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能动性可视化研究(1991—2019)

2021-04-30秦丽莉姜文凯韩悦

外国语文 2021年2期
关键词:能动性学习者文献

秦丽莉 姜文凯 韩悦

(1.大连外国语大学 公共外语教研部,辽宁 大连 116044;2.大连外国语大学 英语学院,辽宁 大连 116044)

0 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以及《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等一系列文件中都强调我国要“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于课堂和网上在线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使学生朝着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发展(方秀才 等, 2019)。而能动性是学生达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因素(Vaughn, 2018)。因此,学习者能动性研究的开展对信息技术背景下教学效果的提升以及学习者语言的习得非常有意义。虽然截至目前能动性还没有一个明确而通用的定义(Vaughn, 2018),却一直是国外研究的热点,对学习者能动性的研究更是由来已久且数量较多(Said et al., 2019; Sears, 2012)。在国内二语习得领域,鲜有学者对学习者能动性研究进行关注,比如秦丽莉(2015),秦丽莉、戴炜栋、赵永青(2018),秦丽莉(2017),佟秋华(2014)与杨跃、白素、袁金月(2015)等学者对此展开了相应的研究。相对而言,实证研究还是极其匮乏。本研究旨在利用CiteSpace这一科学计量工具对目前学习者能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关注热点及重要文献和学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并进行深入解读,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1 研究工具与数据收集

科学知识图谱的概念源自2003年美国国家科学院组织的一次研讨会,随着信息可视化的发展,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的各种工具不断涌现;其中,CiteSpace知识可视化软件就是最为流行的知识图谱绘制工具之一(陈悦 等, 2015)。CiteSpace所绘制的知识图谱能够集中展现某个知识领域的演化历程,自动标识作为知识基础的引文节点文献和作为研究前沿的共引聚类标签(陈悦 等, 2015)。

本研究数据全部来自Web of Science期刊数据库(1965—2020年)。首先,我们以“learner* agency”or “student* agency”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其中包含SCI-EXPANDED, SSCI, A&HCI, CPCI-S, CPCI-SSH, ESCI)中进行主题检索,并限定语种为“英语”,一共得到1991—2019年相关文献375篇。

2 国外学习者能动性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1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的高影响力学者

本文将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检索到的375篇文献放在CiteSpace中进行数据分析,选择“1991—2019”作为时间段,“3”年为时间分区,节点选择“Cited Author”,阈值设置为TOP100,得到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如下:

图1 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在图1的作者共被引知识网络图谱中共得到263个节点和1119条连线。节点代表作者,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其共被引关系。节点越大,其代表的作者的被引频次越高,在该领域的影响力越大(Guo Hanning et al.,2017)。图谱中不同的时间段由不同的颜色所表示,节点间的连线也呈现对应的不同颜色(Chen, 2006)。根据这些信息,将图1呈现出来的在该领域影响力较高的14位学者的被引频次等相关信息汇总到表1。

被引频次最高(44次),影响力最大的是维果斯基(Vygotsky)。Vygotsky是俄国的教育心理学家,他所提出的“文化历史理论”(cultural-historical)以及由Lantolf和van Lier等人在其理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社会文化理论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影响日益扩大。他们归属于第三代心理语言学研究,以超脱二元论的方式将学习置于社会、文化和历史等复杂系统中,强调社会文化因素在人类高级心理功能发展中的作用,认为学习是与环境及他人不断互动的社会构建过程(徐锦芬 等, 2019)。通过文献阅读也可以发现,在对学习者能动性问题展开研究时,大量的学者选择从社会文化理论视角出发,探究不同的社会环境以及人与环境中各因素的多元互动对学习者能动性产生的影响(Johnston, 2019; Mick, 2011)。

表1 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高影响力学者相关信息汇总表

Bourdieu采用了与前两位不同的视角及理论。他从人类学走向社会学,并将社会学融入教育学以及语言学等诸多学科领域。他把提出的“惯习”(habitus)、“资本”(capital)、“场域”(field)三个基本概念融入能动性研究中;他认为惯习是社会结构在能动者身上的具化,在能动性的个体要素(资本、策略)和结构要素(场域)之间建立了有机联系;这种理念认为只有对个体与各种关系所处的场域之间的复杂交互进行探究才能对能动性作出真正的解释(Nentwichet al., 2014)。除了Bourdieu,表1中的Emirbayer也主要从社会学视角开展能动性的相关研究。受他们影响,一部分学者陆续采用社会学视角对学习者的能动性问题展开研究(Mick, 2011),国内许多学者所采用的生命历程视角也属于社会学范畴。

