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村庄的财富
2021-05-03柏荣
柏 荣
我们乘坐的汽车自莆田市笏石镇一路向南飞驰。这一带过去被称为“界外”,久受兵火之害,是闽中沿海相对贫困落后的地方。但现在却是一片生机勃勃的土地,高楼平地拔起,通衢大道四通八达,海湾樯桅林立、港口吊机繁忙,到处都呈现出热气腾腾的建设景象,让人心头振奋。
我们要去的前康村位于月塘乡的砺山脚下,依山邻海,风景怡人。村委会就设在前康小学校里。一进校门,就看见三尊雕像,年轻的村支书介绍说,这三尊雕像,一尊是孔子,一尊是朱熹,再一尊就是康大和。500年来,康大和一直是前康村民引以为豪的人物,也是莘莘学子树人立德的榜样。
前康村有880多年的历史,村里90%的人姓康。这里原名“樵鱼埔”,顾名思义,是一处有林有海、可伐可渔的富庶之地。康氏先祖,于五代后晋时因避乱携眷逃到闽中,在砺山下择地而居。经300多年的繁衍生息,砺山康氏渐渐成为闽中近海的一支望族。
福建沿海是明代倭患的重灾区,自嘉靖二十二年(1543)至四十二年(1563)的20年间,饱受倭寇蹂躏。而明政府为对付倭患实行海禁政策,禁止民间出海贸易,也不准渔民下海捕鱼。这使得原本“资衣食于海”的沿海居民陷入生活困境。前康村也不例外。明亡后,清政府为消灭郑成功率领的抗清武装,于顺治十八年(1661)颁布“截界令”,将闽浙沿海居民迁入内地30里或50里,并修建界墙,派兵驻守。而界外所有的房屋、树木、食物一律烧毁不存。史称“迁界”。沿海地带遂成无人区,望去荒芜一片,满目凄凉。一直到1682年,清政府统一台湾后,才宣布废除沿海的“截界令”。此后,界外的百姓才陆陆续续返回故园。前康村同样经历了这场百年浩劫,不同的是,散居四方的康氏子孙,来得快,聚得齐。他们首先修复了康大和当年倡建的康氏祠堂,摆上先祖牌位,并将康大和撰写的《题谱序》恭恭敬敬地镌刻在祠堂中央。“居则孝友礼让,无坠家声;出则策勋树立,有光宦绩”也成为康氏子弟世代不忘的族训。
康大和生于1507年。他少时勤奋好学,聪明伶俐,被村人称为“神童”。康大和曾先后到水头朱子宫和赤岐狮子岩等地拜师苦读,颇受老师器重。因家道清贫,辍学后他以挑盐卖鱼为生。他身材矮小,而且出过天花,形容不佳,衣衫褴褛,因此常常被人欺负,挨受拳脚。但他不为逆境所屈,每天劳作之后,总是挑灯夜读,十分刻苦。
嘉靖十四年(1535),康大和入京应试,得中二甲进士第九名,并选翰林庶吉士,授编修。一个卖鱼的穷孩子,一举得名,当上京官。捷报传来,在家乡引起极大的震动。前康村张灯结彩,如同过年。康大和也成了砺山一带贫家子弟励志图强的楷模。
关于康大和,乡亲们津津乐道的有这样几件事。
一是康大和为官清正,从不趋炎附势。此时的嘉靖皇帝痴迷道术,不愿上朝直接处理政事,而是终日沉浸在道家的修玄斋醮之中。为了向上天神灵表达自己的崇敬之情和良好愿望,他需要不断敬献辞采华丽、情意动人的辞章,因为这些辞章是用红笔写在青藤纸上,所以俗称青词。往往是皇帝出题目,而由内阁大学士完成。青词必须是骈体文,要求对仗工整,文辞优美。而严嵩所撰的青词,尤其让嘉靖欣赏。这也引发了朝中大臣们的“青词”热。一向以文笔优美著称的康大和却不为所动,还多次上疏劝谏世宗以国事为重,远离僧道,停止建醮,但世宗不听。
康大和雕像
