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城市视角下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探析

2021-05-04李豪杰

艺术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景观设计

摘要:在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背景下,我国城市的建设发展速度和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公共绿地面积大幅减少,供市民休闲活动的场所缺乏,长期的工作压力和缺乏运动锻炼导致患慢性疾病的人数不断增多。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助于市民的身体健康,宜人的户外运动环境可以促进市民进行体育运动。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不健康因素的缺点慢慢浮现,因此建设健康的城市环境至关重要。本文对健康城市的理念、健康的定义和决定因素、城市运动公园的建设意义进行研究,总结在健康城市视角下运动公园景观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为建设健康的运动公园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城市运动公园;健康城市;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1)05-0-02

1 健康城市概述

1.1 健康城市理念

健康城市理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19世纪,英国召开的都市健康会议发表了查德威克报告,阐述了贫民窟居民的生活状况,建议成立英国城市健康协会,由此协会负责解决都市健康问题[1]。健康城市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医疗卫生领域的建设仅仅是健康城市建设的一部分,已不能满足现代市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求,为了更好地建设健康城市,需结合公共卫生学科、城市规划学科、流行病学科、环境工程等。健康城市强调的是建设的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一个结果,每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需要因地制宜,可根据城市条件制定计划,并按照计划实施,进行健康城市的建设。

1.2 健康的定义与决定因素

1.2.1 健康的定义

1946年,WHO(世界卫生组织)在其组织宪章中将健康定义为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是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中的完满状态,具体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力、道德健康4个方面[2]。由此可见,健康已经超出了医学领域的范畴,不但强调人群的生理健康、没有疾病,而且要达到心理健康和社会健康的有机高度统一。WHO对健康的定义并不是对人们理解中的传统健康的否定,而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健康赋予了新的内涵,这个定义为健康城市的建设发挥着引领作用。

1.2.2 健康的决定因素

国内外专家针对健康受何种因素决定进行了长期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健康理念的理论基础。拉朗德提出健康的决定因素包括环境、生活方式、人类生物学特征和健康护理系统等。怀特黑德和达尔格伦对此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不但指出了健康的影响因素,还对健康影响因素的层级进行了划分。他们认为,健康的决定因素总体上可分为个人先天遗传因素、个人生活方式、社会与社区网络、生活与工作条件、综合社会经济学、文化、环境条件等层面[3]。

1.3 健康城市的目标

健康城市包括人群健康、环境健康、社会健康。市民在身体上没有疾病,符合医学的健康标准,心态积极乐观,没有抑郁、焦虑等消极的情绪。健康的城市建设要为城市居民提供舒适宜人的可促进社会交往的空间,丰富多样的社会交往有助于增强城市的活力,加快健康城市的建设。保证社会健康,需要在建设健康城市的过程中,不仅注重物质上建设,同时也对城市居民开展有关健康的教育,提高城市居民对健康的认知。

2 城市运动公园

2.1 城市运动公园的定义

《中国大百科全书》中解释,公园是由政府或相关公共团体出资建设经营,供公众游赏、休憩、娱乐、活动的园林,是城市公共绿地的一种类型[4]。城市运动公园也称为体育公园,目前我国对城市运动公园还没有确切的定义。综合国内外城市运动公园的定义,城市运动公园不仅具有一般城市公园所具有的休憩、游玩、社交以及举办一些户外活动等功能,还应有相对专业的运动场地。

2.2 城市运动公园的建设意义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设的规模一步步扩张,钢筋混凝土代替了原有的绿地,出现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多的市民开始关注关于健康的问题。WHO建议成年人的每周锻炼时间不低于150分钟,本着为市民提供舒适健康运动环境的宗旨,运动公园的建设必不可少。西方的一些发达国家对城市运动公园的建设比较早,在人均面积和人均运动设施的数量和质量上都比我国指数高。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国内城市运动公园的数量逐步增多,建设了很多质量较高的运动公园,如北京奥林匹克公园、上海的闵行体育公园等。我国现阶段加强运动公园建设,不仅可以为城市增加绿地空间,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的场所,减少慢性疾病的患病人数,增强市民的幸福感,同时也可以为其他城市的运动设施建设提供契机。

