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民族的软糯乡情

2021-04-29柯玲

上海采风月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黔西南稻作布依族

柯玲

民俗课上常常会跟学生讲起稻作与麦作文化的区别,米食与面食者习俗的异同,到了黔西南才发现,其实同为稻作区,同是食米长大的人其实也有很多不同。譬如米饭,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布依族同胞做的是五彩的,和他们的服饰、刺绣一样,稻作文化在这里显得更加立体生动,可观可闻可触可品可亲,难怪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布依族同胞还享有“水稻民族”的美称。

黔西南州有十几位东华大学非遗学员,2019年暑期我们去回访。东华一期的三位布依族学员郎正丽、郎正布和岑正花如约来到郎正丽的传习所。传习所门前挂了两块牌子和一面镜子:一块“兴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习所”,一块“兴义市妇女手工特色刺绣产业孵化基地”;一面小镜子挂在正门上方——这是我国民间信仰习俗中十分常见的保平安驱污秽的“照妖镜”。看到老师来了,首先迎接我们的是郎正丽的媳妇——这也是东华非遗班的有趣之处,一期有好几位学员因为不识字或不会讲普通话只好委派一位家人跟东华保持联系,于是班级微信中也有不止一位“代言人”,他们可能是丈夫、儿女也可能是媳妇,在与东华老师密切的隔空联络中,他们和东华之间也已非常熟悉了。郎家媳妇将我们让进门,三位学员正忙得不亦乐乎,看到老师们高兴得大叫大笑:“老师们,我们打粑粑吃哈!”原来她们算好时间,蒸好糯米,我们一到就开打,确保吃到最热乎的粑粑。难怪未进大门,已觉饭香扑鼻。这是那种浓烈而又芬芳宜人的糯米香,而且是新米才有的香味。乳名“大米”的我禁不住走神了:因为对我而言,这味道太熟悉、太亲切也太久未曾闻到了——那是几十年前的童年滋味,新米饭的味道。

真正的新米饭对城里人来说其实是“奢侈品”。即便如我一样的农家女大学毕业留城工作后也是鲜有机会品尝。虽然老家未拆迁时父母每年都会给我送一些新米尝鲜,但在城里尝到的新米饭和农家自产自收自碾自炊的新米饭味道还是两样的——急火加新米熬成的米饭米粥,加上现腌的瓜菜或炝蚕豆当佐菜,那是人间最美的佳肴!那时城里的亲戚常赶在收获季到我家吃新米,动辄吃撑到嗓子眼以至于不敢张口说话。

回访组老师多来自江浙,对于米食天生喜爱。到兴义吃什么,大家上网搜寻觅得的第一顿工作餐便是当地的“羊肉粉”。很多介绍都侧重在羊肉,其实,“粉”才是主角儿,是中心词,是主食。羊肉粉滋味不错,不过和品尝粑粑相比,亲手打亲手包的粑粑无疑味道更香!老师们也都是第一次看到打粑粑,每个人都抑制不住好奇上去试了几把。“打粑粑”的工序不复杂但很热闹。打粑粑是个体力活,需要相互协作。一般都是两人对面操作,同时开“打”。手握竹木大棒,脚踩木桶底板,使劲儿往下猛捣,一上一下,起落有致,听起来颇有节奏感,和老家当年蒸糕时的舂米类似。黔西南的粑粑用纯糯米,将其蒸熟后放在木盆或石臼里捣成米粉,再包馅做成粑粑,现做现吃,软糯香甜。在兴义回访学员时,几乎每家都用现打的粑粑招待。老师们也都要亲自上阵打上几下,亲手打的粑粑,那叫一个香。

黔西南的米食遐迩闻名,春节打粑粑还上过电视。有一年春节中央领导来这里,照例和百姓们一起快乐地打粑粑。从前打粑粑是节日才有的活动,如今生活条件改善了,很多节日饮食变成了日常美味,打粑粑也变成了兴义百姓喜爱的迎宾活动。于是,对三位学员的回访就与热热闹闹的打粑粑活动同步进行。郎正丽的传习所为前店后作坊布局,门帘后面的空间更大,有好几辆纺车和一排染缸。前厅正墙上挂满了服装样衣供人们看样订货,左侧是陈列区:一个玻璃书橱中陈列着两位郎姓学员的各种荣誉证书,东华大学的结业证书也在其中,郎正丽悄悄地跟我套耳朵:“老师,这些都是复印的,原件我藏在家里了。”侧面墙上挂满了各式布料,右侧是展示和体验区。郎正丽是个全才,染布织布绣花制衣样样精通。墙上挂满了照片,既有他们参加培训的照片,也有他们举办培训班的照片。事实上自东华大学学习回来后当地妇联给了她们不少培训任务,已经举办了三期培训班,培训了百余位学员。布依族盛装的底布多为黑底或紫底,既亮又挺括,看起来庄重而又高贵。刺绣多缀于亮布表面,普通的棉布或麻布如何变成亮布,郎正丽给我们作了演示——原来硬是靠石头和石板硬碰硬磨出来的!照片墙前的体验台上有一块石板和一个比手掌还大的石蛋——我磨了两下便大汗淋漓气喘吁吁,数十下之后布才亮了约拳头大小的一块。美,如此来之不易!

