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时代音乐图书数字化探析

2021-04-29周琳

出版广角 2021年6期
关键词:出版单位版权保护图书

【摘要】大数据时代,读者线上阅读需求迅速增长,音乐图书出版面临读者需求多样化、图书编辑流程优化等问题与挑战。音乐图书出版应顺应大数据时代需求,注重数字化发展与传播,以提升读者阅读与研究的便利性。音乐图书数字化主要包括整合图书内容、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数字化平台、制定行业标准等,以此创新音乐图书的产销模式。

【关  键  词】大数据时代;音乐图书;出版;数字化

【作者单位】周琳,南京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G237.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06.028

大数据技术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技术手段,海量的数据资源、信息资料是大数据的本质,高速、精确、多样、大规模是大数据的主要特点。各行业通过大数据处理与分析各类原始数据,挖掘其利用价值,以为各企业、单位、平台的经营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1]。大数据时代,音乐图书出版也需打造数字化、信息化的出版方案,以满足读者与相关研究人员的多元化需求。

一、大数据时代音乐图书出版的机遇与挑战

传统音乐图书出版前,通常会基于市场调查数据预测图书的市场需求,开发图书相关项目。然而大数据时代,由于信息量剧增,使得图书出版前的市场调查难度增加,无法快速掌握读者的阅读需求。同时,读者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不断提升,也要求出版方增强图书出版服务功能,通过用户定制、个性化设计等方式创新音乐图书出版形式,丰富音乐图书的出版内容。

在音乐图书数字化过程中,选题策划、图书编辑等出版流程均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相关出版单位人员的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网络技术操作等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相关出版单位需位结合大数据特点优化图书编辑与出版流程,整合图书内容[2],持续增强自身的数字化能力,为音乐图书数字化出版奠定基础。

二、音乐图书数字化的意义

首先,大数据时代,信息技术渗透各个领域,音乐图书数字化能够使读者更便捷地检索、查阅、获取音乐图书资料而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而且具有做笔记、注释等功能,提升了普通读者和音乐研究人员阅读的便利性。

其次,由于音乐图书属于小众图书,其发行量很难预测,经常出现“供不应求”或“供过于求”的现象。加上音乐图书出版流程复杂,创作、编辑成本较高,导致出版收益降低。而音乐图书数字化可结合“按需印刷”的基本原则,快速便捷地完成图书的编排工作,打破了传统音乐图书出版的局限,缩短了音乐图书的产销时间[3]。

最后,由于学术类音乐图书专业性强,读者面窄,出版风险较高,因此需要通过数字化和按需出版模式降低音乐图书出版的成本。

三、大数据时代音乐图书数字化策略

1.整合图书内容资源

音乐图书数字化也要遵循“内容为王”的要求,相关出版单位应通过整合图书内容资源为读者提供优质的音乐图书产品。具体来说,随着出版数字化趋势的明朗,传统音乐图书出版要将内容作为数字化传播的要点,通过对图书内容资源的整合,为音乐图书数字化创造条件[4]。

首先,音乐图书数字化内容通常由多层结构的数据资源组成,相关出版单位要通过资源的深度融合和复用,降低音乐知识服务的成本,提高图书资源整合的收益;同时在整合现有音乐图书资源的前提下,强化图书内容的开发工作,建立规模化的数字库[5],基于传统音乐图书的优势,确保数字音乐图书内容的优质性。

其次,相关出版单位在整合内容时,还需根据数字时代信息分析、存储的特点,提升自身信息整合能力,优化相关出版流程,为音乐图书数字化提供助力。在音樂图书数字化过程中,相关出版单位应协调音乐图书纸质产品和数字产品的比重,以提升音乐图书产品质量为前提,完善数字音乐图书出版的监督机制,加强图书版权保护,对现有的音乐图书资源进行数字化转型。

最后,相关出版单位应根据读者实际需求,整合图书内容,利用大数据技术持续提供优质的阅读服务[6],并对图书内容进行深加工,积极促进音乐图书数字化转型。如结合阅读数据分析读者个性化需求,通过动态化、可视化的数字产品,提升数字音乐图书的整体水平,从而吸引更多读者。如人民音乐出版社通过大数据技术积极优化选题结构,针对读者的实际需求,积极打造精品,开拓市场,实施差异化战略,不断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图书品种。2002年以来,人民音乐出版社加快改革创新的步伐,成为一家拥有3社(公司)4刊的现代音乐出版传媒企业,在探索产业一体化、数字化、国际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加强版权保护

在音乐图书数字化传播中,加强版权保护对保障作者权益、防范侵权、打击盗版意义重大。音乐图书数字化能够提高图书信息传播效率,为读者提供优质、个性化的线上阅读服务。然而,由于网络传播造成的版权界定、保护问题凸显,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无法有效维护出版方和作者的权益。

