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沂水,谱幸福新篇
2021-04-30郭晓娟
郭晓娟
每一位村民都有触动和收获
都说沂蒙老区穷,穷成什么样?数字无疑是最有说服力的。以老区主要城市临沂为例,1983年,沂南、沂水、沂源、蒙阴、平邑、费县6个县的农民人均年收入仅为240元,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0元,人均年收入不足150元的有23万户,占总户数的22%。
沂蒙老区在脱贫攻坚战中,战果如何?数字再一次做了鲜明验证:1995年,沂蒙老区在全国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老区18个县(市、区) 2015年底共有贫困人口55.6万人,到2018年,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摘帽脱贫后的日子好不好?老区百姓发自内心的触动和感悟最具话语权。
“我和老伴在田园综合体里务工,加上土地流转、光伏收益分配、产业扶贫项目分红,以及养老金、孝心基金,我家的人均年收入达到9000多元。”沂南县岸堤镇朱家林村已脱贫的田西进高兴地说。不仅田西进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整个岸堤镇自开展扶贫工作至今,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用国家专项扶贫资金建设扶贫项目,扶贫车间、蔬菜大棚在贫困的土地上拔地而起,危房改造、富民生产贷、扶贫特惠保、雨露计划、孝心基金……一个个为民的好政策,为岸堤镇贫困群众的“两不愁三保障”提供了政策支持,消除了贫困户的担忧。仅光伏发电站一个项目,2019年就惠及1780户2235人,年收益达150多万元。可以说,每一个项目都带动了一批贫困户摆脱贫困奔向新生活。
在沂蒙老区,像岸堤镇这样在脱贫攻坚战中实现华丽蝶变的村镇还有很多。老区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坚持“摘穷帽”与“拔穷根”并举、村增收与户脱贫并重,以完备高效的政策体系、推进体系、责任体系,实现了帮扶措施多重覆盖、扶贫政策多层叠加、贫困群众多方受益,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扶贫、脱贫路子。其中,临沂市创新建立了“四权分置”扶贫资金资产管理长效机制、“四雁”工程等典型做法,走出了特色之路。
红色基因在扶贫路上熠熠发光
沂蒙精神之所以不因岁月流逝而褪色、不因时代变迁而黯淡,就在于它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特殊标识赋予老区人民最深沉的群体意识、最鲜明的精神风貌。在脱贫攻坚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这一沂蒙精神的特质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一群平凡、朴质而专注的人,不分寒暑春秋常年扎根于基层农村苦干实干,不辞劳苦带领群众改变贫困面貌、创造幸福生活。他们就是长期坚守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基层扶贫干部,他们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中坚力量。
说起柴士森,费县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大田庄乡青云村驻村第一书记,因扶贫效果显著,被县电视台多次报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柴士森艰辛的扶贫之路。
2018年,柴士森主动请缨赴扶贫攻坚第一线。虽然他已经做好了准备,但第一次面对这个出了名的省定贫困村时,依然感觉很棘手:断头路较多,路面坑坑洼洼,每逢下雨就泥泞不堪;晚上全村漆黑一片,年轻人几乎都在外地打工;村民以种植果树为主,树龄大、品种老、产量低;很多贫困家庭都是因病、因残致贫……“没基础、没产业、没劳力,要做的事情真是太多了!”柴士森每天晚上打着手電入户走访,就这样深一脚浅一脚,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块田地和每一家农户。
有过财政工作经历的柴士森把自己比作“账房先生”,并列出青云村的帮扶“账单”,撸起袖子与村民大干起来。修路,装路灯、杀虫灯,建排水沟,装自来水,改造广场、卫生室,河道清淤,维修拦河坝……2年时间里,柴士森的“账单”被逐条逐项地销账,取而代之的是村间平坦洁净的沥青路、崭新的青云社区综合服务楼、平坦干净的果品销售广场,以及房顶上一排排的光伏发电板。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这样的故事几乎每天都在沂蒙老区上演。从2016年的“百村万户民情大走访”“三问三清”活动,到2017年的“四查四看”入户核查,再到2018年以来开展的“遍访贫困对象行动”,各级帮扶干部进村入户、访贫问苦,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倾听民意,他们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作“沂蒙扶贫铁军”,他们让一块块贫困的土地变成了“希望”的田野,让村庄变美了、群众变富了。
第一书记既是排头兵也是急先锋。为打赢这场“硬仗”,临沂创新实施了“百千万”沂蒙老区脱贫攻坚行动和“双16”推进计划,在全市掀起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脱贫攻坚的热潮。5年来,全市先后有5.7万余名党员干部响应号召奔赴脱贫攻坚一线,累计选派8275名机关干部到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村担任第一书记,实现了所有贫困村都有干部驻村、所有贫困户都有干部联系帮扶。
出去的人又回来了
在兰陵县,有一个村庄三面环山、一面邻水,民居依山而建、临水而居,“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正是这里的真实写照,它就是生态环境优美的压油沟村。
因大山环绕、交通闭塞、观念滞后等原因,压油沟村曾是当地有名的落后村,全村76户276人一度人均年收入不足2000元,光贫困户就有38户,贫穷导致了村中光棍多、外出务工多等现象。求生存、谋发展、彻底摆脱贫困面貌,不仅是压油沟村民的热切期盼,也是这个老区村庄必须要走的路。
