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女性美塑造的《形体》课程设计

2021-04-30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体育风尚 2021年5期
关键词:形体美的模块

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

职业女性美是从事社会各行各业的女性工作者特有的美的品质和美的形象[1]。在现代社会,几乎所有女性都可能经历职业女性阶段,特别是对于高等院校女生来说,职业女性美的塑造能够有力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未来进入职场必需具备的能力。形体训练与职业女性美的塑造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在校期间的《形体》课程学习,提高女性对美的意愿、态度和需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科学选择适宜自身的塑形技能技巧,改善形体、增进健康。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形体课程以职业女性美的塑造为主线,对形体课程要素之目标、内容、实施、评价进行全面规划与设计,以完善女性形体美塑造的理论与实践,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形体》课程是针对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全校二年级学生开设的体育与健康公共必修课程的选项课程之一,《形体》课程以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做铺垫,通过中小学体育、大学一年级体育课程学习,在身体素质和体育认知达到一定水平的基础上,为自身形体修塑有迫切需求的学生开设的课程。

(二)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

《形体》课程是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与美育教育的综合课程,是培养大学生正确形体审美认知、获得审美取向能力的主要手段,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形象气质、体能素质及心理素质全面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具有增强学生体质健康、增强其职业综合素养的重要意义。

二、课程目标

基于职业女性美塑造的《形体》课程,顺应职场能力的诉求,遵循以健康为本、以提升学生体育健康素养、审美素养为蓝图,对课程目标的三个一级指标:知识、能力和素质目标进行具体设置(见表1)。

三、课程内容

依据人体结构、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形体》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模块,模块一:形体认知理论;模块二:力量、柔韧适能;模块三:形体组合训练;模块四:团队拓展游戏(见表2)。

模块一:形体基本理论知识。《形体》课程理论知识包含形体训练专项基本理论知识,运动与营养基本知识,通过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正确的形体认知:其一,形体美建立在健康的基础上,其二,形体美的塑造是运动与营养的结合,“三份练,七份吃”,练与吃都必须符合人体科学、运动科学、营养科学理论。

模块二:力量、柔韧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力量训练是形体训练的重要手段,通过柔韧性训练,充分舒展肌腱、韧带及肌肉,活动相关关节,起到保持和修塑形体姿态作用,使之既有静态的放松自然,又有动态的舒展活力。通过力量训练,肌纤维增粗、增大,肌肉力量增强,提高人体的稳定性与姿态控制能力,全面科学的力量训练具有增肌肉减脂的作用,使肌肉线条明显,能很好改变体型[2]。

模块三:形体组合训练。形体组合训练是通过多动作一起衔接配合作用于身体进行形体修塑的训练,其创编特点是组合练习短而精,在音乐的伴奏下每个组合呈现不同的风格,如:选择瑜伽、爵士、啦啦操、搏击操以及健美操等小组合。运用多种类形体训练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并对不同运动项目建立一定认知,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基础。音乐与动作结合,易触发练习者内在情感,极大满足学生对美的渴望与追求,达到内在美和外在美的完美统一。

模块四:素质拓展游戏。“素质拓展游戏”是“拓展训练”的一种适宜于课堂教学的一种简化形式,结合大学生心理、生理的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结合教学场地设施的状况使用,形体课中选择破冰沟通游戏和团队合作游戏类型。《形体》选项课学生源自不同的班级,同学之间有一定隔阂,破冰游戏能快速克服学习者之间的陌生感,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打下基础。团队合作游戏以体验式、互动式学习形式凝聚团队合作精神,强化“育体”“育心”的体教融合,学习者体验、分享团队合作感受,认知团队合作价值意义,团队责任与价值观将迁移到未来职场,以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3]。

