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务英语专业课混合教学的“课程思政”行动研究

2021-04-30李欣冯德正

外国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商务英语经济学课程思政

李欣 冯德正

(1.北京林业大学 外语学院,北京 100083;2.香港理工大学 英文系,香港 999077)

0 引言

“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过程、全课程、全要素、全方位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立体的教育理念和“育人大格局”(高德毅 等,2019)。2020年6月1日,教育部正式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标志着“课程思政”在我国进入了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的新阶段。专业课要根据学科专业特色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育人目标,深度挖掘提炼专业实质体系中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拓展专业课的广度、深度和温度(教高,2020)。

在众多高校专业课中,商务英语专业课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载体。一方面,新时期国际环境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国际视野、理想价值、使命担当和知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吴岩,2019);另一方面,全国已有403所高校开设了商务英语本科专业,每年培养成千上万的商务英语人才。因此,深入研究课程思政如何与商务英语课堂教学有机融合对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精通外语、兼备商科知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复合创新人才,服务国家建设,提高我国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意义重大(卢植,2018)。

我们以“课程思政”为关键词搜索知网,截至2020年6月7日,检索到6678篇文献。然而,关于商务英语课程思政仅检索到22篇相关文献,涉及商务英语阅读(曲洪 等,2019)和综合商务英语(周正秀,2020)。而商务英语专业知识课程,如经济学、国际贸易等探讨较少。饶妙、邓建平(2019:132)发掘商务英语“国际金融”课的隐性思政元素,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实行“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实现课堂教学中知识传承和价值引领的“同频共振”“培养具有正确世界观和国际视野,能服务中国经济国际化建设,能讲好中国故事的国际商务英语人才”。因此,如何将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商务英语专业课教学值得研究。本文以多元读写教学法为理论框架,以全英经济学课程为对象,开展商务英语知识课程思政行动研究。

1 《指南》对全英文商务知识课的要求

课程思政建设首先要立足专业特色。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商务英语专业教学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商务英语专业隶属于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具有跨学科特点,相关学科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英专教学指导分委员会,2020:47)。《指南》明确了新时期商务英语人才的素质要求,包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学科基本素养,职业精神、商业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指南》也提出了商务英语人才的三类知识要求:语言文学、跨文化基础知识,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学科基础知识以及组织治理、经贸法规、商务规则与惯例等实务知识。这三类知识也对应三种能力要求:语言运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量化思维能力、数字化信息素养、团队合作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和实务能力(商务分析、决策和实践能力、组织、管理、协调和沟通能力等)。《指南》对商务英语人才的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是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的目标和依据。

课堂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具体化、操作化和目标化。因此,《指南》也明确了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方向课和实践教学环节(包括毕业论文)。这个课程体系总体框架中主要包括五大知识模块:语言知识、商务知识、跨文化知识、人文社科知识、跨学科知识(王立非,2019),这五个模块凸显了商英课程体系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点。其中,“商务知识”模块主要包括经济学、管理学、国际商法、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等课程,都是典型的语言和知识融合课程,而经济学是核心课程之一,其中微观经济学是国际贸易知识的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是国际金融知识的理论基础,因此在各个高校的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体系中一般都列为专业核心必修课。

语言与知识融合教学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互合作,形成“实践社区(community of practice)”,兼顾学习者语言能力的发展、专业知识的吸收、认知水平的提升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常俊跃,2014;米保富,2015)。因此,商务英语言与知识融合专业课程如何打破教学任务以语言知识传授和技能操练为主的困局,打造以课程思政为驱动的兼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商英“金课”是一个亟待研究的课题(王立非 等,2019;吴岩,2018)。本文将以“经济学(英语)”课为实证研究对象,以偏重“设计社会未来”和“多模态教学”的多元读写(multiliteracies)理论(NLG, New London Group, 1996)为指导,进行课程思政教改创新的顶层设计、实践和研究。

2 全英文“经济学”课程的行动研究设计

2.1研究问题

本研究主要聚焦下列三个问题:(1)应该如何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在课堂教学中实现知识传承与理想信念塑造、综合能力提升和多元(职业)素养养成的有机融合?(2)如何将多元读写教学理论四个元素贯穿在教学过程中,线上线下相结合,构建交互式多空间联动的教学模式?(3)如何在发挥本课程“立德树人”的主渠道作用的同时让课程思政为课堂教学赋能增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动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课堂获得感?