2015年,当地民营企业兰陵县城投开元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响应精准扶贫号召,在政府的引导和帮助下,将压油沟村重新定位,结合这里的地形地貌及经济开发现状,一期投入4.5亿元资金,对压油沟村及周边5个村居5000亩山地进行升级改造,将其打造成一个集湖光山色、农事体验、特色美食、手工作坊、红色教育、传统民宿、休闲养生于一体的“文农旅”融合发展的国家4A级景区。
景区优先安排本地劳动力,吸收22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员及其子女就地务工增加收入,同时整合各级产业项目资金、旅游扶贫专项资金,充分利用富民生产贷、致富带头人贷等金融扶贫政策不断强化帮扶成效。目前,压油沟村每年通过土地、水库、山场的流转费用和扶贫产业项目以及旅游扶贫收益达到23万元,贫困人口户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顺利摘掉贫困村“帽子”。
46歲的吴传菊是压油沟一带的村民,她每天都到景区煎饼坊做煎饼。“以前我也曾外出打工,但如今家乡文化旅游业发展很快,我就和大家一起返乡就业。”吴传菊坦言,她现今每月可以挣到2400元工资,最关键的是在“家门口”上班,时间上自由灵活,心情也格外舒畅。
从产业到生态,从环境到观念,从政策扶持到社会保障,越变越好的老区让越来越多走出去的人动了回家的念头。以兰陵为例,通过实施“归雁工程”,建立“物质激励+台阶激励+精神激励”的政策体系和引导机制,共吸引306名成功人士返乡,创办企业、专业合作社282家,总投资35.37亿元,带动农户9800余户,带动就业6000余人,家庭人均增收5000余元,形成“人才回乡、资金回流、信息回用”的创业热潮。
如今的沂蒙老区再也不是那个贫穷的山沟沟了,放眼望去,曾经的贫困村早已旧貌换新颜,曾经贫瘠的土地上到处是风风火火的民生项目,一幅幅美丽乡村画卷在沂蒙大地徐徐展开,老区人民奔向幸福的脚步迈得更扎实、更有力了!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山东省扶贫开发办公室提供)
刁艳杰
Mengshan Yishui, a New Chapter of Happiness
In the battle against poverty, the people in the Yimeng Old Area have carried forward the Yimeng spirit in a new era, and composed a new chapter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rough hard explorations and courageous attempts. Besides, Mengshan and Yishui have taken on a new look.
In 1995, among 18 contiguous poverty-stricken areas nationwide, t h e Y i m e n g O l d A r e a t o o k t h e l e a d i n r e a l i z i n g o v e r a l l p o v e r t y alleviation; in 2018, all the poverty-stricken people therein got rid of poverty.
L i n y i h a s i n n o v a t i v e l y i m p l e m e n t e d t h e “H u n d r e d - T h o u s a n d -T e n T h o u s a n d” P o v e r t y A l l e v i a t i o n C a m p a i g n i n t h e Y i m e n g O l d A r e a a n d t h e “D o u b l e 1 6” P l a n , w h i c h c r e a t e d a b o o m o f w h o l e party mobilization and public participation in poverty alleviation t h r o u g h o u t t h e c i t y . O v e r t h e p a s t f i v e y e a r s , m o r e t h a n 5 7 , 0 0 0 Party members and cadres in the city have responded to the call and rushed to the frontline of poverty alleviation, thereby enabling all poor villages to have cadres, and all poverty-stricken households to get assistance from cadres.
B y i m p l e m e n t i n g t h e “R e t u r n i n g P r o j e c t” a n d e s t a b l i s h i n g t h e “M a t e r i a l I n c e n t i v e + S t a i r I n c e n t i v e + S p i r i t u a l I n c e n t i v e”policy system and guidance mechanism, Lanling has attracted 306 s u c c e s s f u l p e o p l e t o r e t u r n t o t h e i r h o m e t o w n , e s t a b l i s h e d 2 8 2 enterprises and specialized cooperatives with a total investment of RMB 3.537 billion, and achieved a household income growth of more than RMB 5,000 per cap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