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山石窟回归佛首的前世今生
2021-04-29
在牛年央視春晚上,有个特别节目《国宝回家》。节目讲述人张国立及作为嘉宾的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共同揭晓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的第8窟佛首造像回归祖国!讲述人张国立在节目中透露,这件佛首于2020年12月12日回到祖国,由海外华侨张荣先生无偿捐献给国家文物局。
回归的佛首
此尊回归的佛首,高44.5厘米,宽33.7厘米,厚30.4厘米。肉髻低平,素面发式,发际线无分叉,脸庞圆润,双目下视,嘴角内凹,露出笑容,右脸颊有明显斑驳形成的风化面,保留部分颈部。
20世纪20年代,在日本山中商会的驱动下,太原天龙山石窟遭到大规模的盗凿,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据推测,此尊第8窟北壁佛头大概就是在这一时期被盗凿出境,流失海外。
这件佛首的回归
源于一场拍卖会
2020年10月,日本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定于20日~22日拍卖此尊佛首,天龙山石窟博物馆得知消息后,立即组织力量对此尊佛头进行鉴别。经过与老照片、石窟本体的残余部分、专家意见进行比对、核实,确认此件佛头原属天龙山第8窟(隋代)北壁龛内主尊佛像。
一经确认,天龙山石窟博物馆立即向上级部门汇报,并按上级部门要求,向东瀛国际拍卖株式会社发出《关于停止拍卖天龙山石窟佛头的函》,明确表示要求该会社停止拍卖此尊非法掠夺的中国文物。
在国家文物局及相关部门的大力协调、推进下,此件文物终于回归。
痛!天龙山造像流失海外
天龙山石窟始凿于北朝东魏时期,历经北齐、隋、唐等不同时期的开凿,形成洞窟25个,造像500余尊。
天龙山石窟以娴熟的雕刻技艺、细腻的表现手法、鲜明的时代特征、丰富的生活气息著称于世,是佛教石窟逐渐中国本土化的典型实例,反映了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石窟艺术的卓越成就,在石窟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被誉为“东方雕塑艺术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但让人痛惜的是,天龙山石窟却是国内石窟寺被人为盗凿、破坏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截至目前,已知有160余件天龙山石窟文物流失世界各地。
1921年,日本学者关野贞在日本《国华》杂志发表《天龙山石窟》调查报告,引起世界范围内的轰动与关注,紧接着,日本不法奸商开始大肆盗凿天龙山石窟文物。自此,天龙山石窟文物开始了风雨飘摇的百年流散史,绝大部分精品文物流失到世界各地,至今仍然在各大博物馆和私人藏家手中。
隋开皇元年(581年),隋文帝杨坚废周自立,弘扬佛法。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镇守晋阳,竭力倡导佛事,营建寺塔。根据天龙山第8窟前廊东壁《石室铭》记载,第8窟开凿于隋开皇四年,是杨广为其父母祈求功德开凿的石窟。
第8窟的窟形,是天龙山唯一的前后室中心塔柱窟。形制为前廊后室窟。窟内设有中心柱,宽212厘米,深188厘米,外观呈上宽下窄的倒山形,四壁各开一龛,造一佛二弟子。
窟内正左右3壁各开一大龛,龛内各雕一尊佛像,龛外两侧刻胁侍弟子和菩萨像。佛像形体方整,面相略显方圆,素面低平肉髻,袒右或内着僧衣,衣纹简洁朴拙;菩萨头戴花冠,斜披络腋,双肩垂挂穗状璎珞;弟子着袒右式偏衫。
北壁佛头,具有明显的北朝晚期至隋初的特征,立体感更强,承袭了“张得其肉”的塑画风格。
第8窟窟内造像形式多变,雕刻细致实用,具有时代写实感,呈现出向唐代风格过渡的特征。隋代造像延续北齐造像端庄慈祥风格,但线条刻画趋于圆润,是逐步形成唐代丰腴自如造像风格的重要过渡期。
重生: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
2014年以来,太原市天龙山石窟博物馆与国内外学术机构通力合作,历时6年,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大英博物馆、东京国立博物馆等9个国家的近30座博物馆和中国国家博物馆,完成了11个主要石窟的三维扫描、数据建模,实现了10个石窟的专业数字复原。在此基础上,开启了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国际巡展。
天龙山石窟数字复原展,是中宣部“中华文化走出去”重点推广项目,它让流失百年的天龙山石窟文物实现数字化回归,再现了天龙山石窟艺术的辉煌瑰丽。天龙山石窟流失海外造像数字复原展示项目还入选了国家文物局“海外藏中国文物(石窟寺类)数字复原展示示范项目”。这一项目是国家文物局2020年“互联网+中华文明”行动计划示范项目之一,在石窟寺数字化展示利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据“文博山西”微信公众号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