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徽州古桥建筑遗产保护浅析

2021-05-04曹婷盛曼玲张杰胡晨李沄璋毕忠松

安徽建筑 2021年4期
关键词:廊桥古桥徽州

曹婷,盛曼玲,张杰,胡晨,李沄璋,毕忠松,

(1.黄山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徽州建筑研究中心,安徽 黄山 245041 ;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 成都 610065)

1 引言

徽州地区河流纵横南北,横跨东西,因此身为连接河两岸的重要交通道路——桥,是跨越天然障碍的延续。根据现存的文献记载,徽州区域的古桥不仅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并且数量巨大,达到惊人的一千二百多座。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座座古桥建筑在经历风雨之后,其保存现状堪忧。本文以徽州古桥的系统性调研为基础,以古桥的保护为主要内容,提出古桥保护的基本思路和途径。

2 徽州古桥类型及其基本特征

2.1 徽州古桥遗存量丰富

徽州建筑历史悠久,独具地域文化特色,是徽州文化的物化形态,也是徽州历史的珍贵文化遗产。作为徽州建筑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徽州古桥遗存量较大(上表),类型丰富,主要有廊桥、拱桥、石板桥(梁桥的一种类型)等。同时,由于徽州古桥所处的地理环境各不相同,所以徽州古桥的结构和造型也丰富多样。

徽州古桥遗存数量统计表

2.2 徽州亭桥与廊桥及其特征

徽州廊桥有风雨桥、屋桥、彩虹桥等多种称呼,基本都是由亭桥演化而来的。其演变形式可简单表述为:“单亭→多亭→亭+ 廊→廊、楼、阁”的形式。廊桥就是将桥与亭、廊、屋、楼、阁、塔等巧妙地相结合在一起。相比较其他类型桥梁而言,廊桥具有遮风避雨,进行物质交换,以及文化休闲和传播信仰名俗等功能,据调查目前徽州现存的廊桥还剩十座左右。

徽州现存廊桥——高阳廊桥位于古徽州府歙县许村东昉溪上,明弘治年间改双孔石礅木桥为石拱桥,嘉靖丁巳(1557 年)重修,并建桥廊。高阳廊桥桥全长21m,宽5.3m,廊内七间,两侧置坐凳,中间南侧有砖砌石台佛座,面对北侧圆窗,窗左有一“宝库窟”,为焚烧香纸专用。廊桥外观为三大间,中部略高,使整座廊桥的脊线、山墙参差错落。廊窗中间为长方形,两端为六角形与小圆形。

2.3 徽州石拱桥与石板桥及其特征

图1 歙县许村高阳廊桥

图2 旌德县朱旺村石板桥

徽州地区盛产石材,同时地处皖南山区,水流湍急,多有山洪等灾害暴发,因此多就地取材建设石拱桥,石拱桥也是徽州地区的桥梁的主要类型。此外,徽州村落及民居建筑多是临水而建,村落中多为蜿蜒回转小流,水流不大,徽州先民出于方便出行原则,一块石板便是一座桥,在徽州古村落中分布着数不胜数没有名字的石板桥,但它们为徽州人的日常出行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朱旺村位于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朱旺村的一大特色是桥多,共13 座桥,全部由巨大麻石条搭成横亘朱溪河上(图2),朱溪河两边是古老青石板路,路边搭建凉亭构成了朱旺村风景独到的水街,水街两边沿岸建有美人靠供行人休憩,桥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3 徽州古桥保护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3.1 保护体系不完备

徽州的古桥遗存数量较大,但现阶段并没有形成完整的徽州古桥建筑遗产保护体系,除个别古桥被列入文物保护单位外,大部分古桥也还没有进入各级遗产保护名录,但并不是说它们存在没有价值,而是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徽州古桥承载着数百年乃至千年的历史,是徽州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应完善保护体系,建立徽州古桥建筑遗产的保护体系。

3.2 古桥年久失修

在城市化迅速的现代社会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到大城市生活和发展,同时现代交通体系的构建以及原有交通体系的变迁,使得大部分古桥失去了原有的通行功能而闲置,徽州古桥面临着年久失修以及坍塌的风险,急需进行抢救性调查与保护。