无论是衣着还是食物,都必须出力流汗才能拥有,当然劳动本身也有乐趣,但无论是享用美味还是美服,自己亲手创造的都愈加珍贵!我们在氤氲的米饭香中听三位学员叙述自东华回来后的生活、工作。三位学员中岑正花比较年轻,岑正花介绍说村里有个工坊因很多人外出打工了未能做起来。目前她和老公开饭馆,当后厨,生意不错。岑正花绣工很好,也常常被聘请到培训班或学校去当刺绣老师,培训工资1天100元,对她来说,也算是锦上添花,自己的刺绣手艺未丢,日子更加好过。村里的工坊现在成了大家跳广场舞的地方,她说这里人虽然都是异地搬迁来的,但对现在的生活還是感到很快乐的。

我这才发现,此次回访所到之地也是黔西南异地扶贫搬迁的一个安置点。“异地扶贫搬迁”在我国减贫战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实现彻底脱贫目标,离不开国家一步一步久久为功的精准施策。如今看来,异地搬迁对于实现精准扶贫意义非同小可,这是我国制度优势在脱贫中的充分体现。我笑着问郎正丽:“搬迁后习惯吗?跟以前比有什么变化?”郎正丽笑道:“变化太大了!以前住在山洼里,根本出不来!搬过来已经快20年了,早习惯了!国家不容易,我们生活比以前好很多了。”“以前住的地方现在怎样了?”“以前的村子在现在的水库的下面,哈哈哈!在水下很深的地方。”郎正丽一边说一边望着远方,“不过,也有不变的,我们照样打粑粑,我们照样织染绣,政府给了很多支持,还送我去了上海,去东华大学学习!”说完又是哈哈大笑。

不知为何,我的眼眶有些热。故乡是个带有情感温度的词汇,国人一向安土重迁,不管是因贫抑或因富因贵离开衣胞之地,都会有一份无法割舍的留恋。即便是故土已无法回去,无论搬到哪里文化之根总会牢牢守护,正如黔西南的水稻种植、米食习俗,布依人的稻米乡情同样永远无法改变。据考察,黔西南布依族由古代僚人演变而来,向以农业为主,布依族祖先很早就开始种植水稻,至今种植技术也在省内国内领先。2020年水稻民族又刷新了水稻丰收纪录,新闻上了央视。对稻米的钻研、亲近和流连本是稻作民族的天性,也是最早种植水稻国家民族的文化本色。民以食为天,记得在牛津访学时,英语口语课堂上老师跟大家讨论:“你最喜欢吃的是什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台湾同胞的精彩回答:“我最喜欢吃的食物,是米。稻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位同胞侃侃而谈,倾诉了自己来牛津后对于米食的思念和不舍。这让现场的不少欧美学生颇感惊讶,甚至有人情不自禁地大叫:“rice?!”是的,不是米乡人,难懂稻米情。

“可以包粑粑啰!”一直没怎么开口的郎正布大声召唤,于是一家老小齐上阵包粑吃粑。郎正丽的小孙子自己拿了一个包好的塞进嘴里,认认真真地吃完,心满意足地看着大家。稻米喂养的孩子看起来没面食娃娃敦实却充满了水灵气,摄影师的镜头不由自主地被吸引。粑粑馅儿是雅俗一体的竹笋肉丝加大料,每个人都吃得很带劲儿。“自给自足”还应包括“自感心满意足”之义。

老师们尝了粑粑立即赶往下一站,不料三位学员提了一袋粑粑,一一用保鲜膜裹好,硬要让“老师们带两个回去吃”,任凭怎么解释都不依不饶,再不带走要流泪了——都是由稻米生出的人间情分。旧时老家过年,收成好的人家要蒸糕颇隆重,因一年只有一次。多的一家要蒸上好几百块,与亲友和没有蒸糕的邻居们分享。蒸糕的程序似乎比打粑粑复杂,也很神圣:蒸糕时糯籼比、水米比、舂米的程度、筛粉敲板力度、出屉点红设计等一整套动作都须严格执行。蒸出的第一屉糕先要敬天敬祖敬菩萨。蒸糕的容器老家叫“糕阵子”,形体高大有五六屉。村里仅一两家有,故而过年借糕阵子要协商排队,用好归还时阵子里面得装一些糕表示感谢。稻作人的乡情在这有借有还、循环接力中变得愈来愈浓厚。我已经很久没吃到家乡的米糕了,老家划归城区后一般人家都用了煤气灶,估计也不具备蒸糕条件了。菜市场上机械化生产的米糕一直有卖,但味道实在难以与自己手作的同日而语!看来,不管技术进步到何种程度,稻米之于国人都不仅仅是果腹的口粮,稻作文化体现在了从种植、收获到制作、食用,再到馈赠全过程,而生出的灵动、软糯、温润、绵长的人间情义也奠定了水稻民族的性格基调。

猜你喜欢

黔西南稻作布依族
芒种·夏至
诗书画苑
An Analysis of the Ecological Idea of Bouyei Ethnic People in ManagingNatural
基于历史与现实视域的中国稻作文化对外传播探索
黔西南州宗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SWOT分析
黔西南文化旅游产业资源整合发展研究
少数民族音乐
沙湾生态园 布依族文化开发初探
主持人语
稻作文化的生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