3 健康城市视角下城市运动公园景观设计策略

3.1 设计原则

3.1.1 整体性

在健康城市理念下的运动公园,不仅仅是单一的功能性存在,运动公园的整体设计需要从整个城市发展建设的角度出发,考虑所在区域的具体情况,结合场地的周边自然环境、交通系统、人文特征等进行细致研究后,针对运动公园内部的功能需求,设计单位需要和政府等其他单位进行充分的协调沟通,增强城市内部功能组织的系统性。运动公园的内部空间组织需要具有整体性,对于运动场地、交通路网、休闲空间、植被绿化等都要从整体的角度进行景观设计,避免场地内部功能区块相互孤立存在,缺乏连续性。

3.1.2 集约性

紧凑型的发展模式更适合于健康城市理念。在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中可以对园区内的功能空间进行紧凑布局,将运动场地和植物绿化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园区内部功能区域的可达性,增加运动时长,而且可以营造整个运动公园的运动氛围,影响其他园区的运动者。

3.1.3 丰富性

西方国家的城市建设在现代主义的影响下,功能分区比较机械僵化,弊端越来越明显,因此场地的多功能混合使用具有重要意义。在运动公园中可以在场地中尽可能增加使用或者观赏的功能,也可以增加互动性景观设施,不仅可以促进运动,还能营造轻松活跃的运动氛围,缓解市民的心理压力,消除市民工作后的疲勞感。

3.1.4 安全性

安全性是健康运动的首要条件,安全的运动环境是促进市民锻炼的前提,城市运动公园的景观设计必须解决或优化不安全因素,创造一个安全舒适的运动休闲环境。例如利用植物围绕运动场地,既可以为运动场地提供一个自然的保护圈,同时植物又可以吸收城市里的污染物;使监控设施对整个场地做到全方位覆盖,保证市民的安全;定期对运动设施进行安全检查,防止运动设施老化或者损坏而造成事故。

3.1.5 公平性

城市运动公园是全体社会人群使用的场所,老人、儿童、有生理障碍的特殊人群对运动公园有平等的使用权利。因此运动公园的功能布局和景观环境要满足社会特殊人群的使用需求,尽量使用一些通用的设计。在满足大部分人需求的同时,照顾特殊人群,更好地体现健康城市“人人健康”的理念。

3.2 设计策略

3.2.1 交通系统设计策略

健康城市理念下的运动公园的交通系统设计,需要融入“健康”“公平”“安全”的健康城市规划目标。

(1)慢行交通系统。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机动车,步行和骑自行车对人体的健康大有裨益,因此,建设慢行交通系统对于预防慢性疾病十分有效。在运动公园中可以将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结合,作为整个慢行系统,为市民的健康运动提供一个舒适的环境。

(2)公共交通系统。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城市公共交通可以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因此市民积极选择公共交通有助于减少空气、噪音等环境污染问题,在城市规划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土地利用,增加土地的使用密度,促进市民的体力活动。适宜的路网密度可以促进低碳出行,减少空气污染,符合健康城市的发展方向。

(3)路网交叉口设计。城市路网的交叉口车流和人流交叉混合,存在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因此路网交叉口的安全性是设计的首要考虑条件。在空间设计中可以通过缩短通过距离、保障安全通过和延长通过时长等方式进行人为干预。

一是缩短通过距离。增加等候区的面积,缩减道路的宽度,以缩短通过的距离,使交叉口窄化,降低车辆的行驶速度,保证行人的安全。

二是保障安全通过。可以通过在十字路口前抬高地形、改变路面的铺装材质和颜色等方式限制通过车辆的行驶速度。辅以信号灯,加强管理。

三是延长通过时间。为照顾老年人、儿童、有生理障碍的人群横穿马路,可以根据步行的速度优化红绿灯的等待时间,方便市民出行。

3.2.2 公共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扬·盖尔认为,在质量较低的开放空间里,只会发生穿越等必要性活动,而在质量较高的开放空间里,市民参与活动的时间将会增加,参与一些如交谈、表演等的社会性交往活动,增添城市的人文色彩。健康城市理念下的运动公园的公共开放空间可以表现在功能布局的整体性、较高的可达性、适宜的自然环境3个方面。

