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传播路径
——互动仪式链理论视角

2021-04-30○马

关键词:场域华裔符号

○马 凓

从2014年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2017年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写入党章,再到2020年十九届五中全会把“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列入“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阐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胜利的价值(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第1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里是有机统一的(2)詹小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光明日报》2019年8月12日。。经验事实表明,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义重大。第三四代华裔青年已成为6 000万海外华侨华人的生力军,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他们对华人族群保留着认同感,具有融贯中西的自身优势,是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重要依托力量。另一方面,由于祖籍国认同与所住国认同的张力,以及中华民族认同的代际传承压力,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面临新挑战。为此,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成时代大势,探究从“中华民族共同体”客观存在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精神培育的传播路径,具有重要价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是学界探讨热点。学者们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四维度提出培育措施,尤其在文化与社会路径呈现出研究新视角。比如,龙金菊从社会心理入手,探讨“情感唤醒”对构建民族心态秩序的积极作用(3)龙金菊、高鹏怀:《民族心态秩序构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路径》,《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年第12期,第9—15页。;詹小美从文化涵濡功能切入,主张通过“链接”影响中华民族共同体范式(4)詹小美、揭锡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涵濡》,《青海社会科学》2019年第5期,第9—16页。;赵超从物质和非物质形态象征的再生产入手,提出使中华民族共同体得以具象化和人格化的文化路径(5)赵超、青觉:《象征的再生产:形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一个文化路径》,《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年第6期,第103—109页。。这些研究成果启发我们应该超越单一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解释维度,从复合维度讨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关注“情感传播”“社会网络”“符号生产”等要素对铸牢意识的积极作用。

当把眼光聚焦到华裔青年,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更强调以“根脉”模式为基础的文化符号与情感体验,更关注意识传播机制,关注“仪式”传播对认同的整合作用,关注传播背后的“社会关系”互动网络。然而,现有研究对此关注较少。因此,当从情感传播视角探讨意识铸牢路径时,以情感与仪式互动为核心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正可为如何激发华裔青年情感能量,塑造文化认同符号,产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实践路径。

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互动仪式链视角

习近平在201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提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6)习近平:《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9年9月28日,第2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从一个学术理念,上升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一个核心概念(7)王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第4期,第17—20页。。从“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转变可以看出新时代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实效提出更高要求。如何调动华裔青年主人翁意识,唤起情感认同和民族复兴使命感是宏大的系统工程。除传统培育路径,可探讨的路径之一是从情感传播与“仪式”互动融合视角切入,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基础展开研究。

涂尔干和马林诺夫斯基是“仪式”研究的开创者,从宗教仪式视角发现“仪式”的整合作用;欧文·戈夫曼从微观视角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仪式”;格尔茨从文化研究的视角,主张“仪式是建构信仰和社会秩序的方式”(8)[美]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年,第36页。;美国传播学者詹姆斯·W·凯瑞把仪式概念引入传播学,提出了传播的仪式观模式。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则进一步从仪式与情感的关系入手,关注到仪式的具体作用机制,提出了情感传播的互动仪式链理论(9)[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第85、第170—173页。。这些丰硕研究成果,验证了仪式传播对意识培育的积极建构作用。“情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链接的基础因素,透过情感在仪式传播里的作用机制分析,能够弥补现有研究更多关注仪式传播在“共同体意识”培育中的社会功能,而较少深入剖析作用过程的不足。

作为社会学“仪式”理论重要研究成果之一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已被运用到相关领域的意识培育研究中。刘晓亮主张要从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情境、情感和符号三个维度来审视当代青年价值观(10)刘晓亮:《互动仪式链理论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启示》,《中国青年研究》2018年第6期,第99—104页。;郭瑞迎提出学校仪式应该是一种关于个体身体空间、关注焦点、生命情感体验的互动结构(11)郭瑞迎、刘丹:《互动仪式链视域下学校仪式的分析与建构》,《当代教师教育》2019年第2期,第73—78页。。

这些研究大多聚焦于认知环节,但是从认同的心理结构看,认同分为认知系统和行为系统。李沁在量化调查基础上提出观点:华侨华人的身份认同程度对其传播中华文化的行为有显著正影响(12)李沁、王雨馨:《华人华侨身份认同程度与中华文化传播行为研究》,《当代传播》2019年第2期,第55—60+64页。。我们要正视从认同到实践的积极转化效果。因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华裔青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终需要从“自觉意识”上升到“实践意识”。也就是说,达到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需要在两个层面思考:一是在认知系统上,如何通过互动仪式链作用机制,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互动效果?二是在行为系统上,如何促成华裔青年从潜在的认同,向自觉传播中华文化行为转化?为此,本文试图在互动仪式链理论基础上,从情感维度深入分析,关注如何依靠“情感”认同达成行为意向,构建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模型,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路径。