2.2 研究理论框架

本研究采用多元读写理论,根据20世纪90年代新伦敦小组(NLG, 1996)提出的“设计社会未来”的理念,凸显两个特点:设计和多模态化(NLG,1996:60), 即教师设计教学材料、手段和方法,通过多模态社会符号资源完成课堂教学,变被动学习者为设计者, 迎接经济全球化、语言文化多元化和交际技术多样化的挑战,胜任未来工作(Cope et al., 2015; 张德禄,2018)。多元读写理论核心内容包括四个主要教学要素:实景实践(situated practice)、明确指导(overt instruction)、批评框定(critical framing)和转化实践(transformed practice):

(1)实景实践强调真实语境“浸入体验式”英语教学,这与同样强调“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社会符号观是一致的,即意义是在交际过程中生成的(冯德正,2017:57)。

(2)明确指导的核心是多模态设计资源的元语言,即描述和解释意义模式的语言(NGL,1996:79),教学理念由“设计”取代“语法”,由语言“法则”到多种符号系统“法则”(如听觉、视觉、味觉、手势、空间感等),指导学生明确基本规律、程序、知识,即概念命名,把概念连接形成知识体系和理论(张德禄 等,2014:46)。

(3)批评框定是让学习者梳理在实践中已经学过的东西,系统理解知识系统和社会实践中的多模态语篇与社会文化价值观和意识形态的关系,形成辩证、批判的逻辑分析能力。因此,功能性分析强调因果关系和用途等,批评性分析在于发现意图、动机和目标等,从而提高“归纳学习”能力(Cope et al., 2015:20;Lim, 2018:7)。

(4)转化实践指学习者在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的学习迁移能力,具备能独立识解并建构多模态语篇的能力,即多元读写能力。成功的转化实践包括“合适性”和“创造性”两方面,即学习者首先要正确全面掌握所学知识,同时还能超越所学,合理、创造性地解决新问题(冯德正,2017:57)。

贯穿教学设计过程的这四个要素并非线性和封闭的,而是交互作用,动态地实现多元读写能力(张德禄 等,2014;Lim,2018)。“经济学(英语)”语言与知识融合课程思政教学的设计应充分发挥线上线下混合课的优势,抓好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环节,如下图1所示。课前借助微信群、雨课堂等布置作业、发送补充资料、收集学生问题和个人与小组作业,培养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能力;课中通过腾讯课堂以问题为导向讲授教学内容,结合课后自学任务翻转课堂以及相关文献研读、评析;课后学生继续完成复习巩固练习,小组讨论合作互评作业,完成PPT设计,课上完成口头展示,撰写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课程期末论文,完成实践转化。教师分阶段通过问卷获得学生反馈,适时调整完善教学方案。

混合课旨在实现线上线下、课内课外、语言技能与经济知识、教师讲授与学生实践以及知识摄入与科研产出的“五结合”,形成多空间交互联动效应,教学内容渗透融合价值观、道德、逻辑思辨、创新思维等思政元素,增强学生课堂参与度、贡献度和获得感。在该课程中,学生需要全面了解西方经济学体系的渊源、经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以及以作者代表的主流经济学界的主要观点和思想,要做到“知彼”。同时,学习经济学还必须立足中国大地,要有家国情怀,要了解中国的文化历史、国情、发展现状,充分“知己”。最终学生要做到四个“正确认识”,获得学习源动力: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和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

2.3研究对象

全英文经济学课程是北京某高校商务英语专业培养方案中的一门专业核心必修课,授课教材为引进版《经济学原理》(PrinciplesofEconomics)英文版(Mankiw, 2018),分宏观、微观两个部分八个知识模块:经济学十大原理,供求法则和政府政策,福利经济学: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公共部门经济学:外部性和公共物品和政策,生产成本、公司行为和产业组织,劳动力市场经济学:生产要素市场、收入和歧视、收入不平等和贫困,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与就业,货币政策、通货膨胀与就业。

图1 线上线下课程思政多元读写教学法

本课程英文讲授,50人大班授课,知识体系复杂,难度大,学时紧,对师生挑战度高。同时,经济学原理植根于西方文化、哲学体系和经济社会,因此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作者论点方面都需要思想引领(王立非 等,2019:14)。为此,任课教师在2019年春季第一轮教学中就申请了学校“课程思政”项目,尝试课程思政教改模式。

2.4 研究步骤

根据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理念,我们将以教材第六知识模块“劳动力市场经济学”中的第20章“收入不平等和贫困(Income Inequality and Poverty)”为教学案例,展示课程思政多元读写混合教学法的课堂实践。本章教学内容计划4学时完成,小组课下自主合作学习,制作自学PPT,小组互评,课上翻转课堂重点讲解学生自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并点评互评作业(2学时);两个学生小组以“收入不平等和中国精准扶贫”为话题进行口头展示,生生互评、教师点评(2学时)。教师给学生明确规定自学本章内容的任务,要求完成PPT设计,包含下列四项内容:(1)了解美国社会收入不平等现象;(2)了解美国政府在改变收入分配方面的发挥的作用;(3)掌握世界在帮助最贫困社会成员方面的公共政策;(4)评述中国精准扶贫政策。其中前三项为教材内容,第四项是与教材相关的“中国元素”。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3.1采用线上线下多模态混合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实景实践原则