表中的其他学者也全都是教育领域以及二语习得领域非常重要的学者。从中介中心性来看,Ahearn在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的桥梁性作用最强,遥遥领先于其他学者。她对能动性的研究及讨论开展较早,在2001年发表的“Language and agency”一文中就对各种能动性的定义进行了辩证讨论,并提出了非常具有启示意义的临时性定义——“能动性是经过社会文化调节的行为能力”(Ahearn, 2001)。Freire则主要采用的是哲学视角。Lave和Wenger较为相似,关注点主要在于实践以及实践社群,在进行相关研究时多将学习者的能动性置于实践社群中进行观察及分析(Lave et al.,1991)。Gee则侧重于与话语分析以及信息及技术相关的研究,她认为好的虚拟网络游戏能够成为促进学习的有效手段(Gee, 2004);Ahearn(2011)也指出,语言人类学家对将能动性与话语相结合进行理解所作出的贡献非常突出。此外,Dewey在对能动性的感知方面做了较多的研究与探讨;Norton则在学习者能动性与身份方面的研究非常具有代表性。

从大的层面来看,心理学以及社会学在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的影响最为广泛;从小的层面来讲,社会文化理论的应用最为普及。其中,Vygotsky的引用频次最多,而Ahearn所起到的桥梁性作用最大,其余各影响力较高的学者都有自己专长的研究点。

2.2学习者能动性研究热点分析

CiteSpace为揭示科学结构的发展变化情况提供了多种功能选择,其中共词(特征词或关键词)图谱有利于人们分析研究热点及热点的演变(陈悦 等, 2015)。节点的中心性(centrality)反映了其在整个网络中的重要性, 关键节点的中心性越高在整个网络中所起到的桥梁作用越大(Chen, 2006)。因此本文选择节点为“Keyword”,并将结果显示里中介中心性大于0.1的热点词汇的相关信息汇总到表2。

表2 学习者能动性研究关键词及相关信息汇总表

表2结果显示,中介中心性最高的关键词为2013年左右出现的“technology”一词,表明2013年前后,“信息技术”在学习者能动性的相关研究中具有很高的交叉性和创新性,起到了桥梁性作用。这与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翻转课堂、慕课、金课等一系列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这些新型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学习、合作学习、混合学习以及基于网络的学习(屈社明, 2019);而Vaughn(2018)指出,能动性是学生达到主动学习、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关键因素。因此信息技术与能动性的交叉就具有了很高的新意,也有一些研究者针对信息技术背景下学习者能动性问题或者信息技术对学习者能动性的影响等方面陆续展开研究(Johnston, 2019)。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technology”一词的中心性非常高,相比其他关键词,其出现的频次却非常少。这可能是因为国外非常注重信息技术与教学的结合,且国外信息技术发展得较快较早,也有大量的相关研究,因此可能偏向能动性的文章数量并不是特别突出,在未来需要有相应的补充。

中介中心性第二高的分别为“identity”和“discourse”,其中“identity”不仅在能动性研究的前期具有很高的中介中心性,出现的频次也非常高,仅次于含义非常笼统的“agency”。这表明学习者能动性研究开展的前期多与身份(identity)相结合进行(Sears, 2012)。研究发现,学习者能够通过发挥能动性调节身份,进而促进语言的习得,提升语言能力(Netto et al., 2019);而能动性与话语(discourse)相结合的研究虽然交叉性较高,但是从数量上看,热度较低。

“Higher education”所具有的中心性出现时间较晚,通过文献阅读可以发现,学习者能动性研究初期研究的主体多为儿童或者中小学生(Sears, 2012)。国外学者非常关注儿童或中小学生在读写能力(literacy)培养或各种语言环境习得中的能动性问题,他们把儿童看作是积极主动且富有创造力的能动者(Said et al.,2019)。国外对学生能动性的研究开展很早,且一直没有中断,但是研究的具体的学生群体以及内容会随着潮流发生相应的改变(Covert, 2014;Johnston, 2019)。

最后,“teacher”这一关键词的中心性较低,但是出现频次却在这些关键词中处于较高位置。经过对在Web of Science所搜到的文献结果进行研读发现,包含的“teacher”这一关键词的文献既涉及教师因素对学生能动性的影响,又包含教师作为学习者时能动性的发挥问题以及教师本身的能动性问题。

我的眼睛火辣辣地盯着女人,女人的确很漂亮,黑黑的眸子,高高的鼻梁,白晰而细腻的皮肤把她柔润性感的嘴唇映衬得格外突出。女人既有北方女人的高贵气质,又有南方女人特有的妩媚婀娜。

总的来讲,能动性与身份相结合的研究开展较早且数量非常多,发展较为成熟;而信息技术、话语以及高等教育等关键词的中心性较高,也可以说明它们与能动性相结合的研究创新性较高,但到目前为止,数量还都相对较少,有很大的空白需要进行补充。