二 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模型

兰德尔·柯林斯建构了互动仪式模型(IR模型),主张关注焦点要放在“人”这一要素上,应从情感因素出发,研究人类传播行为及其动因。柯林斯强调互动仪式构成了社会和群体关系的动力来源,通过“两个或以上的人身体共同在场”“对局外人设定界限”“相互关注焦点”“共享的情感状态”这四大要素的相互作用催生了群体兴奋,并且输出四种主要的仪式结果:“成员身份的感觉”“兴高采烈的感受”“对群体符号的尊崇”“对破坏群体团结行为的愤怒”(13)[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第85、第170—173页。。

当把这一互动仪式链模型结合铸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过程时,应重点关注以下三层次核心问题:1.在认知层面,如何依靠符号互文性,建构情境,凝练话语体系,形成关注焦点,促成华裔青年认知体验?2.在情感层面,如何发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聚力,驱动群体间情感共享与互动?3.在行为层面,如何融合网络时代传播模式变革,发挥网状传播模式效力,促成传播行为在更广泛华侨华人群体持续发酵,从而形成完整的“认知—情感—行为”三维驱动的意识培育互动仪式链模型。

为此,本文把“符号互文性”“中华民族内聚力”“行动者力量”三要素纳入考虑。主张符号互文性有助于构建与华裔青年对话的“焦点”;中华民族内聚力乃实现情感共享之能量聚集动因;行动者力量亦可促成华裔青年从认同到实践的转化。同时,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模型的组成要素包括:华裔青年群体聚集(身体共在或虚拟在场)、排斥局外人屏障、相互关注焦点以及情感共享与互动。在有节奏连带的反馈强化中,通过情感能量驱动和符号资本生产,达到互动仪式效果,形成四个层面互动仪式结果,包括:文化符号认知、中华民族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以及基于行动者力量的新传播实践行为。也就是说,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正是借助心理动力和传播转化运作机制,依靠认知体验、情感共享、传播实践三大环节形成合力,形成铸牢意识的互动仪式链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模型

(一)体验认知环节:符号互文性构建与华裔青年对话“焦点”

大部分华裔青年与自己祖父辈不同,对祖籍国了解有限,已经融入当地社会。此时,需要从华裔青年视角出发,建构多元对话空间,提升华裔青年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知体验。如何真正构建与华裔青年的对话“焦点”?关键在于将共同行动、共同事件、共通符号经过互文性阐释,建构适合华裔青年的话语体系。

关于互文性,克里斯蒂娃主张文本就是一种生产力:文本是既与语言联结又与社会联结。任何文本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化”,它们彼此牵连、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由过去、现在和未来文本组成的巨大的开放性文本系统和文学符号的演变过程(14)[法]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符号学:符义分析探索集》,史忠义等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5年。。在构建华裔青年关注焦点时,为什么要强调符号互文性?一是因为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互文符号空间,要从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本里,不断充实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以符合华裔青年的全球化视野;二是因为在互联网这个更加注重体系性、关系性、空间性的符号时代,以“互文本”为特色的超语言装置正在形塑我们与华裔青年的交流模式,表现在场域日益多样,对话主体日益多元,符号涵义日益多重。

第一,利用多样性对话场域,构建多重关注焦点。华文教育、海外华文媒体传播、参与中华传统文化活动,是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场域,是共同行动、共同事件的发源地。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互动传播模式建构出更加多样性对话场域,如微信、短视频、自媒体平台等参与形成关注焦点。新华社开设了英、法、西、俄等15个语种30多个账号;抖音推出国际版本TikTok,布局海外短视频传播渠道;中国国际电视CGTN新媒体平台设有英、西、法、阿、俄五个语种的海外社交平台,成为构建关注焦点的新场域。