3.3 洪水等对古桥造成较大的冲击

由于年久失修等原因,徽州多数古桥面临着结构安全问题,特别是近些年来皖南洪涝灾害频发,对古桥建筑造成较大的冲击,直接影响着古桥的安全。仅建国以后,就有1969 年、1991 年、1996年、2013 年、2020 年等特大洪涝灾害,特别是今年的洪涝灾害对古桥等文物建筑影响巨大。七月份连续三天旌德乐成桥、屯溪镇海桥、婺源彩虹桥等徽州有名的三座古桥接连受到破坏。

图3 三溪乐成桥受灾后状况

7 月6 日上午,旌德乐成桥受到洪涝灾害受损严重,11 孔的古桥在3 小时内仅剩4 孔,损坏严重(图3)。乐成桥俗称“三溪大桥”,又称南河桥,位于三溪镇徽水、抱麟溪、玉溪三水汇合处,为安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该桥始建于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 年),距今已有400 多年历史,清初为洪水冲毁。乐成桥横跨徽水河,南忱狮子山,北架三溪老街,规模仅次于歙县太平桥,被称为“千里皖南第二桥”。明正德二年(1507 年)造石桥五洞,凉亭一所,因名其桥为“通津桥”。

7 月7 日上午,徽州的洪水带走了原本屹立在新安江上的屯溪镇海桥。镇海桥位于屯溪率水、横江交汇处,跨立在横江口上,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嘉靖十五年(1536 年),距今已近500 年,清康熙十五年(1676 年)重修,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 年)再遭水毁,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 年)再度重修。清光绪十年(1884 年)四座桥墩受损,再次重修。长133m,宽15m,为六墩七孔石质拱桥。

7 月8 日晚间,江西婺源拥有800多年历史的廊桥彩虹桥因洪水严重受损。彩虹桥建于南宋,已有800 余年历史,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彩虹桥桥身宛若一道跨越时空的彩虹,以唐诗“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的意思取名。全长140m,桥面阔3m 多,4 墩5 孔,由11 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4 徽州古桥建筑遗产保护的基本途径

4.1 系统梳理徽州古桥的构成

要想保护好徽州古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摸清家底,建立徽州古桥数据库。应该给每一个徽州的古桥都标记上独自的编号,并且记录其一生的历程以及其背后的一个个故事;其次应该分门别类,不仅仅是按地区分类、按结构类型分类,还要将其按照年份、损坏程度、材料、用途以及朝向等等来分类,建立起系统的徽州数据库。有了数据库,才能更好地分类管理以及进行针对性的保护。

4.2 建立完善的徽州古桥保护体系

在系统梳理并建立徽州古桥数据库的基础上,根据保存现状、价值特征、物质及非物质遗存构成等对徽州古桥进行分类,依据其保存价值分别申报不同等级的文物保护单位。同时,依托“黄山市百村千幢保护工程”“徽州古建筑保护工程”等保护体系进行挂牌保护,并按照文物保护的相关要求,建立徽州古桥保护的“四有档案”,最终形成“国保单位+ 省保单位+ 市县保单位+ 历史建筑”的徽州古桥保护体系。

4.3 通过工程措施进行古桥的加固保护

按照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准则进行古桥遗产的保护修缮技术的探索,形成古桥建筑遗产的工程保护技术体系。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材料技术的快速发展,积极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保护工作方针,在“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的文物修复工作的基础上,探索科技防护、新材料防护工作,在进行“抢险加固”保护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合古桥文物建筑的预防性保护策略和技术手段,以此做到徽州古桥建筑遗产的长久性、安全性、系统性保护和利用。

5 结语

徽州古桥是徽州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突出的普遍价值和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在古代是重要的交通通行空间,在当代是重要的文化遗产。通过对徽州古桥建筑及其文化的研究,有利于进一步认识徽州古桥独特的人文景观和地域文化,有利于徽州古桥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我们要深刻意识到洪涝灾害等自然灾害对古桥了水利建筑遗产的影响和破坏,做好预防性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最大化发挥古桥的文化价值、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廊桥古桥徽州
古桥古韵 灵动灵渠
无钉桥梁的传承
无梦到徽州
徽州人
走古桥,做古桥,感受古桥文化魅力
浙江泰顺耄耋老人“以身许桥”推广廊桥文化
Chinese Perch:Dream Beauty Portrayedin Art, Poetry
记忆中的廊桥
廊桥叙旧
走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