表1 形体课程目标设置

表2 《形体》课程内容设置

四、课程实施

(一)以“课程思政”引领教育价值

充分发挥体育寓教于活动中的得天独厚育人优势,发挥体育课的育人功能,教学过程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体育活动有机融合,主要从三方面融入思政元素达到育人导向的作用。第一,设计教学模块四的素质拓展游戏。拓展游戏运用于形体课堂的准备部分或基本部分的体能练习中,以达到身体激活或增强体能的作用,同时营造相互支持配合、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挖自身潜能,激活自信心,发现集体潜能,增进责任感。第二,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学期初,根据教学班选课情况酌情分为3~4 个学习小组,每个组人数控制在8~12 个学生,每次教师课堂集中讲授后,由各组推荐的组长组织本组成员进行练习,教师进行循环检查指导,练习结束后将安排分组展示或集中展示。在练习和展示过程中学生体验到团队集体努力的意义,从而培养团队意识与责任。第三,结合团队协作融合度的课程考核。在教学考核中,其中一个指标是团队协作融合度,观测点是素质拓展游戏和分组展示中的表现。在这种评价激励下,学生认识到成绩不仅与自己能力相关,还与团队协同配合相关,所以努力去完善自己,促进团队责任意识养成。

图1

(二)以“混合教学”拓展教学时空

《形体》课程为二年级选项课,教学总课时为32 学时,一个学时45 分钟,计算下来,学生一学期接受形体教学的总时间也不会超过24 小时。有限的时间且每周一次课的时间安排,不论是教学任务的完成还是负荷刺激对肌肉产生的作用都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采用线上与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有效拓展课堂教学时间。通过中国慕课、职教云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或课程教学团队进行微视频制作,教师通过职教云平台或QQ 平台发布学习内容,下达学习任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讨论、练习和测试,学生在课后对课堂教授内容进行反复练习,提交锻炼视频作业,教师及时批阅作业,教师根据学情在后续课堂教学中进行针对性讲评。

(三)以“三位一体”提高学习效率

“学会、勤练、常赛”是教育部聚焦学校体育改革的重要部署,“学会、勤练、常赛”三位一体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学会”健康知识、基本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能。在形体课教学中优化、组合教学内容,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学习。“勤练”基本运动技能、专项运动技能。课堂教授的运动技能,通过课中、课后的反复练习,特别是课后的积极主动练习,技能得到巩固提高,同时对身体机能产生积极作用。“常赛”运动技能,以比赛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4],形体课教学选择多种类小组合教学内容,以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开展练习,课中或课后安排以小组为单位的教学表演(比赛),教师及时讲评表演成绩,评定、记载团队分数和名次,建立以育人为根本的比赛制度,让每个学生在育竞赛得到磨炼和成长[5]。

(四)以“精品组合”提升学习兴趣

形体课教学根据不同项目特点要求选取适宜音乐,编排瑜伽小组合、啦啦操组合、搏击操小组合和哑铃健身操等组合套路。在传统的教学中多采用国家体委编排的推广套路,套路动作多,用时长,一个学期差不多匆忙学习完成就是期末考试,教师教得省事,但学生积极性调动不起来,学生被动接受,学习动力是为期末60 分而应付式的学习,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创编短小的组合,每个短小组合编排根据各项目要求,挖掘典型代表元素融入其中,让学生了解不同项目的精髓,对不同项目建立一定的感知,小组动作容易记忆,选配音乐时尚流行,动作过程抒发情感,情感的融入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灵感与智慧的火花,学生课中认真投入、课后积极巩固,学生体质健康与审美感知得到提高。

五、课程评价

形体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结构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过程性考核占50%,过程性考核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进行评价,结合线上和线下学习,考量学生学习态度,引导和调动学生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结构性考核占50%,结构性考核内容为模块(二)、模块(三)中考核点,考量学生力量与柔韧素质、形体组合掌握情况,突出对身体塑形技能的掌握、审美素养的提高[6](见图1)。

猜你喜欢

形体美的模块
28通道收发处理模块设计
“选修3—3”模块的复习备考
浅谈形体训练在声乐表演中的作用
论戏曲表演形体设计的变化与统一法则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基础版几何形体变化在服装创意立裁中的应用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集成水空中冷器的进气模块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