第二,导入具有传播潜力的焦点,实现多元主体对话。中华传统艺术文化,如中文、中餐、中医、书法、雕塑、戏曲、绘画、剪纸、民俗节日对华裔青年有很强的“本能”吸引力,是一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来”的触动。从触动走向认同,让华裔青年真正感知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就需要有价值观层面的深层沟通。此时,提炼具有传播潜力的原型元素,挖掘思想在文本中的交流是关键环节。在导入元素后,华裔青年与文本符号之间、华裔青年与时代之间、华裔青年与传播主体之间,文本符号与时代之间都会产生互动,形成开放式的互文体系。这些主体间的互动,都会不断强化华裔青年对焦点的关注。

第三,关注文本符号涵义多重性,深化认知体验。文本存在恒定性与多元性,文本文化与异质文化的冲突,华裔青年在解读文本时,会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去阐释文化符号在过去、未来、现在的价值,会生成自我意识。因此,需要从“意素”角度理解文本符号,需要充分考虑华裔青年成长背景,从社会和历史的视角来思考符号,建构适合与华裔青年进行互动的话语体系,同时做好“对话引导”。在互文性参照下,加深对中华传统文化核心精髓的阐释与解读,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与铸牢。

(二)情感共享环节:中华民族内聚力乃实现情感能量聚集的动因

当建构出体验认知场域后,下一步关键环节在于唤起共鸣,维系与新一代华裔青年对中国、对故土的情感。习近平在会见第七届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联谊大会代表时强调:“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15)习近平:《共同的根共同的魂共同的梦 共同书写中华民族发展新篇章》,《人民日报》2014年6月7日,第2版。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的延续,正是源于强大的中华民族向心力和中华文化内聚力。中华文明通过一代一代的“炎黄子孙”传承,继而发扬光大。中华文化、中国价值、中国精神是实现与华裔青年有效心灵沟通的文化路径。中华民族“文化的内聚性”,表现在“共祖”意识(16)龙先琼:《中华民族的内聚力来自何处——从文化史的角度说起》,《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3期,第31页。、文化传承和仪式记忆上。

第一,“共祖”意识凝聚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向心力。几千年,农耕文明培育出中华民族崇拜祖先的心理意识。炎帝与黄帝被称为中华民族始祖,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的祖先。华裔青年依靠“炎黄子孙”的文化心理“共情”作用,在祖父辈的影响下,在情感上形成共同的寄托——对中华民族祖先的追怀和崇拜。这一崇拜进而形成中华民族强大的内在凝聚力和根深蒂固的精神支柱。同时,源于古代社会“家国同构”观念,通过祖父辈传承至华裔青年心理,为构建共有精神家园创建情感基石。

第二,“和合”理念加深华裔青年传承中华文化使命感。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最突出的哲学理念就是“和合”。“和合思想”显示着中华民族的心理图像与文化品格,并积淀为文化遗传基因,一代又一代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想意识和行动方向。孔、孟、老、庄、荀、韩等人以及反映了他们思想的经典作品对华侨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合”是传统文化之精髓,是中华文化价值之核心,它既是一种处世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是一种生存哲学,提倡“和而不同”的共存价值观。华裔青年在海外深受当地国文化和西方文化影响,但是“和而不同”的理念帮助他们去平衡文化冲突,建构身份认同,进而也沉淀下华裔青年对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心理基础和使命感。

第三,“仪式”记忆巩固华裔青年文化认同的情感共享。中华民族是文明古国,虽然“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但对祖先的信仰却是共同的。约定俗成的节日都有特定的祭祀和纪念对象。如春节祭祖,人胜节祭人祖,腊月送灶神。每个节日都有一定仪式,如马来西亚华人固守传统农历新年习俗、美国侨界在清明节举办“海外炎黄子孙拜祖大典”、新加坡华裔青年在端午节会举行龙舟盛会……这些“仪式”记忆,作为文化符号印刻在华裔青年心理,成为引发和巩固共鸣的重要情感动力。

(三)传播实践环节:行动者力量促成华裔青年认同到实践的转化

华裔青年并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回到故土,亲身体验认知当代中国发展。此时,就需要发挥已经在互动仪式链中参与体验认知与情感共享的华裔青年的能动作用,去生产传播网络。也就是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空间里,当把华裔青年作为“行动者”看作是关系空间里的基本单位时,任何行动者都将以自我为中心,以传播实践辐射出多样化的关系结构,并且促成中华传统文化的裂变式传播,进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尤其是互联网的出现,以去中心化方式,赋予个体强大的力量,华裔青年能够以行动者的身份行走于网络空间中编织关系网络,不断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动态生产,建构起互动仪式链的循环。此时,不仅要关注华裔青年个体的意识建构,更要从“关系”“互动”的视角看待“群体动力”,看待华裔青年群体意识的生成。在群体意识生成机制里,华裔青年的传播行为也呈现出三个层次特征:

