就必须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消费。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一个基本要求和首要任务。

综上所述,中国发展环境面临深刻、复杂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深入发展,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进入加速期给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国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期和挑战都有新的变化,要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入加速演变期,中华民族复兴进入关键期,我们要大局中去把握,趁势而上,推动中国更高质量的发展。

(辽宁省抚顺市清原二高中)

猜你喜欢

制造业消费世界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2019长三角制造业企业100强
2018上海民营制造业企业100强
“新青年消费”,你中了几条
消费舆情
信用消费有多爽?
我爱你和世界一样大
彩世界
奇妙有趣的数世界
世界上所有的幸福都是自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