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癌的临床疗效

2021-05-04楚延娜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甲状腺科河南洛阳471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腔镜甲状腺癌发生率

楚延娜(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甲状腺科,河南 洛阳471000)

甲状腺癌为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占全身肿瘤的1%,其主要来源于甲状腺上皮细胞,形状多为肿块,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甲状腺癌发病较为缓慢,若治疗不及时则可能发生转移,对患者预后产生较为严重的影响[1]。该癌症对药物治疗、化疗等治疗手段敏感度均不高,因此手术治疗是治疗效果最佳的方式[2]。传统开放术与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TET)均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甲状腺切除术,两种术式孰优孰劣临床研究尚未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TET治疗甲状腺癌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甲状腺癌患者12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腔镜组和对照组各60例。纳入标准:(1)经手术病理或穿刺检查确诊为甲状腺癌者[3];(2)无远处转移;(3)年龄≥18岁者;(4)已获取知情同意权者。排除标准:(1)临床检查资料不全;(2)已发生远处转移;(3)合并其他甲状腺疾病;(4)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疾病者。对照组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年龄52.43±3.14岁;平均肿瘤直径0.68±0.26cm。腹腔镜组中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52.86±3.25岁;平均肿瘤直径0.71±0.17cm。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传统开放术,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仰卧位,进行全身麻醉,常规消毒后于患者胸骨上凹颈部横纹处作一切口,使用组织钳将患者两侧皮瓣拉开,将颈前肌肉群逐层切开,暴露颈前组织;对患侧甲状腺腺叶及峡部进行切除,清扫中心部位淋巴结,清扫完毕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腔镜组给予TET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平卧位,将患者肩部垫高,在乳腺内侧胸骨旁作一纵行切口,钝性分离后置入腔镜,维持气压为6mmHg,游离甲状腺结缔组织,将甲状腺上下边血管及静脉依次进行结扎切断,暴露喉返神经后切除甲状旁腺及腺叶,沿喉返神经清扫淋巴,清扫完毕后放置引流管,缝合切口,术毕。

1.3 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出院时间)。(2)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天时生化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术后3天时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ml,经离心机以3000r/min速度离心10min后,取上层血清,使用贝克曼AU480全自动生化检测仪对肿瘤坏死因子(TNF-α)进行检测;使用UniCel DxI800全自动免疫分析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进行检测。(3)比较术后3个月时两组患者美容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美容满意度:使用医院自制美容满意调查问卷进行评测,分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3个选项,使患者进行选择。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同一时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或百分率形式表示,采用χ2检验及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较 腔镜组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出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 术后3天时,两组患者TNF-α较术前显著升高,VEGF较术前显著降低,腔镜组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比较(±s)

n腔镜组对照组60 60 tP手术时间(min)108.43±8.56 78.45±6.34 21.801<0.01术后引流量(ml)86.25±4.36 98.64±6.73 11.968<0.01出院时间(d)5.28±1.74 7.49±1.69 7.057<0.01

表2 两组患者生化指标比较(-x±s,pg/ml)

2.3 两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比较 术后3个月时,腔镜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比较[n(%)]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 术后3个月内,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约有5%可发展为恶性肿瘤,而近年来甲状腺癌发病率也逐年上升,且该病发病时间长,待发现时可能已经转移,因此对该病进行有效治疗十分重要[4]。对于该病药物治疗或化疗均无明显疗效,因此手术治疗为该病最佳治疗方式。

开放式手术为甲状腺癌传统治疗术式之一,可直接对病灶进行切除,对于疾病预后效果较佳[5]。但传统开放术式可对患者产生较大疤痕,对于女性患者而言接受度更低;且该术对患者造成创口较大,可造成较大并发症,如吞咽困难、活动疼痛、切口处出现肿胀等,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患者舒适度可受到影响[6]。随着医术技术发展,腔镜手术逐渐被应用于临床,现阶段腔镜手术发展已较为成熟。作为一种微创术式,TET创口小,隐蔽效果好,对外表影响度低;且微创手术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出血量少,视野清晰度高,优势较为明显[7,8]。在本研究中,腔镜组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出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表明TET虽用时长,但对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减少患者术后痛苦,缩短其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长可能与TET设备较为精密、手术操作要求高有关。术后3天时,两组患者TNF-α较术前显著升高,VEGF较术前显著降低,腔镜组与同时段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NF-α为机体炎症程度反映指标,术后TNF-α指标上升证明机体出现炎症反应,但腔镜组低于对照组表明TET手术对患者体内应激水平刺激较小[9];VEGF可促进肿瘤内新血管生成,还可促进肿瘤生长、转移,术后VEGF指标降低表明患者预后较佳[10]。术后3个月时,腔镜组患者美容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ET对患者面部美观作用效果更好,而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则可能与TET创口小,对喉返神经等影响较小有关,这也说明TET安全性较佳。

综上所述,TET对甲状腺癌患者治疗效果较佳,可显著抑制术后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还可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腔镜甲状腺癌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甲状腺癌“低位领”式与“L”型切口淋巴结清扫术的比较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机器人在辅助泌尿外科腔镜手术中的应用体会
PDCA循环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硬式腔镜管理中的应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分化型甲状腺癌肺转移的研究进展
Mir-222-3p 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甲状腺癌效果的影响
3D腔镜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临床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