第一,网状传播模式搭建更广泛华人群体连接之网。华人是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组成的关系体,当以华裔青年为节点,在技术层面,通过实体或虚拟网络构建,搭建起社会网络连接之网。这个关系网络,可能是基于趣缘的华人间关系网络;可能是基于血缘的华裔青年与长辈间的关系网络;也可能是基于地缘的区域性华人关系网络;亦可能是虚拟空间里的关系链接。此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传递是连续的,是可生长的,通过网状传播模式到达更广泛的华人群体。

第二,华裔青年传播实践构建与世界沟通之网。传播连接,不仅仅是单纯的信息发送与接收关系,往往附着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上。此时,在华裔青年群体内部,基于身份认同,能够实现有温度、有情感、有气息的对话,实现思想传递乃至“想法流动”。在沟通世界方面,华裔青年受过良好教育,具有融贯中西的优势,其全球化视野,更有助于向世界阐释中国主张。基于华裔青年的沟通之网更容易触达世界。

第三,传播实践编织“命运共同体”意义之网。过去,华裔青年接受中华文化信息,主要是依靠传者与受者自上而下的单向传播关系,消息来源于群体意见领袖、大众传媒。如今,传播关系网络更多呈现出传者与传者、传者与受者、受者与受者互联互通的特征。此时,意义是共创生的,是在华裔青年群体思想的流动、交互中形成的,更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命运共同体、责任共同体理念的形成。

一定程度上,这三层次相互联系与作用。通过连接之网、沟通之网、意义之网的传播实践建构起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持续动力源。

三 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传播策略

在传播场域里,“身体共在”是华裔青年了解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近20年来,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万华裔青少年参加“中国寻根之旅”系列活动(17)孙少锋、李笑然:《华裔新生代寻根之旅二十年:留住根脉 沟通中外》,《人民日报海外版》2019年6月12日,第6版。。为了验证“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本研究对参加华侨大学2019“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后文简称“文化之旅”)的华裔青年进行了田野观察。基于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并以“华侨大学”“华侨大学学生处”官网、微信公众号推送的系列文章、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以及华裔青年学生的研习报告,学生在朋友圈ins平台对此次活动的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同时,辅以华侨大学华文教育整体情况,整体观察互动仪式过程,我们发现这个模型是有效的。

研究将“中国文化之旅”夏令营看成是互动仪式发生的重要场域,是情感互动的纽带,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符号形成的转译枢纽,是促成新传播实践的推动力。基于个案解析,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认知系统迈向情感系统再迈向实践系统,需要互动仪式链的助力,可以从“场域共在”“情感共鸣”“符号共享”和“意识共铸”四个层面形成互动仪式链策略。

(一)场域共在:用具身认知促成铸牢意识的传播维度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主张从关系视角看待“场域”(18)[法]布迪厄:《反思社会学引导》,李猛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122页。。也就是说,在互动仪式发生的文化场域里,要关注场域特质,关注参与者间网络关系以及传播发生机制。

第一,发挥仪式传播中地理场域和心理场域的融合作用。地理场域层面,华裔青年以“身体共在”或虚拟在场的方式,进入互动仪式情境和空间,感受仪式场景的文化体验。比如,在“文化之旅”这场仪式里,来自马来西亚、缅甸、印度尼西亚、泰国、柬埔寨等12个国家的华裔青年赴四川、重庆、云南、陕西、甘肃、青海、江苏、浙江等13个地方研习,增强文化记忆。同时,在文化互动仪式场域里,不同个体的思维模式、价值理念、行为习惯交织在一起,构建出心理情境和心理场域,帮助华裔青年个体认知彼此间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社会关系。

第二,淡化宣教色彩,主张仪式参与者以体验者身份进入场域。华裔青年进入互动仪式场域后,以体验者身份感受仪式氛围;根据仪式角色的不同,参与者可以分为引导者与被引导者(19)张方敏:《仪式传播场域论纲——对传播仪式观研究支点的探索》,《当代传播》2015年第5期,第18—20+49页。。比如在“文化之旅”行前培训营里,华侨大学四位教授扮演引导者角色,为华裔青年解读研习地方的底蕴,贯穿古今的历史、地貌、人文、美食等互文本,调动起青年的感知系统,构成了青年与中华文化对话的多重传播空间。同时,在交互性传播结构里,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并不明确,传播效果也具有个体差异性。华裔青年会带着自己原有的认知,包括成长背景里的意识沉淀、日常生活情境体验以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里的学习成果,进入互动场域展开思考。