2.3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的重要文献

Guo Hanning 和Wang Huili(2017)指出,突现值能够显示某一知识领域研究焦点的转变。图2 对共被引文献中前11 篇突现强度较高的文献进行了汇总。

图2 共被引文献中突现强度最高的前11篇文献

从图2中可以看出,突现强度最高的共被引文献来自van Lier(2006),突现值为2.8823,突现期为2013—2016年,突现时间较长。他的“Agency in the classroom”收录于Lantolf, J.P. 和Pohner, M. E.(2008)的SocioculturalTheoryandtheTeachingofSecondLanguages一书中。文章中,van Lier(2006)依托于社会文化理论框架,从课堂视角出发,探讨能动性的深层含义以及它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所起的作用。van Lier通过分析课堂实例,得出结论,指出能动性存在于特定的情景,是学习者所采取的行动而不是他们所拥有的特质。

突现强度第二高(2.5687)的是收录于Heidi Byrnes(2009)AdvancedLanguageLearning:TheContributionofHallidayandVygotsky一书中Swain(2006)的“Languaging, agency and collaboration in advanced second language proficiency”。题目中一共包含四个点:语言表达、能动性、协作以及二语水平。虽然Swain研究的重点在于阐释“语言表达”的概念并强调它在提升二语习得水平中的重要作用,但是她所选择用于佐证的案例背景却是学生发挥能动性进行协作完成二语学习相关任务。其中,她对“语言表达”及其作用的阐释也主要依托于社会文化理论中的理念——调节(mediation),也就是人类高级心智功能的发展离不开调节,而语言就是众多调节工具中最重要的一种,对认知的塑造和重塑就是学习的一方面。Swain(2006)指出,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是紧密相关且辩证的关系,为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及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文献是2015—2016年突现的Sorensen B. H. 与Levinsen K.于2014年合作撰写的“Digital production and students as learning designers”,其突现值也相对较高,为2.3328。这一项研究结合了上文提到的“technology”和“identity”两大研究热点,将注意力放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并让学生进行角色转换,成为学习的设计者。他们认为学生在设计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发挥社交能动性以及协作能动性,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协商合作。研究发现,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身份转换相结合能够有效优化学习过程、提升学习效果(Sorensen et al., 2014)。

2017—2019年的两篇突现文章Mercer(2011)、Biesta(2015)的突现值最低,均为1.8437,这说明他们的文章与之前的研究趋势相比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改变。Mercer(2011)的研究算是对之前学习者能动性研究的一个补充,她将学习者的能动性看作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并对系统中的各项成分以及动机、情感等控制因素进行了详细的阐释,换了一个视角看待能动性。而Biesta(2015)则研究的是教师信念在教师能动性中的作用,与学习者能动性并不直接相关,因此在共被引文献中突现值较低。

综合来看,作者共被引、关键词以及文献共被引三方面内容的可视化分析结果所揭示的内容比较一致。在学习者能动性相关研究的理论框架选取方面,社会文化理论占据了主导地位,突现值最高的前两篇文章都选取了社会文化理论作为理论框架,并且在作者共被引中被引频次最高的也是Vygotsky,社会文化理论的两大奠基者Lantolf以及van Lier的引用频次排名也较为靠前。在研究焦点方面,能动性与身份相结合的研究开展较早,且数量较多,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2013—2016年左右可以看作是较为明显的转变期,“technology”在关键词中中心性最高,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成为一个相对创新的研究点,而且研究数量还较少,有较大的空白需要补充;突现强度第三的Sorensen 和Levinsen(2014)的文章虽然也在研究学生的身份转换,却将背景置于信息技术背景下探究教育信息技术的运用与学生身份相结合对教学产生的影响,非常有创新性。此外,“discourse”的中心性较高,且出现时间也相对较晚,相关研究数量也不多,在今后的研究中采用话语分析的方法将学习者能动性与他们的话语结合起来研究也是不错的选择。最后,在研究群体方面,高等教育阶层学习者群体的能动性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推进,开展大学层面信息技术与能动性相结合的研究对相应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3 学习者能动性相关研究的深度研读

