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继发性高血压24h动态血压监测的特征

2021-05-04刘玲玲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高血压科河南三门峡472000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21年5期
关键词:继发性负荷动态

刘玲玲(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高血压科,河南 三门峡472000)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会导致患者心悸、疲乏、头晕,可伴有心、肾、脑等器质性损害,威胁患者健康[1,2]。继发性高血压病因较明确,肾脏实质病变、肾动脉狭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库欣综合征、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缩窄等均可造成继发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发病率虽较低,但常规降压药疗效不佳,且该疾病不易察觉,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耽误患者治疗。因此,科学可靠的诊断方式对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而言具有重要意义。24h动态血压监测是通过动态血压监测仪来对患者的24h昼夜血压进行检测,目前已广泛用于高血压监测及治疗中,但有关其在继发性高血压诊断中的报道较少[3]。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24h动态血压监测对继发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将其纳入研究组,并将同时期的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纳入对照组。研究组中男34例、女26例;年龄35~74(54.50±5.65)岁;病程1~5(2.45±1.50)年。对照组中男36例、女24例;年龄36~74(54.45±5.60)岁;病程1~5(2.50±1.5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核。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1)纳入标准:原发性高血压符合《内科学(第7版)》[4]中原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继发性高血压参照《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5]中继发性高血压诊断标准;均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临床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检测前1周未停用降压药物者;心肝肾功能严重障碍者;合并精神疾病的患者;合并恶性肿瘤的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均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监测仪器为无创伤便携式动态血压监测仪(德国IEM mobil型号),将其戴于患者左上臂,在日常活动下用振荡法检测血压,日间(8:00~22:00)测定频率为30min/次,夜间(22:00~次日8:00)测定频率为1h/次,每次测3次取平均值记录,动态血压监测有效次数需>应得次数的80%,否则需隔日重测。

1.4 临床观察指标(1)比较两组患者24h平均收缩压(SBP)、平均舒张压(DBP)。动态血压监测参考值:24h平均SBP/DBP<130/80mmHg。(2)比较两组日间、夜间SBP、DBP压力负荷值。(3)比较两组患者夜间血压下降情况。夜间下降率在10%以上为杓型曲线,表明夜间血压下降明显,昼夜节律存在;夜间下降率在10%以下为非杓型曲线,表明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昼夜节律消失或减弱。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血压监测结果比较 研究组24h的平均SBP、D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监测结果比较(±s,mmHg)

表1 两组血压监测结果比较(±s,mmHg)

n对照组研究组60 60 tP平均SBP 140.75±16.65 147.64±17.47 2.211 0.029平均DBP 89.65±11.36 96.55±10.13 3.512 0.001

2.2 两组压力负荷值比较 研究组日间、夜间SBP、DBP压力负荷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日间压力负荷值相比,两组夜间SBP、DBP压力负荷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压力负荷值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压力负荷值比较(±s,%)

注:与同组日间比较,*:P<0.05

DBP 43.20±18.25 76.50±19.50 9.658 0.000 18.50±7.50*66.25±9.50*30.558 0.000 n日间 对照组研究组60 60 tP夜间对照组研究组60 60 tP SBP 51.50±19.25 73.25±19.50 6.149 0.000 20.25±7.20*69.50±9.25*32.545 0.000

2.3 两组夜间血压下降情况比较 研究组杓型曲线低于对照组,非杓型曲线高于对照组,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夜间血压下降情况比较[n(%)]

3 讨论

血压水平持续偏高会导致患者的心、脑、肾等脏器功能受到损害,危害患者的健康。因此,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将血压水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仅可以稳定病情,延缓靶器官损害,还可降低心脏性猝死、冠心病、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6]。准确、及时地了解患者血压波动情况是控制血压的前提,但因血压波动性较强,且年龄、体重、饮食习惯、遗传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引发血压波动。因此,非同日多次测量才可判断血压是否持续性升高。

一般的定时血压监测无法准确反映患者24h血压变化水平,只能反映某一时间段的血压值,对于判断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是否稳定效果不理想,需寻求更准确的血压监测方法。24h血压监测可通过监测患者24h平均SBP、DBP以及血压负荷等来判断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程度等,为高血压的精确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7]。该项血压监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定点测量、数据准确、无创等优势,已受到患者的广泛青睐。因此,本研究对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以探究该项检测技术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诊断中的价值。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24h平均SBP、DBP水平较高,且日间、夜间SBP、DBP压力负荷值、非杓型曲线均较高,说明继发性高血压具有24h血压水平偏高、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的特征,24h动态血压监测可有效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分析原因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24h昼夜节律变化,主要依靠神经性或生理性调节实现,也会受人体的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影响[8]。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主要与预防夜间器官组织缺血机制不全、丘脑-垂体-肾上腺功能失调有关。此外,肾脏是调节血压的重要器官,如肾性高血压的昼夜节律减退可能与器官缺血损伤、内分泌紊乱、交感神经系统功能失调有关[9]。嗜铬细胞瘤患者体内会持续分泌儿茶酚胺,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会持续分泌醛固酮,从而使患者24h血压保持较高水平,进而易于区分患者高血压类型[10]。因此,24h动态血压监测可发现继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夜间下降不明显,昼夜节律消失或减退。

综上所述,继发性高血压具有24h血压水平偏高、夜间血压下降不明显的特征,24h动态血压监测可有效鉴别诊断继发性高血压,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继发性负荷动态
国内动态
人造革合成革拉伸负荷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国内动态
3项标准中维持热负荷要求对比分析
甲状旁腺全切术对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观察
MIV-PSO-BP神经网络用户热负荷预测
国内动态
昆钢六高炉高Zn负荷操作实践
红细胞压积与白蛋白差值在继发性腹腔感染患者病程中的变化
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