第三,强调用具身认知实现身体与心的联结。华裔青年在场域中,通过自己的身体形态、神经状态,调动感知系统,用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官元素去激发感知中华传统文化、理解中华传统文化、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进而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认知。比如,“文化之旅”行程中,武侯祠博物馆、中国藏医药文化博物馆、金沙遗址博物馆、齐文化博物馆等空间场域;黄河壶口、长江三峡、橘子洲头、青海湖畔等景观符号感染着华裔青年。此时,华裔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深深根植于他们的身体结构与互动场域的相互作用中。

(二)情感共鸣:用共享意义促成意识培育的记忆维度

互动仪式链作用的有效发挥,除了认知情境与相互关注的焦点,还有一个重要的驱动因素就是共享的情感状态。情感不仅具有自然属性,也具有社会属性,情感传播不仅能激活个体情感、引起情感共鸣,同时还能加剧情感张力(20)蒋晓丽、何飞:《情感传播的原型沉淀》,《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7年第5期,第12—15页。。也就是说,需要调动起华裔青年共同的情感体验,通过高度的情感链接纽带与认知符号,升级情感体验,促成意识培育的记忆维度。

第一,把情感体验转化为情感能量。祖籍国与华裔青年有着许多共同的文化符号和情感共鸣点,如共祖意识、和合理念、仪式记忆都是重要的情感链接元素。但新一代华裔子弟由于成长环境的制约,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较浅。互动仪式链作用的发挥正是需要依靠这些“情感”元素,把很多转瞬即逝的短暂情绪与体验,转化为情感能量,升华为情感共享。在“文化之旅”互动仪式过程中,中华民族文化内聚力通过一段段动人的历史故事、文化遗址、民俗符号得以呈现,成为情感能量聚集的基石。

第二,强化情感的社会感染效应。在互动仪式中,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动作等引起华裔青年相同的情绪和行为,引发社会感染效应。华裔青年在中国文字博物馆里,当亲眼见到甲骨文、金文、简牍和帛书中中华文字的发展时,共同感受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自豪”情绪;在少林寺里,当亲身学习少林武术“小洪拳”时,共同体会到技艺传承和文化坚守的“使命”感。这些情感体验,被反复强化,并在华裔青年研习后的交流中得到互动与传播。此时,情感传播发挥社会属性作用,在互动中产生意义共享。

第三,将情感的社会效应上升至共同体想象。在互动仪式中,反复强调共同记忆和共通符号,有助于培育共同体想象。通过与华裔青年间共享场域、共享表达代码体系以及共识的累积效应,达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认同。“文化之旅”仪式向华裔青年展示出仁爱共济、修身立德、正心笃志、立己达人的中华民族共有的人格修养,这些情感效应会加强华裔人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想象,进而上升为自豪感、归属感与幸福感。

(三)意义共享:用“共同心灵”形成意识培育的内容维度

互动仪式很重要的一个结果就是能够形成符号资本,也就是要形成华裔青年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认知的共享符号。根据皮尔斯三元符号传播模式,传播意义的共享,需要代表着发送者心灵的“意向解释项”与代表着解释者心灵的“效力解释项”达成融合,形成“共同心灵”。

第一,以“根脉”的符号特质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符号体系。作为新一代华人,很大一部分从小接受着西方文化教育,会面临东西文化冲突的体验,在建构符号时,要从社会、历史背景出发,呈现文化融合,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同时,这些文本符号不仅是信息沟通的介质,更重要的是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以忠孝仁爱提倡道德、以父慈子孝提倡伦理,以天下为公提倡世界大同,这些以“根脉”为基础的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提炼对增强中华民族向心力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利用参与者间共享意义实现意义的动态生产。通过整个“文化之旅”高密度、多场域、多空间、多主体的互动仪式,华裔青年在交流互动中学习接纳不同生源地同学的文化差异,增进对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文化共同之处的感受,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化。正如,中原文化研习营马来西亚赖同学说:“既然我们有幸随着文化之旅的团队到这目睹神圣且有意义的历史遗迹,那么大家就秉承了,将这些历史之美传承下去的责任。”