实景实践强调“浸入式”(immersion)教学,要尽可能提供与教学内容高度相关,并且学生感兴趣的交际实践任务和学习体验机会,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倡导合作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融入性学习动机”(邢春燕 等,2019:45)。实景实践要注意教学材料选取的两个相关度和一个结合度:与真实生活和与目标知识点的相关度以及与近期国内外大事件的结合度,才能激发学生深入学习、领会教学内容的兴趣和动力。学生建立学习兴趣,明确指导才能更加有效。

为此,根据教材内容,教师课前补充了下列多模态学习资料:

表1 多模态学习资料一览

这些补充资料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多角度批判性思维与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能力。教材中大部分数据都是2010年之前的,而这些鲜活的材料让学生对收入不平等以及减贫的全球最新进展全面了解,并以发展和对比的眼光深入领会本章内容。同时,英文多模态资料也是提高语言技能的素材,比如语言修辞、图表写作也是语言教学的重点。就多角度批判性思维而言,西方经济学家的批判发展的观点对我国的精准扶贫政策也很有借鉴作用,如2019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班纳吉教授提出减贫要因地制宜考虑问题,要研究当地贫困人口真正需要什么。中外对中国精准扶贫项目的视频报道也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我国精准扶贫政策的制定、实施和重大意义。而新冠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以及对2020年减贫目标的“收官之年”带来的困难,更是学生亲身感受和关切的问题,不再感觉“减贫”是个遥远而抽象的话题,激发学生深入探究的热情。

3.2采用课堂互动和参与教学方法实现课程思政的明确指导原则

明确指导并不是让教师直接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学习进行积极干预和引导(NLG,1996:86),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并以图片、音频、视频、手势等多模态资源提供清晰的概念阐释,最终让学生尝试独立地创造性地建构意义,并由理解概念上升到理论。在线课的一个短板就是缺乏师生“面对面”的互动,学生的上课状态难以把握,因此“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弊端更大。为此,教师课前征集学生自学时遇到的难点和问题,在线授课时以问题为导向,启发式教学,学生通过在线语音和留言区发言,形成IRF(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教学结构(Sinclair et al., 1975;冯德正,2017),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提高学生在线互动讨论的热情。

翻转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提出两个问题:(1)世界各国不同时期对待贫穷的不同态度什么?(2)世界各国减贫措施有哪些异同?旨在培养学生历史发展的哲学思维和跨文化对比意识。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学生除了吃透教材内容外,还需学习补充课外读物《经济学百科》中的相关内容,了解从16世纪《济贫法》(PoorLaw)的颁布,到18世纪李嘉图和马尔萨斯要求废除该法,鼓励人们自食其力,再到2016年法国由“仇穷症”引发的难民所的纵火事件,西方社会对待贫穷的态度演变,以及目前世界各国达成的“授人以渔”的扶贫共识,普遍认可居民健康医疗、教育程度、交通设施的完善对消除贫困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明确指导,让学生将西方对贫困的态度与我国“人民至上”“一个都不能少”的扶贫观对比,并全面了解中国创造的人类减贫史奇迹,特别是目前中国地方领导直播带货、异地搬迁、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评估等举措,已经形成了独特鲜明的中国经验。

明确指导阶段教师以学生为中心(Barr et al.,1995),以问题为导向,发挥“脚手架”作用(Cope et al., 2015: 33),使用文字、音频、视频等多模态资源(80%以上为英文资料),发挥各个模态的功能可供用性(van Leeuwen, 2015),同时,教科书、新闻报道、学术文献多语类教学,强化相关概念和理论的多维整合理解,既筑牢经济学知识体系,又提高英语表达能力,并且增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激发学习原动力,在收入不平等和减贫这个问题上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自己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