当时,严嵩揽权,结党营私,康大和秉性淳朴耿直,看不惯严嵩一党的所作所为,因此被冷落整整20年。嘉靖三十三年(1554),康大和探亲重游九鲤湖,留下诗云:“二十年前此地游,湖光山色两悠悠。此日重来湖上望,松风吹雨浪花浮。蓬莱胜景无今古,药炉丹灶翻龙虎。游人已许探玄机,名利纷纷何足数。我今到此意何如,欲行俗虑渐消除。玉堂金马竟何益?欲行不行空踌躇。”表达了他苦闷难解的心情。
嘉靖三十四年(1555),康大和被任命为南京礼部侍郎。适逢河洛一带发生动乱,都御史李某认为凤阳旧城单薄,请易址建新城及移高墙。因为凤阳是朱元璋出生地,为大明根基和龙寝之所,当地士民纷纷聚集在泗州府衙反对迁城。事情闹大了。于是朝廷派遣康大和同南京工部侍郎林庭机一块前往处理。康大和到实地考察后,吸收双方的合理意见,提出仅迁移高墙,城池仍为旧址,实事求是地妥善处理了这场建城危机。这充分展示了康大和的应变能力。
康大和职守南京礼部6年,没有提拔,感到自己这一生大概不会有什么大作为了。郁闷之余,作《拙官赋》自嘲且明志。谁想,到嘉靖四十年(1561),康大和又被晋升为南京工部尚书。他找到同乡、同为尚书的林庭机,问他其中机缘。两位好友就官场的荒唐景象,着着实实地开怀嘲笑了一番。
二是康大和密切关注福建家乡的倭患,特别是当他听说兴化府城被倭寇攻陷,莆民被屠杀达数万之众时,非常震惊,多次上书朝廷,请求速派大兵平倭。他得知屡建奇功的戚家军此时正在浙江休整训练,于是亲赴浙江,面见戚继光,向他详细述说福建沿海遭难的惨景,激励戚继光早日率兵重返福建灭倭除害。谈及情切处,55岁的康大和两眼不禁泪花闪闪。戚继光也深为康大和爱乡爱民之心所感动,毅然提前率部出发。戚继光与总兵俞大猷、刘显合兵三大营,一举歼敌2500人,消灭了据城顽抗的倭寇,收复平海卫所。逃入深山避难的百姓陆续返回家中,埋葬亲人,重建家园。听到平海大捷的消息,康大和欣喜若狂,一夜赋诗不止。
康大和知道严嵩的党羽一直在找碴,对他下手。他十分厌恶官场上的尔虞我诈、钩心斗角,于是毅然上疏引咎归乡,但嘉靖皇帝没有同意。次年,康大和再次上疏,陈辞恳切,嘉靖皇帝知道其去意已决,遂不再阻拦,准于告老。
康大和致仕时年方六旬。几年后,同是工部尚书的林庭机亦致仕回乡。他们二人共倡诗社,邀请邑中有学问的长者入社。因为是两位工部尚书发起,所以人们又把这个诗社称作“尚书社”。
康大和出身贫困,了解百姓疾苦,为官敦厚朴实,不事表举。回家乡后更是平易近人。他与林庭机交谊尤深。他曾书写“学林”二字题于书馆壁上,表达自己对林庭机人品和文品的景仰。他还常说:“庭机吾所不及也。”现在,两位退休的同道,正可以在一起切磋学问,相叙友情,共度晚年。
时任兴化郡守吕一静,仰慕康大和的人品学问,邀请康大和同兴化城中几个有才学的人,续修兴化郡志。初稿完成之后,康大和认为初稿出于众人之手,文体不甚统一,且其中有失实之事,必须由一人为主勘定。大家都赞同他的意见,于是公推其主持其事。于是,康大和又担任了修订郡志的主编一职。
万历三年(1575)康大和主持纂修完成《兴化府志》36卷。因年老力衰,积劳成疾,于万历五年(1577)逝世,享年70岁。康大和一生著作颇丰,有《砺峰集》存世。其道德文章为世人所推崇。
村主任带我去看2012年重修的康氏大祠堂。这座祠堂的柱子上悬挂着一副万历皇帝当年御赐的对联:“勋业敢华夙负三朝重望;文章道德允为一代儒宗。”“一代儒宗”,正是对康大和一生的最好评价。
如今,走在前康的街巷上,依然可以感受到500年前的这位儒者留给后人的精神风范。那是一座村庄不尽的财富,也是一个宗族永远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