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神府致密气区块小井眼井改进研究

2021-05-03贾佳谢海涛夏忠跃解健程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21年4期
关键词:机械钻速固井井眼

贾佳,谢海涛,夏忠跃,解健程

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 300467)

神府致密气区块沉积条件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连续性差、具有低孔、低温、低渗,低压、自然产能低或基本无产能的特点[1-2]。目前使用的小井眼井身结构为:Ф215.9 mm 井眼×Ф177.8 mm 套管+Ф155.6 mm 井眼×Ф114.3 mm 套管,在钻井过程中,存在钻井周期较长,钻速较慢,钻头易泥包,固井ECD 值高等问题,需要开展针对性的研究,以解决这些问题。

1 存在的问题

1.1 钻井周期长,机械钻速慢

神府区块已钻小井眼中,如表1所示,钻井周期平均30 余天,平均机械钻速6.7 m/h,制约了小井眼井的快速高效作业。

1.2 钻头易泥包

在小井眼钻进过程中,如表2所示,钻头外径为155.6 mm,泵排量一般开至800 L/min,环空返速0.7 m/s 左右,岩屑的返出效果较差,尤其是在石千峰-石盒子组泥质含量较高的地层,容易引起井底泥质固相含量过高,导致钻头泥包[3]。

表1 神府区块已钻小井眼井机械钻速和钻井周期统计

表2 钻头泥包情况统计

1.3 钻具易损坏

正常钻进过程中,使用的钻杆为Ф88.9 mm,其内径为Ф70.6 mm,钻具内摩阻较大,比常规钻具压力更高,钻杆易发生刺漏[4-7]。4D 井钻至井深1 845 m 立管压力由12 MPa 下降至10 MPa,起钻至1 337 m,钻具刺漏两根;8D 井钻进至井深778 m,施工过程中立管压力由10.6 MPa下降至6.0 MPa,起钻至第14柱发现公母扣台阶面损坏(图1)。

1.4 固井易井漏

裸眼段扩径后井径约168 mm,生产套管外径为114 mm,环空间隙较小,顶替排量受到限制,顶替效率低,环空钻井液易形成滞留带,替浆中易发生窜槽,固井质量一般较差;同时,环空间隙小,摩阻大,固井动态当量密度高,导致下部地层尤其是煤系地层,极易出现漏失。在注入泥浆过程中,Ф155.6 mm井眼,环空返速达到1.7 m/s,同时固井水泥浆失水较大,泥饼不断被冲刷掉落,形成环空憋压压漏地层[8-12]。神府地区下石盒子、刘家沟属于易漏地层,固井中上部直接压裂地层,泥浆无法正常循环,井口失返,形成长距离套管自由段;下部地层压力高,形成局部地层漏失,失水过大,导致部分井段胶结质量差。

现场作业时,3井井身质量较好,固井参数虽达到设计要求,但注水泥浆时井口失返,1 754 m 以上为自由套;2D井注水泥时井口失返,1 800 m以上为自由套(表3);7 井和9 井,固井过程井口返出和碰压基本正常,但全井段显示多段不同程度胶结质量不好(表4)。

表3 神府3井固井时存在长距离自由段

表4 神府7井固井胶结质量不连续井段统计

2 改进研究

2.1 井身结构优化研究

开展井身结构优化研究,将原小井眼井身结构Ф215.9 mm×Ф177.8 mm +Ф155.6 mm ×Ф114.3 mm调整为Ф241.5 mm×Ф193.7 mm +Ф165.1 mm×Ф114.3 mm,该井身结构与小井眼井身结构相比,在泵压、固井ECD等方面有比较大的优势[13-17]。

2.1.1 钻进中受力研究

钻进过程中,在同等条件下,原井身结构(图2中井身结构1)中钻具受力与改进后井身结构(井身结构2)的受力相差不大,同等井深下,钻具受力相差不超过2 t(图2)。

图2 不同井身结构钻进过程中受力分析示意图

2.1.2 扭矩分析

在同等条件下,井身结构1 的扭矩值与井身结构2相差不大。尤其随着深度的增加,在1 000 m以下地层中,扭矩值几乎一致(图3)。

图3 不同井身结构钻进时扭矩变化示意图

2.1.3 泵压变化

钻进过程中,随着排量增大,泵压逐渐增大,在相同排量下,井身结构1的泵压比井身结构2的大,随着排量增加,相差的幅度越大。在1 000 L/min的排量下,井身结构1 的泵压为16.2 MPa,井身结构2的泵压为8.5 MPa,几乎相差了1倍(图4)。