(1)功能布局的整体性。运动公园的开放空间要和整体园区设计有机统一,根据整体的功能布局设置开放空间的位置、占地面积、空间形式等。在整体设计中做到有的放矢,使市民在运动的同时也能感受户外环境的休闲放松。

(2)较高的可达性。开放空间的可达性与市民参与体力活动的时长成正相关,开放空间的可达性越高,越有利于市民在公共开放空间中开展活动,合理的交通流线是提高可达性的关键。

(3)适宜的自然环境。户外活动的自然环境和活动人数成正相关,优美的自然环境可以缓解精神压力,促进人们开展各种活动。惬意的自然环境不仅可以增添城市的绿意,更可以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3.2.3 植被绿化设计策略

健康城市理念注重生态性的城市建设,对空气、水质、气候都有相应的健康目标。通过植被绿化可以削弱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城市噪音。

(1)生态性。城市的绿化系统是城市的“绿肺”,运动公园的内部功能空间应对绿化系统生态进行合理的配置。根据各地区的自然环境条件选择乡土树种,既可以保证成活率,同时也可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一些不必要的浪费。

(2)多样性。自然界植物多以群落形态生长,根据植物的生长特性合理地搭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不仅可以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增强视觉效果,还可以更好地将植物的多样性融入城市的建设。植物设计采用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的方式,如树阵广场可以为人们提供一個林下的休息空间,植物组团的形式可以使市民更好地接触大自然。

3.2.4 无障碍设计策略

运动公园的建设面向全社会的所有人群,特殊人群对无障碍设计的需求非常大,健康城市理念下的步行道要满足2.5m宽,纵坡小于8%,便于轮椅顺利通过。在设置台阶扶手时设置双层扶手,在扶手起始位置做折弯处理,防止行人意外碰撞。在地面铺装的设计上采用摩擦力较大的铺装材料,防止老人和儿童滑倒。

3.2.5 景观设施设计策略

健康城市理念下的运动公园应将休息空间和植物绿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不仅在夏季可以遮阳,同时也可以美化环境,满足使用者休憩和观赏景色的需要。对于座椅要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进行设计,设置设扶手及靠背,靠背和座椅之间的角度不能为90度,扶手需要做防滑处理;座椅的材质选择环保的材料,如防腐木;座椅的摆放位置不能干预交通流线。休闲凉亭是园区中休闲空间的重要构筑物,可以为人们提供一个交流休闲的户外环境,周边可以种植一些驱蚊类植物,防止夏季蚊虫叮咬。

4 结语

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健康城市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个长期持续的过程,需要结合多个学科努力建设。城市运动公园在市民开展体育运动方面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虽然我国的运动公园建设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健康城市理念下的城市运动公园是以运动为主题的公园,在健康城市理念指导下进行景观设计。当前我国运动公园的建设还需要继续完善,健康城市视角下的城市运动公园应遵循整体性、集约性、丰富性、安全性、公平性的基本设计原则,在交通系统、公共开放空间、植被绿化、无障碍设计等方面需要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建成环境、社会环境等制定具体的设计策略,为健康城市的发展增光添彩。

参考文献:

[1] 谢剑峰.健康城市的理念、发展与评价[J].江苏卫生保健,2006(04):46-48.

[2] 段文科.健康视角下的城市社区公园设计策略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9:13-14.

[3] 陈菲然.基于健康城市规划理念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城市设计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13:42-43.

[4] 徐强.休闲运动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研究[D].北京:北京林业大学,2016:1-2.

作者简介:李豪杰(1994—),男,河南南阳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景观设计。

猜你喜欢

景观设计
梁燕莺景观设计作品选登
巧用景观设计和谐中的一致化
特色城中村景观设计初探——以建荣村为例
色彩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别墅庭院景观设计初探
高科技园区景观设计探讨
探讨现代景观设计中意境的体现
伍丹景观设计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