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2021-05-04
挣扎着度过寒冬,新能源汽车似乎终于迎来了春天。2020年,新造车势力意外地在大环境不佳的情况下夺得一线生机,曾经在生死边缘徘徊的蔚来汽车、小鹏汽车以及理想汽车皆有“回春”的迹象,其中蔚来汽车的市值更是接近千亿美元。而在2021年开年挥下第一记价格“屠刀”的特斯拉,在2020年的股价涨幅突破700%,埃隆·马斯克也因此成为“世界首富”。
眼看新能源汽车正以势不可挡的速度蔓延,互联网巨头蠢蠢欲动的心再也按捺不住。1月,在风口上失声多时的百度官宣牵手吉利的造车计划,搜索巨头牵手汽车销量大户,激起了资本市场的千层波浪。
据了解,自百度传出造车消息伊始,百度和吉利的股价都大幅度上涨。截至发稿前,百度股价上涨超过65%,市值突破800亿美元,这也是百度近两年内的“巅峰”。互联网巨头纷纷插足造车说来见惯不怪,虽未正面出招,但在资本端的身影随处可见。
如今,它们不再只满足于在资本市场搅弄风云,例如阿里巴巴与上汽联合成立新能源汽车品牌“智己汽车”;滴滴出行与比亚迪联合造車;苹果正与全球各汽车商谋求合作;华为在去年11月与长安、宁德时代合作。显然,互联网大有逐渐垄断造车势力的迹象,然而这对整个造车行业来说是否是一件好事儿呢?针对这一问题,本期“锐评”栏目《互联网垄断造车势力,究竟是福是祸?》一文,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大家不妨移步解惑。
最近,互联网上一篇题为《员工和供应商,撑起了董明珠的手机梦》的文章引起不小的反响。文章提及一个细节引人关注,即格力某供应商“吐槽”,格力手机除了自己员工用,大多都压货给供应商。该供应商透露,供应商与格力签合同时,必须按照合同金额相应的比例购买相当数量的格力手机,否则就不予签约。不过,由于格力手机的使用体验并不好,公司购买来的产品只能通过二手电商平台低价处理。
事实上,格力杀入手机行业的时间并不短,从2015年入局至今,已走过近6个年头。但尴尬的是,无论是线下渠道还是天猫、京东等主流线上渠道,几乎看不到格力手机的身影,市场上也很难看到用格力手机的人。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格力手机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本期“专栏”栏目《也许,董明珠的手机梦该醒了》一文给出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