第三,用“共同心灵”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精神体系。互动仪式意义共享的传播效果透过“共同心灵”呈现。“文化之旅”齐鲁文化研习营的华裔青年认为,在体验“礼、乐、射、御、书、数”时,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之精髓,通过与建筑对话,与圣贤共鸣,对“圣山”“圣水”“圣人”符号的理解进一步加深,凝聚出对儒家“和合”理念的价值认同。三秦文化研习营的营员提到,在观看与学习秦腔、安塞腰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后,激发了营员们传承华夏民族文化瑰宝的意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家国同构式”的个人价值追求在营员心理得到共鸣,为增强华裔青年对祖国的向心力打下认知基础和精神体系。

(四)意识共铸:用裂变式传播扩大意识培育的影响力维度

在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还需要注重培育影响力维度,涵养中华核心价值观在华裔青年的渗透作用,在更广泛群体间的裂变式传播力。

第一,用中华核心价值观汇聚华裔青年力量。华裔青年个体带着具有个人属性色彩的情感能量和符号资本,进入多重互动仪式场域,需要用具象化内容阐释“中国梦”“一带一路”倡议等理念,深化民本、仁爱、正义等中华核心价值观在华裔青年中的影响力,触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最大限度凝聚华裔青年力量,推动对祖籍国认同情感转化为复兴“中国梦”实际行动。

第二,依靠华裔青年创新中华文化的传播形式和载体。需要重视华裔青年群体属性特征,发挥他们群体观念活跃,强调自我价值,社会参与意识强烈的特点,引导有价值的新传播实践。在增强华裔青年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自信基础上,调动创新意识,发挥青年优势,实现中华文化的价值表达与形式创新,提升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将影响力扩大至侨胞圈,乃至世界各国。

第三,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播的循环路径。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原生动力,将促发下一阶段的新情感传播仪式化过程,与其他个体或群体,进入新的互动仪式场域,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循环建构路径。对于个体而言,对文化符号的认知、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觉醒是不断循环提升的。对于整个华裔青年群体,亦是一个裂变式传播的关系建构,为铸牢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有效路径。

四 结 语

如何在华裔青年群体真正建构起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同圆中国梦的新一代华侨华人”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文章从传播学与情感社会学融合视角,以互动仪式链为理论工具,构建出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模型强调从行为认知到情感共享再到传播实践的铸牢意识路径。同时,从场域共在、情感共鸣、符号共享、意识共铸的角度提供了有效策略,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机制、心理动力、作用方式、实践动机作出深入阐释。

通过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互动仪式链模型,我们发现意识的培育,更应该从仪式参与者视角建构意义体系,包括要从华裔青年的成长背景和情感需求出发,依靠中华民族内聚力,打通与青年共享与互动的“心灵沟通”渠道;要将青年熟知的感官符号实现文本互文性呈现,构建多元化与青年对话的“焦点”;要把华裔青年看成是“行动者力量”,发挥其在网络社会结构里的主观能动性,把认同转化为实践,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良性循环。

同时,在落实以场域、情感、符号、意识为重要元素的互动仪式链策略时,需要依靠多元互动场域,调动视觉、听觉、味觉、触觉等感知系统,形成华裔青年共同感兴趣的关注焦点;需要放大情感元素,发挥情感社会属性,升华情感体验,在场域内实现“想法”积极且充分的流动;需要不断凝聚共同体意识“根脉”价值符号,强化身份认同,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关注华裔青年个体传播能量,实现仪式传播能量的不断升级。在周而复始的传播系统里,实现凝聚侨心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华裔青年在传播中华文化的积极作用,践行“同圆共享中国梦”。

当然,本研究还有未尽的研究之处。对于华裔青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庆典仪式,互联网必将是重要的仪式场域。那么,在下一步研究里,需要结合网络空间特性,聚焦华裔青年的互联网使用轨迹,建构网络空间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铸牢路径。

猜你喜欢

场域华裔符号
让中华文化在海外华裔青少年心中“留根”
新文科建设探义——兼论学科场域的间性功能
让阅读更方便的小符号
南通籍华裔科学家高峰
陶欣伯:熠熠生辉的华裔实业家
王赣骏:首位华裔太空人
场域视野下的射艺场建筑文化探析
“+”“-”符号的由来
中国武术发展需要多维舆论场域
刘晓玲:突破学校德育的场域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