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癌术前综合评估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1-05-01宋吉成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5期
关键词:保乳术影像学检出率

宋吉成

(山东省临邑县中医院外科 山东 临邑 251500)

乳腺癌是临床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威胁女性患者生命安全。随着研究的深入,对乳腺癌的诊断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外科治疗乳腺癌也从最初的大范围切除,逐渐发展为小范围有效切除,保乳术和腋窝前哨淋巴结活检术成为治疗和诊断乳腺癌的重要方式,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患者乳腺组织和功能[1]。实现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和精确切除,术前综合评估是关键。目前钼靶X 线、彩色多普勒超声、MRI 等影像学技术在临床上运用较为广泛,也逐渐运用至乳腺癌的诊断中,但如何选择影像学诊断方法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本文对我院病理检测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三种影像学方法检查,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测方法对乳腺癌患者术前综合评估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我院收治的58 例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患者年龄38 ~66 岁,平均年龄(52.6±4.3)岁。乳腺癌分型:浸润性导管癌36 例,浸润性小叶癌18 例,小细胞癌4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 例,中学及专科31 例,本科及以上19 例。对所有患者进行三种不同影像学方式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

纳入标准:(1)患者知情同意并签字;(2)自愿进行保乳术的患者;(3)患者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排除标准:(1)无法进行影像学检查者;(2)认知障碍、精神异常等无法配合研究者;(3)其他部位肿瘤转移的患者;(4)妊娠、哺乳期女性;(5)同时参与其他研究者。

1.2 方法

1.2.1 钼靶X 线扫描 采用美国GE 公司生产的Senographe 2000 D 型全数字化乳腺钼铑双靶X 射线机进行扫描。每位患者均进行常规足位和斜位摄片,必要时可局部加压放大。观察病灶边缘、形态、密度、有无钙化以及浸润情况。同时对患侧腋窝淋巴结进行扫描,观察淋巴结数目、大小、形态等。

1.2.2 彩超扫描 采用百胜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彩超检查,探头频率7 ~12 MHz,患者取平卧位或侧卧位,充分暴露检查部位,以乳头为中心进行放射状序贯扫查,观察病灶的部位、形态、大小、边界、回声、有无钙化以及浸润情况。同时对患侧腋窝淋巴结进行检查,包括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回声、边界、血流信号等。

1.2.3 MRI 扫描 采用德国西门子生产的Trio Tim 3.0T 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8 通道乳腺专用线圈。患者取俯卧位,双乳自然悬垂于线圈双孔,常规矢状面、横断面、冠状位以及T1 和T2 加权像扫描。平扫后进行核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注射钆喷酸葡胺造影剂注射(0.1 mmol/kg),10 s 内快速团注,继而快速推注0.9%氯化钠10 mL 冲洗。观察病灶的大小、形态、边缘、边界、信号强度等。同时检查患侧腋窝淋巴结的大小、形态等。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详细检查情况,分析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情况、对淋巴结转移情况的评估以及是否可行保乳术的评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详细检查情况及检出率对比

钼靶X 线检查表现为病灶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的高密度肿块。线样分布的细小分支状钙化灶。合并征象为乳头、皮肤凹陷,皮肤增厚和结构扭曲等。58 例患者中共检出44 例(75.86%)。未检出病灶多为致密型腺体量较多的乳腺组织,未发现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乳腺癌病灶表现为呈饱满的肿块形态,边界模糊不清且边缘毛糙,肿块内部回声不均匀,后方回声减弱,病灶内部及周边组织血流丰富。58 例患者中共检出53 例(91.38%)。未检出病灶多表现为细小簇状钙化灶,血供不丰富。

MRI 检查乳腺癌病灶表现为不规则强化的肿块样形态,边缘不规则或呈星芒状,内部强化不均匀或呈环形强化。导管走形呈线形强化,内部为集群卵石样或簇状小环样强化。58 例患者中共检出56 例(96.55%)。未检出病灶为形态规则病灶。

彩超和MRI 对乳腺癌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 线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对比(n=58,例)

2.2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可行保乳术的评估对比

彩超和MRI 对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 线的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种检测方式对保乳术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淋巴结转移情况以及是否可行保乳术的评估对比(n=58,例)

3 讨论

乳腺癌发病率、病死率均较高,早期诊断乳腺癌并治疗可有效降低复发率和死亡率,是治疗乳腺癌的关键。病理检查是乳腺癌诊断的金标准,但病理检查属于侵入性检查,给患者带来一定程度的创伤,限制了临床的应用[2]。影像学检查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辅助手段,成为检查乳腺癌的主要方法。

钼靶X 线、彩超、MRI 等是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因此本文对我院病理确诊的乳腺癌患者进行上述三种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钼靶X 线对乳腺癌的检出率为75.86%,明显低于彩超和MRI 的91.38%、96.55%。结果表明彩超和MRI 在诊断乳腺癌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在本研究中还发现,钼靶X 线漏诊病例多为致密型腺体量较多的乳腺组织。有研究显示[3],钼靶X 线对微小钙化病灶的灵敏度高达95%以上。彩超漏诊的病例中多表现为细小钙化灶,且血流不丰富的病灶;而MRI 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对病灶通过增强扫描能达到较高的灵敏度,对于形态规则的病灶检出率较小。因此虽然彩超和MRI 对乳腺癌的检出率较高,但在诊断导管内癌和微小钙化灶时,仍然需要结合钼靶X 线检查,提高诊断率。

随着乳腺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保乳术成为临床治疗乳腺癌的主要方式。早期诊断治疗是保乳术的基本要求,因此如何早期诊断乳腺癌,对乳腺癌患者进行综合性评估,是否符合保乳术实施要求是关键[4]。影像学检查在保乳术中确定病灶范围和切缘方面起到重要作用。本研究中采用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乳腺癌患者进行淋巴结转移和保乳术是否可行的评估,结果显示,彩超和MRI 对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 线,但三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是否可行保乳术的评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是由于虽然彩超和MRI 在淋巴结转移的检出率上较高,但MRI 在诊断上由于灵敏度高,容易出现假阳性病例,导致原本可进行保乳术的患者,可能改为全乳切除术[5]。因此可见三种影像学检查方式对手术指导均具有较高价值。

综上所述,彩超和MRI 对乳腺癌的检出率和淋巴结转移检出率较高,三种检测方式对乳腺癌患者的手术指导均有一定意义和价值。

猜你喜欢

保乳术影像学检出率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安宁市老年人高血压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长程动态心电图对心律失常的检出率分析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保乳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对比研究
整形保乳术与常规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治疗中的比较分析
保乳术在早期乳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