除此之外,相比传统音乐图书,数字音乐图书侵权界定难度较大,盗版风险增加。调查显示,近年来数字音乐图书在传播中被复制、抄袭的问题尤为明显,大多数作者仍存在“数字资源免费”的观念,导致侵权行为频频发生,许多作者和出版方权益受到损害。

为了数字音乐图书的健康发展,亟须加强版权保护工作,规范数字音乐市场,维护作者、出版方的合法权益,激发作者创作、出版的积极性[7]。一是健全数字音乐图书出版传播中的版权保护机制,制定可行性较强的数字音乐图书版权保护制度。二是确保数字音乐图书流通渠道的安全、可靠,通过交易过程透明化、授权获取标准化、侵权追责便捷化等方式,将版权保护工作落实到音乐图书数字化发展的全过程中。三是加强宣传普及版权保护理念,加大对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从而为音乐图书数字化创造良好的行业环境。

3.构建数字化平台

在音乐图书数字化过程中,构建数字化平台可以整合图书内容创作、授权、发行、销售等环节,提高数字音乐图书出版的可行性。而现有的数字化平台功能差异明显,平台标准尚未统一且规模较小,无法支撑大规模的数字音乐图书出版,使得音乐图书资源利用率较低。因此,相关出版单位需积极构建数字音乐图书出版平台,使读者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中按需检索和下载音乐图书内容,并根据读者下载及阅读数据整合读者需求信息,为其推荐感兴趣的优质图书资源,提升读者体验。

此外,相关出版单位还需结合音乐图书类型,对数字化平台功能进行分类,提高读者检索图书信息的便利性。如国内经典音乐图书数字化平台“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不仅为读者提供海量的经典音乐图书阅读服务,还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支撑下建立了正版音乐图书在线服务平台,汇集了音乐会现场、爵士、电影音乐等多种数字音乐作品,还存储了伯恩斯坦、卡拉扬等多位音乐家的珍贵视频资料,读者可在平台上可以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在打造数字化音乐平台的同时,该平台还非常重视图书版权,获得了瑞士AVC唱片、马可波罗(MarcoPolo)、国际拿索斯(Naxos)、上海音乐出版社等多家公司产品的授权。

4.制定行业标准

音乐图书数字化在出版业中尚属新兴业务,面临较多的问题,亟须相关部门制定统一的行业标准,如明确音乐图书数字化的格式,规范音乐图书数字化的出版流程。目前,国际通用的数字音乐图书格式为PDF、ePub,方正的CEB、书生的SEP等,从而使得读者在阅读数字音乐图书时需下载多种软件,不利于读者阅读体验的优化,甚至造成数字音乐资源的浪费。因此,相关部门应制定系统的行业标准,对数字音乐图书的形式、出版流程、图书质量标准、作品授权等进行明确,加强对数字音乐图书在各平台传播中的管理,促进我国数字音乐出版产业的升级与创新,推动音乐图书数字化建设。如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在2020年9月发布了《基于5G数字音乐超高清音质技术要求》,将其作为数字音乐图书出版的技术标准,对各类数字音乐图书出版技术进行规范,并制定了参与该项工作的实践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我国数字音乐图书的发展方向,以及该行业的标准制定思路。

大數据时代,图书传播形式不断创新,相关出版单位应结合数字音乐图书的特点和市场变化规律,调整图书出版方向,通过整合图书内容资源、加强版权保护、构建数字化平台、制定行业标准等方式,不断扩大数字音乐图书的传播范围,推动数字音乐图书出版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康,牛怿.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出版数字化的现状[J]. 新闻研究导刊,2017(14):259-259.

[2]张红蕾,胡利民. 音乐类图书出版中的著作权浅析[J]. 出版发行研究,2018(10):79-81.

[3]王聪会. 大数据冲击下图书出版编辑转型策略探析[J]. 传媒论坛,2019(18):143.

[4]范松. 音乐类图书出版和提升大众音乐文化素养探讨[J]. 时代报告,2018(8):155.

[5]赵璟玥. 独立音乐出版传播的版权问题及对策研究[D]. 苏州:苏州大学,2019(5):60.

[6]计陵. 从数据看音乐类图书市场及策划建议[J]. 全国新书目,2018(4):33-35.

[7]关春玲. 音乐图书的开发路径探析[J]. 出版广角,2019(2):65-67.

猜你喜欢

出版单位版权保护图书
山西医学期刊社荣获我国新闻出版领域最高奖
——第五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图书推荐
图书出版版权保护的困境与出路思考
刘慈欣科幻作品年表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当前传统媒体版权保护的难点及对策
中国最美的书
互联网环境下的音乐版权保护
传统媒体版权保护面临八大难关
全国经营性图书出版单位首次等级评估完成