图4 不同井身结构泵压随排量变化示意图

2.1.4 固井井底ECD变化

在固井过程中,随着井深增加,ECD 值逐渐增大[16-18];不同井身结构,ECD 值不同,表现出的规律是:井身结构1的ECD值>井身结构2的ECD值,井身结构1 进行固井时,井底ECD 接近了1.88 g/cm3,井身结构2 的井底ECD 为1.82 g/cm3。由于井身结构1固井时,存在压漏地层的情况。所以,为了避免井底ECD 过大,需要控制ECD 值在1.88 g/cm3以下[18-20](图5)。

图5 不同井身结构固井井底ECD变化示意图

2.2 开展钻头针对性研究

对二开石千峰以上地层:对比试验19 mm 齿和16 mm 齿的现场效果,使用19 mm 齿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4.5 m/h,最高达到22 m/h;使用16 mm 齿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2.5 m/h,最高达到18.5 m/h;提速效果对比16 mm齿平均提速15%;后续井作业时,二开钻头使用19 mm齿钻头(图6、图7)。

图6 不同钻头类型19 mm齿机械钻速统计

图7 不同钻头类型16 mm齿机械钻速统计

对二开石千峰以下地层进行对比试验:使用19 mm 齿钻头平均机械钻速7.5 m/h,最高达到10m/h;使用16 mm 齿钻头平均机械钻速13 m/h,最高达到21.5 m/h;提速效果对比19 mm 齿提速明显;建议石千峰及其以下地层钻头使用16 mm齿钻头(图8)。

图8 石千峰及其以下地层不同尺寸齿PDC钻头

2.3 开展钻具优化研究

由于小井眼井在实施过程中,使用Ф88.9 mm钻具,该钻具柔性大,易发生刺漏的特点,对钻杆尺寸进行优选,选择Ф101.6 mm钻杆与之进行对比研究。

2.3.1 扭矩安全极限

使用Ф88.9 mm和Ф101.6 mm钻杆进行钻进时,钻具的安全扭矩极限不尽相同,Ф88.9 mm钻杆明显小于Ф101.6 mm钻杆,同时,Ф101.6 mm钻杆的尺寸大,刚性比Ф88.9 mm 钻杆要强,承受的力也更大(图9)。

图9 不同尺寸钻杆钻进时理论极限值对比分析图

2.3.2 泵压对比

使用Ф88.9 mm 钻进时,泵压明显高于Ф101.6 mm钻杆钻进时的泵压,当排量开至1 000 L/min时,Ф88.9 mm 钻杆钻进时泵压为22.6 MPa,而Ф101.6 mm 钻杆钻进时的泵压仅为15.2 MPa,相差了7.4 MPa,泵压降低了32%,所以使用大尺寸钻杆,对大幅降低泵压,作用突出(图10)。

3 现场应用

3.1 钻井工期

现场应用结果表明,改进前,折算2 000 m 平均当量钻井工期21.55天;改进后,平均当量钻井工期16.60天;工期缩短了23%(图11)。

图10 不同尺寸钻杆泵压对比分析图

图11 不同井身结构钻井工期对比示意图

3.2 机械钻速

随着不断改进,机械钻速也呈现逐渐加快的趋势,改进前,平均机械钻速7.69 m/h;改进后,平均机械钻速10.12 m/h,机械钻速提高31%(图12)。

图12 不同井身结构机械钻速对比示意图

4 结论

1)经过改进,井身结构Ф311.15 mm× Ф244.5 mm+Ф215.9 mm×Ф139.7 mm,更适合目前神府区块的致密气钻井作业。

2)钻头使用16 mm齿,可以有效提高机械钻速,有效缓解钻头泥包的发生。

3)可以优选Ф101.6 mm 钻杆进行钻进,同等排量下,泵压可以降低32%。

4)使用改进后的井身结构,可以有效解决固井中ECD较高产生的井漏问题。

5)现场应用表明,改进后的小井眼技术可以提高机械钻速31%,缩短钻井工期23%,在神府致密气区块可以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机械钻速固井井眼
摩阻判断井眼情况的误差探讨
煤层气多分支水平井分支井眼重入筛管完井技术
旋转导向井眼轨迹自动控制系统
贝克休斯SealBond固井隔离液
固井数据实时采集系统及运用
固井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钻进参数多目标优化
鱼骨状水平分支井井眼轨道设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