3.3采用显性思政教学方法实现批评框定原则

批评框定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框定巩固实景实践中掌握的知识,有意识控制和理解由明确指导环节习得的概念和理论与某些特定知识和社会实践体系相关的历史、社会、文化、政治、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关系(Cope et al., 2015: 34)。批评框定具有两个维度:一是批判性思维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二是正面价值观(即人文道德教育)(冯德正,2015;邢春燕 等,2019:48)。 因此,结合本章的教学内容和重点,在批评框定环节,主要设计了两项分别由学生个人和小组完成的任务。个人任务是对本章西方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三个政治哲学流派,即实用主义(Utilitarianism)、自由主义(Liberalism)和自由意志主义(Libertarianism)三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背后反映的意识形态及其历史局限性以英文撰写书面评价,引导学生从教材跳开去,进一步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再对教材内容进行全面评判式反思,对于学生作业中有价值、有新意或者有争议的观点教师在课堂展示,继续激发学生的讨论,相互学习、借鉴,最后教师点评、明确指导,对与价值观、意识形态以及对我国扶贫攻坚的启示等进行正面引导、批评框定。

小组任务是以“收入不平等和中国(精准)扶贫政策”进行小组全英口头展示。教师对于口头展示环节预先给出评分标准,从内容、PPT设计、团队合作和创新性四个方面由学生小组和教师共同打分,并规定最后要有问答互动环节,结束后学生各个小组相互评价,最后由教师统一点评。这个环节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搜索整合信息能力、数字化技术素养,以及脚踏实地、躬身实践、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都是一个锻炼和提高。学生的多模态设计“成品”显示,一方面学生多模态意义构建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讲授,学生能够从世界减贫到中国精准扶贫的“教育、就业和发展”三位一体的理念再到本校对定点精准扶贫单位的具体实例(见图2),既有全球视野,又有家国情怀,并且开始思索母校、自己的专业乃至自身在“精准扶贫”的壮阔图景中所处的位置及其应该付诸的努力。学生积极认真的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闪光点”都是很好的思政教学素材,因此这时教师应该采取“显性”教学,充分肯定学生展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人文素养、家国情怀以及社会责任感和合作精神,从而实现价值引领和塑造。

图2 学生“成品”:所在高校为对口支援地区提供教育扶贫服务活动

3.4创造性“再设计”过程教学方法实现转化实践原则

新伦敦小组认为(NGL,1996),转化实践是让学生迁移所学知识,运用到新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能够创造性地、恰当地将所学用于解决新问题(Cope et al., 2015: 35)。小组口头展示实质也是转化实践的重要途径,此外,课后作业的设计和形成性评估,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一环。根据各个章节的具体内容,我们主要设计了四种作业形式:课后综合分析论述题、思维导图、案例分析、小组互评和文献导读和写作(所有作业都要求英文表达)。期末考试也进行改革,尝试用“平时作业+口头展示+期末论文”的形成性评估代替一纸试卷。比如,结合第20章的内容,期末论文选题为《如何向世界讲述中国精准扶贫好故事》,将商务话语与经济学知识相结合,体现商务英语跨学科特点,同时帮助学生实现由知识摄入到科研产出的实践转化。作业和评价形式不再考查学生低阶的记忆能力,而是考查学生分析、综合、应用、评价和创造的高阶能力(Bloom et.al.,1956)。而这些学生的再设计“成品”又可以成为下一轮教学的素材,完成师生共建内容的“在创造”过程(Zhong et al., 2019;Cope et al., 2015)。

4 结语

本文报告了高校开展经济学全英文教学的课程思政行动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借助多元读写教学法原则,采用实景实践、明确指导、批评框定和转化实践四种方法实施课程思政效果明显,为商务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提供了原则和思路。将课程思政融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教育理念中,实现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们认为实景实践环节应该提供与学生真实生活、与具体知识点相关度高的“鲜活”材料,提高课堂教学的“真实性”,给抽象的知识付诸实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融入性”动机,主动探求知识。在明确指导环节,要打破知识灌输的格局,真正以学生为中心,问题为导向,运用多语类教学法和多模态教学手段,启发引导学生思维。在前两个阶段将哲学元素、价值观元素、道德元素、思辨元素、创新元素等思政元素“隐性”而有机地融入相关知识传授过程中。在批评框定环节,仍然关注发展学生逻辑推理思维,指导学生解释特定意义设计的社会文化情境,批判看待意义构建的动机、目的和意图等,实现功能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的思政教学。在转化实践环节,小组口头展示是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将教学再情境化,发挥创造力,解决新的实践问题,创设新的多模态话语实践,而且学生在口头展示的过程呈现出的内容、迸发出的智慧以及反映出的问题又都为“显性”思政教学提供了一手素材。

课程思政给教师带来新挑战,对教师的思政水平、教改勇气、课堂设计和组织实施能力提出了高要求,如何不断提高课堂的“两性一度”,提高学生课堂互动性、参与度和获得感,实现智慧教学,需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猜你喜欢

商务英语经济学课程思政
简明经济学
“任务型”商务英语教学法及应用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基于SPOC的商务英语混合式教学改革研究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经济学
基于图式理论的商务英语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经济学的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