通过文献研读可以发现,除了研究选题,研究方法的选用也非常值得思考。目前已有的学习者能动性研究中绝大多数都选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其中主要包括叙事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民族志研究等等(Johnston, 2019; Sinclair et al., 2019),而具体的数据收集手段则以深度访谈、观察以及收集反思日志和田野笔记为主(Edwards et al., 2019)。叙事研究主要通过对受试者过去的生活经历或学习经历展开调查,发现其中对学习者能动性产生影响的因素及原因(Wassell, 2010),这种研究方法被认为是探究个体与社会、文化以及组织机构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关系的理想手段(Sinclair et al., 2019)。因此,想要运用社会文化理论框架对学习者能动性进行相关分析研究时可以选择叙事研究方法,其中既可以包含口头叙述,也可以包含文字叙述(Pavlenko, 2007);如果不想采用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以通过访谈的形式让受试者对以往的经历进行阐述,作为对其他研究方法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补充,利于全面分析。个案研究以及民族志研究都旨在对受试者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由于民族志研究历时较长,有的需要长达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而且在长时间段里也会出现很多意外情况及不可控因素,因此这种方法的选用还是相对较少(Mick, 2011)。而个案研究的可操作性较强,且不受理论框架的限制,因此众多采用社会学视角、生态学视角以及社会文化理论视角的学者通过这种研究方法对学习者能动性进行深入的探究(Johnston, 2019; Tan et al., 2019)。

相较于这些主流的研究方法,一些学者选择运用行动分析、话语分析等较为创新性的研究方法,以及回溯性口头汇报等数据收集方式对学习者的能动性进行研究(Ahn, 2016)。Knight等(2018)认为多模态行动分析中的概念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导航性资源(navigational resources)以及工具的使用与能动性之间的关系。能动性与人们的行动密切相关,人们通过根据自己所处的环境发起相应的行动来展现能动性(Archer, 2003);因此通过行动分析来探究学习者的能动性也不失为一种有效且新颖的办法。话语分析的方法目前主要应用于探究学生在完成口语交互活动或口语任务过程中的能动性问题(Ahn, 2016;Knight et al., 2017)。Knight et al.(2017)的研究跳脱传统的语言学话语分析,而灵活采用社会文化话语分析,因为Mercer (2010)认为社会文化话语分析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在社会情境下通过话语内容、功能以及共识等来发展能动性。此外,可以通过分析学习者的话语,把它看作一种言语行为来探究学习者的目的及学习者通过语言所实现的事情(Herring, 2004)。Ahn (2016)发现,把语言交流活动看作一种机会的学习者会积极寻求语言方面的帮助,会比别人收获更多。

此外,值得关注的一点是,目前已有的学习者能动性相关的研究极少选用量化研究方法。即使选用了量化与质性研究方法相结合的少数几篇文章中的量化部分也不是直接针对能动性,而是通过问卷对课程或网络工具使用的看法、态度、情感、投入及策略的测量或者对语言水平的测试而间接与学习者能动性问题联系起来(佟秋华, 2014)。值得思考的是,学习者的能动性是否有办法通过量化的方法来进行一定程度的测量,实现自身量化数据与质性数据的相结合。

总之,想要对学习者能动性问题展开研究,可以根据自身研究的内容或者理论框架,选择较为适合的个案研究或者叙事研究等较为主流的研究方法,也可以选用行动分析或者话语分析等具有一定创新性的研究方法。当然,也可以尝试探索对学习者能动性直接展开量化研究的方法,对目前的研究进行相应的补充。

4 结语

本文共从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通过主题搜索获取375篇关于学习者能动性研究的有效文章,并将这些文章导入到CiteSpace中对作者共被引、关键词以及文献共被引等方面进行可视化分析。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共呈现了Vygotsky等14位该研究方向上影响力较高的学者,其中Vygotsky的影响力最高,Ahearn起到的桥梁性作用最大。综合考察突现强度较高的文献及被引频次较高的学者的研究方向,可以发现,对学习者能动性开展研究的学者多采用心理学、社会学等视角,而且社会文化理论在理论框架的选取中占主导地位。通过关键词分析发现,能动性与身份相结合的研究开展较早,数量较多,相对成熟;而与交叉性、创新性结合较高的信息技术、话语及高等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还相对匮乏,急需补充。随着我国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的推进,开展大学层面信息技术与能动性相结合的研究对新型教学模式的开展非常具有指导意义。

在研究方法方面,绝大多数对学习者能动性展开研究的学者都会采用质性的研究方法,其中叙事研究、个案研究以及民族志研究等研究方法的应用较为普及,而行动分析和话语分析等方法的采用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这些研究方法中有一些会跟相应的研究内容或理论框架搭配出现,另一些则具有普遍适用性。此外,在现存的少量的量化与质性方法相结合的研究中,量化部分都不是直接针对能动性,能否通过量化方法对能动性本身进行一定程度的测量也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本文所采用的数据仅来自Web of Science期刊数据库,并通过其可视化结果进行分析;而这一数据库所涵盖的学习者能动性相关研究文献的全面性问题还值得考察。在今后的研究中可结合多种数据呈现手段,综合多方数据来源进行分析,以期达到更高的准确性及全面性。

猜你喜欢

能动性学习者文献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调动主观能动性,提高写作水平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比较主观能动性、意识能动性、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反作用的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