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有一群写散曲的“诗农”
2021-04-29
散曲,是继唐诗、宋词后兴起的一种音乐文学,起源于民间,兴盛于元代。近年来,在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涌现出全国第一个农民散曲社,在田间地头重新捡拾起这一古老的文学体裁。而忻州也是“散曲鼻祖”元好问、“元曲四大家”之一白朴的祖籍地。
“王老师”和“邢社长”
大家口中的“王老师”名叫王文奎,1940年生于原平王家庄乡永兴村,曾是一名乡村教师。2008年8月,退休后的王文奎创建了原平农民散曲社(起初叫原平农民诗社),并担任顾问。2014年,王文奎因病逝世。
王文奎曾任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山西黄河散曲社社员,自2001年退休,他创作的诗词歌赋有近百首获奖,发表在《诗刊》《诗词月刊》《长白山诗词》等刊物上。
为了让更多农民加入进来,王文奎提出“入会自愿,退会自由,不收会费”的原则,还自费创办小报,选登大家的作品,激励每位社员,并先后帮学员修改散曲近4000首。
和王文奎同村的邢晨,在担任社长前只有初中文化,并不懂散曲。受到王文奎的感召,邢晨苦学基本知识,《全元曲》《当代散曲丛书》成了枕边书,笔记本密密麻麻写了十几本。
王文奎老师去世后,邢晨继续走村串庄,组织采风活动、诗歌比赛,带着小黑板为散曲爱好者讲课、辅导。
2016年12月,中华诗词学会授予原平市“中华散曲之乡”称号。如今,原平农民散曲社已遍布全市18个乡镇,成立20多個分社,社员超过300人。
屡次获奖的宋高柱
西街村农民宋高柱只有初中文化。2008年,66岁的他在一次村里文艺活动中写了一首题为《黄昏恋》的小诗,正好被在场的王文奎看到,并邀请他加入散曲社。“我不懂散曲,就会写个顺口溜。”宋高柱有些疑惑。“散曲就是高级顺口溜,加上格律的要求,就是很好的作品,况且你的幽默语言风格也很加分。”王文奎的一番话让他豁然开朗。
“慢慢地写作也有了感觉,还登上当地的报纸,后来《中华诗词》《当代散曲》等刊物经常就把我的稿子选上了。”宋高柱说。
“前半生锅台灶台,后半生灯台砚台。能登上诗台擂台,夺回了奖状牌牌。乐得俺桃腮杏腮,笑得俺头歪嘴歪。新生活精裁细裁,夕阳红重新彩排。哪还有阴霾雾霾?”2018年,宋高柱凭借这首《【南越调·黑麻令】农妇吟》获得第七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次年,在陕西“张养浩杯”全国散曲大赛中,他的作品《【南吕·一枝花】游潼关话古今》获得三等奖;去年他的《【南吕·一枝花】村官村医战疫情赞》又获得一项全国诗歌比赛的二等奖。
“学历最低”的杨素华
2008年夏天,有朋友介绍杨素华参加诗社,她心想,自己只上过一年半的学,能写诗?
她第一次参加活动时,在一个水库旁边,首次听说这叫作“采风”。看着微风吹着湖面,泛起一圈圈波纹,她觉得好看极了,于是写了一首:“风吹浪花闪,垂钓坐上观。参会第一次,含义在其间。”“没想到得到了王文奎老师的肯定。从那时起,我看到什么写什么。”杨素华说。
后来有了手机,为了能在网上查资料、在手机上写作,杨素华开始学习拼音字母。如今,杨素华已是原平农民散曲社的副社长。
“诗农”印证了时代进步
多年前,王文奎曾在一首作品中这样写道:“诗农一起来,相互传帮带,咱农民,决心下定还诗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社员的年龄日益增长,目前的主力创作队伍年龄偏大,很需要补充新鲜血液。”邢晨说,希望有更多年轻人能加入到散曲社来。
一位业内人士说,如今农民的温饱解决了,生活富足了,散曲就能自然而然进入农村,并受到欢迎。过去只知道有果农、菜农、棉农,现在又出现了“诗农”,这就是时代进步在农村的印证。
(摘自《新华每日电讯》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